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关键措施
邢力梅
1、首先是增加大棚采光面的透光率,改善光照条件,充分利用光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既是植物提高光合产量的主要条件,又是大棚在寒冷天气条件下的热量来源。室内光照强度,除决定于季节变化之外,还受温室透光面的形状、角度,塑料薄膜种类与状况、温室支架与群体结构等因子的影响。在不影响防风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只要条件允许,透光面角度越大,越有利于透光。
2、延长光照时间。冬季日照时间短。在不明显影响保温的条件下,清晨应尽早拉揭草帘,下午晚放草帘,阴天也应适时揭放草帘,以便充分利用阳光,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产量。
3、提高作物自身的光合效率。选用耐弱光、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并要用600倍“天达-2116”药液、或康凯、芸苔素内酷、光合微肥等药液连续多次细致喷洒植株,启动作物自身的生命活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4、维持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适宜温度。植物的光合强度与温度关系密切,每种植物只能在适意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蔬菜作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是0~2℃,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温度为25~30℃,高于35℃光合作用明显下降,40~4.5℃时光合作用停止。因此,栽培蔬菜时,为提高其光合效率,减少呼吸消耗,应把室内温度调整到最适宜或基本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5、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提高光合效能。
6、科学合理地供水施肥;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植物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矿质元素是植物细胞营养所必需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矿质元素,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科学地适量、适时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肥,适时、适量灌水,保证肥水供应,源源不断地满足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需求,提高植物的生命活力,也是提高光合生产效率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7、调整群体结构,尽量增大和维持大而有效的光合面积。植物体是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绿色工厂,叶片就是车间,叶绿体和叶绿素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生产有机物质的能量转换器。
8、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密切相关。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高的叶片,其光合强度明显高于叶色浅、叶绿素含量低的叶片,有时相差达2~3倍。叶绿素和植物体内其他有机物一样,经常不断地更新,例如菠菜的叶绿素,72小时后可以更新95%以上。
9、选用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较强的适应性,丰产性。在同等的条件下,它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温室蔬菜栽培,应根据温室的特点,选择那些既耐弱光、耐低温,又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生长势强、优质、丰产的中晚熟品种,以获取高额产量和高效益。
10、整地时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栽植后及时用1000倍“旱涝收”或600倍壮苗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灌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加深活土层厚度,促使深层土壤疏松通透,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根系发达。从而达到根深叶茂,光合生产率高之目的。
11、协调、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既要保障植株健壮的长势,又要让其不断地分化花芽与开花结果,最大限度地延长其生产周期,增加产量。
12、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维持作物健壮的生长势,获取优质高额产量。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思考
刘小钰 李玮丽
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当时主要是采取土壤普查地块的化验结果,按不同作物的产量水平,提出不同的施肥配方,到90年代末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全县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全县多年来大量田间肥料试验结果,建立了四大作物施肥参数模型。2007~2010年我县积极落实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使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四年来我县就测定土壤样品12600个,分析85500项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4400份。2010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56.4%,节约肥料1120吨(标准吨)节支增收5046万元,受益农户45600户。广大农户都把测土配方施肥当成了第一技术,靠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和科学意识,科技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们要面向千千万万的农户,工作量大,技术力量不足。
1.2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在轮作周期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农户承包面积小而分散,造成了作物种植种类多样化合田块间插花种植,土壤养分变化也比较复杂,既给采样测土带来了不方便,也给测土配方施肥加技术方案的制定及技术指导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1.3 有机施肥用量锐减,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土壤肥力的基础是土壤有机质,而目前我县农家肥的施用量不足总施肥量的20%,随着高产品种和其它各项高产技术的应用。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秸秆和籽实带走了大量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而补充的却只是氮、磷、钾等主要营养成分,冲击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间的平衡。
2、几点建议
2.1 应用信息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个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我县目前应用土壤普查成果和肥料试验信息建立的推荐施肥系统,有效地指导并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各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将环境信息和作物生长信息量化,优化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必将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2.2 搞好农户施肥调查及作物田间肥料试验,为制定最佳施肥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2.3 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施肥制度。
测土配方施肥的含义就是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等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其中的基础就是有机肥,为了弥补我县有机肥源的不足,我们建议提倡秸秆还田,实践和试验数据表明秸秆还田是恢复农田土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年的试验表明秸秆还田后的重茬大豆比不还田的大豆增产17~21%,有效抑制重茬大豆病虫危害。因此我们说秸秆还田可以还回土壤一个健康的良好状态,实现土地生产力可持续利用,满足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邢力梅
1、首先是增加大棚采光面的透光率,改善光照条件,充分利用光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既是植物提高光合产量的主要条件,又是大棚在寒冷天气条件下的热量来源。室内光照强度,除决定于季节变化之外,还受温室透光面的形状、角度,塑料薄膜种类与状况、温室支架与群体结构等因子的影响。在不影响防风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只要条件允许,透光面角度越大,越有利于透光。
2、延长光照时间。冬季日照时间短。在不明显影响保温的条件下,清晨应尽早拉揭草帘,下午晚放草帘,阴天也应适时揭放草帘,以便充分利用阳光,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产量。
3、提高作物自身的光合效率。选用耐弱光、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并要用600倍“天达-2116”药液、或康凯、芸苔素内酷、光合微肥等药液连续多次细致喷洒植株,启动作物自身的生命活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4、维持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适宜温度。植物的光合强度与温度关系密切,每种植物只能在适意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蔬菜作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是0~2℃,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温度为25~30℃,高于35℃光合作用明显下降,40~4.5℃时光合作用停止。因此,栽培蔬菜时,为提高其光合效率,减少呼吸消耗,应把室内温度调整到最适宜或基本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5、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提高光合效能。
6、科学合理地供水施肥;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植物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矿质元素是植物细胞营养所必需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矿质元素,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科学地适量、适时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肥,适时、适量灌水,保证肥水供应,源源不断地满足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需求,提高植物的生命活力,也是提高光合生产效率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7、调整群体结构,尽量增大和维持大而有效的光合面积。植物体是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绿色工厂,叶片就是车间,叶绿体和叶绿素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生产有机物质的能量转换器。
8、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密切相关。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高的叶片,其光合强度明显高于叶色浅、叶绿素含量低的叶片,有时相差达2~3倍。叶绿素和植物体内其他有机物一样,经常不断地更新,例如菠菜的叶绿素,72小时后可以更新95%以上。
9、选用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较强的适应性,丰产性。在同等的条件下,它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温室蔬菜栽培,应根据温室的特点,选择那些既耐弱光、耐低温,又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生长势强、优质、丰产的中晚熟品种,以获取高额产量和高效益。
10、整地时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栽植后及时用1000倍“旱涝收”或600倍壮苗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灌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加深活土层厚度,促使深层土壤疏松通透,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根系发达。从而达到根深叶茂,光合生产率高之目的。
11、协调、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既要保障植株健壮的长势,又要让其不断地分化花芽与开花结果,最大限度地延长其生产周期,增加产量。
12、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维持作物健壮的生长势,获取优质高额产量。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思考
刘小钰 李玮丽
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当时主要是采取土壤普查地块的化验结果,按不同作物的产量水平,提出不同的施肥配方,到90年代末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全县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全县多年来大量田间肥料试验结果,建立了四大作物施肥参数模型。2007~2010年我县积极落实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使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四年来我县就测定土壤样品12600个,分析85500项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4400份。2010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56.4%,节约肥料1120吨(标准吨)节支增收5046万元,受益农户45600户。广大农户都把测土配方施肥当成了第一技术,靠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和科学意识,科技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们要面向千千万万的农户,工作量大,技术力量不足。
1.2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在轮作周期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农户承包面积小而分散,造成了作物种植种类多样化合田块间插花种植,土壤养分变化也比较复杂,既给采样测土带来了不方便,也给测土配方施肥加技术方案的制定及技术指导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1.3 有机施肥用量锐减,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土壤肥力的基础是土壤有机质,而目前我县农家肥的施用量不足总施肥量的20%,随着高产品种和其它各项高产技术的应用。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秸秆和籽实带走了大量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而补充的却只是氮、磷、钾等主要营养成分,冲击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间的平衡。
2、几点建议
2.1 应用信息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个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我县目前应用土壤普查成果和肥料试验信息建立的推荐施肥系统,有效地指导并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各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将环境信息和作物生长信息量化,优化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必将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2.2 搞好农户施肥调查及作物田间肥料试验,为制定最佳施肥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2.3 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施肥制度。
测土配方施肥的含义就是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等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其中的基础就是有机肥,为了弥补我县有机肥源的不足,我们建议提倡秸秆还田,实践和试验数据表明秸秆还田是恢复农田土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年的试验表明秸秆还田后的重茬大豆比不还田的大豆增产17~21%,有效抑制重茬大豆病虫危害。因此我们说秸秆还田可以还回土壤一个健康的良好状态,实现土地生产力可持续利用,满足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