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题才是真正的减负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er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乐教育”倡导者眼里,教辅几乎是学生一切苦难的根源,但在中高考的现实压力下,“零课负”几乎是一种空想。一本好的教辅究竟对学生是增负还是减负?学生该如何选对教辅?《新民周刊》专访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出版社长年畅销的教辅《一课一练》可谓金字招牌,当年做这个系列的初衷是什么?
  王焰:最初《一课一练》是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策划组稿的,初衷是代替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时候几个老师凑成一个小团队编写,覆盖的年级和学科并不全,没想到推出当年反响就很好,三四年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华东师大出版社决定把《一课一练》作为一个品牌来做,当时的社长朱杰人提出社里整个介入这个项目,不再由外面团队做,而是由社里的编辑组稿,打上本书编写组编写。1999年华东师大出版社真正接手,我当时是总编办主任兼一编室主任,语文学科的组稿是由我负责的。我们在3个月里编辑出版70本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共12个年级,覆盖全品种全学科,发行后广受好评,当时可谓《一课一练》的鼎盛期。
  具体编写工作是由学科的教研员领衔,组织各个学科老师编写。教研员经常要到区内各个学校去听课,和中小学很熟悉,跟一线教师接触很多,教研员对整个区域性的教育比较了解,不会像某些学校的教师那样以偏概全。参与编写的教师也伴随着《一课一练》成长,有些是第一次参与教辅编写的青年教师,现在已经是特级教师,成为各自学科内的名师了。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走红以后,市面上曾出现很多其他版本《一课一练》,华东师大出版社如何在“跟风潮”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王焰:“跟风”是意料中事。我们很早就有版权保护意识,曾经想过注册“一课一练”这个名称,但这四个字不能注册,就像“大学语文”一样,是一个常用词语,我们不能禁止别的教辅用“一课一练”这个名字,但我们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商标已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其他人不能仿冒。
  我们在营销上比较规范,对书商没有什么特殊激励,很多山寨版《一课一练》为了抢占渠道做法比较激进,有些会在校园直销,导致一度山寨版对正版《一课一练》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我们的品牌有历史延续性,在上海中小学界深入人心,一代一代老师都用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布置家庭作业。有一句话叫“老师不用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
  《一课一练》没有上推荐书目,我们也没有硬性推广,购买完全是市场行为,是学生和教师的自发选择。《一课一练》能长久畅销的重要原因,一个是以质量为重,我们对书稿质量要求很高,题目要做三遍,一旦出现严重差错会立即停止销售,改正后再发行。二是我们紧跟教改的步子,每一次新教材面市,《一课一练》都会迅速跟上。因为我们的很多作者和教材编写者有联系,比如语文教材主编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老总编,我们对教材的脉络和走向很清楚,是真正的内行在编书。这么多年,我们的《一课一练》一版一版更新,每年有小修,三四年一次大修,始终和一线教学接轨。
  《新民周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教辅的选择也不同,《一课一练》的市场定位是怎样的?最适合什么水平的学生?
  王焰:经常有学习程度比较高的学生吐槽,《一课一练》上的题目太简单了,其实这个系列是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因为中等水平的学生数量在所有学生里是最多的。而且《一课一练》的形式也决定了它是紧随课后的一个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在提高性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说,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回去把《一课一练》上的题目做扎实了,考试 80分应该是有的。
  像语文这样的学科很难说题目难与不难,好教辅的关键是字词句基础练习要到位,题型和教材内容对得准。数理科目如果要做提高性的训练,《一课一练》在基础版之外,也有增强版,两个版本的题目是不重合的,增强版难度系数大一些。
  《新民周刊》:很多人认为教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也有人觉得一本题量适中的好教辅可以起到减负的作用,教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王焰:毋庸置疑,好教辅对学生是一种减负。再聪明的学生只看教材不做题,成绩是不可能好的,这是每个有学习经历的人都知道的。增负还是减负的关键在于做什么题,如果大量做同样类型的题、不合适的题,用题海战术,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最应该避免的是这种情况。很多人“做死题”,结果必然是“做题死”。而经过教学研究,精心挑选习题的教辅,可以让学生做比较少的题就能掌握核心知识,对减轻学生负担是很有利的。总而言之,做题是一个知识转化过程,是没办法取代的,学生完全没作业是个空想状态,选好教辅是轻松学习的关键。
  《新民周刊》:现在一对一补课一小时动辄几百上千元,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集训营也价格不菲,教育产业的吸金能力日益增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教辅是不是算比较合理的教育投入?
  王焰:现在一对一上一节课价格在四五百元,小班补课在100元左右,相比之下教辅很便宜。有的学生从小做《一课一练》,到中学毕业,购书的成本并不高,现在其他很多东西的物价都大大上涨了,《一课一练》价格却变化不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时,一本《一课一练》价格在十二三元,现在也就二十元上下。
  教辅也很难涨价,这和国人的消费观念有关。现在人们买件百元的衣服觉得便宜,但花50元买本书就觉得贵了,就会吐槽教辅暴利。其实,一本书不能只算印刷和纸张的成本,它是有知识含量的,有很多人的心血付出,间接成本很高。
  补课老师让学生做卷子,然后讲解卷子上的题目,《一课一练》不能取代面授,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具体指点,但老师也需要找题,所以《一课一练》提供了最基础的文本。以后我们会增强《一课一练》的讲解功能,现在我们推出了微视频学习,下一步准备在《一课一练》植入二维码,学生拿手机一拍,解题过程都有了,不过只有难题有二维码,简单题如果也有二维码解答,学生可能会偷懒看答案,跳过思考过程。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曾被权威机构选入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600本书,作为入选的两种教辅图书之一,一课一练品牌可谓深入人心。我们还将紧跟教改步伐,不断修订,使一课一练也能与时俱进,品牌常青。
其他文献
首先是口味限制。中国菜的麻和辣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是大忌,因此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中,主打麻辣的川菜、湘菜首先被排除,重咸重油的鲁菜、徽菜也很少出现在国宴上。其次是食材限制。一些菜系中的葱和姜,连很多国人都吃不了,更别说外国宾客。另外,还要考虑到清真、素食和过敏这三大难题。即便是最好的联络员、最好的厨师,想要在国宴上做到面面俱到也是不可能的。外国人的素食种类分得很细,过敏原也很多,有
小胡去年刚上初中,近半年来开朗活泼的他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学习成绩也出现明显下滑。家长以为小胡是学习压力大,赶紧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反复沟通后发现原来是“手淫”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小胡半年前学会了手淫,他觉得手淫是可耻的,所以每次手淫过后都会愧疚很久,甚至整个人变得越来越自卑,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经过医生的开导后,小胡对“手淫”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人也变得活泼起来,可见对手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多么
晨起,推开窗,一股凉意袭来。  看见街道旁,一排梧桐树上青黄相间的叶儿,簌簌地落得正欢;在微风中旖旎翩跹,飘满一地,如花黄。  梧桐喜温,属于南方树种,树体高大挺拔,树皮青绿平滑。由于为树木中的佼佼者,自古便有梧桐引凤之说,所以又被称作“凤凰木”。  《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可见梧桐高贵,有气势,而且祥瑞。  草木中,
《中国工人通讯》是中国工农通讯社1930年7月在上海、1931年4月在德国柏林开始出版的刊物,有英文版、日文版、德文版。英文版向世界各国共产党和进步报刊發行,日文版定向对日本共产党及日本进步刊物发行,德文版主要是向欧洲国家然后是美洲发行。  从目前获得的史料确知,《中国工人通讯》仅在1931年3月至9月间,至少先后向海外报道了鄂豫边、鄂豫皖边、湘鄂西、闽西、闽粤赣等苏区的情况。如1931年3月7日
电视连续剧《毛泽东》中有一幕场景:一名国民党军将领在“围剿”红军时说道,自己与毛泽东私交甚好,毛在担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时,常去他家吃饭,他俩甚至亲如兄弟,只是主义不同不得已“围剿”。这名将领就是谭道源。在谭道源女儿谭兴杭纪念父亲的文章《北伐战争至抗日战争中的湘军将领谭道源》一文中也有叙述:“毛泽东没携家眷来广州,仅单身一人住在讲武堂学校的宿舍里,每天上完课就跟随我父亲乘坐一辆黑色旧式小轿车到
1934年,在哈尔滨做地下工作的中共满洲省委交通局负责人赵志刚与妻子王辩身份暴露,不得不返回关内。全国抗战爆发后,他们带着孩子来到王辩的老家山东诸城相州镇,投靠岳父王翔千。在这里,他们接受了山东省委的指示,与其他同志组成诸城临时县委,赵志刚任县委书记,发展党员,开展工作。  在諸城,他们不仅带领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儿子王乃征走上革命道路,还把王家适龄子弟领上了革命道路。由此,相州王氏家族六人与中共
有人做过统计,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我国经济增长发生过10次起落,其中改革开放之前有3次,改革开放后有7次,有的起落幅度还很大。其原因都在于只求高速度而忽视按比例发展。  针对粉碎“四人帮”后一度掀起的“洋跃进”,陈云提出了“不折腾”的观点。他说:“人民向往四个现代化,要求经济有较快的發展,但他们又要求不要再折腾,在不再折腾的条件下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探索在这种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当时
谭平山,原名谭鸣谦、谭彦祥,号聘三,广东高明人。中国早期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也是中共广东支部的主要创建者。当时,中共党内有“南谭(平山)、北李(大钊)、中陈(独秀)”之说,被称为“一个像李大钊和陈独秀一样出名的老人”。  谭平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与良好家风的传承。他时刻以“爱国、为公、奋斗”的家训,言传身教,教育子女,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虽然谭平山经历了极其光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旨在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多次倡导“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1933年,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时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1950
20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因为长期缺盐,人们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甚至有时突然昏厥。缺盐,是国民党军事“围剿”加经济封锁的结果。  当年中央苏区关于食盐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食盐供给,人人平等!有一次,罗荣桓从前线带回两担优质海盐,分配给每位中央领导3小包,但在毛泽东的带动下,两担海鹽全部送去了红色医院。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个细节:潘冬子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