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精神的灵光不时闪烁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则更应成为我们科学教育教学所肩负的首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在科学教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的灵光不时地闪烁在科学教育教学中,便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非常急迫的问题!
  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综合各家之说,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怀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等等。而这些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我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怀疑精神体现为敢于质疑好问
  
  “好奇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原动力。但是,这一天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扩展而逐渐消退。那么,如何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将原本的天性,逐步培养成“敢于质疑好问”的科学的怀疑精神,便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耳指出:“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历史。”怀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追根究底地追问问题罢了。”这话同样说明了怀疑精神在人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在科学教育教学中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好问的怀疑精神是一件多么重要而迫切的事情。
  
  二、求真精神体现为乐于认识、勇于探索
  
  对于小学生来说,求真精神主要体现在平时的科学学习中,是否乐于去认识自然、勇于去探索自然奥秘、敢于去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善于在大量的事实和现象中去发现、去求证客观规律,在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感悟科学的至真至善之美等方面。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只有将这些求真探索精神矗立在学生的幼小的心田之中,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科学探究领域中不会迷失方向。
  
  三、开拓创新精神体现为在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敢于发现、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及不迷信不屈从于书本、老师
  
  开拓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地有所发现、科学才会不断地获得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敢于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去求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不屈从于权威——书本、老师,才能将科学创新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灵魂之中。
  
  四、合作的精神体现为乐于与他人交流、善于倾听他人的有效建议、与合作者共同探究
  
  在科学探究中,需要质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需要独到的见解、需要坚持的勇气,但是,科学探究并不否认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现代科学发展的许多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学术之间的交流、团队的合作,也就没有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应把培养孩子们的乐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与培养质疑、求真、创新精神,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个性,创造潜能。
  让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不时闪烁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对小学阶段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认识科学精神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我们才能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把科学精神有针对性地渗透到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之中。可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有的放矢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使科学精神的灵光不时地闪烁在科学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片段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塑造学生的怀疑精神,应该是我们科学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我们常会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也不敢怀疑,总是一味地相信老师、相信课本,而不相信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判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而且还需要在他们的探究中巧设一定的“问题障碍”,让他们不得不提出问题,不得不去怀疑,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相信自己的发现,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也是科学探究中最可贵的怀疑精神。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多设计一些看似“无心插柳”,却是“有意栽花”的“问题障碍”,那么,学生的怀疑意识肯定会被逐渐激活,怀疑精神肯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地渗透,我校特地从外县邀请了几位名师来校授课。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不少老师并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去感悟这一新课程理念,而是只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形式,并没有把这一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血肉之躯,灌注到教学的灵魂之中。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有时甚至故意设计一个“问题陷阱”,如故意让相邻小组的小方块有多有少,使他产生“合作、探究”的需要,老师再给予适当引导,那么,学生不会再对“多一个”和“少一个”的问题无动于衷,学生的合作精神将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科学教育不仅要引领孩子去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去感受科学探究的苦乐情感,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让学生去感悟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者的一句“谁敢尝一尝”立刻把学生探究的勇气和热情给激发了,学生在大胆的尝试中,不仅认识到了取出来的是盐,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品尝到了探究发现的快乐,感悟到了科学探究所应具有的科学精神——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乐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果我们还把孩子的思维禁锢在“不要这样,不能那样,不许怎样……”的框框中,那么,孩子就无法得到这些体验和感悟。没有这些体验和感悟,又何谈科学的探究、科学的发现、科学的创新?不能感悟到这种可敬可佩的科学精神,又何谈让他们在未来用科学去振兴民族,让我们的民族腾飞在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放学生的思想,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地去试一试,去尝一尝,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那么,我们的科学课才能上出真正的科学味!才能让科学精神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间闪烁出不竭的灵光。
  
  参考资料:《科学精神的内涵初探》——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黄涛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艾舰
  (作者单位:222200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苑小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从美学角度来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去点燃这粒火种呢?  首先,用精美的教具激发学生兴趣。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容易引起注意。我在教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反之,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话,上课时候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因此,对于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几年在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来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首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
期刊
“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这是一位著名教育家说的话。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是我国学校体育重点发展的长期战略内容。可是,鉴于农村初中的自然条件及一些不合逻辑的措施,使农村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技巧、体育理论等与全国同龄城镇学生差异显著,因此,我们要重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质,从而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向素质教育转化。为更切实
期刊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已经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青少年发出了“还我童年,还我青春”的强烈呼唤。那么,该怎样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
期刊
在发散思维过程中,使思考方式呈立体型地向四面八方扩散,从而探索新的多样的结论,心理学上称之为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明显的三个特征: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思维的流畅性就越好。灵活性指思想开阔,善于随机应变,能触类旁通。独创性指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期刊
数学课上的察颜观色、个别提问、课外作业、测验考试等,无一不是为了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对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课堂教学坡度、深度和密度的控制。    一、调控坡度  教学过程是一种极其复杂多变的过程,是把外部知识转化为学生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教学时要巧设坡度,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新知识。尤其在教学难度较大的内容时,要及时补充中间的过渡题、过渡步骤,
期刊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搞好物理教学,笔者以为如能注意以下四个问题,就不愁搞不好。    一、注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说,书本上的所有知识都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去再现。理论放到实践中,得以充实和完善,实践有理论的指导,得以提升和发展。所以我们应布置学生多动手去实验、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它学好、学深、学透。    二、注意使零乱知识条理
期刊
小学生在习作中能否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可是,在我们大力提倡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的今天,却有许多学生不敢在作文中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一些老师评分的指挥棒造成的。  前几天,我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作文竞赛。我们五年级是看图作文,题目是:《大局已定》。图上画了一个小男孩,面对一尺来高的作业,正在抛硬币。如果硬币落下来正面朝上去踢足球,反面朝上去看动画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弄清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生写作文难的原因  1、作文教学模式化。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教学总是固守“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教学模式,将作文局限于课堂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