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中国网络新闻影像的传播语境、传播策略以及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网络新闻影像审美模式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了解媒介自身特点和生存环境,以及受众注意力特点。在提升网络新闻影像伦理性传播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品牌化运作,实现媒介的共赢。
关键词:网络;语境;策略
新闻影像就是以报道新闻为目的的影像,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像。网络传播语境中的新闻影像的传播空间延伸到了全世界,新闻影像作为可以被不同语言、文化层面的受众接受,新闻影像成为人类共同的新闻语言之一。
一、网络新闻影像传播语境
(一)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全球性
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本土性和全球性是相互联系的,突破了地域限制,传播的基础是网络。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近年来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网络新闻影像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满足受众群体的新闻影像信息需求,为全世界构建出一个积极、友好、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对于中国自身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时效性增强
法国哲学家Jean Ladriere曾说过:“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影响”。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艳照门”的网络炒作;08年“两会”期间,网络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成为代表身后的“智囊团”,被誉为“不在场的人大代表”;华南虎照中,历时八个月的网络讨论,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人肉搜索第一案”;网络时代的理性抗击——反击CNN(anti-cnn.com);汶川地震的网络报道见证中国网民成长;网络考验政府信息公开的“瓮安俯卧”等等,2008年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新闻影像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迅速传播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网络新闻影像传播凸显出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中,全体网民都充当了传播渠道的信源和信宿,提升了网络新闻传播的速度。
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速度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较多的“干扰”噪音,要力争处理好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之间的平衡,提升一定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有效信息质量,保证网络新闻影像传播速度和质量的双赢。
(三)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互动性
网络新闻影像中留言、点评等一些文字符号的传播提高了新闻影像传播的价值。美国学者巴伦最早提出,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尊重受众、提高传播效果,在形式上尽可能地考虑到受众这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和权利。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在谈到“视觉文化”时也认为,“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网络新闻影像传播是思想审美控制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时空里,每一个接受群体的思维也呈现出了思想纬度时间的统一性,媒介时间成为了受众的共同时间,新闻事实的时间在网络新闻影像时间坐标下成为了人们解读新闻影像所塑造的时空统一。网络新闻影像是平民解读信息的愉悦时代,通过受众参与新闻影像的解读过程——受众接受新闻影像,然后实现自我利用网络传播,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传播充当了“社会减压阀”,为公众提供交流与呼喊的空间。
二、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策略
照相机、摄像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明开启了现代新闻图像化、视觉化的发端。这意味着新闻传播符号所引发消费方式的变化,由此引发网络受众、新闻影像性质以及受众心理、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它拓展了过去新闻传播的范畴,也反映出在紧张、快速、信息爆炸的新闻传播时代,图像符号所独具的魅力和优势。现代的媒体传播转化为建立在眼睛经济基础上的新闻事件表达。
(一)新闻影像需要实现真实分析新闻事件
首先,通过权威网站统一发布重要新闻影像,担当好新闻把关人角色。卢因最早提出把关概念,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新闻影像和社会层面较为融合,生活中处处都凸显出了影像的记录,新闻影像所传播的画面、音响,特别是新闻摄像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元素选择——影像各异的景别、位置、近远以及推拉摇移等的运动表达手法,还有色彩造型等,可以赋予事物不同的涵义或情感,使得新闻影像呈现主观性。
其次,在网络语境下新闻影像通过展现社会真实,实现符号选择和制作过程中的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真实通过传播媒介内化为一个“影像——现实——意识形态”的提升。网络新闻影像的信息内容包括了新闻影像,网络化新闻影像的结构和新闻影像的符号——照片、视频和影响等等。网络新闻影像属于非语言符号,以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使得信息具有组合性、连续性、不可间断性。但是由于网络法制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的网络新闻影像传播出现了符码编辑不严格的现象。例如“华南虎事件”、“纸馅包子”等新闻的报道都通过一定合成技术的实现假新闻影像的传播。
(二)结合大众审美的特点构建中国新闻影像审美模式
网络新闻传播是复合型的新闻影像展现,受众的自主选择性较高,只有通过提升新闻影像的审美模式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实现有效的传播,需要构建出中国新闻影像审美模式。
首先,调查网络媒介特点,确立新闻影像传播的生存意义,并且理性探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的审美超越过程。网络新闻传播时空创造了新的“虚拟”时空,受众的媒介化生存成为了每一个部落群体中的“虚拟”时空人类,在这样的一个生存空间里面,受众接受的大众文化是通过媒介传播者运行符号编码,策划的“虚拟”世界。新闻影像在一定前提下实现了传播的新闻事实再次建构,形成了具有新闻性的事实报道。目前,中国网民的模式主要包括:通过Google、Baidu、Sohu等一些搜索引警找到自己需要的网页,也可以直接搜索图片、视频;通过点击品牌网站:人民网、新华网、路透社等一些网站实现新闻影像的解读,这种方式成为媒体突破的重点。
其次,受众对网络新闻影像的消费性,实现日常生活的视觉愉悦与快感体验。当今的受众普遍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对新闻影像传播的直接性尤其青睐。在需求和满足的互动下,使得网络新闻影像的传播条件得以生成,使得每一个接受大众文化的人群编织成一个部族,在这样的部族群体里技术性进一步突破了时空的“真实”性,实现了网络新闻影像的互动式传播。因此,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符码编辑是在网络和受众间的符码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体现出新闻影像消费的快餐式解读。
接着,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伦理性,表现出了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动态约定的民主建构过程。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审美带有一定的物欲化倾向——超越现代性的美学,大众文化审美带上了一定的功力性,中国目前对于互联网传播的法制还不健全,需要通过自律实现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伦理性提高。道德的根源——伦理底线,网络新闻影像传播把伦理底线界定为大众,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复杂背景下,审美世俗的消费构成了良莠不齐的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现代社会的是一个可以被范化的伦理体验过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伦理性建构将成为社会的共同努力的过程。
三、网络新闻影像传播趋势
麦克卢汉指出,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地球村的媒介空间里,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新媒体数字时代的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理解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新闻影像信息消费能力较强的网民。网络新闻影像的发展出现分众化传播,需要准确清晰的定位,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这个族群恰好是某方面的网络新闻影像需求的网民。目前出现的针对性较强的强国论坛、新华网论坛等都成为了网民发表言论的空间,“播客”也推动了网络新闻影像全球化传播。
新媒体技术扩充了网络新闻影像资源。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桌面视窗、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都成为了网络新闻影像可传播的渠道,是新闻影像传播符号的多元化。新媒体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结合的过程是意指,符号就是意指系统,任何一个意指包含两个层面,即表达层和内容层。表达层面由物质形态的实体能指体现;内容层面是所指,即以意义方式表现的思维形态——概念。在网络新闻影像传播中,通过转化传播符号,使得信息传播消解了媒体之间的边界。
(二)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公信力提升
网络新闻影像的发展需要通过法制保障权威网站作为把关人的权利,提升网络新闻影像的公信力。网站的产业重组迫在眉睫,高校网络的实名制,似乎是未来网络传播的发展大势所趋。
提升整个中国网络新闻影像的本土化中文网站建设,提高整个中国国家形象的公信力,网上传播的中文信息资源将逐渐取得与西方信息资源相抗衡的能力。需要加强和国际优秀的网络新闻影像传播交流经验,认识其网络传播特性及其规律等,实事求是提高中国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力度。对于敏感新闻要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例如法国总统会见达赖的新闻事件,需要加大对内舆论的导向,对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加强对外宣传。
总之,网络新闻影像的传播是一个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当代新闻学原理》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原理》主编:张国良,编写者:张国良、裘正义、潘玉鹏,复旦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网络;语境;策略
新闻影像就是以报道新闻为目的的影像,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像。网络传播语境中的新闻影像的传播空间延伸到了全世界,新闻影像作为可以被不同语言、文化层面的受众接受,新闻影像成为人类共同的新闻语言之一。
一、网络新闻影像传播语境
(一)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全球性
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本土性和全球性是相互联系的,突破了地域限制,传播的基础是网络。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近年来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网络新闻影像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满足受众群体的新闻影像信息需求,为全世界构建出一个积极、友好、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对于中国自身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时效性增强
法国哲学家Jean Ladriere曾说过:“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影响”。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艳照门”的网络炒作;08年“两会”期间,网络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成为代表身后的“智囊团”,被誉为“不在场的人大代表”;华南虎照中,历时八个月的网络讨论,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人肉搜索第一案”;网络时代的理性抗击——反击CNN(anti-cnn.com);汶川地震的网络报道见证中国网民成长;网络考验政府信息公开的“瓮安俯卧”等等,2008年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新闻影像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迅速传播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网络新闻影像传播凸显出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中,全体网民都充当了传播渠道的信源和信宿,提升了网络新闻传播的速度。
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速度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较多的“干扰”噪音,要力争处理好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之间的平衡,提升一定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有效信息质量,保证网络新闻影像传播速度和质量的双赢。
(三)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互动性
网络新闻影像中留言、点评等一些文字符号的传播提高了新闻影像传播的价值。美国学者巴伦最早提出,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尊重受众、提高传播效果,在形式上尽可能地考虑到受众这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和权利。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在谈到“视觉文化”时也认为,“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网络新闻影像传播是思想审美控制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时空里,每一个接受群体的思维也呈现出了思想纬度时间的统一性,媒介时间成为了受众的共同时间,新闻事实的时间在网络新闻影像时间坐标下成为了人们解读新闻影像所塑造的时空统一。网络新闻影像是平民解读信息的愉悦时代,通过受众参与新闻影像的解读过程——受众接受新闻影像,然后实现自我利用网络传播,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传播充当了“社会减压阀”,为公众提供交流与呼喊的空间。
二、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策略
照相机、摄像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明开启了现代新闻图像化、视觉化的发端。这意味着新闻传播符号所引发消费方式的变化,由此引发网络受众、新闻影像性质以及受众心理、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它拓展了过去新闻传播的范畴,也反映出在紧张、快速、信息爆炸的新闻传播时代,图像符号所独具的魅力和优势。现代的媒体传播转化为建立在眼睛经济基础上的新闻事件表达。
(一)新闻影像需要实现真实分析新闻事件
首先,通过权威网站统一发布重要新闻影像,担当好新闻把关人角色。卢因最早提出把关概念,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新闻影像和社会层面较为融合,生活中处处都凸显出了影像的记录,新闻影像所传播的画面、音响,特别是新闻摄像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元素选择——影像各异的景别、位置、近远以及推拉摇移等的运动表达手法,还有色彩造型等,可以赋予事物不同的涵义或情感,使得新闻影像呈现主观性。
其次,在网络语境下新闻影像通过展现社会真实,实现符号选择和制作过程中的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真实通过传播媒介内化为一个“影像——现实——意识形态”的提升。网络新闻影像的信息内容包括了新闻影像,网络化新闻影像的结构和新闻影像的符号——照片、视频和影响等等。网络新闻影像属于非语言符号,以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使得信息具有组合性、连续性、不可间断性。但是由于网络法制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的网络新闻影像传播出现了符码编辑不严格的现象。例如“华南虎事件”、“纸馅包子”等新闻的报道都通过一定合成技术的实现假新闻影像的传播。
(二)结合大众审美的特点构建中国新闻影像审美模式
网络新闻传播是复合型的新闻影像展现,受众的自主选择性较高,只有通过提升新闻影像的审美模式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实现有效的传播,需要构建出中国新闻影像审美模式。
首先,调查网络媒介特点,确立新闻影像传播的生存意义,并且理性探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的审美超越过程。网络新闻传播时空创造了新的“虚拟”时空,受众的媒介化生存成为了每一个部落群体中的“虚拟”时空人类,在这样的一个生存空间里面,受众接受的大众文化是通过媒介传播者运行符号编码,策划的“虚拟”世界。新闻影像在一定前提下实现了传播的新闻事实再次建构,形成了具有新闻性的事实报道。目前,中国网民的模式主要包括:通过Google、Baidu、Sohu等一些搜索引警找到自己需要的网页,也可以直接搜索图片、视频;通过点击品牌网站:人民网、新华网、路透社等一些网站实现新闻影像的解读,这种方式成为媒体突破的重点。
其次,受众对网络新闻影像的消费性,实现日常生活的视觉愉悦与快感体验。当今的受众普遍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对新闻影像传播的直接性尤其青睐。在需求和满足的互动下,使得网络新闻影像的传播条件得以生成,使得每一个接受大众文化的人群编织成一个部族,在这样的部族群体里技术性进一步突破了时空的“真实”性,实现了网络新闻影像的互动式传播。因此,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符码编辑是在网络和受众间的符码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体现出新闻影像消费的快餐式解读。
接着,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伦理性,表现出了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动态约定的民主建构过程。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审美带有一定的物欲化倾向——超越现代性的美学,大众文化审美带上了一定的功力性,中国目前对于互联网传播的法制还不健全,需要通过自律实现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伦理性提高。道德的根源——伦理底线,网络新闻影像传播把伦理底线界定为大众,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复杂背景下,审美世俗的消费构成了良莠不齐的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现代社会的是一个可以被范化的伦理体验过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伦理性建构将成为社会的共同努力的过程。
三、网络新闻影像传播趋势
麦克卢汉指出,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阶段,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地球村的媒介空间里,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新媒体数字时代的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理解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新闻影像信息消费能力较强的网民。网络新闻影像的发展出现分众化传播,需要准确清晰的定位,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这个族群恰好是某方面的网络新闻影像需求的网民。目前出现的针对性较强的强国论坛、新华网论坛等都成为了网民发表言论的空间,“播客”也推动了网络新闻影像全球化传播。
新媒体技术扩充了网络新闻影像资源。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桌面视窗、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都成为了网络新闻影像可传播的渠道,是新闻影像传播符号的多元化。新媒体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结合的过程是意指,符号就是意指系统,任何一个意指包含两个层面,即表达层和内容层。表达层面由物质形态的实体能指体现;内容层面是所指,即以意义方式表现的思维形态——概念。在网络新闻影像传播中,通过转化传播符号,使得信息传播消解了媒体之间的边界。
(二)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公信力提升
网络新闻影像的发展需要通过法制保障权威网站作为把关人的权利,提升网络新闻影像的公信力。网站的产业重组迫在眉睫,高校网络的实名制,似乎是未来网络传播的发展大势所趋。
提升整个中国网络新闻影像的本土化中文网站建设,提高整个中国国家形象的公信力,网上传播的中文信息资源将逐渐取得与西方信息资源相抗衡的能力。需要加强和国际优秀的网络新闻影像传播交流经验,认识其网络传播特性及其规律等,实事求是提高中国网络新闻影像传播的力度。对于敏感新闻要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例如法国总统会见达赖的新闻事件,需要加大对内舆论的导向,对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加强对外宣传。
总之,网络新闻影像的传播是一个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当代新闻学原理》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原理》主编:张国良,编写者:张国良、裘正义、潘玉鹏,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