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写于黄州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特殊心境的映照,具有极高的赏读价值和阐释空间,借助宋代青原惟信大师提出的三重境界说来对文本进行三番涵咏观照,能够感悟到苏轼月下独特的生命情怀的层次性展露,即初读欣喜、再读悲凉、三读旷达,这一审美情感体验的转换过程也是作者当时心路历程的映射。
关键词: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三重境界 欣喜 悲凉 旷达
文言文诵读,就像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推开它,满世繁花,心中尽是璀璨暖日,令人久久回味。正如国学泰斗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礼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a而苏轼作于黄州的《记承天寺夜游》本身居于不可小觑的地位,全文虽没有一个“月”字,但作者却处处给我们传达了月下独特而又复杂的生命情怀,在摭拾诵读中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声。尤其是那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来更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卷十七中记载禅宗史上著名的青原惟信禅师曾提出三重境界的说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段话道出生命认知体验的三个阶段。
笔者以此思维观照《记承天寺夜游》,进入作者创设的语言与审美情境,观照作品中所展露的作者心路历程,发现恰好也是一个正反合的“三段论”。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一重生命境界——初读的欣喜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种初见人世、内心澄澈的直觉所感。基于“情境式”阅读,观赏周围的一切景致和赏月的人,即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作为文本,初次诵读苏轼的“月下情怀”,读出的都是作者月下赏景的悠闲以及遇知音的欣喜。
虽然处于这样一个宁静而又寒意不浅的深秋之夜,苏轼却看到了屋外的明月,当“月色入户”的时候,内心不禁激动起来,于是高兴的“起行”。一种美的感受随即出现,这样的地方竟还有如此的明月照耀窗前,这月光似乎也照进了苏轼颇不宁静的内心,唤起了他愉悦的心境。于是就想到了这样优美的月色,当然要与人分享,这样美好的心绪,更应该与寓居于承天寺的朋友張怀民共赏,而且让苏轼更为欣喜的是“怀民亦未寝”,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呀。因此两人在庭院中悠闲地漫步、赏月,在闲游的过程中美好的月色为这两个赏月之人平添了几分闲情逸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眼前的月光是如此的澄澈,洒落在庭院中,好似积水一般,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斑斑驳驳,在水中摇曳生姿。苏轼完全沉浸在这样一个如梦幻般的美景中,如痴如醉,物我两忘。随后他才幡然醒悟,一个“盖”字更是诠释了苏轼的内心。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b一个人的感情往往会通过外化的事物表现出来,他眼中的景色都会带有类似的感情色彩,而且苏轼本来一直主张的就是内容决定形式。此时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空明澄澈、竹影斑驳的美景,正是基于苏轼伟大而富有趣味的生命境界。
中国人的人生观历来是一种艺术的人生观,而月作为一种物我两忘、契合天机的神秘启示物,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参与了中国士大夫的人格塑造。此时的那一句月下抒怀就有了更为深切的审美情趣、挚友情趣和人格象征。就如蒋孔阳在《美的创造中》所言:“我们不但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闪烁着人生光辉的伟大和美。”c苏轼其实是一个挺“挑剔”的人,他之所以在赏月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张怀民,正是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认为怀民也是位不庸俗的同道中人。此时此刻此景之下,面对着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知音,实乃人生之一大幸也,还有什么比有生之年遇到知音、共赏月色更让人欣喜的事呢。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二重生命境界——再读的悲凉
待到再次摭拾诵读苏轼的“月下情怀”,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基于“知人论世”的了解,深深地被文中的悲凉所包围。正如禅境一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的爆发使苏轼遭遇诽谤,在狱中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真是“垢辱通宵不忍闻”。后经多方努力,才从狱中出来。被贬至黄州后,虽有职位,却不得“签署公事”,实际上做得是闲官,无居所、无俸禄、无自由,生活清苦,内心怅然。
文章开篇的“元丰六年”交代了时代背景。“乌台诗案”对于苏轼来说,可谓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可是当时的苏轼还是毅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在万念俱灰中写给弟弟苏辙的那句“以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为了因”,让那个与他“相须为命”的弟弟苏辙涕泪四流,这首阴差阳错的诀别诗也引得“上览之,凄然,卒赦之”d。随后,苏轼带着内心无限的怅惘被贬至黄州,在黄州的几年,他生活凄苦,生计难以维持,甚至主动申请了种地养家。对于苏轼这样一个深受儒家“丈夫重出处”的进取意念影响的人,他内心的隐痛和凄凉是不言自明的。此时再读“月下抒怀”时,已然能够感受到文章中浓浓的寒意以及苏轼内心巨大的孤独凄凉、落寞沉痛之情,没有了之前的那么多美好,字里行间也许都是作者血泪的倾诉和无言的痛楚。
读罢全文,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眼都能感悟到苏轼月下的百无聊赖,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被贬的心境。其实初贬黄州期间,苏轼白天大多闲来无事睡觉,晚上睡不着就一个人到处溜达,直到家人到来之后,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都在躬耕,本来是很忙、很累,可是他还是睡不着呀。看着天上的那轮明月,他百思不得其解,有太多的不甘。下床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却想不到一个可以和他解闷的朋友。苏轼贬谪黄州,正如他写给李端书的信一样,“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e,想来让人很是震惊,这该是怎样的悲凉和孤独。众所周知,苏轼的一生,一半都是为朋友活着,他本是一个喜欢应酬唱和、结交朋友、重视友情的人。他的好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去世后,他一直哭了三天,以至于后面看到文与可画的竹子,都会不觉流下泪来,但自从出事后,他的身边没有了所谓的朋友,有的只是太多的不幸,渐渐地,他重新认识了更多的事和人。正如那首肝肠寸断的《卜算子》一样,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他内心的凄楚。
关键词: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三重境界 欣喜 悲凉 旷达
文言文诵读,就像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推开它,满世繁花,心中尽是璀璨暖日,令人久久回味。正如国学泰斗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礼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a而苏轼作于黄州的《记承天寺夜游》本身居于不可小觑的地位,全文虽没有一个“月”字,但作者却处处给我们传达了月下独特而又复杂的生命情怀,在摭拾诵读中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声。尤其是那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来更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卷十七中记载禅宗史上著名的青原惟信禅师曾提出三重境界的说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段话道出生命认知体验的三个阶段。
笔者以此思维观照《记承天寺夜游》,进入作者创设的语言与审美情境,观照作品中所展露的作者心路历程,发现恰好也是一个正反合的“三段论”。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一重生命境界——初读的欣喜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种初见人世、内心澄澈的直觉所感。基于“情境式”阅读,观赏周围的一切景致和赏月的人,即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作为文本,初次诵读苏轼的“月下情怀”,读出的都是作者月下赏景的悠闲以及遇知音的欣喜。
虽然处于这样一个宁静而又寒意不浅的深秋之夜,苏轼却看到了屋外的明月,当“月色入户”的时候,内心不禁激动起来,于是高兴的“起行”。一种美的感受随即出现,这样的地方竟还有如此的明月照耀窗前,这月光似乎也照进了苏轼颇不宁静的内心,唤起了他愉悦的心境。于是就想到了这样优美的月色,当然要与人分享,这样美好的心绪,更应该与寓居于承天寺的朋友張怀民共赏,而且让苏轼更为欣喜的是“怀民亦未寝”,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呀。因此两人在庭院中悠闲地漫步、赏月,在闲游的过程中美好的月色为这两个赏月之人平添了几分闲情逸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眼前的月光是如此的澄澈,洒落在庭院中,好似积水一般,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斑斑驳驳,在水中摇曳生姿。苏轼完全沉浸在这样一个如梦幻般的美景中,如痴如醉,物我两忘。随后他才幡然醒悟,一个“盖”字更是诠释了苏轼的内心。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b一个人的感情往往会通过外化的事物表现出来,他眼中的景色都会带有类似的感情色彩,而且苏轼本来一直主张的就是内容决定形式。此时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空明澄澈、竹影斑驳的美景,正是基于苏轼伟大而富有趣味的生命境界。
中国人的人生观历来是一种艺术的人生观,而月作为一种物我两忘、契合天机的神秘启示物,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参与了中国士大夫的人格塑造。此时的那一句月下抒怀就有了更为深切的审美情趣、挚友情趣和人格象征。就如蒋孔阳在《美的创造中》所言:“我们不但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闪烁着人生光辉的伟大和美。”c苏轼其实是一个挺“挑剔”的人,他之所以在赏月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张怀民,正是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认为怀民也是位不庸俗的同道中人。此时此刻此景之下,面对着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知音,实乃人生之一大幸也,还有什么比有生之年遇到知音、共赏月色更让人欣喜的事呢。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二重生命境界——再读的悲凉
待到再次摭拾诵读苏轼的“月下情怀”,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基于“知人论世”的了解,深深地被文中的悲凉所包围。正如禅境一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的爆发使苏轼遭遇诽谤,在狱中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真是“垢辱通宵不忍闻”。后经多方努力,才从狱中出来。被贬至黄州后,虽有职位,却不得“签署公事”,实际上做得是闲官,无居所、无俸禄、无自由,生活清苦,内心怅然。
文章开篇的“元丰六年”交代了时代背景。“乌台诗案”对于苏轼来说,可谓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可是当时的苏轼还是毅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在万念俱灰中写给弟弟苏辙的那句“以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为了因”,让那个与他“相须为命”的弟弟苏辙涕泪四流,这首阴差阳错的诀别诗也引得“上览之,凄然,卒赦之”d。随后,苏轼带着内心无限的怅惘被贬至黄州,在黄州的几年,他生活凄苦,生计难以维持,甚至主动申请了种地养家。对于苏轼这样一个深受儒家“丈夫重出处”的进取意念影响的人,他内心的隐痛和凄凉是不言自明的。此时再读“月下抒怀”时,已然能够感受到文章中浓浓的寒意以及苏轼内心巨大的孤独凄凉、落寞沉痛之情,没有了之前的那么多美好,字里行间也许都是作者血泪的倾诉和无言的痛楚。
读罢全文,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眼都能感悟到苏轼月下的百无聊赖,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被贬的心境。其实初贬黄州期间,苏轼白天大多闲来无事睡觉,晚上睡不着就一个人到处溜达,直到家人到来之后,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都在躬耕,本来是很忙、很累,可是他还是睡不着呀。看着天上的那轮明月,他百思不得其解,有太多的不甘。下床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却想不到一个可以和他解闷的朋友。苏轼贬谪黄州,正如他写给李端书的信一样,“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e,想来让人很是震惊,这该是怎样的悲凉和孤独。众所周知,苏轼的一生,一半都是为朋友活着,他本是一个喜欢应酬唱和、结交朋友、重视友情的人。他的好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去世后,他一直哭了三天,以至于后面看到文与可画的竹子,都会不觉流下泪来,但自从出事后,他的身边没有了所谓的朋友,有的只是太多的不幸,渐渐地,他重新认识了更多的事和人。正如那首肝肠寸断的《卜算子》一样,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他内心的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