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嘎嘎、嘎嘎”,一阵阵响亮的嘎嘎声从远处传来,透过四周苍茫的山峦,划破了宁静的天际。
  我不禁抬头凝望,啊!蔚蓝与白云相间的天空中,黑压压一片,前边,是组成人字形的队列,后边拖着长长的尾巴的队形,自北向南,呼啦啦地飞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当队伍飞临头顶上空时,我看清了,清一色黑亮的羽毛、油光翠绿的头冠,肚皮底下泛着一撮白。这是传说中的水鸭吗?没错,是水鸭,成百上千只。不,或许有上万只。在这秋冬之际,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临我们这里,是要到南方去过冬。
  突然,水鸭群飞行慢了下来,队形散开来,一只只纷纷向下俯冲。哦!它们一定发现了翼下的茫茫水域,要到始丰溪、寒山湖来做客,做一次短暂的停留、补充、修整,为下面的继续长途跋涉筹集粮草,补充体能。它们要在这景色秀美、烟波浩渺的寒山湖里、始丰溪上,喝喝水、吃吃饭,美美地饱餐一顿,再洗洗澡、洗洗衣裳,顺带游山玩水,好好地欣赏一下寒山湖人间仙境般的美丽风光。
  这群欢乐的水鸭,有大鸭、小鸭,有男鸭、女鸭,扑棱棱,争先恐后地飞临湖水上空,然后收起张开的翅膀,恐后争先地跳进水里。也有一些愣头青的小年轻鸭,一不小心扑在了湖边伸出水面的树丫上,慌忙地扑扇着翅膀,脚爪使劲地握住枝干,总算站稳脚跟。另有一些年长些的老鸭,不慌不忙地飞落在湖岸上,踱着方步,摇头晃脑,再嘎嘎几声,像是与这久违的山水打声招呼,又像是自得其乐地唱着小曲,“老夫站在坝头观山景”。
  一刹那,这湖的一角,溪岸,树枝上,被这群远方的来客占据。鸭们在水中游泳的,潜水的,在水上倒立的,跳水的,互相追逐嬉戏的,不亦乐乎,一片欢乐的寒山湖,欢乐的始丰溪。湖水笑了,溪水笑了,青山笑了,树木花草笑了,草丛中的虫儿也笑了,天边那一轮红日也咧着嘴儿,开怀大笑,我不禁也抚掌大笑,哈哈哈。
  一个激灵,我从大笑中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我还躺在始丰溪畔后岸村的民宿里。睁开惺忪的睡眼,从窗帘的间隙缝中透过微弱的光亮,窗外应是静悄悄的。抓起床头的手机一看,时间是早上的六点零五分,这与我平时在家里自然醒的时间点差不多,于是赶紧起床,洗漱后走出民宿。
  深秋的始丰溪后岸已略显萧瑟,但见拦溪坝筑起后,溪水落差,水流落下的“哗哗”声,偶尔有零星早起的山民外出骑过的电瓶车的“突突”声,余下的都是宁静了。晨雾很大,很浓。随着天更加明亮起来,大地的热度开始上升,始丰溪丰沛的溪水,受到地热的感染,也温情脉脉起来,那些活跃而不安分的水分子,开始跳动,蒸腾成水汽,慢慢地、慢慢地脱离其母亲的怀抱,离开水面。跳动着、舞蹈着,更多这样活跃的水分子,加入这个群体,越聚越多,聚成了团,舞到了岸上,舞到了空中。我沿着溪的右岸向着上游漫步,我已被这些活跃的水分子包围着,亲近着,用手摸摸衣袖,摸摸发际,湿湿的感觉。
  走了大约六七百米以后,这边的溪岸已没有人工精心铺设的游步道,岸边原生的树木、杂草密集丛生,只能从某些间隙中可以望向溪中。在雾气氤氲的溪水中,倒映着一根根树干,还有树干上一簇簇的枝叶,把水面浸染成浅的、浓的,深的、淡的,稀的、密的,总之都是墨色的。而留白处,是水面,被浓浓淡淡的雾霭涂抹着,描画着,羞羞答答,若隐若现。蓦然,我的眼前一亮。一处水面上,荡漾开一圈圈的水波,在水波的中心处,晃动着一個活泼的身影。我揉揉眼,使劲地看向波心,刚才那个身影不见了。不会是我看花了,还是因为这浓雾迷蒙了我,或许是树上的影子投在水面,影子的真身这会飞走了。我有些不甘、不信,继续睁大眼睛盯着水面。
  哈哈!又出现了,这回我看得这真真切切。一个朦胧的身影,从水下冒了出来,虽然它的庐山真面目被雾霭笼罩,不能一睹真容,但它优美妙曼的身形,绝对不是一只丑小鸭。这是水鸭,一只属于这个溪流中精灵,虽只有一只,但丝毫感觉不出它的孤独。它是这样从容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甘露,沐浴着晨曦浓雾,在洗濯过高僧寒山子双脚的溪水中翻腾游戏,显得无比欢欣。
  我赶紧用手机拍下这难得一遇的画面。这就是夜里梦中飞来的水鸭吗?《诗经》有云:“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凫鹥在潨,公尸来燕来宗。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诗中的凫,就是水鸭、野鸭。水鸭在河中央、在沙滩上、在水渚中、在港汊里、在峡门中,戏水、漫步、飞行,一副悠然欢喜的闲暇景象,好像就是为我眼前的所见描述的。眼前这水鸭,难道是唱着《诗经》中歌词,从远古走来?看它这怡然自得的情形,我想应该是的。
  这始丰溪,源自于大磐山,是天台境内最大的溪流,流经后岸的这个地方,附近有寒岩和明岩,据说都是诗僧寒山生活过的地方。因此,这段始丰溪,应是寒山经常蹚过水,濯过脸,洗过脚的,这溪水也浸透着诗意,弥漫着仙气。眼前这水鸭,真会选择,莫非它也久仰寒山的大名,拜读过寒山的诗句?我想应该是的。
  有关寒山和拾得“和合二仙”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在天台、在始丰溪更是长传不衰。据说拾得本是被遗弃的孤儿,被高僧丰干禅师拾得,故名“拾得”,后与寒山同为僧友诗友,和合二仙,留下千古佳话。这溪中水鸭,也是孤鸭一只,莫非是拾得的化身,在此等候寒山到来,以便诗词唱和。我想应该是的,可惜这化身水鸭的“拾得”,先等来的是我这俗世之人,既耐不得孤独,也毫无诗才,仅仅是路过此处,不能与其唱和。也罢,我这终究要离去的俗世之人,还是不要打扰溪中的“拾得”。
  我想起了前些日子,与阿健等几个朋友,在鉴洋湖镇锁桥上看到的那群鸭子。那是一群家养的鸭子,被主人放出来到湖里游水觅食。虽然,这些鸭子也获得了欢快,也获得了暂时的自由,但终究要被主人唤回窝里,为主人生蛋,不停地生蛋,一旦年老体衰,不再能生蛋了,就被主人卖掉成为人们的盘中美食。这是俗世的鸭子,它们或许与那溪中的水鸭,拥有共同的祖先,只是它们的某一个先祖贪恋人类赐予美食,享受了不劳而获的快感,从而成为人类驯养的家禽,也就失去遗世独立的清高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绘画:八大山人
其他文献
江南小巷。  湿湿滑滑的石板小路,瘦高的民居,粉墙黛瓦上积满了墨绿的苔藓,墙头上不时伸出一两枝石榴,翠绿的密叶间挂着猩红的花朵,与窗户上晾着的鲜艳内衣裤相映成趣。在江南,这或许是最常见的生活场景,然而对于我这个东北人来说,一切却都是那么新鲜。这样一个薄云遮日的寻常下午,走在这样的寻常巷陌,我的心中却充满了隐秘的喜悦和期待,仿佛自己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这小巷就是帮我逃离红尘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期刊
再次见到槿槿是一年之后的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那天,我帶着一身的露水和油菜花香快步迈进了江岭农家客栈:  “老板,来碗面条,我好饿啊!”客栈的柜台没有人,厅堂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上身趴在窗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大爷,老板呢?”因为我已经是第二次来,知道这位大爷是老板的亲戚,我问。  老人用手扇走忽蓝忽白缭绕在他面前的烟雾,冲着我笑了笑,又摇摇头,然后不紧不慢抽着他的旱烟。显然,老大爷没有听懂
期刊
我7岁时,全家人随父亲下放到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今赤峰市)一个偏远荒僻的山村。  那个年代,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食粮短缺是每家每户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每年秋收过后,便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到田里挖鼠洞,以获取点粮食糊口。好玩好乐的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么有趣的“游戏”,积极踊跃地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我们居住的这个村子水浇地很少,大部分是山坡地,较适合种一些谷物、豆类等耐干旱的作物,而这些当时恰恰属于“细粮”类,
期刊
泰丰于我,就好像地坛之于史铁生,地坛离他很近,泰丰离我很近。  从北京做完手术回来,泰丰是我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化疗后的我,反应虽不像别人那样严重,但白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打了两针长效生白针,血项离正常值还有一段距离,医生告诫我不准外出,尤其不能到人多的地方,非得出门的话一定得戴上口罩。家里实在憋不住了,照顾我的表姐说,戴上口罩吧,我带你出去走走,就这样,我来到了经开区新建的泰丰公园。从此,泰丰公园
期刊
三年前,一位朋友送我一盆君子兰。他说君子兰是名贵花,不好养,即使养不死,也很难开花。他的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还像养其它花一样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天冷了搬进室内,暖和了又搬到院子里。我精心伺候它两年多,虽长得还算茂盛,可就是不开花。一天去广场书市闲逛,无意中发现一本《君子兰莳养知识问答》,我如获至宝,赶紧买了下来。回家仔细品读后,才知道莳养君子兰有好多学问。  我便按照这本小册子的要求去管理
期刊
云南有着“植物王国”的美誉,西双版纳州“一树成林”的景致鲜为人知。而我的家乡就地处滇东乌蒙山西南麓地区,百年古树是每个村落的神韵和象征。曾经有过古树梦想的我,已离家多年,偶尔想起村里的古树也仅是支离碎片的记忆。可偏偏园林城市建设需要大树,我随之成了下村挖大树的领路人。  村里大舅听说要把老树连根带拔搬移进城,很少会发火的大舅,气得脸色发青,喝斥我的声音像惊雷般炸响:“你们有钱是吗?有钱也把我挖走。
期刊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16岁的孙子刘安受封淮南王。劉安生性好道,广邀方术之士以求长生不老之策。忽一日,有八公求见,个个眉须皓白。刘安不以为然。八公显术,即刻变成八个童子,角髻青丝,面若桃花。刘安大惊,忙躬身相迎,携手来到紫金山上,终日谈仙论道,终于炼成仙丹,服食后一起升天去了。盛放仙丹的器皿扔在院中,鸡狗舔啄后也随之升天——这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由来,紫金山也更名为八公山。  显然这是一
期刊
一九七九年农历八月十六,对我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晚饭后,在媒人立青奶奶的引领下,我提着两包点心和2斤块糖,兜里装着60块钱,去和她见面。我戴着军帽,上身穿绿色军衣,下身穿的蓝裤子,我和她虽然只隔着一条胡同,吃着一口井的水,平时早起担水经常碰到一块,但订婚前很少说话。  那个晚上,一轮明月高高悬在空中,满天的星星像多情的女子向你眨着眼,蛐蛐在低吟,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在大街两旁的草丛里,悦耳动人
期刊
去商场闲逛,在一处卖饰品的摊位见了几只做工精细的不锈钢饭盒挂件。不足两厘米长的饭盒不仅雕有花纹,还刻有“小时候一起带过的饭盒”字样。摊主见我有心把玩,摘下一只向我演示饭盒的别致,轻轻按动侧面一个米粒般大小的按钮,盒盖竟开了。真心喜欢,问了问价钱,四十一件,若实在诚心,可以便宜两块。因为嫌贵,思来想去终是没买。  读小学时候,学校是在村子最南边的。说是最南边,其实,离我家也不过两百米距离。因为冬天雪
期刊
“儿——捡粪”,那个“儿”字,像山歌开唱前,那悠长、悠长的一声铺垫。  那鸟,是打陶渊明那桃花源飞来的吧?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之世外桃源,盛产花木,盛产山泉,盛产没有污染的空气,鸟儿们食山果,饮甘露,因此每一次亮嗓,必是一缕拂面的清新。悦的,又岂止是耳朵,每一个毛孔都齐刷刷打开,只为这一声天籁。  “儿——捡粪”,空灵,清澈,不带一丝杂质,即使那吆喝声里带了个粪字,我敢打赌,也绝不会让你皱了眉头,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