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是中国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不胜其烦却挥之不去的字眼。每天接受着海量商业资讯的国人,面对又一轮到来的信息冲击波,终于习惯了怀疑和冷静。谁又是真正把握和了解方向的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在中国很多商业现象中却截然相反:我们也知道在假象和真相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纸,却只能看到浮华的表象,因为这张纸已经足以挡住我们的视线。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相对于局外人的躬身入局者更具备清醒度和发言权。我们希望能够从这些当局者的评论和探讨中发现商业进程中的故事,成败背后的逻辑,在轻松的氛围中为大家描绘新闻背后的商业新观念。
由此,《商务周刊》与搜狐网、嘉利公关公司共同开设了一个论坛栏目《商业推动者》,我们将通过平面报道与网站视频直播并举的方式,邀请各个商业领域,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的核心推动者参与到每期话题讨论中。他们是现象背后真相的见证人和过程的执行者,他们的行动代表着主流的观念、潮流、智慧和思考。他们在商言商的观念,实事求是的评论,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清变化的本质。这也是《商务周刊》——中国第一本新闻性商业杂志的市场定位方向。
第一期论坛的主题是“MBA迷失中国?”“迷失”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名字,也是中国MBA产业中很有趣的现象。正如《迷失东京》中体现的感觉一样,氛围已经热烈无比,但标准和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一方面众多立志成为MBA的青年才俊面对境内外众多商学院的吸引感到难以抉择;而另一方面,踌躇满志的MBA毕业后却在商海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甚至有不少海归MBA已经自嘲为“海带”。 4月13日下午,《商务周刊》邀请了4位嘉宾,一起探讨MBA在中国的命运问题。
中国的MBA已走到一个转折点
主持人:我们知道浩竹猎头公司已经是职业桥梁公司中的领先者,从你们的角度了解MBA人才资源流动和薪酬管理、MBA的择业状况应该是有一定信服力的。据你们所知,去年进入行业里的MBA大概有多少?平均岗位和薪酬又是什么样的状况?
王长江(浩竹猎头公司总裁):据我们了解,去年EMBA、MBA以及国外回来的MBA有几千人,但市场状况并不令人感到兴奋,甚至比往年更差一些。从职位上讲,原来很多人就业时可以达到副总或者部门经理以上的职位,但现在很难,尤其是那些直读的MBA就更难一些。如果有些人不能很好地调整方向的话,就业都成问题。因为他们很多都是从级别比较低的项目经理或者部门经理做起的,很多人读MBA前后的职位并没有什么改变。从薪酬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甚至很多MBA的薪水比他读MBA之前更少。这也许有战略方面的思考,其中有些人进入的是大企业,从低职位锻炼,如果他们能够做得很好,未来薪水上升的幅度会非常大。但总体来看,MBA薪酬有下降的趋势。目前,我们接触的许多人对报考MBA都很犹豫。我觉得中国的MBA正走到一个转折点,中国MBA教育界以及企业界都到了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了。
主持人:可是我们注意到,在浩竹猎头公司的网站上发布的主要都是一些高级管理者职位的信息,我们发现这些职位要求中所体现的内容,无论跨国公司还是国内私营企业,提出的条件往往都要求MBA或者是境外MBA的背景。
王长江:以前有很多企业在用MBA学历背景做衡量标准,他们认为有这种背景的人才经过了综合训练,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但近几年来,我们非常明显地发现,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对是否是MBA已经不再特别强调。因为一些新读MBA的实践能力,或者是有些国内MBA在教学质量以及教育训练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加上现在很多MBA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心态有些浮躁,有些眼高手低的成分,这使得企业有些伤心。但一些真正的大企业对于那些读了几年MBA并在企业当中做到高职的人,还是要比对那些没有读过MBA的人更优先考虑。因为他们已经用实际的业绩证明了MBA不是白读的。新读的这些MBA在我们做猎头的项目只是很小的一个参考因素,不会在简历中突出他具有MBA的学历。我们更多会考虑他在原来企业当中担任过什么角色、做出过什么业绩,只有那些已经经受过考验的老MBA我们才会更加关注一点。
主持人:以你们公司的数据来看,国内产出的MBA与从境外留学回来的MBA谁更具有竞争优势?
王长江:相对来讲,国外品牌比较好的MBA院校毕业的学生,比国内的MBA更有竞争力。如果再细分一些,外资企业、跨国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境外有品牌的MBA。至于本土的MBA,一些合办的院校比如中欧等做的比较好的,已经受到本土企业的认可。因为本土企业认为国产MBA对国内市场了解会更清楚一些。
中国MBA院校排名的标准和权威性
主持人:中欧MBA今年1月份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53名,亚洲第一名,但是一本外刊(中文版)在今年3月份的MBA评比中没有把《金融时报》的排名收入其中,好像这中间存在着一些矛盾,请问严俊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严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市场及招生经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金融时报》的排名中占较多比重的是这个学校毕业生毕业之后3年的工作情况,包括3年以后的薪水,毕业时学校的就业率。《金融时报》还会考虑这个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教授质量等。你刚才说的是《财富(中文版)》“最具市场价值的MBA”的评选,当时我们看到排名后就觉得有些怀疑。首先,怎么叫“最具市场价值的MBA”,这个概念怎么定义?第二,这个样本到底取样多少,样本里取样的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层次或者是什么公司的人?第三,它这个调查跟《金融时报》不一样,《金融时报》的调查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学校提供一定信息给《金融时报》,但是《金融时报》本身也要做调查,比如像今年这次对毕业生的调查,学校只提供3年前的毕业生的E-mail和联系方式,《金融时报》会直接把调查表发给那些毕业生,而且要求每个学校必须要有20%的毕业生有反馈,才能够记录在这次调查的名单里。但“最具市场价值的MBA”的调查完全是单向,很多数据可靠性值得怀疑。另外,对于任何排名来讲,因为考核的对象、调查的重点、在每一个部分上的百分比不一样,所以调查出来的结果也不完全一样。美国《商业周刊》和英国《金融时报》,这两个排名是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的。
主持人:调查要权威就必须公开,要有透明度。这种排名方式可以被国内组织机构借鉴。但为什么他们没有用这种方法来排名,而是用比较模糊的概念来做这件事呢?
严俊:《金融时报》的排名标准有些是公开的,在其网上就可以查到,但也不是完全公开。但《金融时报》有本身的声誉和权威性问题,所以会组织一批人来做调查、评估。总体来说,海外大的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是可以相信的,国内排名则要看这个排名的作用是什么,整个标准体系上我个人觉得并不是特别清楚。
主持人:我们知道清华经管学院在国内享有盛誉,但这次并没有被英国《金融时报》收入其中,而国内评选中清华经管学院的地位很显著。请问钱小军博士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钱小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培养办公室主任):现阶段,我们国家所有培养MBA的院校都需要直视这个现实,我们和国际一流商学院相比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差距。我们最迫切或者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实际上是如何加强自己的实力。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排名第一和第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无论杂志是出于什么样目的,我们一贯认为,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其实差距不是像它排出来的那么明显。
主持人:请问浩竹猎头的王总,从MBA人才市场角度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得知来应聘者具备MBA学历后,本能的都会问你是在哪里读的MBA,而不是问你认为你的专业素质如何、有过多少年的工作经验,院校的排名对MBA的市场定价是不是有很大的影响?
王长江:单从简单的排名来讲,影响的只是一小部分,因为真正走上排名榜是众多院校中的一小部分。从我们的经验看来,大家印象当中会对一些院校作出判断,有些院校给人感觉是比较浮躁的,比较会谈宏观理论的,而有些是比较务实的,有些和国际比较接轨的,等等。比如我们在给跨国公司推荐的时候就会考虑中欧的和清华的多一点。我非常赞同钱博士讲的,他们排名排他们的,我们的院校需要实事求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我觉得作为一个院校应该这样做才是对学生负责任,对院校负责任,我们更愿意跟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打交道。
主持人:现在国内大概有六七十个能够产出MBA的教学机构,在我们国内早晚会出现一个能够为大家所公认的权威的排名,也许将来是我们《商务周刊》做这样的排名。有了这样的标准和排名,会不会影响这些人才在职场上的竞争?
王长江:我们真的很希望有一个符合实际的排名。这个排名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聚拢到这些最优秀的学校去,这些最优秀的学校也可以收取相对更高的费用来维持它更庞大的师资,我想对大家都是好事情。
主持人:你们对推荐出去的MBA将来工作的经历和位置有没有跟踪呢?
王长江:浩竹主要关注总裁级,至少也是总监级的职位。在我们推荐的数量有限的职位当中,具有MBA背景的人数是有限的。我们目前来讲还没有特意因为他是哪个院校的MBA而跟踪他的发展。
钱小军:我想补充一点王长江先生的发言,因为MBA教育在我们国家一共才十多年的历史,而且前几年人数相当少,大规模培养还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所以要成长到王长江先生所关注的业务对象的话需要时间。我相信现在MBA可能不是他们的业务重点,但是我们培养的是具有管理潜质的人,因此我相信他们在学完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一定会成长为猎头公司的业务主力。
主持人:请问夏谦先生,海外一些权威机构包括一些知名的商学院,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境内的这些排名?现在很多海外商学院在加大与国内商学院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包括交换学生、交换项目的互访,他们在做这样合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问题?
夏谦(全球MBA巡展中国区代表):海外商学院完全是站在国际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中国市场是他们必须要去占领的一个市场,所以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其实更多考虑怎么样能够获得准入来招生办学,这是我们国家规定的。他们一般只承认那些国际师资的商学院,比如他知道中欧跟欧盟是有关系的,他就说中欧很好,但他未必接触过中欧的毕业生。他对中国市场只是看好它的成长性,但是并不认为这是世界一流的人才市场。国际上也不会考虑北大清华的排名在什么位置,因为他们所有的排名全部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主持人:看来,商业媒体要做这样的排名的话需要非常周密的考虑,也许还要跟各位打好直接的招呼。
严俊:我们很愿意和商业媒体在做这个之前有更多的沟通。因为这个排名要得到公认,首先是所有的商学院之间要公认,然后是所有MBA以及将来潜在的候选人能够公认。
钱小军:去年年底开过一个全国MBA培养院校的院长会。会上大家也谈到是不是应该建一个中国的排名体系,当然大家也认识到一个排名体系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公正或者是比较合理、科学的排名。
主持人:不是一两家媒体甚至是调查公司能够做到的。
钱小军:对,当时还讨论是作为官方还是作为民间的,当然不可能马上有定论。
哪些人更适合选择MBA深造
网友:严俊先生,从学校角度来看,根据您学校的具体情况,您认为哪些人更适合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MBA?
严俊:中欧主要就是看三大方面: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素质。第一是有很好的教育背景,首先希望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当然不是说普通大学没机会,然后是他们在学校的GPA方面和雅思成绩。第二,中欧会比较关注学生以前的工作背景,不是说在哪里工作,而是学生从这段工作背景中学到什么东西,对于将来要做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中欧也注重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属于个人素质。
钱小军:清华经管学院注重的是四方面的能力:第一是领导潜力。我们在衡量学生是否具有领导潜力的时候不仅仅看他做过什么样的职位,还要看他在大学期间以及其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领导潜质。第二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生曾经上过什么院校有一些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和考试成绩也有一些关系。另外我们对学生原来的工作性质也会进行一定的考核。因为清华是工科院校,所以对逻辑能力会比较强调,会关注他是不是掌握了数量概念、逻辑思维,有没有创新能力等等。第三是个人品质和性格特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同时有团队精神。第四是个人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很注重学生是不是具有远大的志向,有没有开阔的视野,同时有没有挑战自我的精神,还有就是如何面对困难等等。当然我们也希望了解学生准备如何通过MBA的学习来实现其未来的职业目标。
本土商学院第一次海外招生的感想和情况
主持人:刚才说到关于国内院校MBA的排名问题,从中折射出几乎所有的MBA院校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即如何能更好地实现国际化的教学和办学路线。前些时候《商务周刊》采访的一位著名MBA学院负责人认为,到海外并不切合实际,海外路线可能更多只是为了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为国际排名增加筹码。请问严俊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严俊:今年是中欧第3年大规模招国际学生。我们真正大规模招国际学生是从2002年开始。当时招了14%的国际学生,其中70%是亚洲学生。但今年的情况发生明显变化。我们招了20%的国际学生,其中50%来自于欧美。我们统计了一下,如果排除欧美学生中的ABC学生,这20%里面有40%是非黄种人,并且来自于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但我们招国际学生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我们的中国学生。中国学生最缺少的不是对中国文化、经济社会的不理解,也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缺少国际化的阅历,这一点不是国家开放了,出去玩一次、旅游两次就能学到的。我们招这些国际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他们的经验来提高中国学生国际化的阅历,以及对西方文化、经济环境的理解;另外,因为中欧的课程是全英文课程,这对创造全英文的小环境,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都是有好处的。
反过来讲,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因为现在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一枝独秀,中国问题在全球都是热点问题,而且很多人看好中国的大市场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很多国际学生也愿意通过到中欧来读书,从中国学生那里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经济,建立商业网络关系,使他们将来能够在中国就业,或者是做中国跟他们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所以这是一种双向的选择。
主持人:以现在的数据来看,这些欧美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流向哪个方向?
严俊:我们2002年招的国际学生于去年毕业,绝大多数都留在中国,有一个学生现在在美国商会工作。其实生源质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国际学生来了,国际学生在这里学的好、出去做得好,对于他那个国家的生源就有开拓作用。像今年我们招的这些欧美学生里有很多来自于美国、欧洲的名牌大学,比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等。这个循环做起来之后,生源质量会逐渐变好的。
主持人:吴敬琏和许小年都是中欧的专职教授,还有江平是中欧的访问教授,这几位重头人物和你们占相当大比重来自外国的师资力量有很鲜明的对比,是不是在师资国际化方面也在考虑必须跟国内资源的平衡?
严俊:中欧毕竟是在中国大陆的学校,而且80%的学生来自于大陆,一些海外学生也希望将来在中国就业。中欧请的这些中国教授是各具特色的,吴敬琏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权威,许小年在财经方面和投资银行分析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他们对中国经济跟商业社会的了解,使他们能够在授课的时候给学生很直接的对于中国经济、中国商业环境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对所有学生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主持人:中欧很罕见地在公开材料中提到自己是非盈利性商学院,这和很多国内MBA培养机构不太一样,而且很多人对非盈利性的理解也有一定模糊,您能解释一下吗?
严俊:非盈利性首先不等于不赚钱。非盈利性的角度是中欧有学费收入、公司赞助和政府赞助。我们有很多产出,再把产出投入到学校的建设里。就像刚刚王总讲的,把产出都投入到师资建设、学生课程重新设置的建设,以提高课程总体的质量。
钱小军:其实国内院校没有说自己是盈利的,因为教育机构都应该是非盈利的。
主持人:市场上有一个直观感觉就是国内MBA院校事实上赚了不少钱。
钱小军:学校收入是不少,但要不断投入到建设中去。尤其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硬件方面。清华从1997年开始建了两栋大楼。这些硬件不都是靠捐款,学校一定会有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不是盈利性机构。
主持人:这和很多学校盲目扩大招生是有本质区别的。
钱小军:经管学院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么多学生,没有再增加过。事实上清华要想多招学生的话肯定没问题。
王长江:你所听到的这个说法——教育赚钱的机构很多是一些MBA班,但他们和考虑口碑的院校并不一样。我觉得中国MBA可能最终有希望的就是那些脚踏实地、实实在在把办学的回报都用于不断投入的学校。
主持人:钱博士,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大家都意识到中国市场的人才吸纳能力和MBA后备储备是最强的,而世界MBA巡展来中国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他们的院校能够招走更多的中国学生,那么清华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强调自己要大力走国际化的路线呢?
钱小军::首先清华不是单方面强调国际化,而是强调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因为毕竟我们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立足于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另外,我们希望他们有国际化的视野,这个国际化的视野一个是走出去,再有一个就是请进来。实际上目前这两方面我们都在做。走出去是学生做交换,随着最近这几年不断地开拓可以进行学生交换的学校,我们每年在国际MBA项目里交换的名额差不多快达到25%到30%。我们从2001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但是那时候大概只有六七个人,200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十几个。目前,大多数的申请人和录取的学生还比较多的集中在亚洲地区,所以我们今年的目标还是走出去,走出亚洲。我们今年3月份刚刚参加了欧洲的巡展,去了法国和伦敦。因为我们首先觉得要招收的学生应该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是落后的地区。其次是因为最近这几年都和法国院校进行学生交换,法国跟中国在文化上联系密切,今年又是中法建交40周年,也有人说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从交换过来的法国学生的口里,我们了解到他们原来不知道有清华这样一个学校,而且可以用中文全部授课,他们说早知道就上中国来读书了。这也给我们很大启发。他们之所以选择到中国来做交换学生,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有些特殊的想法,希望将来在中国工作,即便回国工作他们也希望选择跟中国有关系的业务来从事。
主持人:你们去的效果怎么样?
钱小军:说心里话,清华在国内以及国际的教育行业里都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大国,所有的国家想跟中国交流的话,都会想到清华和北大。但是参加巡展的这些学生对清华还不是很了解,特别是看到这个学校是从中国来的,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学校要有很高的中文水平,所以我们要花很多精力跟他们说明这个学校虽然是中国的学校,但是有一个全英文化的项目。凡是到我们这里来的学生都很惊讶我们有全英文的项目,而且确实有很多法国和英国学生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严俊他们也参加过欧洲巡展,我们跟他们的情况差不多。
主持人:从你们二位的角度讲,既然现在有这么强的愿望走出去,那么有没有必要在欧洲或者是其他地方设立办事处,常年为自己的形象和招生做一些工作呢?
严俊:目前来讲我们没有这个打算。原因是我们每年招收国际学生的比例大概为20%到25%,但不会超过30%,而且我们的学生来自全球那么多地区,不可能花那么大的代价在每个地方设一个办事处。但是我们会积极地走出去,积极地和美国或者是欧洲比较好的学校做交换学生的项目。我们也和全球40所学校建立了联系,美国和欧洲都大概有十几所,而且都是顶尖学校。在MBA教育里,中欧商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他们的认可,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那些学校的MBA给你宣传,使得他们带一些好的生源过来。
钱小军: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目前来讲学院的精力和财力还是有限的。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视野或者是这样一些方面的机会,另外也希望通过这个提高学生团队多样化的水平。我们觉得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书本知识或者向老师学习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大家就必须有多样化的条件才可以。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未来的毕业生一定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工作,我们学校现在就应该提供这样的环境。这是我们希望能够扩大国际招生的主要想法。
主持人:去年年底我参加了世界MBA巡展活动,美国商学院20强来了一多半,欧洲顶级商学院也有不少,我也很高兴看到中欧等国内院校的席位,现场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请问夏谦先生,在北京和上海大概招走了多少学员?生源大概是哪些群体?
夏谦:我们本身不是一个招生机构,而是专业的全球性MBA招生的服务商,给这些顶尖商学院提供招生平台。本身我们也没有这个业务去统计和调查每次巡展之后招走了多少人,因为最后的招生工作是通过商学院招生的专业环境来落实的,而不是通过一次见面就可以完成。展会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直接面对面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介绍自己对这个商学院和项目的期望,以及项目本身能够给候选人的价值,通过这样直接的接触产生以后可能的招生和关系。
从全球角度讲,我们已经有10年历史了,2001年进入中国。当时全球经济陷入不稳定状态,但中国经济一直很好,这直接影响到MBA候选的市场。而且国外一些商学院在我们进来之前已涉足中国,我们由此已经有了很好的品牌价值和客户忠诚度。
我们第一年的尝试就非常成功,上海和北京的人加起来有3000人左右,到2003年两地加起来有将近4000人。在参展院校方面,第一年两地是十多所,现在已经达到200所,这样一个数字变化在全球也非常显著。从全球来讲,2001年大概是15000多个候选人参加了几十个城市的展览,到今年已经有4万多人。在院校方面,2001年我们全球加起来是150所商学院参展,现在增加到350所。另外,参加巡展的人80%以上是在职有工作经验的,在推广这个展览之前我们在媒体上也都会提醒大家,最好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再来。但每年还会有10%在校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参展,他们的工作经验不是非常足。而且在中国市场上MBA候选人普遍年纪偏小,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由此,《商务周刊》与搜狐网、嘉利公关公司共同开设了一个论坛栏目《商业推动者》,我们将通过平面报道与网站视频直播并举的方式,邀请各个商业领域,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的核心推动者参与到每期话题讨论中。他们是现象背后真相的见证人和过程的执行者,他们的行动代表着主流的观念、潮流、智慧和思考。他们在商言商的观念,实事求是的评论,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清变化的本质。这也是《商务周刊》——中国第一本新闻性商业杂志的市场定位方向。
第一期论坛的主题是“MBA迷失中国?”“迷失”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名字,也是中国MBA产业中很有趣的现象。正如《迷失东京》中体现的感觉一样,氛围已经热烈无比,但标准和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一方面众多立志成为MBA的青年才俊面对境内外众多商学院的吸引感到难以抉择;而另一方面,踌躇满志的MBA毕业后却在商海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甚至有不少海归MBA已经自嘲为“海带”。 4月13日下午,《商务周刊》邀请了4位嘉宾,一起探讨MBA在中国的命运问题。
中国的MBA已走到一个转折点
主持人:我们知道浩竹猎头公司已经是职业桥梁公司中的领先者,从你们的角度了解MBA人才资源流动和薪酬管理、MBA的择业状况应该是有一定信服力的。据你们所知,去年进入行业里的MBA大概有多少?平均岗位和薪酬又是什么样的状况?
王长江(浩竹猎头公司总裁):据我们了解,去年EMBA、MBA以及国外回来的MBA有几千人,但市场状况并不令人感到兴奋,甚至比往年更差一些。从职位上讲,原来很多人就业时可以达到副总或者部门经理以上的职位,但现在很难,尤其是那些直读的MBA就更难一些。如果有些人不能很好地调整方向的话,就业都成问题。因为他们很多都是从级别比较低的项目经理或者部门经理做起的,很多人读MBA前后的职位并没有什么改变。从薪酬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甚至很多MBA的薪水比他读MBA之前更少。这也许有战略方面的思考,其中有些人进入的是大企业,从低职位锻炼,如果他们能够做得很好,未来薪水上升的幅度会非常大。但总体来看,MBA薪酬有下降的趋势。目前,我们接触的许多人对报考MBA都很犹豫。我觉得中国的MBA正走到一个转折点,中国MBA教育界以及企业界都到了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了。
主持人:可是我们注意到,在浩竹猎头公司的网站上发布的主要都是一些高级管理者职位的信息,我们发现这些职位要求中所体现的内容,无论跨国公司还是国内私营企业,提出的条件往往都要求MBA或者是境外MBA的背景。
王长江:以前有很多企业在用MBA学历背景做衡量标准,他们认为有这种背景的人才经过了综合训练,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但近几年来,我们非常明显地发现,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对是否是MBA已经不再特别强调。因为一些新读MBA的实践能力,或者是有些国内MBA在教学质量以及教育训练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加上现在很多MBA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心态有些浮躁,有些眼高手低的成分,这使得企业有些伤心。但一些真正的大企业对于那些读了几年MBA并在企业当中做到高职的人,还是要比对那些没有读过MBA的人更优先考虑。因为他们已经用实际的业绩证明了MBA不是白读的。新读的这些MBA在我们做猎头的项目只是很小的一个参考因素,不会在简历中突出他具有MBA的学历。我们更多会考虑他在原来企业当中担任过什么角色、做出过什么业绩,只有那些已经经受过考验的老MBA我们才会更加关注一点。
主持人:以你们公司的数据来看,国内产出的MBA与从境外留学回来的MBA谁更具有竞争优势?
王长江:相对来讲,国外品牌比较好的MBA院校毕业的学生,比国内的MBA更有竞争力。如果再细分一些,外资企业、跨国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境外有品牌的MBA。至于本土的MBA,一些合办的院校比如中欧等做的比较好的,已经受到本土企业的认可。因为本土企业认为国产MBA对国内市场了解会更清楚一些。
中国MBA院校排名的标准和权威性
主持人:中欧MBA今年1月份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53名,亚洲第一名,但是一本外刊(中文版)在今年3月份的MBA评比中没有把《金融时报》的排名收入其中,好像这中间存在着一些矛盾,请问严俊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严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市场及招生经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金融时报》的排名中占较多比重的是这个学校毕业生毕业之后3年的工作情况,包括3年以后的薪水,毕业时学校的就业率。《金融时报》还会考虑这个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教授质量等。你刚才说的是《财富(中文版)》“最具市场价值的MBA”的评选,当时我们看到排名后就觉得有些怀疑。首先,怎么叫“最具市场价值的MBA”,这个概念怎么定义?第二,这个样本到底取样多少,样本里取样的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层次或者是什么公司的人?第三,它这个调查跟《金融时报》不一样,《金融时报》的调查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学校提供一定信息给《金融时报》,但是《金融时报》本身也要做调查,比如像今年这次对毕业生的调查,学校只提供3年前的毕业生的E-mail和联系方式,《金融时报》会直接把调查表发给那些毕业生,而且要求每个学校必须要有20%的毕业生有反馈,才能够记录在这次调查的名单里。但“最具市场价值的MBA”的调查完全是单向,很多数据可靠性值得怀疑。另外,对于任何排名来讲,因为考核的对象、调查的重点、在每一个部分上的百分比不一样,所以调查出来的结果也不完全一样。美国《商业周刊》和英国《金融时报》,这两个排名是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的。
主持人:调查要权威就必须公开,要有透明度。这种排名方式可以被国内组织机构借鉴。但为什么他们没有用这种方法来排名,而是用比较模糊的概念来做这件事呢?
严俊:《金融时报》的排名标准有些是公开的,在其网上就可以查到,但也不是完全公开。但《金融时报》有本身的声誉和权威性问题,所以会组织一批人来做调查、评估。总体来说,海外大的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是可以相信的,国内排名则要看这个排名的作用是什么,整个标准体系上我个人觉得并不是特别清楚。
主持人:我们知道清华经管学院在国内享有盛誉,但这次并没有被英国《金融时报》收入其中,而国内评选中清华经管学院的地位很显著。请问钱小军博士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钱小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培养办公室主任):现阶段,我们国家所有培养MBA的院校都需要直视这个现实,我们和国际一流商学院相比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差距。我们最迫切或者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实际上是如何加强自己的实力。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排名第一和第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无论杂志是出于什么样目的,我们一贯认为,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其实差距不是像它排出来的那么明显。
主持人:请问浩竹猎头的王总,从MBA人才市场角度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得知来应聘者具备MBA学历后,本能的都会问你是在哪里读的MBA,而不是问你认为你的专业素质如何、有过多少年的工作经验,院校的排名对MBA的市场定价是不是有很大的影响?
王长江:单从简单的排名来讲,影响的只是一小部分,因为真正走上排名榜是众多院校中的一小部分。从我们的经验看来,大家印象当中会对一些院校作出判断,有些院校给人感觉是比较浮躁的,比较会谈宏观理论的,而有些是比较务实的,有些和国际比较接轨的,等等。比如我们在给跨国公司推荐的时候就会考虑中欧的和清华的多一点。我非常赞同钱博士讲的,他们排名排他们的,我们的院校需要实事求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我觉得作为一个院校应该这样做才是对学生负责任,对院校负责任,我们更愿意跟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打交道。
主持人:现在国内大概有六七十个能够产出MBA的教学机构,在我们国内早晚会出现一个能够为大家所公认的权威的排名,也许将来是我们《商务周刊》做这样的排名。有了这样的标准和排名,会不会影响这些人才在职场上的竞争?
王长江:我们真的很希望有一个符合实际的排名。这个排名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聚拢到这些最优秀的学校去,这些最优秀的学校也可以收取相对更高的费用来维持它更庞大的师资,我想对大家都是好事情。
主持人:你们对推荐出去的MBA将来工作的经历和位置有没有跟踪呢?
王长江:浩竹主要关注总裁级,至少也是总监级的职位。在我们推荐的数量有限的职位当中,具有MBA背景的人数是有限的。我们目前来讲还没有特意因为他是哪个院校的MBA而跟踪他的发展。
钱小军:我想补充一点王长江先生的发言,因为MBA教育在我们国家一共才十多年的历史,而且前几年人数相当少,大规模培养还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所以要成长到王长江先生所关注的业务对象的话需要时间。我相信现在MBA可能不是他们的业务重点,但是我们培养的是具有管理潜质的人,因此我相信他们在学完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一定会成长为猎头公司的业务主力。
主持人:请问夏谦先生,海外一些权威机构包括一些知名的商学院,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境内的这些排名?现在很多海外商学院在加大与国内商学院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包括交换学生、交换项目的互访,他们在做这样合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问题?
夏谦(全球MBA巡展中国区代表):海外商学院完全是站在国际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中国市场是他们必须要去占领的一个市场,所以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其实更多考虑怎么样能够获得准入来招生办学,这是我们国家规定的。他们一般只承认那些国际师资的商学院,比如他知道中欧跟欧盟是有关系的,他就说中欧很好,但他未必接触过中欧的毕业生。他对中国市场只是看好它的成长性,但是并不认为这是世界一流的人才市场。国际上也不会考虑北大清华的排名在什么位置,因为他们所有的排名全部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主持人:看来,商业媒体要做这样的排名的话需要非常周密的考虑,也许还要跟各位打好直接的招呼。
严俊:我们很愿意和商业媒体在做这个之前有更多的沟通。因为这个排名要得到公认,首先是所有的商学院之间要公认,然后是所有MBA以及将来潜在的候选人能够公认。
钱小军:去年年底开过一个全国MBA培养院校的院长会。会上大家也谈到是不是应该建一个中国的排名体系,当然大家也认识到一个排名体系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公正或者是比较合理、科学的排名。
主持人:不是一两家媒体甚至是调查公司能够做到的。
钱小军:对,当时还讨论是作为官方还是作为民间的,当然不可能马上有定论。
哪些人更适合选择MBA深造
网友:严俊先生,从学校角度来看,根据您学校的具体情况,您认为哪些人更适合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MBA?
严俊:中欧主要就是看三大方面: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素质。第一是有很好的教育背景,首先希望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当然不是说普通大学没机会,然后是他们在学校的GPA方面和雅思成绩。第二,中欧会比较关注学生以前的工作背景,不是说在哪里工作,而是学生从这段工作背景中学到什么东西,对于将来要做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中欧也注重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属于个人素质。
钱小军:清华经管学院注重的是四方面的能力:第一是领导潜力。我们在衡量学生是否具有领导潜力的时候不仅仅看他做过什么样的职位,还要看他在大学期间以及其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领导潜质。第二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生曾经上过什么院校有一些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和考试成绩也有一些关系。另外我们对学生原来的工作性质也会进行一定的考核。因为清华是工科院校,所以对逻辑能力会比较强调,会关注他是不是掌握了数量概念、逻辑思维,有没有创新能力等等。第三是个人品质和性格特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同时有团队精神。第四是个人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很注重学生是不是具有远大的志向,有没有开阔的视野,同时有没有挑战自我的精神,还有就是如何面对困难等等。当然我们也希望了解学生准备如何通过MBA的学习来实现其未来的职业目标。
本土商学院第一次海外招生的感想和情况
主持人:刚才说到关于国内院校MBA的排名问题,从中折射出几乎所有的MBA院校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即如何能更好地实现国际化的教学和办学路线。前些时候《商务周刊》采访的一位著名MBA学院负责人认为,到海外并不切合实际,海外路线可能更多只是为了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为国际排名增加筹码。请问严俊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严俊:今年是中欧第3年大规模招国际学生。我们真正大规模招国际学生是从2002年开始。当时招了14%的国际学生,其中70%是亚洲学生。但今年的情况发生明显变化。我们招了20%的国际学生,其中50%来自于欧美。我们统计了一下,如果排除欧美学生中的ABC学生,这20%里面有40%是非黄种人,并且来自于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但我们招国际学生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我们的中国学生。中国学生最缺少的不是对中国文化、经济社会的不理解,也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缺少国际化的阅历,这一点不是国家开放了,出去玩一次、旅游两次就能学到的。我们招这些国际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他们的经验来提高中国学生国际化的阅历,以及对西方文化、经济环境的理解;另外,因为中欧的课程是全英文课程,这对创造全英文的小环境,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都是有好处的。
反过来讲,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因为现在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一枝独秀,中国问题在全球都是热点问题,而且很多人看好中国的大市场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很多国际学生也愿意通过到中欧来读书,从中国学生那里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经济,建立商业网络关系,使他们将来能够在中国就业,或者是做中国跟他们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所以这是一种双向的选择。
主持人:以现在的数据来看,这些欧美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流向哪个方向?
严俊:我们2002年招的国际学生于去年毕业,绝大多数都留在中国,有一个学生现在在美国商会工作。其实生源质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国际学生来了,国际学生在这里学的好、出去做得好,对于他那个国家的生源就有开拓作用。像今年我们招的这些欧美学生里有很多来自于美国、欧洲的名牌大学,比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等。这个循环做起来之后,生源质量会逐渐变好的。
主持人:吴敬琏和许小年都是中欧的专职教授,还有江平是中欧的访问教授,这几位重头人物和你们占相当大比重来自外国的师资力量有很鲜明的对比,是不是在师资国际化方面也在考虑必须跟国内资源的平衡?
严俊:中欧毕竟是在中国大陆的学校,而且80%的学生来自于大陆,一些海外学生也希望将来在中国就业。中欧请的这些中国教授是各具特色的,吴敬琏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权威,许小年在财经方面和投资银行分析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他们对中国经济跟商业社会的了解,使他们能够在授课的时候给学生很直接的对于中国经济、中国商业环境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对所有学生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主持人:中欧很罕见地在公开材料中提到自己是非盈利性商学院,这和很多国内MBA培养机构不太一样,而且很多人对非盈利性的理解也有一定模糊,您能解释一下吗?
严俊:非盈利性首先不等于不赚钱。非盈利性的角度是中欧有学费收入、公司赞助和政府赞助。我们有很多产出,再把产出投入到学校的建设里。就像刚刚王总讲的,把产出都投入到师资建设、学生课程重新设置的建设,以提高课程总体的质量。
钱小军:其实国内院校没有说自己是盈利的,因为教育机构都应该是非盈利的。
主持人:市场上有一个直观感觉就是国内MBA院校事实上赚了不少钱。
钱小军:学校收入是不少,但要不断投入到建设中去。尤其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硬件方面。清华从1997年开始建了两栋大楼。这些硬件不都是靠捐款,学校一定会有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不是盈利性机构。
主持人:这和很多学校盲目扩大招生是有本质区别的。
钱小军:经管学院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么多学生,没有再增加过。事实上清华要想多招学生的话肯定没问题。
王长江:你所听到的这个说法——教育赚钱的机构很多是一些MBA班,但他们和考虑口碑的院校并不一样。我觉得中国MBA可能最终有希望的就是那些脚踏实地、实实在在把办学的回报都用于不断投入的学校。
主持人:钱博士,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大家都意识到中国市场的人才吸纳能力和MBA后备储备是最强的,而世界MBA巡展来中国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他们的院校能够招走更多的中国学生,那么清华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强调自己要大力走国际化的路线呢?
钱小军::首先清华不是单方面强调国际化,而是强调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因为毕竟我们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立足于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另外,我们希望他们有国际化的视野,这个国际化的视野一个是走出去,再有一个就是请进来。实际上目前这两方面我们都在做。走出去是学生做交换,随着最近这几年不断地开拓可以进行学生交换的学校,我们每年在国际MBA项目里交换的名额差不多快达到25%到30%。我们从2001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但是那时候大概只有六七个人,200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十几个。目前,大多数的申请人和录取的学生还比较多的集中在亚洲地区,所以我们今年的目标还是走出去,走出亚洲。我们今年3月份刚刚参加了欧洲的巡展,去了法国和伦敦。因为我们首先觉得要招收的学生应该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是落后的地区。其次是因为最近这几年都和法国院校进行学生交换,法国跟中国在文化上联系密切,今年又是中法建交40周年,也有人说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从交换过来的法国学生的口里,我们了解到他们原来不知道有清华这样一个学校,而且可以用中文全部授课,他们说早知道就上中国来读书了。这也给我们很大启发。他们之所以选择到中国来做交换学生,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有些特殊的想法,希望将来在中国工作,即便回国工作他们也希望选择跟中国有关系的业务来从事。
主持人:你们去的效果怎么样?
钱小军:说心里话,清华在国内以及国际的教育行业里都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大国,所有的国家想跟中国交流的话,都会想到清华和北大。但是参加巡展的这些学生对清华还不是很了解,特别是看到这个学校是从中国来的,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学校要有很高的中文水平,所以我们要花很多精力跟他们说明这个学校虽然是中国的学校,但是有一个全英文化的项目。凡是到我们这里来的学生都很惊讶我们有全英文的项目,而且确实有很多法国和英国学生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严俊他们也参加过欧洲巡展,我们跟他们的情况差不多。
主持人:从你们二位的角度讲,既然现在有这么强的愿望走出去,那么有没有必要在欧洲或者是其他地方设立办事处,常年为自己的形象和招生做一些工作呢?
严俊:目前来讲我们没有这个打算。原因是我们每年招收国际学生的比例大概为20%到25%,但不会超过30%,而且我们的学生来自全球那么多地区,不可能花那么大的代价在每个地方设一个办事处。但是我们会积极地走出去,积极地和美国或者是欧洲比较好的学校做交换学生的项目。我们也和全球40所学校建立了联系,美国和欧洲都大概有十几所,而且都是顶尖学校。在MBA教育里,中欧商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他们的认可,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那些学校的MBA给你宣传,使得他们带一些好的生源过来。
钱小军: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目前来讲学院的精力和财力还是有限的。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视野或者是这样一些方面的机会,另外也希望通过这个提高学生团队多样化的水平。我们觉得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书本知识或者向老师学习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大家就必须有多样化的条件才可以。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未来的毕业生一定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工作,我们学校现在就应该提供这样的环境。这是我们希望能够扩大国际招生的主要想法。
主持人:去年年底我参加了世界MBA巡展活动,美国商学院20强来了一多半,欧洲顶级商学院也有不少,我也很高兴看到中欧等国内院校的席位,现场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请问夏谦先生,在北京和上海大概招走了多少学员?生源大概是哪些群体?
夏谦:我们本身不是一个招生机构,而是专业的全球性MBA招生的服务商,给这些顶尖商学院提供招生平台。本身我们也没有这个业务去统计和调查每次巡展之后招走了多少人,因为最后的招生工作是通过商学院招生的专业环境来落实的,而不是通过一次见面就可以完成。展会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直接面对面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介绍自己对这个商学院和项目的期望,以及项目本身能够给候选人的价值,通过这样直接的接触产生以后可能的招生和关系。
从全球角度讲,我们已经有10年历史了,2001年进入中国。当时全球经济陷入不稳定状态,但中国经济一直很好,这直接影响到MBA候选的市场。而且国外一些商学院在我们进来之前已涉足中国,我们由此已经有了很好的品牌价值和客户忠诚度。
我们第一年的尝试就非常成功,上海和北京的人加起来有3000人左右,到2003年两地加起来有将近4000人。在参展院校方面,第一年两地是十多所,现在已经达到200所,这样一个数字变化在全球也非常显著。从全球来讲,2001年大概是15000多个候选人参加了几十个城市的展览,到今年已经有4万多人。在院校方面,2001年我们全球加起来是150所商学院参展,现在增加到350所。另外,参加巡展的人80%以上是在职有工作经验的,在推广这个展览之前我们在媒体上也都会提醒大家,最好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再来。但每年还会有10%在校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参展,他们的工作经验不是非常足。而且在中国市场上MBA候选人普遍年纪偏小,这确实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