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水平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初中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都强调了听、说能力的问题。尽管近几年在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理论上深刻把握提高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从实践意义上讲,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初中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虽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学生听说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把握和落实。据调查,初一大部分学生都很踊跃发言,初二有一些,初三仅剩几个。口语活动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来说,初一较多,初二不少,初三不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课堂上学生说的空间和时间不足,活动形式较为单调。有的英语课成了听说课、讲解课,让学生机械操练语言,背诵句子和课文等。初三是口语滑坡阶段,许多老师在初一、初二比较重视口语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与教学内容的程度较为一致。但进入初三后,由于面临中考升学压力,应对纸笔考试的练习大量增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只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甚至有所下降,形成了口语能力与数学内容的脱节。进入高中后,许多高中生的口语水平实际上处在初级阶段。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目前初中口语教学现状和口语测试情况的分析,试图摸索出一条,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新途径。
  一、让学生养成大胆开口说的习惯
  首先要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大胆开口说。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如果发音不准,别人就听不懂,因此要想学好英语,一定要大胆开口,开口读、开口说,所谓“曲不离口,不离手。”很多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错了受老师责备,怕读不准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课堂上焦虑和紧张,影响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开口时没有一种自主感,阻碍了口语练习的顺利进行。面对存在着恐惧心理的学生,老师一方面要给他们做示范,一方面更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尽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能够不怕说错,不胆怯,鼓励他们“言者无罪”。开口读就是大声朗读,不但要在课堂上跟着朗读,还要自己利用课下时间朗读单词、课文。如果害怕说错而不能开口,这是阻碍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大错。开口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练习。各类语言都包含一定数量的短语和句型,熟记这些习惯用语。如:“CouldVOU please?”“There is”“I’d like to”“What d0 VOU thinkof?”“Shall we”利用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只要大胆说、多说、疯狂说,持之以恒,才能说得好。从言语交集中吸收并熟记大量常用习惯用语,大大有助于外语口语的发展。
  二、为学生创设练习口语的语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创设口语语境,让学生用英语会话,如在新授课前3分钟自由会话或围绕一个小话题会话。关于自由会话,第一,学生要尽量把学过的语法、句型、单词用上去,以巩固所学知识;第二,选择的话题是刚刚发生的或者是自己有一定感触的,这样既能避免同一话题的重复而产生乏味感,又能有话可说。考虑到教学实际情况,设置口语交流微型情景是经济实惠的一种做法。这种情景设置相对来说道具简单,施行方便。比如,笔者曾在上课时拿出一本日历做道具,让大家看昨天那一页,又向前翻,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对话的话题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大家根据要求构思句子。有的学生在对话中说,Last night I wenthomeathalfpastten.有的说,We did not go to the park at half past ten.还有的说,Mybrother always went to work bv bus last year.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话完毕,一般过去时的语法也得到了复习。用多媒体设置口语语境也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多媒体具有音频和视频的双重效果,创设的语境比起微型语境来更加逼真生动,在口语对话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学生对此也倍感兴趣。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地多制作一些课件,以满足同学们口语对话的需求。
  三、坚持用英语教英语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尽量创造英语氛围。
其他文献
说起分层教学,这已经是老生长谈了。然而对于为什么要分层,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这对我们农村初中的一线教师来说,却永远是新课题,永远需要去研究,并且要在实践中去认识,去探索。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同一个班级的同一科中,必定成绩有差异,存在着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数学学科教学也是一样。就拿笔者现在所带的七年级一班来说吧,六年级终端检测成绩如下:数学成绩在10分以下的4人,20分以下的共22人,
期刊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这是学习语言最敏感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简单谈谈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些拙见。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直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数学教学,只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的情境,就能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开展观察、推理、验证、归纳、交流等活动。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情景教学呢?下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疑问情
期刊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要使学生认识深入,就要启发学生多疑多问。  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体现学习语文的“个性”特点。例如,可以从课题发问,可以从标点符号和词语的特别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发问,可
期刊
很多知识都来源于阅读,人生如此,小孩子尤其如此。特别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求“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出情,读出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又不尽入意。学生有时表现出的是不愿读或是泛泛地读、完成任务地读、有口无心地读、被迫要求地读。因此,教学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通过调查、分析、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未能调动学生读书的激情,没有创设让学生有“想读书”的欲
期刊
作文课或考场上,常有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提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看清题目,保证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
期刊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南北,还是东西,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物产、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我们本着最大程度地发挥地利优势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因地制宜。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对农村的教学现状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作为语文老师,我对作文教学感受尤为深刻。许多语文老师都埋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在家,因为家长多数文化层次低,不能给予
期刊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在作文中要么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无从下笔;要么作文千篇一律,假话空话大话一大堆,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现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
期刊
初中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教学,一向处于语文教学中比较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古诗词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课本必须选人;另一方面,应试中大多以积累后能默写为导向,不少语文教师就会避重就轻,在教学中大而化之,一读二解三背会即可。可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是一道文化史上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不该让它的光彩黯淡下去。笔者在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摸索、总结了一些比较可行的方法,愿与同行共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