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语文课本是范文结构式教材,语文基础知识和人文思想是通过学习范文来理解、领会和掌握的。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其暴露的弊端是人所皆知的了。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向着“以教为辅,以学为主”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努力都可归结为“教就是为了不教”。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丢笔记”的被动型、无奈型的“死读书”的怪圈,消除“高分低能”现象,真正能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技能。事实上,现在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与老师的“注入式”和“满堂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学习之中,这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议题。本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试验各种教学方法,在进行比较之后发现“读、讲、议、练”教学法能够比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掌握住课堂学习的自主权,能够真正动起来,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这种教学法是成功的。
一、读——学生阅读范文
课堂的阅读跟课前的预习是一致的。不过,课堂的阅读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因此,在课堂阅读方面,老师应该提出的更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同时,因为一堂课只有45分钟,导致阅读时间在5~8分钟范围内,这样,老师就更应该就文章的篇幅、内容、要点等提出具体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如果是篇幅短小的文章或是古诗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全文,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要点是什么,语言和文章的结构有何特色等,这些是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好了的思考题。如果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如《故乡》、《香菱学诗》等,学生只能浏览式的阅读,围绕老师板书的思考题来阅读和思考,并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之,课堂的阅读是有时间限制的,阅读肩负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肩负着“说”的技能训练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需要学生专注的“读”。真正能做到专注阅读,就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地引导并提出要求。
二、讲——老师讲解、解惑
讲必须是精讲,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累加)。讲的内容包括学生的“阅读指引”,生字、词的理解,学生阅读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解答,课文精要,学生阅读思考之点拨,练习要求等。
现在以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为例作一个说明,老师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题解:序,古代的一种文体。马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谁写下这篇文章送给他?
(2)提出阅读要求:理清生字、词。文章叙述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几个细节的描述?
(3)作者小时候的读书情境与我们今天的读书条件作对比,有何感受?
(4)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讨论、归纳:①作者年幼时刻苦读书情形(借书、抄书);②向名师请教;③青年时在学校读书之艰苦情形。
(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应该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人生的奋斗方向。
(6)小结。这是一篇写读书生活的文章,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和深远。
教师讲授本文,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身同感受,引发其情感共鸣。当然,文言词句的理解,也是本课的重点。既要将课程知识传达给学生,又要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精讲的生动性和艺术性,是需要老师一番努力的。
三、议——同学讨论,师生互动
这个环节应是10分钟左右。学生在阅读结束后,认真听取老师提出的要求和指引,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探讨文章的结构、内容、主题、写作技巧等。与老师的互动就包括发表不同的意见、质疑,结合自身实际、联系现实生活表看法、谈感受,话收益。
我们以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作一个说明,在学生阅读小说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几条思考题。
(1)理清生字、词:拮据、煞白、诧异、褴褛、张皇、与日俱增、栈桥、牡蛎。(通过查字典、互相讨论和交换意见完成。)
(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3)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看,本文的故事是围绕着一条什么样的线索展开的。
(4)试分析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于勒、“我”的性格形象。(老师务必引导学生按小说“三要素”的思维要求展开思考。)
(5)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①菲利普一家人每个周末都到海边的栈桥上“盼”于勒回来;②于勒去美洲后,菲利普夫妇大“赞”于勒;③游船上见到于勒沦为贫穷的水手,转而大“骂”他;④回来时“躲避”于勒。(菲利普夫妇由大赞到大骂,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按小说情节结构的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课文的情节。)
(6)归结主题:从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性格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根本实质是什么。
以上内容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与老师的互动探讨去完成的。这样的“议”,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练——课堂练习,动口动手
练的主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训练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根据课文的内容做练习,结合身边的生活理解文章内容锻炼表达能力。
比如上面说到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学完了课文后,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我的学习生活》。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发言,谈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对比,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完了《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可在课堂上写一篇身边的人和事,谈谈我们生活周围的人际关系如何。这样,学生不但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将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避免了老师单纯的灌输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多做练习是为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以上“四部曲”的教学顺序和操作不是固定或唯一的,它可根据文章的内容及结构特点可作灵活变通。只要老师勤于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对本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经常作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投其所好”,是没有哪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被激发起来的。总之,老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的缺点,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成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思想、技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吴川二中(524500)
一、读——学生阅读范文
课堂的阅读跟课前的预习是一致的。不过,课堂的阅读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因此,在课堂阅读方面,老师应该提出的更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同时,因为一堂课只有45分钟,导致阅读时间在5~8分钟范围内,这样,老师就更应该就文章的篇幅、内容、要点等提出具体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如果是篇幅短小的文章或是古诗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全文,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要点是什么,语言和文章的结构有何特色等,这些是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好了的思考题。如果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如《故乡》、《香菱学诗》等,学生只能浏览式的阅读,围绕老师板书的思考题来阅读和思考,并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之,课堂的阅读是有时间限制的,阅读肩负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肩负着“说”的技能训练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需要学生专注的“读”。真正能做到专注阅读,就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地引导并提出要求。
二、讲——老师讲解、解惑
讲必须是精讲,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累加)。讲的内容包括学生的“阅读指引”,生字、词的理解,学生阅读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解答,课文精要,学生阅读思考之点拨,练习要求等。
现在以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为例作一个说明,老师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题解:序,古代的一种文体。马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谁写下这篇文章送给他?
(2)提出阅读要求:理清生字、词。文章叙述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几个细节的描述?
(3)作者小时候的读书情境与我们今天的读书条件作对比,有何感受?
(4)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讨论、归纳:①作者年幼时刻苦读书情形(借书、抄书);②向名师请教;③青年时在学校读书之艰苦情形。
(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应该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人生的奋斗方向。
(6)小结。这是一篇写读书生活的文章,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和深远。
教师讲授本文,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身同感受,引发其情感共鸣。当然,文言词句的理解,也是本课的重点。既要将课程知识传达给学生,又要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精讲的生动性和艺术性,是需要老师一番努力的。
三、议——同学讨论,师生互动
这个环节应是10分钟左右。学生在阅读结束后,认真听取老师提出的要求和指引,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探讨文章的结构、内容、主题、写作技巧等。与老师的互动就包括发表不同的意见、质疑,结合自身实际、联系现实生活表看法、谈感受,话收益。
我们以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作一个说明,在学生阅读小说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几条思考题。
(1)理清生字、词:拮据、煞白、诧异、褴褛、张皇、与日俱增、栈桥、牡蛎。(通过查字典、互相讨论和交换意见完成。)
(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3)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看,本文的故事是围绕着一条什么样的线索展开的。
(4)试分析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于勒、“我”的性格形象。(老师务必引导学生按小说“三要素”的思维要求展开思考。)
(5)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①菲利普一家人每个周末都到海边的栈桥上“盼”于勒回来;②于勒去美洲后,菲利普夫妇大“赞”于勒;③游船上见到于勒沦为贫穷的水手,转而大“骂”他;④回来时“躲避”于勒。(菲利普夫妇由大赞到大骂,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按小说情节结构的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课文的情节。)
(6)归结主题:从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性格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根本实质是什么。
以上内容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与老师的互动探讨去完成的。这样的“议”,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练——课堂练习,动口动手
练的主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训练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根据课文的内容做练习,结合身边的生活理解文章内容锻炼表达能力。
比如上面说到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学完了课文后,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我的学习生活》。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发言,谈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对比,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完了《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可在课堂上写一篇身边的人和事,谈谈我们生活周围的人际关系如何。这样,学生不但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将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避免了老师单纯的灌输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多做练习是为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以上“四部曲”的教学顺序和操作不是固定或唯一的,它可根据文章的内容及结构特点可作灵活变通。只要老师勤于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对本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经常作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投其所好”,是没有哪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被激发起来的。总之,老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的缺点,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成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思想、技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吴川二中(5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