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帕克也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由此可见,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引导学生品味和诵读就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两个重要途径。
一、品味
品味就是正确理解词句含义,把握词句的感情色彩,掌握不同的句型、语调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既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又描绘出落叶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这些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对于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就很难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美感。
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可以分析“雪天捕鸟”的动词运用,“支、撒、系、拉、罩”这些动词准确地写出捕鸟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及所体现的情韵美、节奏美;学习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分析文中叠词的运用,那些叠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
当然,在品味中,教师应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化学生的美感。
例如,阿累在《一面》中写得最深刻、最感人、最精彩的是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文章前后反复地使用一个“瘦”字,突出渲染一个“瘦”字,有何用意?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外部形态直入本质意义。作者正是通过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留下的印象,从“一面”的“瘦”中,传神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为革命、为人民、为民族奋不顾身、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一字见骨。
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到“豆腐西施”和“圆规”,“小英雄”和“木偶人”,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不费力气,实则匠心独运、大有深意。经过分析、推敲,学生明白,从“豆腐西施”到“圆规”,形象地概括了杨二嫂饱经沧桑的悲惨历程,反映了中国城镇小市民的破产与衰败;而闰土从“小英雄”变为“木偶人”的巨大反差,则涵盖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的重重压迫。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再如,讲授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随作者的踪迹,神游园林胜景,领略那“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景”的技术与艺术的浑然合一,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此外,还要激发审美情趣。若仅让学生感知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在引导学生神游苏州园林获得美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寻幽探胜,通过对“假山和池沼讲究配合”、“花草树木讲究高低和映衬”、“近景远景讲究层次”和“在空白处补种几株芭蕉或竹子”等词句的分析,再现苏州园林作为人间天堂的精美,从而揭示出我国古代人文景观的美妙之处。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涵的美,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追求美。
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寄寓着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诵读
品味固然可以获得审美感受,诵读却是感知美的又一捷径。
当前,“重讲解轻美读”依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了解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觉,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文学作品所流露出的或婉约、或豪放、或悲怆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穷尽的,而学生却能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体会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三峡的奇峻,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用诵读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受美、热爱美。
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400多字,作者锤字炼句,创造性地运用了21个“也”字构筑整篇文章,整齐而富有变化的21个“也”字使文章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情调,并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就能让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并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再如,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时,指导学生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颤与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两处破折号要求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噎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连串动作,读时速度要加快,力度要增强,“法兰西万岁”两词要一词一顿,铿锵呼喊,以表达韩麦尔激越高亢的爱国热忱。最后一小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须读得轻缓,末句可按三个音步断开,每一音步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以传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手势含义。学生在诵读中进入角色,就会从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受到深刻陶冶,从小说结尾这种凄怆美、悲壮美中受到强烈感染。
初中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讴歌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颂扬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如果学生受了课文中优美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与文章共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去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诵读去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人格修养得到完善。
一、品味
品味就是正确理解词句含义,把握词句的感情色彩,掌握不同的句型、语调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既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又描绘出落叶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这些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对于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就很难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美感。
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可以分析“雪天捕鸟”的动词运用,“支、撒、系、拉、罩”这些动词准确地写出捕鸟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及所体现的情韵美、节奏美;学习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分析文中叠词的运用,那些叠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
当然,在品味中,教师应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化学生的美感。
例如,阿累在《一面》中写得最深刻、最感人、最精彩的是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文章前后反复地使用一个“瘦”字,突出渲染一个“瘦”字,有何用意?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外部形态直入本质意义。作者正是通过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留下的印象,从“一面”的“瘦”中,传神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为革命、为人民、为民族奋不顾身、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一字见骨。
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到“豆腐西施”和“圆规”,“小英雄”和“木偶人”,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不费力气,实则匠心独运、大有深意。经过分析、推敲,学生明白,从“豆腐西施”到“圆规”,形象地概括了杨二嫂饱经沧桑的悲惨历程,反映了中国城镇小市民的破产与衰败;而闰土从“小英雄”变为“木偶人”的巨大反差,则涵盖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的重重压迫。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再如,讲授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随作者的踪迹,神游园林胜景,领略那“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景”的技术与艺术的浑然合一,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此外,还要激发审美情趣。若仅让学生感知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在引导学生神游苏州园林获得美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寻幽探胜,通过对“假山和池沼讲究配合”、“花草树木讲究高低和映衬”、“近景远景讲究层次”和“在空白处补种几株芭蕉或竹子”等词句的分析,再现苏州园林作为人间天堂的精美,从而揭示出我国古代人文景观的美妙之处。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涵的美,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追求美。
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寄寓着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诵读
品味固然可以获得审美感受,诵读却是感知美的又一捷径。
当前,“重讲解轻美读”依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了解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觉,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文学作品所流露出的或婉约、或豪放、或悲怆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穷尽的,而学生却能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体会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三峡的奇峻,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用诵读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受美、热爱美。
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400多字,作者锤字炼句,创造性地运用了21个“也”字构筑整篇文章,整齐而富有变化的21个“也”字使文章回环往复,形成一种咏叹情调,并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就能让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并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再如,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时,指导学生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颤与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两处破折号要求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噎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连串动作,读时速度要加快,力度要增强,“法兰西万岁”两词要一词一顿,铿锵呼喊,以表达韩麦尔激越高亢的爱国热忱。最后一小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须读得轻缓,末句可按三个音步断开,每一音步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以传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手势含义。学生在诵读中进入角色,就会从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受到深刻陶冶,从小说结尾这种凄怆美、悲壮美中受到强烈感染。
初中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讴歌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颂扬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如果学生受了课文中优美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与文章共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去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诵读去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人格修养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