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各大院校也陆续提供平台为本科生实施科研培训,本文拟对“导师制”本科科研培训中渗透双语教学理念展开探讨。
关键词:导师制;科研培训;双语教学
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目前的发展形势,对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仅要成为诊病、治病的能手,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探索,开拓新的诊断治疗手段,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是临床科研的思想精髓。
一、何谓“导师制”科研培训
导师制是由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的,19世纪末,导师制才在本科生教育中被运用。它是以一名教师担当导师的角色,相应地指导少数学生完成学科教育、科研培训等高等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由于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为加强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也开始重视学生的科研培训。由教师申报课题或鼓励学生申报创新课题,吸引学生自主报名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科研素养,为社会输送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由于进入课题组学生数目严格控制,其带教形式本质即“导师制”。学生在“导师制”科研培训中,跟随导师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培养科研思维方式,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双语教学与科研培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双语教学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医学学历与学位互相认可协议,强化双语教学乃至全英语教学已呼声很高。自2007年起,教育部每年在全国评选出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质量。可见,国家对双语教学之重视,也凸显了双语教学目前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无国界”,在科研领域,科研成果全球共享,人才流通也同样不受地域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跟上科研前沿的步伐,必定要跟国际接轨,首先要清楚地了解目前自己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学术交流以及前沿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在著名的国际期刊上。因此,高水平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不论是对科研前期准备工作还是科研成果的交流发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显然,“导师制”科研培训中如果渗透双语教学将与科研培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三、“导师制”的科研培训模式适宜开展双语教学
“导师制”的科研培训中,一个教师带领若干学生一同攻克某个科研项目,从形式上来说,基本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平常实验操作指导就可以采用“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开展双语教学。小组成员少而精,正符合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模式的需要,并且由于科研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双语教学的形式,同时也激励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热情,是开展双语教学的良好阵地。
四、如何在“导师制”的科研培训中开展双语教学
1.对导师进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训。导师是科研培训和双语教学的灵魂人物,因此导师的英语水平以及科研专业素养的结合非常重要。从国内双语教学开展的几年来看,双语教学的教师通常英语的运用能力较弱,“听”和“说”难以做到运用自如,这必然大大降低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英语教学的教学队伍建设已然成为制约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地制订导师的培养计划,只有先把“领头羊”培养出色,才能由其带出一个出色的团队。培养计划中可以推荐鼓励公派出国留学、去外国语学院集中进修,或者制订奖惩措施促进导师自我提高等。
2.充分利用说明书和文献示教。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不论是试剂还是仪器的购买和使用,都涉及到英文版说明书,导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具”进行教学,由导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讨论。同样,在确认研究方向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国内外学术文献,导师也可以挑选经典文献进行双语教学,在培养科研思维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
3.专题讨论会和外文文献汇报。导师针对某科研领域,或者某实验方法或者实验结果的讨论等,设置专题讨论会。这种形式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科研素养的迅速提高。在讨论会上,组织者是导师,采用双语形式,学生是参与者,也以双语形式轮流发言讨论。另外,可组织外文文献的汇报会议,固定时间周期,由科研小组成员轮流上台汇报一篇最新的本研究领域的前沿文献,导师做双语点评。
五、展望
作为一个二本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导师制”科研培训在我校已经悄然实践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何将科研培训提高一个档次,跟上一流院校的步伐,完善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将双语教学渗透到“导师制”本科生科研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体现精英教育理念,不失为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晓红,王敏,强添刚.“1+1+n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7):151-153.
[2]柏树令.双语教学问题的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78-79.
关键词:导师制;科研培训;双语教学
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目前的发展形势,对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仅要成为诊病、治病的能手,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探索,开拓新的诊断治疗手段,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是临床科研的思想精髓。
一、何谓“导师制”科研培训
导师制是由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的,19世纪末,导师制才在本科生教育中被运用。它是以一名教师担当导师的角色,相应地指导少数学生完成学科教育、科研培训等高等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由于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为加强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也开始重视学生的科研培训。由教师申报课题或鼓励学生申报创新课题,吸引学生自主报名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科研素养,为社会输送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由于进入课题组学生数目严格控制,其带教形式本质即“导师制”。学生在“导师制”科研培训中,跟随导师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培养科研思维方式,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双语教学与科研培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双语教学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医学学历与学位互相认可协议,强化双语教学乃至全英语教学已呼声很高。自2007年起,教育部每年在全国评选出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质量。可见,国家对双语教学之重视,也凸显了双语教学目前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无国界”,在科研领域,科研成果全球共享,人才流通也同样不受地域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跟上科研前沿的步伐,必定要跟国际接轨,首先要清楚地了解目前自己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学术交流以及前沿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在著名的国际期刊上。因此,高水平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不论是对科研前期准备工作还是科研成果的交流发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显然,“导师制”科研培训中如果渗透双语教学将与科研培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三、“导师制”的科研培训模式适宜开展双语教学
“导师制”的科研培训中,一个教师带领若干学生一同攻克某个科研项目,从形式上来说,基本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平常实验操作指导就可以采用“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开展双语教学。小组成员少而精,正符合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模式的需要,并且由于科研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双语教学的形式,同时也激励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热情,是开展双语教学的良好阵地。
四、如何在“导师制”的科研培训中开展双语教学
1.对导师进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训。导师是科研培训和双语教学的灵魂人物,因此导师的英语水平以及科研专业素养的结合非常重要。从国内双语教学开展的几年来看,双语教学的教师通常英语的运用能力较弱,“听”和“说”难以做到运用自如,这必然大大降低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英语教学的教学队伍建设已然成为制约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地制订导师的培养计划,只有先把“领头羊”培养出色,才能由其带出一个出色的团队。培养计划中可以推荐鼓励公派出国留学、去外国语学院集中进修,或者制订奖惩措施促进导师自我提高等。
2.充分利用说明书和文献示教。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不论是试剂还是仪器的购买和使用,都涉及到英文版说明书,导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具”进行教学,由导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讨论。同样,在确认研究方向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国内外学术文献,导师也可以挑选经典文献进行双语教学,在培养科研思维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
3.专题讨论会和外文文献汇报。导师针对某科研领域,或者某实验方法或者实验结果的讨论等,设置专题讨论会。这种形式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科研素养的迅速提高。在讨论会上,组织者是导师,采用双语形式,学生是参与者,也以双语形式轮流发言讨论。另外,可组织外文文献的汇报会议,固定时间周期,由科研小组成员轮流上台汇报一篇最新的本研究领域的前沿文献,导师做双语点评。
五、展望
作为一个二本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导师制”科研培训在我校已经悄然实践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何将科研培训提高一个档次,跟上一流院校的步伐,完善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将双语教学渗透到“导师制”本科生科研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体现精英教育理念,不失为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晓红,王敏,强添刚.“1+1+n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7):151-153.
[2]柏树令.双语教学问题的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