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中西方的孝文化进行对比,认为其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孝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西方孝文化却鲜有发展。这均取决于中西方较大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西对比;孝文化;文化差异
一、引言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这个故事出自于《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动天”。
以孝道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孝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价值理想,孝是中国古代家庭、社会、国家的精神基础,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教育及法律观念、国民性格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西方孝文化对比
1.中国孝文化
为了对中西方孝文化的不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首先对中国孝文化进行剖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殷商时期便已产生。殷墟的甲骨文里,就有了“孝”字。汉字的“孝”,剖其字形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形象地表示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
我国古代的经典里,关于孝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儒家经典代表《论语》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等,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孝的含义,其核心内容是“敬”。孝当然包括“养”,但“养”却并不一定就是“孝”。儿女对父母不能仅仅只有“孝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孝心”。因此,传统文化中的“孝”,不只是行为,更是一种情感,既要使父母在物质上有保障,更要让父母在精神上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2.西方孝文化
在西方,《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英美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很多英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亦源于此。根据《圣经》记载,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子女也常常将父母比作天堂和上帝,比如西方谚语“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美国)、“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英国)。但在英语国家,除《圣经》外,对孝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几乎没有,这与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英美等西方国家孝文化发展缓慢,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而闻名,也沒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中国有很多关于孝的谚语,如“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孝顺公婆自家福,勤种天地自家谷”“在家孝父母,强如远烧香”等。在英语中,这方面的谚语很少,但却充满了思辨性,与中国的谚语侧重点似乎不同,比如“不肯承受一种不公平的命令,并非就是不孝顺”(法国)、“希望以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古希腊)。在《中西双解英语谚语应用词典》所收录的谚语中,居然一条反映孝的谚语都没有。在学术研究上,西方也鲜见论述孝道内容的学术论文。
3.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
中国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在家庭中,主要体现在家长在家庭中实行专制主义,父母具有无限的权威,服从父母被视为孝顺的一种体现。“孝”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持一种社会和谐,即对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服从。而在西方,“孝”并不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之中,而更多地体现在宗教文化中。西方孝文化的家庭意义仅表现为对父母的尊敬。这种尊敬也并没有导致对父母的服从,而是更多地强调独立,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
中西方孝文化在对待赡养问题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淡漠,养老不是子女的必然责任,父母的赡养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完成;而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承担。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非常大,一辈子为儿女操心,这一点令西方人无法想象。在西方,子女一旦成年,都会自食其力。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有很深的故土情结。而西方人不然,他们为了事业会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且喜欢不停地变换居住地,崇尚自由的生活。
另外,中国人将“孝”同生儿育女相结合,强调不能绝先祖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西方人则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家庭,甚至独身。
三、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是什么导致中西方孝文化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这取决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是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一体,齐家才能治天下。体现在家庭中就是人人都看重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因此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而在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它倡导人人地位平等,父母与子女也不例外。故在家庭中不会花大量精力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老年至上与少年至上的差异。在代际价值观上,中国是老年至上,西方则是少年至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尊重过去与老人经验的老年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重视未来与青年创造性的青年文化。
再次是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的差异。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孝道要维护家族的延续、发展与稳定,必然强调代际整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负责的,以孝道为基本精神;而西方文化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必然强调代际断裂,父母尊重子女的意愿和个人隐私,这是培养独立性格的基础。
四、结语
经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孝文化截然不同,而这些不同又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行孝,不要待到父母不在时而悲痛追悔。在当代,在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基本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从精神上、感情上尊敬关心老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密切与老人的感情联系,使老人得到感情和精神上的慰藉,不让他们陷入孤独和绝望中,失去温存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另外,道德提倡和法律约束并重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继承中华优秀的孝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2004(4):107-108.
[2]胡原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47-49.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75.
[4]宁业高,宁业全,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5.
[5]计志宏.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J].前沿,2010(10):149-151.
关键词:中西对比;孝文化;文化差异
一、引言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这个故事出自于《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动天”。
以孝道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孝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价值理想,孝是中国古代家庭、社会、国家的精神基础,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教育及法律观念、国民性格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西方孝文化对比
1.中国孝文化
为了对中西方孝文化的不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首先对中国孝文化进行剖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殷商时期便已产生。殷墟的甲骨文里,就有了“孝”字。汉字的“孝”,剖其字形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形象地表示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
我国古代的经典里,关于孝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儒家经典代表《论语》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等,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孝的含义,其核心内容是“敬”。孝当然包括“养”,但“养”却并不一定就是“孝”。儿女对父母不能仅仅只有“孝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孝心”。因此,传统文化中的“孝”,不只是行为,更是一种情感,既要使父母在物质上有保障,更要让父母在精神上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2.西方孝文化
在西方,《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英美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很多英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亦源于此。根据《圣经》记载,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子女也常常将父母比作天堂和上帝,比如西方谚语“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美国)、“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英国)。但在英语国家,除《圣经》外,对孝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几乎没有,这与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英美等西方国家孝文化发展缓慢,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而闻名,也沒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中国有很多关于孝的谚语,如“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孝顺公婆自家福,勤种天地自家谷”“在家孝父母,强如远烧香”等。在英语中,这方面的谚语很少,但却充满了思辨性,与中国的谚语侧重点似乎不同,比如“不肯承受一种不公平的命令,并非就是不孝顺”(法国)、“希望以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古希腊)。在《中西双解英语谚语应用词典》所收录的谚语中,居然一条反映孝的谚语都没有。在学术研究上,西方也鲜见论述孝道内容的学术论文。
3.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
中国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在家庭中,主要体现在家长在家庭中实行专制主义,父母具有无限的权威,服从父母被视为孝顺的一种体现。“孝”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持一种社会和谐,即对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服从。而在西方,“孝”并不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之中,而更多地体现在宗教文化中。西方孝文化的家庭意义仅表现为对父母的尊敬。这种尊敬也并没有导致对父母的服从,而是更多地强调独立,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
中西方孝文化在对待赡养问题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淡漠,养老不是子女的必然责任,父母的赡养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完成;而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承担。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非常大,一辈子为儿女操心,这一点令西方人无法想象。在西方,子女一旦成年,都会自食其力。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有很深的故土情结。而西方人不然,他们为了事业会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且喜欢不停地变换居住地,崇尚自由的生活。
另外,中国人将“孝”同生儿育女相结合,强调不能绝先祖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西方人则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家庭,甚至独身。
三、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是什么导致中西方孝文化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这取决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是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一体,齐家才能治天下。体现在家庭中就是人人都看重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因此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而在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它倡导人人地位平等,父母与子女也不例外。故在家庭中不会花大量精力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老年至上与少年至上的差异。在代际价值观上,中国是老年至上,西方则是少年至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尊重过去与老人经验的老年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重视未来与青年创造性的青年文化。
再次是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的差异。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孝道要维护家族的延续、发展与稳定,必然强调代际整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负责的,以孝道为基本精神;而西方文化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必然强调代际断裂,父母尊重子女的意愿和个人隐私,这是培养独立性格的基础。
四、结语
经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孝文化截然不同,而这些不同又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行孝,不要待到父母不在时而悲痛追悔。在当代,在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基本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从精神上、感情上尊敬关心老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密切与老人的感情联系,使老人得到感情和精神上的慰藉,不让他们陷入孤独和绝望中,失去温存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另外,道德提倡和法律约束并重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继承中华优秀的孝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2004(4):107-108.
[2]胡原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47-49.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75.
[4]宁业高,宁业全,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5.
[5]计志宏.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J].前沿,2010(1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