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则更应成为我们科学教育教学所肩负的首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在科学教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的灵光不时地闪烁在科学教育教学中,便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非常急迫的问题!
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综合各家之说,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怀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等等。而这些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我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怀疑精神体现为敢于质疑好问
“好奇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原动力。但是,这一天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扩展而逐渐消退。那么,如何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将原本的天性,逐步培养成“敢于质疑好问”的科学的怀疑精神,便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耳指出:“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历史。”怀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追根究底地追问问题罢了。”这话同样说明了怀疑精神在人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在科学教育教学中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好问的怀疑精神是一件多么重要而迫切的事情。
二、求真精神体现为乐于认识、勇于探索
对于小学生来说,求真精神主要体现在平时的科学学习中,是否乐于去认识自然、勇于去探索自然奥秘、敢于去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善于在大量的事实和现象中去发现、去求证客观规律,在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感悟科学的至真至善之美等方面。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只有将这些求真探索精神矗立在学生的幼小的心田之中,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科学探究领域中不会迷失方向。
三、开拓创新精神体现为在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敢于发现、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及不迷信不屈从于书本、老师
开拓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地有所发现、科学才会不断地获得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敢于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去求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不屈从于权威——书本、老师,才能将科学创新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灵魂之中。
四、合作的精神体现为乐于与他人交流、善于倾听他人的有效建议、与合作者共同探究
在科学探究中,需要质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需要独到的见解、需要坚持的勇气,但是,科学探究并不否认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现代科学发展的许多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学术之间的交流、团队的合作,也就没有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应把培养孩子们的乐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与培养质疑、求真、创新精神,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个性,创造潜能。
让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不时闪烁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对小学阶段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认识科学精神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我们才能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把科学精神有针对性地渗透到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之中。可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有的放矢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使科学精神的灵光不时地闪烁在科学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片段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塑造学生的怀疑精神,应该是我们科学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我们常会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也不敢怀疑,总是一味地相信老师、相信课本,而不相信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判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而且还需要在他们的探究中巧设一定的“问题障碍”,让他们不得不提出问题,不得不去怀疑,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相信自己的发现,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也是科学探究中最可贵的怀疑精神。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多设计一些看似“无心插柳”,却是“有意栽花”的“问题障碍”,那么,学生的怀疑意识肯定会被逐渐激活,怀疑精神肯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地渗透,我校特地从外县邀请了几位名师来校授课。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不少老师并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去感悟这一新课程理念,而是只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形式,并没有把这一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血肉之躯,灌注到教学的灵魂之中。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有时甚至故意设计一个“问题陷阱”,如故意让相邻小组的小方块有多有少,使他产生“合作、探究”的需要,老师再给予适当引导,那么,学生不会再对“多一个”和“少一个”的问题无动于衷,学生的合作精神将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科学教育不仅要引领孩子去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去感受科学探究的苦乐情感,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让学生去感悟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者的一句“谁敢尝一尝”立刻把学生探究的勇气和热情给激发了,学生在大胆的尝试中,不仅认识到了取出来的是盐,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品尝到了探究发现的快乐,感悟到了科学探究所应具有的科学精神——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乐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果我们还把孩子的思维禁锢在“不要这样,不能那样,不许怎样……”的框框中,那么,孩子就无法得到这些体验和感悟。没有这些体验和感悟,又何谈科学的探究、科学的发现、科学的创新?不能感悟到这种可敬可佩的科学精神,又何谈让他们在未来用科学去振兴民族,让我们的民族腾飞在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放学生的思想,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地去试一试,去尝一尝,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那么,我们的科学课才能上出真正的科学味!才能让科学精神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间闪烁出不竭的灵光。
参考资料:《科学精神的内涵初探》——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黄涛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艾舰
(作者单位:222200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苑小区实验小学)
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综合各家之说,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怀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等等。而这些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我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怀疑精神体现为敢于质疑好问
“好奇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原动力。但是,这一天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扩展而逐渐消退。那么,如何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将原本的天性,逐步培养成“敢于质疑好问”的科学的怀疑精神,便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耳指出:“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历史。”怀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追根究底地追问问题罢了。”这话同样说明了怀疑精神在人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在科学教育教学中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好问的怀疑精神是一件多么重要而迫切的事情。
二、求真精神体现为乐于认识、勇于探索
对于小学生来说,求真精神主要体现在平时的科学学习中,是否乐于去认识自然、勇于去探索自然奥秘、敢于去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善于在大量的事实和现象中去发现、去求证客观规律,在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感悟科学的至真至善之美等方面。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只有将这些求真探索精神矗立在学生的幼小的心田之中,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科学探究领域中不会迷失方向。
三、开拓创新精神体现为在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敢于发现、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及不迷信不屈从于书本、老师
开拓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地有所发现、科学才会不断地获得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敢于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去求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不屈从于权威——书本、老师,才能将科学创新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灵魂之中。
四、合作的精神体现为乐于与他人交流、善于倾听他人的有效建议、与合作者共同探究
在科学探究中,需要质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需要独到的见解、需要坚持的勇气,但是,科学探究并不否认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现代科学发展的许多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学术之间的交流、团队的合作,也就没有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应把培养孩子们的乐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与培养质疑、求真、创新精神,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个性,创造潜能。
让科学精神的灵光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不时闪烁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对小学阶段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认识科学精神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我们才能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把科学精神有针对性地渗透到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之中。可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有的放矢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使科学精神的灵光不时地闪烁在科学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片段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塑造学生的怀疑精神,应该是我们科学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我们常会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也不敢怀疑,总是一味地相信老师、相信课本,而不相信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判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而且还需要在他们的探究中巧设一定的“问题障碍”,让他们不得不提出问题,不得不去怀疑,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相信自己的发现,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也是科学探究中最可贵的怀疑精神。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多设计一些看似“无心插柳”,却是“有意栽花”的“问题障碍”,那么,学生的怀疑意识肯定会被逐渐激活,怀疑精神肯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地渗透,我校特地从外县邀请了几位名师来校授课。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不少老师并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去感悟这一新课程理念,而是只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形式,并没有把这一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血肉之躯,灌注到教学的灵魂之中。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有时甚至故意设计一个“问题陷阱”,如故意让相邻小组的小方块有多有少,使他产生“合作、探究”的需要,老师再给予适当引导,那么,学生不会再对“多一个”和“少一个”的问题无动于衷,学生的合作精神将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科学教育不仅要引领孩子去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去感受科学探究的苦乐情感,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让学生去感悟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者的一句“谁敢尝一尝”立刻把学生探究的勇气和热情给激发了,学生在大胆的尝试中,不仅认识到了取出来的是盐,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品尝到了探究发现的快乐,感悟到了科学探究所应具有的科学精神——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乐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果我们还把孩子的思维禁锢在“不要这样,不能那样,不许怎样……”的框框中,那么,孩子就无法得到这些体验和感悟。没有这些体验和感悟,又何谈科学的探究、科学的发现、科学的创新?不能感悟到这种可敬可佩的科学精神,又何谈让他们在未来用科学去振兴民族,让我们的民族腾飞在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放学生的思想,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地去试一试,去尝一尝,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那么,我们的科学课才能上出真正的科学味!才能让科学精神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间闪烁出不竭的灵光。
参考资料:《科学精神的内涵初探》——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黄涛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艾舰
(作者单位:222200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苑小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