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例举、对比的方法阐述了“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法。通过对其涵义、要求、运用的研究,总结出课改提高了学习成绩,拓宽了视野,丰富、完善了书本知识,起到了知识转变为技能的作用。
【关键词】创设课境 引导 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工作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技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机械基础》是以研究机构和机器为对象的入门科学,是机械类工种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会合理地使用维护、改进各种机械设备的能力,成为现代技术的后备军,因此,在《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笔者采用了“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自学、讨论、指导、转化”的涵义
“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讨论”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发表意见,开展争论,互相补充,从而加深理解知识,提高认识水平的一种方法。“指导”就是教师运用点拨、解惑、释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自学,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答疑,从而把学生的自学引入不断提高的地步。“转化”就是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理解、消化、为己所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自学、讨论、指导、转化”四者是相辅相成的,是贯彻教学全过程的有机整体。
二、“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自学”要求:要为过渡做好准备;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素质条件,思维特点和学习基础;发挥好教师在自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讨论”要求:要出对讨论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指导;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树立互相帮助,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指导”要求:指导学生善于通过“自学、讨论”掌握新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转化”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所学的知识消化、理解、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技能。
三、“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预习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新课有关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或者由教师创设课境,点明新课课题的实质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讲第九章第二节,压力的建立与传递一节时,首先提出几个问题:
(1)气体和液体产生的压力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液体的压力取决于外界负载,不同负载对液体压力有何影响?
(3)静止油液中压力的特征,适用于流动油液中吗?
学生有目的地围绕着教学重点去自习,克服盲目性。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巡回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指导,尤其要关心学习吃力的同学,针对他们的困难,给他们补知识、教方法、引路子。
(二)讨论课。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讨论到此处时,找几个同学分别回答气体产生压力与液体产生压力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再找学生归纳总结几个同学的观点。
通过讨论课能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表意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而较好地理解概念的确切涵义。建立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知识体系,补充了自学的不足。
(三)讲授新课,教师结合学生“自学、讨论”的结果,将预习课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答案,注重新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讲流量控制阀时,让学生找几个废水龙头,边讲边拆装,学生结合实物来学,掌握知识比较透彻,加深记忆。
(四)巩固运用课。为了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结合教材自编一些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习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链传动一节时,出了一道关于自行车的习题如下:26型自行车大轮盘齿数z1=48,小飞轮齿数z2=20,直径为100mm,自行车匀速运动前进300米,用2分钟,问在此过程中你要蹬多少圈?
四、“自学、讨论、指导、转化”在教学中的效果
自运用“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之前浓,学习成绩比之前有所提高。09~10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平均及格率为87.3%,比第一学期高5.2%,班级平均分由第一学期的71.6提高到82.4。
这结果虽然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也不难看出“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方法起了重要的作用。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寓教于乐。
【关键词】创设课境 引导 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工作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技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机械基础》是以研究机构和机器为对象的入门科学,是机械类工种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会合理地使用维护、改进各种机械设备的能力,成为现代技术的后备军,因此,在《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笔者采用了“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自学、讨论、指导、转化”的涵义
“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讨论”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发表意见,开展争论,互相补充,从而加深理解知识,提高认识水平的一种方法。“指导”就是教师运用点拨、解惑、释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自学,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答疑,从而把学生的自学引入不断提高的地步。“转化”就是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理解、消化、为己所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自学、讨论、指导、转化”四者是相辅相成的,是贯彻教学全过程的有机整体。
二、“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自学”要求:要为过渡做好准备;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素质条件,思维特点和学习基础;发挥好教师在自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讨论”要求:要出对讨论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指导;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树立互相帮助,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指导”要求:指导学生善于通过“自学、讨论”掌握新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转化”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所学的知识消化、理解、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技能。
三、“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预习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新课有关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或者由教师创设课境,点明新课课题的实质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讲第九章第二节,压力的建立与传递一节时,首先提出几个问题:
(1)气体和液体产生的压力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液体的压力取决于外界负载,不同负载对液体压力有何影响?
(3)静止油液中压力的特征,适用于流动油液中吗?
学生有目的地围绕着教学重点去自习,克服盲目性。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巡回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指导,尤其要关心学习吃力的同学,针对他们的困难,给他们补知识、教方法、引路子。
(二)讨论课。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讨论到此处时,找几个同学分别回答气体产生压力与液体产生压力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再找学生归纳总结几个同学的观点。
通过讨论课能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表意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而较好地理解概念的确切涵义。建立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知识体系,补充了自学的不足。
(三)讲授新课,教师结合学生“自学、讨论”的结果,将预习课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答案,注重新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讲流量控制阀时,让学生找几个废水龙头,边讲边拆装,学生结合实物来学,掌握知识比较透彻,加深记忆。
(四)巩固运用课。为了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结合教材自编一些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习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链传动一节时,出了一道关于自行车的习题如下:26型自行车大轮盘齿数z1=48,小飞轮齿数z2=20,直径为100mm,自行车匀速运动前进300米,用2分钟,问在此过程中你要蹬多少圈?
四、“自学、讨论、指导、转化”在教学中的效果
自运用“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法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之前浓,学习成绩比之前有所提高。09~10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平均及格率为87.3%,比第一学期高5.2%,班级平均分由第一学期的71.6提高到82.4。
这结果虽然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也不难看出“自学、讨论、指导、转化”教学方法起了重要的作用。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