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锚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潜行腔隙创面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开口锚定结合VSD技术在大面积潜行腔隙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潜行腔隙患者4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分为锚定负压组32例、常规换药组10例。锚定负压组患者清创术后,视潜行腔隙大小于潜行腔隙上方皮肤软组织用手术刀开多个长度2~3 cm的切口至潜行腔隙。在潜行腔隙内放置1根或2根冲洗管,将每个开孔近潜行腔隙创口一侧皮缘向创口方向牵拉形成半月形与潜行腔隙基底缝合锚定,潜行腔隙创口行间断缝合。术区表面放置VSD材料,持续负压吸引。经冲洗管持续滴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术后每隔5~7天更换整套VSD材料,直至创面愈合。常规换药组患者同锚定负压组行清创术,术后术区填塞碘伏纱布引流,常规无菌纱布包扎,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术后每隔1~3天更换1次碘伏纱布。记录2组患者更换VSD材料次数或换药次数,更换VSD材料或换药时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记录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并记录潜行腔隙闭合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

结果

锚定负压组患者更换VSD材料次数,明显少于常规换药组患者换药次数(t=43.63,P<0.01)。锚定负压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t=13.53,P<0.01)。锚定负压组患者潜行腔隙闭合时间为(15.7±2.3)d,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的(35.2±4.2)d(t=18.57,P<0.01)。锚定负压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7±3)d,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的(45±4)d(t=13.04,P<0.01)。

结论

与常规换药相比,开口锚定结合VSD修复潜行腔隙创面,能减少患者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潜行腔隙闭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确定胰腺囊液中癌胚抗原(CEA)、淀粉酶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病变的最优临界值,探讨中国人群CEA最优临界值与国外报道的差异性,以及CEA与淀粉酶联合诊断黏液性囊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对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16例囊性病变患者行胰腺囊肿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囊液送检生化及细胞学,囊壁活检组织条送病理学检查。分别绘制囊液CEA及淀粉酶ROC曲
期刊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及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61例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ESE治疗(ESE组,n=39)或STER治疗(STER组,n=22)的胃食管连接处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回顾性总结,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1例均为单发病灶,全部于内镜下成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万古霉素的效果,为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重症医学科在2014年8月2日昆山爆炸事故中收治的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资料,对其早期(伤后14 d及其内)使用万古霉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亚胺培南)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1)分别在第3、6、10次给药前30 min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监测万古霉素稳态血药浓度。(2)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