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语言禁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_CBSC_C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国际间经济文化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日趋频繁。在交流中仅打破了语言障碍只迈出了一小步。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又给国际交流带来了新挑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问题,甚至引起冲突。要想避免冲突,我们需要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中英语言禁忌作为研究主题,从中英两种语言着手对这一文化现象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交流;跨文化交际;禁忌
  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别,语言禁忌的内容有所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并面对各种语言禁忌,在礼貌平等的原则下,采取适当的方法避免由触犯语言禁忌而引起的交际失误。
  一.中英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
  中英语言禁忌差异的现象蕴藏着复杂的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语言障碍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交流。
  1. 宗教迷信
  宗教给人类提供了精神上的依靠,它的影响渗透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影响汉语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儒教和道教。其中佛教的影响最为深远。一些佛教用语已渗入汉语,丰富了汉语词汇。佛教对汉语最大的影响是关于灾祸的词语,尤其“死”是最大的忌讳,没有什么词语比死亡更让人感到恐惧,所以汉语中用很多委婉语来代替“死”这一词语。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中涉及神灵的相关词汇多是有禁忌色彩的。人们敬畏神灵,随意涉及神灵的词语是对神灵亵渎的表现。
  2. 等级观念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制度让人相信人有尊卑贵贱之别。维护等级制度的封建礼法对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人名禁忌就是一个典型,尤其是帝王等有着尊贵身份的人的名字是不能直呼的,甚至百姓在起名字时要对君王名字中涉及到的字加以避讳。在西方社会,由于种族、外貌等不同,种族歧视一直存在,语言禁忌中的一些词语也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白人自认为身份高贵,黑色是邪恶的代表。“negro”就是典型的带有歧视性质称呼黑人的词语。如今文明社会,这一带有侮辱和轻蔑意味的词语成为了禁忌语。
  3. 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如人们对隐私的不同看法就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的。西方人重视个体,而中国人强调团体。西方人对隐私的重视程度很高,把隐私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在交谈过程中许多话题被视为禁忌,如年龄、收入、日程安排、家庭情况等。中国人对隐私的概念并不像西方人一样深刻,这是由中国人的生活环境与价值观决定的。中国人比较讲究人缘,注重和谐,试图与周边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以达到互利互助的目的。所以在中国人的交际中,为了表达热情与关心,常对别人问长问短,比如中国人的寒暄方式“吃了吗”“去哪啊”。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表示有好的方式,并不是真的想得到对方的确切答案。但是这些交流方式容易被西方人误解为窥探隐私。
  4.传统文化
  中国曾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讲究礼和孝。人们说话做事都遵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观念。中国人在称呼长辈时,不能直呼其名,要对长辈的名字加以避讳来表示尊敬。中国的辈分称谓很丰富,如“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婶婶、阿姨、姨夫、舅舅、舅妈”等等。在英语中对长辈的称呼只有“grandpa,grandma,uncle,aunt”,与父母同辈的男性统称为uncle,女性统称为aunt。西方人注重天赋人权之说,长辈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孩子可以直呼长辈和师长的名字。
  5.动物形象映射
  动物形象在中西文化中所代表的意义相差甚大。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狗是一种低贱的动物,如中国谚语中有“狗眼看人低”的说法。而西方人特别喜欢狗,认为狗很友善忠诚,会把狗当成朋友甚至家人来对待。当然,由于世界文化的融合,近代中国也有许多爱狗人士。
  另外一种在中西方人眼中形象相差甚大的动物是龙。中国人心目中的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古中国只有皇帝才能用“龙”来称谓。而在英文字典中,dragon一词的释义为“一种体型巨大性格凶猛的动物”,引申义为“母夜叉、悍妇”,具有贬义。如果将dragon与人相比不是夸赞而是侮辱。
  6. 数字禁忌
  中国人讲究谐音,认为8代表“发”、4代表“死”。西方人忌讳数字13,只要与13相关的任何东西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是有宗教来源的:耶稣在受害前与弟子们共进的晚宴有13人参加,日期也刚好是13。13给耶稣带来了苦难和不幸,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也变成了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禁忌的对应方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和语言禁忌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避免误会和冲突。我们在交流过程中要采用一些方法来对应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
  1. 回避法
  回避法是指回避让对方感到反感逆烦的话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安全实用的方法,用回避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对对方的尊重,从而避免了尴尬局面的发生。例如,上文提到的西方人注重隐私。我们就不能按照中国人的嘘寒问暖式的交谈方式,要对对方的年龄、收入等个人情况避而不谈,回避触犯对方敏感点的语言禁忌。
  2. 委婉法
  人们为了表示礼貌,避免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或者难堪,通常使用委婉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委婉法是用中立的表达方式来替代原来的说法,以免听者产生误解或者对其产生伤害。委婉语通常用代替、比喻或概念转化等方法委婉地表达不能直说的话。
  3. 外交辞令法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政治问题是特别敏感的,为了避免因说话人考虑不周全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常常用中性词语来代替有歧视意味的词语。这些外交辞令中的中性词避免了轻视的意味,如用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来代替黑人black,用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来代替backward country。这些中性词符合现实又易被人接受。
  三.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双方应当相互理解和适应,产生共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我们要理解并尊重这些民族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也学习对方的文化的长处,欣赏对方文化的特色,使各个民族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形成相互认同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学爱,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谢艳霞,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现代企业教育[J],2007年第18期;
  [4] 陈松,英汉禁忌语的语用研究,上海海事大学[D],2007年。
其他文献
【摘要】:殖民时期宗教音乐在非洲裔美国黑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最初以南方宗教习俗——野营会中演唱的歌曲的形式出现,经过非洲特有的节奏音调与欧洲赞美诗的长时期融合,形成了一种平稳、流畅、舒缓的音乐,即更具有艺术特色的灵歌。它不仅拥有其独特地音乐文化特征,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关键词】:野营会歌曲;音乐文化特征;文化影响力  美国黑人音乐文化传统多种多样,一种以世俗民间音乐为主要倾向,形成拉格
期刊
【摘要】:文章从咖啡的起源,咖啡的烹煮,饮用等方面,浅析了咖啡所传递的文化,对喜欢喝咖啡,以及喜欢研究西方文化的人们有所裨益。  【关键词】:咖啡;文化  1.咖啡的起源  有关咖啡的起源说法不一,但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咖啡源于非洲,更确切地说来源于东非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的咔发(kaffa)。而咖啡这一名称则是源于阿拉伯语“qahwah"意思是植物饮料。后来咖啡流传到世界各地
期刊
【摘要】:八角城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地处甘加乡政府东侧的台地上。八角城依据独特的城墙建制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成为古时各路兵家必争之地。其城郭造型也是依据当时军事之需而建,曾发挥重要作用。现今,八角城早已失去其军事作用。本文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八角城社会作用从古至今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八角城;社会作用;变迁  一、八角城概况  八角城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
期刊
【摘要】:桃源刺绣工艺技术与艺术价值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丰富关于沅水流域刺绣的相关理论研究;而探索如何传承和应用桃源刺绣的过程,既是对桃源刺绣的起源、发展脉络、艺术风格与艺术价值的系统梳理过程,又是桃源刺绣的艺术价值维护及开拓的过程,更涉及到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应用的重大议题。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湖南沅水流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包含多种民俗事项的时间过程。汉民族的人们在庆祝传统民间节俗尤其是以春节为典型的方式上,始终保留着最原始的本真与初衷。本文所选取的典型汉民族村落辽宁省灯塔市西三家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族村庄,它和辽宁省内、甚至是整个东北的汉族的村庄都具有明显的共通性。但是从地域性文化角度来讲,这个具有360多年历史的村落却又是独一无二的。西三家村从汉族农村的普遍性文化中酝酿出本土
期刊
【摘要】:婚姻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所乐道的主题之一。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所秉持的婚姻观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人结婚的目的、原因、择偶方式和家庭地位等几方面的因素的对比分析,体现了中西婚姻文化的冲突与调和。  【关键词】:婚姻观念;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来华外国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和中国人恋爱结婚,但是真正能携手走过漫长的恋爱过程,并最终迈向婚姻殿堂并不是
期刊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群众文化工作一项重难点内容,需要文化工作者花费用大量的时间抓好抓的实,才能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效率。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对当前的新格局、新态势进行全面的认识,积极开展和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策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度发展,基层
期刊
【摘要】:土家族哭嫁歌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文化传承的重要承载者,是千百年来土家族纯朴的女性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虽然哭嫁在如今已经渐渐走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不应该遗忘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哭嫁歌,而是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将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人们,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它真正可贵的价值所在。本文分上下两篇浅谈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下篇主要从哭嫁歌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着手分析,让更多人
期刊
【摘要】:普通话与周口方言中的四声调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若学生能掌握住这个关系,那么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率,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周口人之所以说话比较生硬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调值;四声;周口方言;普通话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彼此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一种交流工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方方言繁杂,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的语言进行交谈极为不便。而普通话作为我国
期刊
【摘要】:“中国梦”是随着经济深入发展适时提出的,振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人梦想、民族梦想的结合统一;需要传统文化作为核心和纽带。民族的伟大是文化的伟大。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需要融入经济建设中。  【关键词】:“中国梦”;“个体梦”;传统文化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种种遭遇和磨难以及近几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