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使之相得益彰。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阅读教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而且这种贵在“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把阅读作为重点。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技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掌握阅读中的几种方法。同时通过阅读对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画等全面训练,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并完成规定的识字任务,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保证低年级的阅读质量,在教学实际中,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兴趣,诱导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如果硬性要求他们读多少书,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因此,老师应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1.通过故事引趣
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受到感染。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了。
2.利用设疑激趣
在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在讲完12生肖的故事时,问道老鼠那么小,并且怕猫,可为什么它要排在第一位呢?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要我讲,我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老师就是从这本书里知道的。我把准备好的资料发给孩子们,此时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二、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
我们要求学生多阅读,但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读,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了能让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做到读有所获,我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与看、说相结合,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1、读与看相结合
新教材的课本(尤其是低年级),每篇课文都配有许多形象、生动、活泼的精美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着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坐井观天》《纸船和风筝》……。低年级学生对这些插图非常喜欢,甚至是爱不释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朗读课文。通过读与看的结合,由直观形象的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既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如:我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三幅插图,看后说说丑小鸭长的什么样?家里的哥哥姐姐和公鸡怎样对它?它变成白天鹅后是什么样子?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一定的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结果,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文中的字词句。
2、读与说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更应该加强对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乌鸦喝水》、《爱迪生救妈妈》等一些含有故事情节且内容浅显易懂的课文时,我都是先带学生学习生字,然后让他们反复地朗读,用自己的话复述出课文的内容或续编故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用普通话表达出自己的见解,留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三、培养阅读的习惯
阅读习惯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训练、矫正,必须从低年级抓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人终身受益。
第一,爱护图书的习惯。高尔基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可是我们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课本和作业本往往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五马分尸,皱巴巴脏兮兮,这些不爱护图书的习惯对日后学习活动十分不利。
第二,健康阅读的习惯。近年来,不少眼科专家通过不同的媒体呼吁“近视眼低龄化隐忧”。阅读姿势、写字姿势、用眼卫生成为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痼疾。有些小学生翻开书本,习惯手指蘸口水,或者随意卷书角等,都应予及时纠正。
第三,勤于动笔的习惯。有句俗语说得好,“读书不带笔,就像吃饭不带筷子”。低年级从摘抄好词好句开始。逐步提高要求。
四、抓好字、词、句的理解,打好阅读基础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认字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必须正确认字,掌握一定的识字量。掌握字的音、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才能顺利地看书、看报,感知文章内容。要训练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汉语词汇量大、构词方式多、词义复杂,不能要求小学生全部掌握,也不能给他们讲解名词术语,而是要通过切合实际的练习进行、并指导学生利用图画、手势等各种方式理解词语,也可能采用先理解合成词中各语素的意义再综合理解,或是利用近义、反义、褒贬义等方法。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领地里,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进行摸索和积累,从而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学生,让他们能找到阅读的乐趣,更要找到阅读的钥匙。使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我希望:孩子们喜爱阅读、用心阅读、快乐阅读,能在书海中遨游,感受这个缤纷世界的无穷奥秘!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阅读教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而且这种贵在“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把阅读作为重点。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技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掌握阅读中的几种方法。同时通过阅读对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画等全面训练,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并完成规定的识字任务,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保证低年级的阅读质量,在教学实际中,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兴趣,诱导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如果硬性要求他们读多少书,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因此,老师应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1.通过故事引趣
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受到感染。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了。
2.利用设疑激趣
在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在讲完12生肖的故事时,问道老鼠那么小,并且怕猫,可为什么它要排在第一位呢?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要我讲,我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老师就是从这本书里知道的。我把准备好的资料发给孩子们,此时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二、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
我们要求学生多阅读,但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读,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了能让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做到读有所获,我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与看、说相结合,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1、读与看相结合
新教材的课本(尤其是低年级),每篇课文都配有许多形象、生动、活泼的精美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着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坐井观天》《纸船和风筝》……。低年级学生对这些插图非常喜欢,甚至是爱不释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朗读课文。通过读与看的结合,由直观形象的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既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如:我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三幅插图,看后说说丑小鸭长的什么样?家里的哥哥姐姐和公鸡怎样对它?它变成白天鹅后是什么样子?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一定的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结果,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文中的字词句。
2、读与说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更应该加强对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乌鸦喝水》、《爱迪生救妈妈》等一些含有故事情节且内容浅显易懂的课文时,我都是先带学生学习生字,然后让他们反复地朗读,用自己的话复述出课文的内容或续编故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用普通话表达出自己的见解,留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三、培养阅读的习惯
阅读习惯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训练、矫正,必须从低年级抓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人终身受益。
第一,爱护图书的习惯。高尔基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可是我们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课本和作业本往往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五马分尸,皱巴巴脏兮兮,这些不爱护图书的习惯对日后学习活动十分不利。
第二,健康阅读的习惯。近年来,不少眼科专家通过不同的媒体呼吁“近视眼低龄化隐忧”。阅读姿势、写字姿势、用眼卫生成为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痼疾。有些小学生翻开书本,习惯手指蘸口水,或者随意卷书角等,都应予及时纠正。
第三,勤于动笔的习惯。有句俗语说得好,“读书不带笔,就像吃饭不带筷子”。低年级从摘抄好词好句开始。逐步提高要求。
四、抓好字、词、句的理解,打好阅读基础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认字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必须正确认字,掌握一定的识字量。掌握字的音、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才能顺利地看书、看报,感知文章内容。要训练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汉语词汇量大、构词方式多、词义复杂,不能要求小学生全部掌握,也不能给他们讲解名词术语,而是要通过切合实际的练习进行、并指导学生利用图画、手势等各种方式理解词语,也可能采用先理解合成词中各语素的意义再综合理解,或是利用近义、反义、褒贬义等方法。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领地里,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进行摸索和积累,从而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学生,让他们能找到阅读的乐趣,更要找到阅读的钥匙。使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我希望:孩子们喜爱阅读、用心阅读、快乐阅读,能在书海中遨游,感受这个缤纷世界的无穷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