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八角城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地处甘加乡政府东侧的台地上。八角城依据独特的城墙建制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成为古时各路兵家必争之地。其城郭造型也是依据当时军事之需而建,曾发挥重要作用。现今,八角城早已失去其军事作用。本文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八角城社会作用从古至今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八角城;社会作用;变迁
一、八角城概况
八角城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夏河县甘加乡政府东侧的名为且隆沟的海拔约2100米的台地上,背靠达里加山,城西为甘加草原。八角城的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
八角城现有五个村民小组,203户居民,共1203人。其中藏族约占三分之二,其余为汉族居民。该地藏族居民大多信仰藏传佛教,汉族居民也在保持自己民间信仰的同时受藏传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八角城的来源目前学界说法众多,有人认为是汉代时的白石县,也有人考证此地为吐谷浑在黄河之南建立“河南国”时期的对抗外族政权的军事堡垒,还有人认为此城系西夏所建。兰州大学学者洲塔为首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藏文史料和《宋史》等资料推定八角城为吐蕃末期的唃厮啰政权所建。唃厮啰政权为吐蕃的最后一个政权,唃厮啰原名欺南陵温,活动于河湟地区,政权中心为青唐城(今青海西宁)。在政权鼎盛时期修建较有规模的城堡数座,其中的有五座,除了政权中心青唐城之外,还有碾伯城(今乐都),巴卫卡尔(今渭源),木雅盖城(今青海祁连县峨堡古城)以及本文所探讨的八角城,又名雍仲卡尔。
二、八角城古时八角城的社会作用
八角城在古时作为唃厮啰政权的一个据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城墙建制一反中国传统规整正方形的模式,整个城垣由土和沙石分层夯筑而成,高6-13米,城墙底宽11-13米,包括内城和外郭两层城墙。内城周长1960米,占地面积169600平方米。内城空心十字的八角突出,每个角的外侧被截成缓和的钝角,形成了16个外角和20个面。每个外角上建有突出的马面,或称墩台,所有城墙之下都处在墩台上守兵的弓弩射程之内。内城北侧依山无门,只在南面开设城门,东西两侧各置一“S”形的弯曲夹道,仅容得下单骑通过,手持长矛的士兵也只能竖起武器方能进入。城墙外围挖有护城壕,从西城经南门至东城筑有外郭,南门外建有外城。内城和外郭之间由护城河隔开,从城北引央拉河水从东西两侧环绕全城,在城南汇合流人央曲河。
八角城空心十字形的城池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它利用外凸的城角和墩台巧妙地消除了冷兵器时期的城池防御死角。舍弃一部分内城的面积,却换来了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八角城所处的甘加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地,中原政府以及羌人、突厥、吐蕃、回鹘等西域各部族角逐争斗的战火连绵不息。又因此地自古水草丰美,成为唃厮啰政权向外扩张领土的稳定后方;同时地处甘青交通之要冲,是外敌攻入青唐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依据地理优势和独特的城墙建制,八角城在古时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给在此地发展的各方势力做出不可磨灭的军事贡献。
此外,古时八角城是当地老百姓繁衍生息的生存根基,其社会性体现在给人们提供了适宜生存的环境,人们得以在此地从事耕种、放牧等生产活动,维持生计。考古学家在八角城附近发现大量弃田,不难看出此地古时进行过具有一定规模农业耕作的痕迹。
八角城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南宋时期又成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南段走向洮河支道的一个必经之地。此线路起自岷县,西北从洮河而上,经过夏河县与临夏县交界处至循化县,于循化县渡黄河后经化隆、平安、西宁、湟中至湟源县,再由湟源沿青海湖北岸抵达吐谷浑故都伏俟城。作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交通枢纽点,古时的八角城内,物品交易频繁,商旅过客络绎不绝,几近繁华。
三、八角城现今发挥的社会作用
八角城发展至今,其社会作用较古代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今,八角城依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供人们居住生活。村民在村子种植青稞、小麦和油菜籽等,养殖牛羊等生产活动;牧业方面以甘加羊为主,此外家养数量有限的猪等。在物质方面,八角城依旧是供人们休养生息的实在住所;从精神层面而言,八角城是家园,是世世代代村民心灵的归宿。
八角城地区土壤肥沃,古时唃厮啰政权在此开展农牧业生产,使其成为政权扩张势力的稳定后方。现今居住在此地的村民依旧进行着农牧业生产活动。与相邻的其他村相比,八角城村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这可能与长久的农业发展史是有较大关系的。
此外,八角城在现代社会发挥的最重要的社会作用是其提供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考古学价值。甘加八角城的科考价值在学术界小有名气,人们对此的关注度日益加强,带动自身及周边的旅游业发展;以八角城为中心的各旅游经典之间的距离近,可进行产品线路组合,方便游客观光旅游;甘加地区的宗教、历史、生态等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大;甘加地区距离夏河县拉卜楞寺为中心的旅游文化圈较近,对已经打响的拉卜楞旅游知名品牌有依托性,利于产生连带效应;藏传佛教与雍仲苯教的和谐共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藏汉结合的独特居住格局,天造地设的丰富旅游生态环境,构成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形态,利于打造与其他藏区不同的旅游品牌。
四、八角城社会作用产生变迁的原因分析
八角城作为古时的军事重镇,在军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至今,其军事作用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依其历史积淀的资源形成当前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考古为主的社会作用。这种转变对规模不大的八角城来说是巨大的,对在此繁衍生息的村民持有的记忆都是不同的。
从八角城自身而言,首先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统一,社会体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国内战争少发,使其军事作用迅速消失;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自由化、开放化,使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也随之发展。其次,全国范围的经济大发展的影响力也波及至此,八角城作为古时军事重镇,发展到现代社会突然失去了部分优势。为了生存,为了跟随发展的大环境,适合八角城的发展路径少之又少。但综合各种因素,八角城在全国“旅游热”的形势下可以考虑借助自身价值发展旅游业。
就八角城外部因素分析,经济体制的改革,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使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道路交通建设也逐步加强,人们出行方便,直接导致了八角城作为古时青海道交通枢纽作用的丧失。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开始外出旅行以求开阔视野,得到精神满足。
因此,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八角城逐步退去古时的军事色彩,以一种全新姿态展示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兼具历史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
[1]《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齐德舜.《唃厮啰家族世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洲塔、樊秋丽.唃厮啰遗城“雍仲卡尔”考释[J].中国藏学,2010(1)
[5] 代莹.夏河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5)
[6] 吴焯.古代青海交通西域的路线及其历史沿革[J].西域研究,1992(2)
[7] 吴焯.青海道述考[J].西北民族研究,1992(2)
[8] 苏海洋,雍际春.丝绸之路青海段交通线综考[J].丝绸之路,2009(6)
【关键词】:八角城;社会作用;变迁
一、八角城概况
八角城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夏河县甘加乡政府东侧的名为且隆沟的海拔约2100米的台地上,背靠达里加山,城西为甘加草原。八角城的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
八角城现有五个村民小组,203户居民,共1203人。其中藏族约占三分之二,其余为汉族居民。该地藏族居民大多信仰藏传佛教,汉族居民也在保持自己民间信仰的同时受藏传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八角城的来源目前学界说法众多,有人认为是汉代时的白石县,也有人考证此地为吐谷浑在黄河之南建立“河南国”时期的对抗外族政权的军事堡垒,还有人认为此城系西夏所建。兰州大学学者洲塔为首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藏文史料和《宋史》等资料推定八角城为吐蕃末期的唃厮啰政权所建。唃厮啰政权为吐蕃的最后一个政权,唃厮啰原名欺南陵温,活动于河湟地区,政权中心为青唐城(今青海西宁)。在政权鼎盛时期修建较有规模的城堡数座,其中的有五座,除了政权中心青唐城之外,还有碾伯城(今乐都),巴卫卡尔(今渭源),木雅盖城(今青海祁连县峨堡古城)以及本文所探讨的八角城,又名雍仲卡尔。
二、八角城古时八角城的社会作用
八角城在古时作为唃厮啰政权的一个据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城墙建制一反中国传统规整正方形的模式,整个城垣由土和沙石分层夯筑而成,高6-13米,城墙底宽11-13米,包括内城和外郭两层城墙。内城周长1960米,占地面积169600平方米。内城空心十字的八角突出,每个角的外侧被截成缓和的钝角,形成了16个外角和20个面。每个外角上建有突出的马面,或称墩台,所有城墙之下都处在墩台上守兵的弓弩射程之内。内城北侧依山无门,只在南面开设城门,东西两侧各置一“S”形的弯曲夹道,仅容得下单骑通过,手持长矛的士兵也只能竖起武器方能进入。城墙外围挖有护城壕,从西城经南门至东城筑有外郭,南门外建有外城。内城和外郭之间由护城河隔开,从城北引央拉河水从东西两侧环绕全城,在城南汇合流人央曲河。
八角城空心十字形的城池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它利用外凸的城角和墩台巧妙地消除了冷兵器时期的城池防御死角。舍弃一部分内城的面积,却换来了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八角城所处的甘加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地,中原政府以及羌人、突厥、吐蕃、回鹘等西域各部族角逐争斗的战火连绵不息。又因此地自古水草丰美,成为唃厮啰政权向外扩张领土的稳定后方;同时地处甘青交通之要冲,是外敌攻入青唐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依据地理优势和独特的城墙建制,八角城在古时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给在此地发展的各方势力做出不可磨灭的军事贡献。
此外,古时八角城是当地老百姓繁衍生息的生存根基,其社会性体现在给人们提供了适宜生存的环境,人们得以在此地从事耕种、放牧等生产活动,维持生计。考古学家在八角城附近发现大量弃田,不难看出此地古时进行过具有一定规模农业耕作的痕迹。
八角城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南宋时期又成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南段走向洮河支道的一个必经之地。此线路起自岷县,西北从洮河而上,经过夏河县与临夏县交界处至循化县,于循化县渡黄河后经化隆、平安、西宁、湟中至湟源县,再由湟源沿青海湖北岸抵达吐谷浑故都伏俟城。作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交通枢纽点,古时的八角城内,物品交易频繁,商旅过客络绎不绝,几近繁华。
三、八角城现今发挥的社会作用
八角城发展至今,其社会作用较古代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今,八角城依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供人们居住生活。村民在村子种植青稞、小麦和油菜籽等,养殖牛羊等生产活动;牧业方面以甘加羊为主,此外家养数量有限的猪等。在物质方面,八角城依旧是供人们休养生息的实在住所;从精神层面而言,八角城是家园,是世世代代村民心灵的归宿。
八角城地区土壤肥沃,古时唃厮啰政权在此开展农牧业生产,使其成为政权扩张势力的稳定后方。现今居住在此地的村民依旧进行着农牧业生产活动。与相邻的其他村相比,八角城村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这可能与长久的农业发展史是有较大关系的。
此外,八角城在现代社会发挥的最重要的社会作用是其提供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考古学价值。甘加八角城的科考价值在学术界小有名气,人们对此的关注度日益加强,带动自身及周边的旅游业发展;以八角城为中心的各旅游经典之间的距离近,可进行产品线路组合,方便游客观光旅游;甘加地区的宗教、历史、生态等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大;甘加地区距离夏河县拉卜楞寺为中心的旅游文化圈较近,对已经打响的拉卜楞旅游知名品牌有依托性,利于产生连带效应;藏传佛教与雍仲苯教的和谐共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藏汉结合的独特居住格局,天造地设的丰富旅游生态环境,构成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形态,利于打造与其他藏区不同的旅游品牌。
四、八角城社会作用产生变迁的原因分析
八角城作为古时的军事重镇,在军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至今,其军事作用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依其历史积淀的资源形成当前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考古为主的社会作用。这种转变对规模不大的八角城来说是巨大的,对在此繁衍生息的村民持有的记忆都是不同的。
从八角城自身而言,首先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统一,社会体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国内战争少发,使其军事作用迅速消失;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自由化、开放化,使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也随之发展。其次,全国范围的经济大发展的影响力也波及至此,八角城作为古时军事重镇,发展到现代社会突然失去了部分优势。为了生存,为了跟随发展的大环境,适合八角城的发展路径少之又少。但综合各种因素,八角城在全国“旅游热”的形势下可以考虑借助自身价值发展旅游业。
就八角城外部因素分析,经济体制的改革,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使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道路交通建设也逐步加强,人们出行方便,直接导致了八角城作为古时青海道交通枢纽作用的丧失。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开始外出旅行以求开阔视野,得到精神满足。
因此,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八角城逐步退去古时的军事色彩,以一种全新姿态展示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兼具历史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
[1]《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齐德舜.《唃厮啰家族世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洲塔、樊秋丽.唃厮啰遗城“雍仲卡尔”考释[J].中国藏学,2010(1)
[5] 代莹.夏河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5)
[6] 吴焯.古代青海交通西域的路线及其历史沿革[J].西域研究,1992(2)
[7] 吴焯.青海道述考[J].西北民族研究,1992(2)
[8] 苏海洋,雍际春.丝绸之路青海段交通线综考[J].丝绸之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