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圣人,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符号,是历代儒家学者的核心文化信仰。尊崇圣人,是儒家学派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方案之一。儒家圣人观,自孔子开始形成,孟子进一步发扬光大。孟子将孔子笔下抽象的圣人概念转变为具体化、形象化的人物形象。圣人在孟子的理想代言人——舜,这一先王身上绽放出炙热的光辉。比较孔孟对舜的不同看法,不难看出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继承与发展,具体可分为:(一)对圣人的道德要求:从修身到养性;(二)身份赋予:从天命之圣到天人同授;(三)教化意义:从“不得而见之”到“人皆可以为尧舜”。
关键词:圣人观;孔子;孟子;舜;传统儒学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8-0151-03
一、孔子的圣人观
当日渐衰微的周王室无力扭转礼崩乐坏的败局,天下战争频仍不断,现实的动荡唤起了人们对圣人的渴望,他们期盼着一位接济天下苍生的理想英雄的出现,法尧舜周公,救生民于水火。借此,各学派塑造了能够践行其思想主张的圣人,以圣贤形象为自家学说作权威论证。儒家的圣人观与先秦其他诸子的圣人观有同也有异,在孔子时,已基本形成。
孔子的圣人观在《论语》《孟子》等文献中有较为清晰地记录。纵观其中孔子的言论,不难发现,孔子对圣人有非常高的要求。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可见,在孔子心里,圣人与普通百姓的距离非常遥远,他认为圣人是“不得见之矣”的存在,能遇见君子,已斯可矣。象征着儒家理想人格的圣人形象是高不可攀的,就连孔子在面对弟子询问时,也只敢回答“圣则吾不能”。太宰认为孔夫子才高多能,故为圣。孔子则以“君子多乎哉?”回应,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低鄙的才能。在孔子的圣人观中,仅仅是仁智、多能等品质,充其量只是君子,距离圣人还有很远的距离。君子与圣人的距离又在哪里?《论语》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子贡问道:如果有人能够广济生民,那是否称得上是有仁德,孔子给予了他肯定的回应:“这岂止是仁德,简直是圣人,即使是尧舜也很难做到”。很明显,在孔子的观念里圣人的一面就是博施济众,施恩于民。朱熹对此加以解释曰:“仁以理言,圣以事业言。子贡所问‘博施济众’,必有圣人之德,有天子之位”。认为仁即理,圣不只有善心仁德,还需要有具体的外化的事業。朱熹所言的事业便是子贡所言的“博施济众”,要将圣人的仁德落实为现实的政治实践,真正施恩于每一个百姓。既有心怀黎民的仁德之心,又能将其仁政理想落实于现实,内圣而外王,才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
二、孔孟对舜的态度
虽然孔子的圣人观是“尧舜其尤病诸”,认为尧舜还不足称为圣人。但孔子对舜的总体评价却不低,所谓“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是一位道德崇高,若巍巍浩天一样的君主,可以无为治天下。相比孔子,舜的形象在孟子心中则更为高大。
孟子认为,舜是仁义的化身,是“善于人同”的圣君,是“五十而慕父母”的孝子,是能被尧“以九男二女事之”的贤臣。孟子言:“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直接称舜为圣人。这一点,在《孟子》的文章内容里也有体现,根据杨伯峻统计,舜在《孟子》中出现了97次,是《孟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孔子出现81次,尧58次,曾子22次,周公18次)。综合97次舜的言行,捏合起来,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独立的舜之形象,也可以看到孟子的圣人观。
三、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发展
比较孔孟对舜的不同看法,我们不难看出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继承与发展,具体可分为对圣人的道德要求、身份赋予和教化意义等三点。
(一)道德要求:从修身到养性
前面谈道,孔子心中的圣人是内修圣贤品德,外有君王地位的德业双修之人。内圣之德,是孔子心中圣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孟子充分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同时,也对圣人的道德要求进行了发展,表现为由修身到养性的不同。
孔子主张仁。他所认可的内圣之德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仁、智、多能都是孔子划定圣人之德的一部分。在圣人内在德行的要求上,孟子与孔子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认为“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要将为人之道尽力做到最好,使父子、君臣、兄弟、夫妻等人伦关系合乎礼法规矩,从而在自上而下匡正人伦的基础上行仁义之道。这一点同孔子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致的,体现了孔孟在圣人道德标准问题上的一致性。内圣之德,是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继承的重要表现。
但孟子对孔子又绝非全盘继承,而是在发扬光大的同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在内圣之德的来源这一问题上,孔孟思想表现从“修身”和“养性”的演变。
孔子主张靠修行获得内圣之德,认为“修己以敬”。孔子是一位非常注重修身的思想家,主张崇高的品质要通过自我修行的方式来实现,所谓“克己复礼以为仁”。修行自我,保持严肃恭敬是成为君子的内在要求;而修行自身来安百姓、治天下则是圣人的必由之路。孔子对圣人提出了“修身”的要求。
同一个问题,孟子则提出了圣人修德的人性基础,以人性论证明了人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认为人性中本有圣德之端。孟子认为内圣之德是上天赋予的人性基础,伴随着人的诞生自然而来,只是这正性相对娇弱,容易在后来生活中受损,所以需要靠近仁义,精心呵护。圣人是足以尽其天性之人,可顺而不害,保养其出生时上天赋予的圣德之质。据此,孟子对圣人的德行提出了“养性”的要求,即“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圣人只需要保持自己的正性,在后天生活中存留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和辞让之心等圣德之端,保养其本性的纯良;从而发挥其正性中的天赋,来顺承上天赋予的责任。 就道德要求而言,孟子同孔子一样看重圣人的品质,在圣人观的阐发中继承了内圣之德的要求。但在德行的由来上,孔子更加看重后天的修行,孟子则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养其正性的理论,认为内圣之德的正性无需培养,他自然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只是圣人善于存养正性,能不丧失罢了。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发展实现了由动态修身到静态养性的转变。
(二)身份赋予:从天命之圣到天人同授
儒家圣人既是内圣外王,在外王之位的角度上,孟子又对孔子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孔子认为,圣人外有君王之位,才有足够的能力和地位将内圣之德的理想落实到博施济众的实践中。以舜为例,不难发现孟子基本继承了孔子的这一看法,舜代尧摄政时有“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在圣人应当博施济众以养民的职责要求上,孔孟是一脉相承的。
不同的是,孔孟在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身份赋予上有所分歧。
孔子认为,圣人之所以是圣人,赋予其这一身份的权威仅仅是天:“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信仰殷商以来“敬天地远鬼神”的思想,在他的理念中,天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神秘又权威的人格神。孔子曰:“吾谁欺?欺天乎?”天命不可欺,也不可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上天的旨意。这也为其圣人形象赋予了一层更神秘的内涵。
孟子对这一看法有所发展,表现在从天命之圣到天民同授的观点演变,这一演变体现了孟子学说里生民地位的提高。“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舜成为圣人,不仅是被天所接受,还是被民所接受。孟子对于天意的内涵解读不同于孔子,他理解的天不仅是孔子谈到的神秘权威,还具有民本思想,民心即天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为上天之耳目,尧将舜推荐于天,上天通过百姓的耳目来考察舜的德行,以确定他是否具有成为圣人的素质。
舜作为圣人,没有辜负天意与民意。“圣人治天下,使有菽栗如水火。”舜在位时治理灾患,鼓励农耕,使五谷菽栗多如水火,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舜的执政工作,孟子是给予了充分认可的,将舜的政策标榜为后来治税者的标杆。“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舜在治国与养民间做到了充分平衡,得到了上天和百姓的共同认可,得以外有天子之位,实现外王的境界。如此看来,舜的圣人身份是被上天和民意两大权威共同授予的,所谓“天与之,人与之。”
(三)教化意义:从“不得而见之”到“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对孔子圣人观最明显的发展体现在教化意义上,将孔子思想中近乎神化的圣人形象拉回到百姓之间,使圣人形象变得更加有温度,有血有肉,使圣人这一道德榜样更容易为常人触及,激励着诸侯和士人更积极地去养其正性,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
孔子对圣人境界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将圣人之言放到了与天命同等的高度,连善行仁义的君子尚且应当保持敬畏,连尧舜尚且有所病诸,以此作为道德标杆来教化时人。
孟子则拉近了圣人与常人的距离,使圣人不再是行走在人世之外的模糊形象,而是怀仁义之心的每一个人。孟子认为化身圣人的方法并不难:“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纵使是寻常人,如果能像尧舜一样,不穿僭越之服,讲仁义之言,履孝悌忠信之行,都可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一言以蔽之:“人皆可以为尧舜。”
在孟子笔下,圣人的门槛大大降低,教化意义更加现实。孟子不仅承认尧舜是圣人,有廉洁清平之志的伯夷是圣人,自任以天下之重的伊尹是圣人,性情敦和厚重的柳下惠也是圣人;但凡能践行自己心中仁义而努力教化、奉养生民之人,都被孟子纳入到了圣人的阵营中。圣人就在当世,更加可掬可捧,其形象自然比孔子思想中远在穹顶之上的神秘背影更加亲切具体。孟子曰:“舜,人也;我,亦人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舜与我都是凡人,古代先圣相对于一般人,也是同类。孟子一再强调圣人与寻常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德行与能力上更加出类拔萃,足以为世人标榜而言;而且圣人的能力与德行也并未到达完美无瑕的地步。孟子认为圣人也拥有常人一样的血肉情感,以仁义为基础的行为即便存在争议,也是合乎圣人之德的。例如,万章问孟子:“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万章站在普通人立场提出了两点质疑:一是象日夜企图杀害舜,舜即位天子后为何不诛而是放?二是孟子解释舜没有流放象,而是封象作了诸侯。万章不解,册封如此横暴不肖之人是否是在残害庳地百姓,不合圣德?孟子解释第一个问题:舜作为圣人当行仁义,而孝悌之义是仁义的核心。舜对弟弟即便存在怨恨也不留在心里,而是把象封之于庳,使其富贵,尽亲亲之道,合乎圣德。对于第二个疑问,孟子认为舜将象册封在遥远庳地(位置在如今湖南道县,上古时已是封疆边境),派官吏治其国,纳其税;象没有实权在手,因而也不会伤害到庳地的百姓。舜的做法发乎仁义,又为天下人处理兄弟关系做出了榜样,无伤圣人之德。因而即便在普通人看来,舜这样的圣人做着争议之事,但在孟子眼中,舜封象于庳的做法是出于仁义的,且未伤及民生,那也合乎圣人之德。圣人拥有常人一样的性情,并非完美无瑕。在情感上,进一步缩短了圣人与常人之间的距离。
孟子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對孔子极度推崇,而在圣人观的继承中,孟子则以舜为描述对象,从道德、权威、教化等三个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他将圣人的德行总结为善养正性,保留内圣之德;将圣人的身份赋予增添了对民意的看重;使圣人的形象走下神坛回到民间,令圣人更现实生动的同时加强了教化意义。孟子塑造的圣人是纯良正性的坚持者;是上承天志,下服民意的执政者;是血肉生动,恪守仁义的行道者;以上每一点不无体现在舜的生平之中。儒家圣人观在孟子手里才得到了发扬光大,圣人形象在传统中国人心里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文化信仰,不断激励着积极入世的后来者向着这份理想人格迈进!
参考文献:
[1] 梁勇.史记[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8-9.
[2] 朱熹.朱子语类:三十三卷[M].武汉:崇文书局,2018:633.
[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24.
[4]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5.
[5] 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735.
[6] 杨建国.老子译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3.
[7]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3.
[8]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91-269.
[9]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58-365.
[1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28-384.
[1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7-98.
[12] 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1-173.
[13] 王世舜,王翠叶.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
[14] 王政燃.孟子圣人观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5-7.
[15] 万光军.反思孟子对舜的美化[J].阳明学刊,2009(1).
[16] 杨和为.从《论语》看孔子的“圣人”观念[J].史志学刊,2009(3).
作者简介:孙东煜(1996—),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国学经典。
(责任编辑:御夫)
关键词:圣人观;孔子;孟子;舜;传统儒学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8-0151-03
一、孔子的圣人观
当日渐衰微的周王室无力扭转礼崩乐坏的败局,天下战争频仍不断,现实的动荡唤起了人们对圣人的渴望,他们期盼着一位接济天下苍生的理想英雄的出现,法尧舜周公,救生民于水火。借此,各学派塑造了能够践行其思想主张的圣人,以圣贤形象为自家学说作权威论证。儒家的圣人观与先秦其他诸子的圣人观有同也有异,在孔子时,已基本形成。
孔子的圣人观在《论语》《孟子》等文献中有较为清晰地记录。纵观其中孔子的言论,不难发现,孔子对圣人有非常高的要求。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可见,在孔子心里,圣人与普通百姓的距离非常遥远,他认为圣人是“不得见之矣”的存在,能遇见君子,已斯可矣。象征着儒家理想人格的圣人形象是高不可攀的,就连孔子在面对弟子询问时,也只敢回答“圣则吾不能”。太宰认为孔夫子才高多能,故为圣。孔子则以“君子多乎哉?”回应,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低鄙的才能。在孔子的圣人观中,仅仅是仁智、多能等品质,充其量只是君子,距离圣人还有很远的距离。君子与圣人的距离又在哪里?《论语》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子贡问道:如果有人能够广济生民,那是否称得上是有仁德,孔子给予了他肯定的回应:“这岂止是仁德,简直是圣人,即使是尧舜也很难做到”。很明显,在孔子的观念里圣人的一面就是博施济众,施恩于民。朱熹对此加以解释曰:“仁以理言,圣以事业言。子贡所问‘博施济众’,必有圣人之德,有天子之位”。认为仁即理,圣不只有善心仁德,还需要有具体的外化的事業。朱熹所言的事业便是子贡所言的“博施济众”,要将圣人的仁德落实为现实的政治实践,真正施恩于每一个百姓。既有心怀黎民的仁德之心,又能将其仁政理想落实于现实,内圣而外王,才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
二、孔孟对舜的态度
虽然孔子的圣人观是“尧舜其尤病诸”,认为尧舜还不足称为圣人。但孔子对舜的总体评价却不低,所谓“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是一位道德崇高,若巍巍浩天一样的君主,可以无为治天下。相比孔子,舜的形象在孟子心中则更为高大。
孟子认为,舜是仁义的化身,是“善于人同”的圣君,是“五十而慕父母”的孝子,是能被尧“以九男二女事之”的贤臣。孟子言:“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直接称舜为圣人。这一点,在《孟子》的文章内容里也有体现,根据杨伯峻统计,舜在《孟子》中出现了97次,是《孟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孔子出现81次,尧58次,曾子22次,周公18次)。综合97次舜的言行,捏合起来,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独立的舜之形象,也可以看到孟子的圣人观。
三、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发展
比较孔孟对舜的不同看法,我们不难看出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继承与发展,具体可分为对圣人的道德要求、身份赋予和教化意义等三点。
(一)道德要求:从修身到养性
前面谈道,孔子心中的圣人是内修圣贤品德,外有君王地位的德业双修之人。内圣之德,是孔子心中圣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孟子充分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同时,也对圣人的道德要求进行了发展,表现为由修身到养性的不同。
孔子主张仁。他所认可的内圣之德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仁、智、多能都是孔子划定圣人之德的一部分。在圣人内在德行的要求上,孟子与孔子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认为“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要将为人之道尽力做到最好,使父子、君臣、兄弟、夫妻等人伦关系合乎礼法规矩,从而在自上而下匡正人伦的基础上行仁义之道。这一点同孔子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致的,体现了孔孟在圣人道德标准问题上的一致性。内圣之德,是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继承的重要表现。
但孟子对孔子又绝非全盘继承,而是在发扬光大的同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在内圣之德的来源这一问题上,孔孟思想表现从“修身”和“养性”的演变。
孔子主张靠修行获得内圣之德,认为“修己以敬”。孔子是一位非常注重修身的思想家,主张崇高的品质要通过自我修行的方式来实现,所谓“克己复礼以为仁”。修行自我,保持严肃恭敬是成为君子的内在要求;而修行自身来安百姓、治天下则是圣人的必由之路。孔子对圣人提出了“修身”的要求。
同一个问题,孟子则提出了圣人修德的人性基础,以人性论证明了人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认为人性中本有圣德之端。孟子认为内圣之德是上天赋予的人性基础,伴随着人的诞生自然而来,只是这正性相对娇弱,容易在后来生活中受损,所以需要靠近仁义,精心呵护。圣人是足以尽其天性之人,可顺而不害,保养其出生时上天赋予的圣德之质。据此,孟子对圣人的德行提出了“养性”的要求,即“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圣人只需要保持自己的正性,在后天生活中存留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和辞让之心等圣德之端,保养其本性的纯良;从而发挥其正性中的天赋,来顺承上天赋予的责任。 就道德要求而言,孟子同孔子一样看重圣人的品质,在圣人观的阐发中继承了内圣之德的要求。但在德行的由来上,孔子更加看重后天的修行,孟子则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养其正性的理论,认为内圣之德的正性无需培养,他自然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只是圣人善于存养正性,能不丧失罢了。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发展实现了由动态修身到静态养性的转变。
(二)身份赋予:从天命之圣到天人同授
儒家圣人既是内圣外王,在外王之位的角度上,孟子又对孔子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孔子认为,圣人外有君王之位,才有足够的能力和地位将内圣之德的理想落实到博施济众的实践中。以舜为例,不难发现孟子基本继承了孔子的这一看法,舜代尧摄政时有“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在圣人应当博施济众以养民的职责要求上,孔孟是一脉相承的。
不同的是,孔孟在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身份赋予上有所分歧。
孔子认为,圣人之所以是圣人,赋予其这一身份的权威仅仅是天:“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信仰殷商以来“敬天地远鬼神”的思想,在他的理念中,天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神秘又权威的人格神。孔子曰:“吾谁欺?欺天乎?”天命不可欺,也不可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上天的旨意。这也为其圣人形象赋予了一层更神秘的内涵。
孟子对这一看法有所发展,表现在从天命之圣到天民同授的观点演变,这一演变体现了孟子学说里生民地位的提高。“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舜成为圣人,不仅是被天所接受,还是被民所接受。孟子对于天意的内涵解读不同于孔子,他理解的天不仅是孔子谈到的神秘权威,还具有民本思想,民心即天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为上天之耳目,尧将舜推荐于天,上天通过百姓的耳目来考察舜的德行,以确定他是否具有成为圣人的素质。
舜作为圣人,没有辜负天意与民意。“圣人治天下,使有菽栗如水火。”舜在位时治理灾患,鼓励农耕,使五谷菽栗多如水火,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舜的执政工作,孟子是给予了充分认可的,将舜的政策标榜为后来治税者的标杆。“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舜在治国与养民间做到了充分平衡,得到了上天和百姓的共同认可,得以外有天子之位,实现外王的境界。如此看来,舜的圣人身份是被上天和民意两大权威共同授予的,所谓“天与之,人与之。”
(三)教化意义:从“不得而见之”到“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对孔子圣人观最明显的发展体现在教化意义上,将孔子思想中近乎神化的圣人形象拉回到百姓之间,使圣人形象变得更加有温度,有血有肉,使圣人这一道德榜样更容易为常人触及,激励着诸侯和士人更积极地去养其正性,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
孔子对圣人境界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将圣人之言放到了与天命同等的高度,连善行仁义的君子尚且应当保持敬畏,连尧舜尚且有所病诸,以此作为道德标杆来教化时人。
孟子则拉近了圣人与常人的距离,使圣人不再是行走在人世之外的模糊形象,而是怀仁义之心的每一个人。孟子认为化身圣人的方法并不难:“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纵使是寻常人,如果能像尧舜一样,不穿僭越之服,讲仁义之言,履孝悌忠信之行,都可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一言以蔽之:“人皆可以为尧舜。”
在孟子笔下,圣人的门槛大大降低,教化意义更加现实。孟子不仅承认尧舜是圣人,有廉洁清平之志的伯夷是圣人,自任以天下之重的伊尹是圣人,性情敦和厚重的柳下惠也是圣人;但凡能践行自己心中仁义而努力教化、奉养生民之人,都被孟子纳入到了圣人的阵营中。圣人就在当世,更加可掬可捧,其形象自然比孔子思想中远在穹顶之上的神秘背影更加亲切具体。孟子曰:“舜,人也;我,亦人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舜与我都是凡人,古代先圣相对于一般人,也是同类。孟子一再强调圣人与寻常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德行与能力上更加出类拔萃,足以为世人标榜而言;而且圣人的能力与德行也并未到达完美无瑕的地步。孟子认为圣人也拥有常人一样的血肉情感,以仁义为基础的行为即便存在争议,也是合乎圣人之德的。例如,万章问孟子:“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万章站在普通人立场提出了两点质疑:一是象日夜企图杀害舜,舜即位天子后为何不诛而是放?二是孟子解释舜没有流放象,而是封象作了诸侯。万章不解,册封如此横暴不肖之人是否是在残害庳地百姓,不合圣德?孟子解释第一个问题:舜作为圣人当行仁义,而孝悌之义是仁义的核心。舜对弟弟即便存在怨恨也不留在心里,而是把象封之于庳,使其富贵,尽亲亲之道,合乎圣德。对于第二个疑问,孟子认为舜将象册封在遥远庳地(位置在如今湖南道县,上古时已是封疆边境),派官吏治其国,纳其税;象没有实权在手,因而也不会伤害到庳地的百姓。舜的做法发乎仁义,又为天下人处理兄弟关系做出了榜样,无伤圣人之德。因而即便在普通人看来,舜这样的圣人做着争议之事,但在孟子眼中,舜封象于庳的做法是出于仁义的,且未伤及民生,那也合乎圣人之德。圣人拥有常人一样的性情,并非完美无瑕。在情感上,进一步缩短了圣人与常人之间的距离。
孟子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對孔子极度推崇,而在圣人观的继承中,孟子则以舜为描述对象,从道德、权威、教化等三个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他将圣人的德行总结为善养正性,保留内圣之德;将圣人的身份赋予增添了对民意的看重;使圣人的形象走下神坛回到民间,令圣人更现实生动的同时加强了教化意义。孟子塑造的圣人是纯良正性的坚持者;是上承天志,下服民意的执政者;是血肉生动,恪守仁义的行道者;以上每一点不无体现在舜的生平之中。儒家圣人观在孟子手里才得到了发扬光大,圣人形象在传统中国人心里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文化信仰,不断激励着积极入世的后来者向着这份理想人格迈进!
参考文献:
[1] 梁勇.史记[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8-9.
[2] 朱熹.朱子语类:三十三卷[M].武汉:崇文书局,2018:633.
[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24.
[4] 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5.
[5] 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735.
[6] 杨建国.老子译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3.
[7]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3.
[8]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91-269.
[9]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58-365.
[1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28-384.
[1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7-98.
[12] 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1-173.
[13] 王世舜,王翠叶.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
[14] 王政燃.孟子圣人观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5-7.
[15] 万光军.反思孟子对舜的美化[J].阳明学刊,2009(1).
[16] 杨和为.从《论语》看孔子的“圣人”观念[J].史志学刊,2009(3).
作者简介:孙东煜(1996—),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国学经典。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