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在学术界至今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看法的情况下,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变化,阐述了对有效教学的涵义的理解。
关键词:历史教学 有效教学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51-01
随着新课程由点到面的逐步展开,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特点。其呈现出的新特点基础性、历史性、是课程性,不仅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特征,而且也赋予了有效教学新的时代内涵,无疑为历史的有效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新课程的语境下,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主要内涵应该具备下面五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进步与发展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和学的“有效”则最终体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有效学习的学生,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主旨精神不谋而合。因此高中历史课程也应把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不是要去培养多少个历史学家,学科型人才,历史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身心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发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如果学生没有通过历史学习获得真正的进步、发展,不愿意继续学习,即使教师教的再辛苦再好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更不能称其为有效的教学。
二、整合“三维目标”,关注教学预期目的的完成
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能分开。历史教师只有从整体出发整合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有利于学生全面的进步与发展,具体说就是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历史的思维方法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学习,并得到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展。
其次要有所侧重,注重有机地协调处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是结果性目标,是低级的目标,却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感悟过程与方法的坚强基石;“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的目标,是高级目标,它更侧重学生在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中的个性化表现。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背离历史学科的特点或片面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就会无效或低效。教师必须坚持恰当、协调地处理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能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尊重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效益的实现,前提要教学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和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遵循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如个体发展中存在着最近发展区,也存在着最佳发展期的基本规律。因为社会希望学校能够及时地培养出众多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有效教学的效率观念,在注重教学的效果、质量的同时,又要关注教学效率,培养出许多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新课改在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评价机制等各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学信息量加大,学习的领域增多,侧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历史教师应改变过去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等一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精力消耗,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否则再好的理念、再好的价值目标,再新的课程改革都是难以实现的。
四、构建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需要一个科学的符合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评价体系,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为根本标准,教育效果的评价并不是以目前所掌握历史知识的数量为标准的,而是以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的质量在将来能发挥多大作用为参照的。新课程在评价方面,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说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历史教师既要考察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所具有的各种历史能力,也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进行总结性评价,也要进行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共性评价,也要有个性评价,注意学生历史学习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建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还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对有效教学的作用和功效。
综合上述分析,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进而服务人生,回馈社会,全面发展的评价历史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历史教学 有效教学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51-01
随着新课程由点到面的逐步展开,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特点。其呈现出的新特点基础性、历史性、是课程性,不仅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特征,而且也赋予了有效教学新的时代内涵,无疑为历史的有效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新课程的语境下,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主要内涵应该具备下面五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进步与发展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和学的“有效”则最终体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有效学习的学生,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主旨精神不谋而合。因此高中历史课程也应把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不是要去培养多少个历史学家,学科型人才,历史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身心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发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如果学生没有通过历史学习获得真正的进步、发展,不愿意继续学习,即使教师教的再辛苦再好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更不能称其为有效的教学。
二、整合“三维目标”,关注教学预期目的的完成
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能分开。历史教师只有从整体出发整合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有利于学生全面的进步与发展,具体说就是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历史的思维方法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学习,并得到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展。
其次要有所侧重,注重有机地协调处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是结果性目标,是低级的目标,却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感悟过程与方法的坚强基石;“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的目标,是高级目标,它更侧重学生在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中的个性化表现。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背离历史学科的特点或片面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就会无效或低效。教师必须坚持恰当、协调地处理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能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尊重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效益的实现,前提要教学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和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遵循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如个体发展中存在着最近发展区,也存在着最佳发展期的基本规律。因为社会希望学校能够及时地培养出众多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有效教学的效率观念,在注重教学的效果、质量的同时,又要关注教学效率,培养出许多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新课改在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评价机制等各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学信息量加大,学习的领域增多,侧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历史教师应改变过去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等一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精力消耗,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否则再好的理念、再好的价值目标,再新的课程改革都是难以实现的。
四、构建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需要一个科学的符合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评价体系,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为根本标准,教育效果的评价并不是以目前所掌握历史知识的数量为标准的,而是以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的质量在将来能发挥多大作用为参照的。新课程在评价方面,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说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历史教师既要考察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所具有的各种历史能力,也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进行总结性评价,也要进行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共性评价,也要有个性评价,注意学生历史学习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建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还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对有效教学的作用和功效。
综合上述分析,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进而服务人生,回馈社会,全面发展的评价历史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