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位。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种植物的情感,那么,吴征镒也一定是其中一位。
吴征镒,这位一生与草木打交道的科学家,凭借对植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在92岁高龄登上了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奠基铭,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正是这一精神的实践者。
吴征镒参与组织领导《中国植物志》的编纂,为中国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簿。在70多年的植物分类研究中,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是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专家。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他已是花甲之龄,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塔什库尔干沙漠里的仙人掌与他说着只有他才懂的话。正是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征镒被公认为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两度去西藏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吴征镒曾于1975年间两次进藏,前后行程两万多千米。由于条件艰苦,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坏,牙齿全部松动。组织安排他到青岛疗养,一个月的疗养结束后,他竟背回了两本厚厚的笔记——《西藏植物名录》和《西藏地名录》。随后,他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西藏植物志》的主编工作。
摔跤发现新物种
吴征镒在野外考察的时候,不看天、不看山,不看景,一路上就喜欢低着头观察植物,“只顾眼前不顾脚下”,再加上长了一双平脚板,一不留神成了植物学界的“摔跤大王”,更因为这样,还摔出了一段故事。
有一次在考察云南文山密林时,他又摔倒在地,人还没有爬起来,手却意外抓到了一株白色寄生植物。他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中国尚无记录的新物种锡杖兰。
矢志不渝
吴征镒17岁考取清华大学生物系,抗战时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大任助教期间写了近三万张植物卡片。1958年,他举家南迁昆明,从此扎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达1766个,为中国31180种植物编制了“户口簿”。80岁时,他开辟植物系统进化新领域,提出了被子植物的“八纲系统”的学术观点。2007年1月,已90岁高龄的吴征镒担任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为大家做垫脚石
和吴征镒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他经常告诫年轻人不要总是“浮在上面”,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当得知自己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老科学家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吴征镒,这位一生与草木打交道的科学家,凭借对植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在92岁高龄登上了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奠基铭,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正是这一精神的实践者。
吴征镒参与组织领导《中国植物志》的编纂,为中国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簿。在70多年的植物分类研究中,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是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专家。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他已是花甲之龄,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塔什库尔干沙漠里的仙人掌与他说着只有他才懂的话。正是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征镒被公认为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两度去西藏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吴征镒曾于1975年间两次进藏,前后行程两万多千米。由于条件艰苦,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坏,牙齿全部松动。组织安排他到青岛疗养,一个月的疗养结束后,他竟背回了两本厚厚的笔记——《西藏植物名录》和《西藏地名录》。随后,他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西藏植物志》的主编工作。
摔跤发现新物种
吴征镒在野外考察的时候,不看天、不看山,不看景,一路上就喜欢低着头观察植物,“只顾眼前不顾脚下”,再加上长了一双平脚板,一不留神成了植物学界的“摔跤大王”,更因为这样,还摔出了一段故事。
有一次在考察云南文山密林时,他又摔倒在地,人还没有爬起来,手却意外抓到了一株白色寄生植物。他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中国尚无记录的新物种锡杖兰。
矢志不渝
吴征镒17岁考取清华大学生物系,抗战时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大任助教期间写了近三万张植物卡片。1958年,他举家南迁昆明,从此扎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达1766个,为中国31180种植物编制了“户口簿”。80岁时,他开辟植物系统进化新领域,提出了被子植物的“八纲系统”的学术观点。2007年1月,已90岁高龄的吴征镒担任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为大家做垫脚石
和吴征镒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他经常告诫年轻人不要总是“浮在上面”,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当得知自己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老科学家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