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在选择媒体,应遵循的原则,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应用多种媒体进行组合教学,网络扩展增强个别辅导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 化学教学 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46-01
  
  一、选择媒体,应遵循简单易用的原则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种媒体,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思维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45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
  
  二、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的模拟功能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拟功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功能。目前,很多学校的软件应用是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三、应用多种媒体进行组合教学
  
  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像画面中,产生极富动感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获取知识。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网络扩展增强个别辅导
  
  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程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将这种辅助手段通过网络传播,可以使学生在任意地方、任意时间对任意内容进行复习预习等,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学方法,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标。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参考文献:
  [1]陈瑞,何俐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11
  [2]李江领.多媒体教学之浅议[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6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进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提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建议,以期望对自和同行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32-01     多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34-01     案例背景  《家乡的水资源》是我校校本课程《环境教育》中收编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们学校附近有两条河,一条是学校东面的朝阳河,一条是南面的南窑河。现在这两条河的水都被一钢铁厂和一造纸厂污染了,每当经过这两条河时,就闻到一股臭味,河水黑黑的,非常浑浊,河边垃圾随处可见。通过这篇课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36-01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能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诗中动词的使用是传神的。我在教学臧克家的《有的人》时,问学生:“诗中哪些动词用的好?或者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学生答:“‘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
摘 要:克服差生思维缺陷,首先要克服其“思维惰性”,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其积极思考问题;其次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会区分教材内容;第三,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差生 思维缺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35-01     在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占有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37-01     口头作文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还能与学习课文紧密结合,借以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要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要说就能说的通,要写就能写的通,或说或写都要能表情达意,准确无
集体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与难点。自2003年,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拉开序幕以
动漫产业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一批动漫企业崭露头角,但也要看到,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学物理学习中的常见模型,分析了物理模型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物理 物理模型 建立 应用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44-01     物理现象往往很复杂,研究与之相关的物理问题时,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进去,如果这样,必然增加研究的难度甚至于无法着手研究。我们通常舍去那些表面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