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乐教育”倡导者眼里,教辅几乎是学生一切苦难的根源,但在中高考的现实压力下,“零课负”几乎是一种空想。一本好的教辅究竟对学生是增负还是减负?学生该如何选对教辅?《新民周刊》专访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出版社长年畅销的教辅《一课一练》可谓金字招牌,当年做这个系列的初衷是什么?
王焰:最初《一课一练》是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策划组稿的,初衷是代替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时候几个老师凑成一个小团队编写,覆盖的年级和学科并不全,没想到推出当年反响就很好,三四年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华东师大出版社决定把《一课一练》作为一个品牌来做,当时的社长朱杰人提出社里整个介入这个项目,不再由外面团队做,而是由社里的编辑组稿,打上本书编写组编写。1999年华东师大出版社真正接手,我当时是总编办主任兼一编室主任,语文学科的组稿是由我负责的。我们在3个月里编辑出版70本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共12个年级,覆盖全品种全学科,发行后广受好评,当时可谓《一课一练》的鼎盛期。
具体编写工作是由学科的教研员领衔,组织各个学科老师编写。教研员经常要到区内各个学校去听课,和中小学很熟悉,跟一线教师接触很多,教研员对整个区域性的教育比较了解,不会像某些学校的教师那样以偏概全。参与编写的教师也伴随着《一课一练》成长,有些是第一次参与教辅编写的青年教师,现在已经是特级教师,成为各自学科内的名师了。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走红以后,市面上曾出现很多其他版本《一课一练》,华东师大出版社如何在“跟风潮”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王焰:“跟风”是意料中事。我们很早就有版权保护意识,曾经想过注册“一课一练”这个名称,但这四个字不能注册,就像“大学语文”一样,是一个常用词语,我们不能禁止别的教辅用“一课一练”这个名字,但我们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商标已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其他人不能仿冒。
我们在营销上比较规范,对书商没有什么特殊激励,很多山寨版《一课一练》为了抢占渠道做法比较激进,有些会在校园直销,导致一度山寨版对正版《一课一练》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我们的品牌有历史延续性,在上海中小学界深入人心,一代一代老师都用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布置家庭作业。有一句话叫“老师不用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
《一课一练》没有上推荐书目,我们也没有硬性推广,购买完全是市场行为,是学生和教师的自发选择。《一课一练》能长久畅销的重要原因,一个是以质量为重,我们对书稿质量要求很高,题目要做三遍,一旦出现严重差错会立即停止销售,改正后再发行。二是我们紧跟教改的步子,每一次新教材面市,《一课一练》都会迅速跟上。因为我们的很多作者和教材编写者有联系,比如语文教材主编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老总编,我们对教材的脉络和走向很清楚,是真正的内行在编书。这么多年,我们的《一课一练》一版一版更新,每年有小修,三四年一次大修,始终和一线教学接轨。
《新民周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教辅的选择也不同,《一课一练》的市场定位是怎样的?最适合什么水平的学生?
王焰:经常有学习程度比较高的学生吐槽,《一课一练》上的题目太简单了,其实这个系列是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因为中等水平的学生数量在所有学生里是最多的。而且《一课一练》的形式也决定了它是紧随课后的一个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在提高性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说,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回去把《一课一练》上的题目做扎实了,考试 80分应该是有的。
像语文这样的学科很难说题目难与不难,好教辅的关键是字词句基础练习要到位,题型和教材内容对得准。数理科目如果要做提高性的训练,《一课一练》在基础版之外,也有增强版,两个版本的题目是不重合的,增强版难度系数大一些。
《新民周刊》:很多人认为教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也有人觉得一本题量适中的好教辅可以起到减负的作用,教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王焰:毋庸置疑,好教辅对学生是一种减负。再聪明的学生只看教材不做题,成绩是不可能好的,这是每个有学习经历的人都知道的。增负还是减负的关键在于做什么题,如果大量做同样类型的题、不合适的题,用题海战术,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最应该避免的是这种情况。很多人“做死题”,结果必然是“做题死”。而经过教学研究,精心挑选习题的教辅,可以让学生做比较少的题就能掌握核心知识,对减轻学生负担是很有利的。总而言之,做题是一个知识转化过程,是没办法取代的,学生完全没作业是个空想状态,选好教辅是轻松学习的关键。
《新民周刊》:现在一对一补课一小时动辄几百上千元,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集训营也价格不菲,教育产业的吸金能力日益增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教辅是不是算比较合理的教育投入?
王焰:现在一对一上一节课价格在四五百元,小班补课在100元左右,相比之下教辅很便宜。有的学生从小做《一课一练》,到中学毕业,购书的成本并不高,现在其他很多东西的物价都大大上涨了,《一课一练》价格却变化不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时,一本《一课一练》价格在十二三元,现在也就二十元上下。
教辅也很难涨价,这和国人的消费观念有关。现在人们买件百元的衣服觉得便宜,但花50元买本书就觉得贵了,就会吐槽教辅暴利。其实,一本书不能只算印刷和纸张的成本,它是有知识含量的,有很多人的心血付出,间接成本很高。
补课老师让学生做卷子,然后讲解卷子上的题目,《一课一练》不能取代面授,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具体指点,但老师也需要找题,所以《一课一练》提供了最基础的文本。以后我们会增强《一课一练》的讲解功能,现在我们推出了微视频学习,下一步准备在《一课一练》植入二维码,学生拿手机一拍,解题过程都有了,不过只有难题有二维码,简单题如果也有二维码解答,学生可能会偷懒看答案,跳过思考过程。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曾被权威机构选入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600本书,作为入选的两种教辅图书之一,一课一练品牌可谓深入人心。我们还将紧跟教改步伐,不断修订,使一课一练也能与时俱进,品牌常青。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出版社长年畅销的教辅《一课一练》可谓金字招牌,当年做这个系列的初衷是什么?
王焰:最初《一课一练》是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策划组稿的,初衷是代替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时候几个老师凑成一个小团队编写,覆盖的年级和学科并不全,没想到推出当年反响就很好,三四年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华东师大出版社决定把《一课一练》作为一个品牌来做,当时的社长朱杰人提出社里整个介入这个项目,不再由外面团队做,而是由社里的编辑组稿,打上本书编写组编写。1999年华东师大出版社真正接手,我当时是总编办主任兼一编室主任,语文学科的组稿是由我负责的。我们在3个月里编辑出版70本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共12个年级,覆盖全品种全学科,发行后广受好评,当时可谓《一课一练》的鼎盛期。
具体编写工作是由学科的教研员领衔,组织各个学科老师编写。教研员经常要到区内各个学校去听课,和中小学很熟悉,跟一线教师接触很多,教研员对整个区域性的教育比较了解,不会像某些学校的教师那样以偏概全。参与编写的教师也伴随着《一课一练》成长,有些是第一次参与教辅编写的青年教师,现在已经是特级教师,成为各自学科内的名师了。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走红以后,市面上曾出现很多其他版本《一课一练》,华东师大出版社如何在“跟风潮”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王焰:“跟风”是意料中事。我们很早就有版权保护意识,曾经想过注册“一课一练”这个名称,但这四个字不能注册,就像“大学语文”一样,是一个常用词语,我们不能禁止别的教辅用“一课一练”这个名字,但我们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商标已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其他人不能仿冒。
我们在营销上比较规范,对书商没有什么特殊激励,很多山寨版《一课一练》为了抢占渠道做法比较激进,有些会在校园直销,导致一度山寨版对正版《一课一练》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我们的品牌有历史延续性,在上海中小学界深入人心,一代一代老师都用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布置家庭作业。有一句话叫“老师不用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
《一课一练》没有上推荐书目,我们也没有硬性推广,购买完全是市场行为,是学生和教师的自发选择。《一课一练》能长久畅销的重要原因,一个是以质量为重,我们对书稿质量要求很高,题目要做三遍,一旦出现严重差错会立即停止销售,改正后再发行。二是我们紧跟教改的步子,每一次新教材面市,《一课一练》都会迅速跟上。因为我们的很多作者和教材编写者有联系,比如语文教材主编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老总编,我们对教材的脉络和走向很清楚,是真正的内行在编书。这么多年,我们的《一课一练》一版一版更新,每年有小修,三四年一次大修,始终和一线教学接轨。
《新民周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教辅的选择也不同,《一课一练》的市场定位是怎样的?最适合什么水平的学生?
王焰:经常有学习程度比较高的学生吐槽,《一课一练》上的题目太简单了,其实这个系列是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因为中等水平的学生数量在所有学生里是最多的。而且《一课一练》的形式也决定了它是紧随课后的一个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在提高性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说,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回去把《一课一练》上的题目做扎实了,考试 80分应该是有的。
像语文这样的学科很难说题目难与不难,好教辅的关键是字词句基础练习要到位,题型和教材内容对得准。数理科目如果要做提高性的训练,《一课一练》在基础版之外,也有增强版,两个版本的题目是不重合的,增强版难度系数大一些。
《新民周刊》:很多人认为教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也有人觉得一本题量适中的好教辅可以起到减负的作用,教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王焰:毋庸置疑,好教辅对学生是一种减负。再聪明的学生只看教材不做题,成绩是不可能好的,这是每个有学习经历的人都知道的。增负还是减负的关键在于做什么题,如果大量做同样类型的题、不合适的题,用题海战术,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最应该避免的是这种情况。很多人“做死题”,结果必然是“做题死”。而经过教学研究,精心挑选习题的教辅,可以让学生做比较少的题就能掌握核心知识,对减轻学生负担是很有利的。总而言之,做题是一个知识转化过程,是没办法取代的,学生完全没作业是个空想状态,选好教辅是轻松学习的关键。
《新民周刊》:现在一对一补课一小时动辄几百上千元,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集训营也价格不菲,教育产业的吸金能力日益增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教辅是不是算比较合理的教育投入?
王焰:现在一对一上一节课价格在四五百元,小班补课在100元左右,相比之下教辅很便宜。有的学生从小做《一课一练》,到中学毕业,购书的成本并不高,现在其他很多东西的物价都大大上涨了,《一课一练》价格却变化不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时,一本《一课一练》价格在十二三元,现在也就二十元上下。
教辅也很难涨价,这和国人的消费观念有关。现在人们买件百元的衣服觉得便宜,但花50元买本书就觉得贵了,就会吐槽教辅暴利。其实,一本书不能只算印刷和纸张的成本,它是有知识含量的,有很多人的心血付出,间接成本很高。
补课老师让学生做卷子,然后讲解卷子上的题目,《一课一练》不能取代面授,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具体指点,但老师也需要找题,所以《一课一练》提供了最基础的文本。以后我们会增强《一课一练》的讲解功能,现在我们推出了微视频学习,下一步准备在《一课一练》植入二维码,学生拿手机一拍,解题过程都有了,不过只有难题有二维码,简单题如果也有二维码解答,学生可能会偷懒看答案,跳过思考过程。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曾被权威机构选入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600本书,作为入选的两种教辅图书之一,一课一练品牌可谓深入人心。我们还将紧跟教改步伐,不断修订,使一课一练也能与时俱进,品牌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