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地探求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能力,其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阅读、复习、实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自学能力;学习方式;新教材;阅读;复习;实验
自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地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独立感知和理解化学教材及有关课外书籍,从中获取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1 从阅读中积极获取化学信息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化学教科书是学生获得化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科学观的重要工具,是初三学生阅读的重要资源。如新教材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适应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安排的一些提高或扩展要求的内容素材,包括化学史实、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应用等栏目,就是学生们阅读的好素材。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若初三学生在平时不注重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自觉地独立地阅读教科书,往往只能死记一些课堂上传授的化学知识,却不能正确理解教科书中的化学内容,不会有效地使用教科书。这些学生很难真正地获得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和价值观,也缺乏对化学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创新,要改变教书匠的身份。宋心琦教授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未来的化学家,至少其中大部分不是化学家,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讲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时,我把阅读食盐袋标签的内容纳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的栏目 ,让他们通过阅读身边的商品标签感受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在讲物质组成表示方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真正感知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我把老百姓种田用的化肥袋带入课堂,和学生们共同阅读上面的文字,把学生的注意力自觉地转移到“活动与探究”的栏目中来;为了让学生感知老百姓种田的成本,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6页第12题,充分运用化肥的含氮量和市场化肥价格对比,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练习与实践”栏目中来 。
一位有较强阅读能力的学生,即使没有化学老师,他也能从化学教材中获取许多化学知识,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联系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尽管课本中也做了一些介绍,但是更多的信息存在于课外书中。
2 从复习中积极构建化学知识
知识的结构是影响思维的重要变量。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有序的知识,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这是因为“新知识总是要停泊在旧知识的锚桩上。”也就是说学习的新知识一定要与旧知识进行联系,接受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含混不清的知识会对新知识产生严重的干扰,也使原有的知识含混了,导致新知识的学习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给理解、记忆及应用造成极大困难。可见,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是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
新教材中“整理与归纳”栏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构建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过程。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注重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自觉的、独立的、稳固的、持续的化学阅读习惯,使得大多数学生化学课后复习时为了在抽检中获得好成绩采用传统的复习笔记和教科书居多,很少有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随着初三学习任务的增重,学生疲惫应付各门功课的作业,也无法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最佳途径。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能独立地回顾、梳理与归纳知识,使知识序列化与系列化,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要求并帮助学生做到应当会的和应当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定要及时掌握,做到“日清月结”或“章节结清”。首先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应是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抓规律、记特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概括归纳,构造知识块、知识链,形成网。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按反应原理-仪器药品-气体发生-气体检验-是否需要尾气处理的序列组织教学,并从每一个知识点沿不同角度、途径发散,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并找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点有机地联系为一个知识网 。其次以简驭繁。学习繁难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努力寻找知识和思维的转化点。一方面将繁难知识转化分解为简单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从训练常规思维出发,用一般方法解决繁难问题。只有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应用知识网络,产生有条理的联想,再经过筛选、比较、判断、推理,形成通畅的思路,达到问题的快速准确解决。
3 从实验中积极培养化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所有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除了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奇妙变化时,可增加一个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用长的可弯的饮料吸管作为导管,利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学生呼出的气体,另取一空集气瓶作对比,然后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含量。也将有些简单的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教师边讲学生边做的实验,如过滤浑浊的水,由于学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往往动手时手忙脚乱,自己急得满头是汗,滑稽的动作也赢来下面同学的阵阵笑声。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不能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只有通过学生互相搜集证据来评价比较,设法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其认真反思,自己发现自身原有知识的局限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本质,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操作,补充完善得到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最终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体验探究曲折与乐趣的目的。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可适当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新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可以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协助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 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定能使学生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玉敏,房慧瑾,熊祥亮.中学生化学自学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化学教育,2005,26,(6):40-42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修订本.九年级.上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自学能力;学习方式;新教材;阅读;复习;实验
自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地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独立感知和理解化学教材及有关课外书籍,从中获取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1 从阅读中积极获取化学信息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化学教科书是学生获得化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科学观的重要工具,是初三学生阅读的重要资源。如新教材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适应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安排的一些提高或扩展要求的内容素材,包括化学史实、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应用等栏目,就是学生们阅读的好素材。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若初三学生在平时不注重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自觉地独立地阅读教科书,往往只能死记一些课堂上传授的化学知识,却不能正确理解教科书中的化学内容,不会有效地使用教科书。这些学生很难真正地获得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和价值观,也缺乏对化学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创新,要改变教书匠的身份。宋心琦教授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未来的化学家,至少其中大部分不是化学家,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讲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时,我把阅读食盐袋标签的内容纳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的栏目 ,让他们通过阅读身边的商品标签感受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在讲物质组成表示方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真正感知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我把老百姓种田用的化肥袋带入课堂,和学生们共同阅读上面的文字,把学生的注意力自觉地转移到“活动与探究”的栏目中来;为了让学生感知老百姓种田的成本,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6页第12题,充分运用化肥的含氮量和市场化肥价格对比,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练习与实践”栏目中来 。
一位有较强阅读能力的学生,即使没有化学老师,他也能从化学教材中获取许多化学知识,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联系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尽管课本中也做了一些介绍,但是更多的信息存在于课外书中。
2 从复习中积极构建化学知识
知识的结构是影响思维的重要变量。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有序的知识,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这是因为“新知识总是要停泊在旧知识的锚桩上。”也就是说学习的新知识一定要与旧知识进行联系,接受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含混不清的知识会对新知识产生严重的干扰,也使原有的知识含混了,导致新知识的学习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给理解、记忆及应用造成极大困难。可见,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是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
新教材中“整理与归纳”栏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构建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过程。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注重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自觉的、独立的、稳固的、持续的化学阅读习惯,使得大多数学生化学课后复习时为了在抽检中获得好成绩采用传统的复习笔记和教科书居多,很少有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随着初三学习任务的增重,学生疲惫应付各门功课的作业,也无法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最佳途径。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能独立地回顾、梳理与归纳知识,使知识序列化与系列化,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要求并帮助学生做到应当会的和应当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定要及时掌握,做到“日清月结”或“章节结清”。首先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应是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抓规律、记特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概括归纳,构造知识块、知识链,形成网。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按反应原理-仪器药品-气体发生-气体检验-是否需要尾气处理的序列组织教学,并从每一个知识点沿不同角度、途径发散,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并找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点有机地联系为一个知识网 。其次以简驭繁。学习繁难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努力寻找知识和思维的转化点。一方面将繁难知识转化分解为简单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从训练常规思维出发,用一般方法解决繁难问题。只有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应用知识网络,产生有条理的联想,再经过筛选、比较、判断、推理,形成通畅的思路,达到问题的快速准确解决。
3 从实验中积极培养化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所有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除了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奇妙变化时,可增加一个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用长的可弯的饮料吸管作为导管,利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学生呼出的气体,另取一空集气瓶作对比,然后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含量。也将有些简单的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教师边讲学生边做的实验,如过滤浑浊的水,由于学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往往动手时手忙脚乱,自己急得满头是汗,滑稽的动作也赢来下面同学的阵阵笑声。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不能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只有通过学生互相搜集证据来评价比较,设法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其认真反思,自己发现自身原有知识的局限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本质,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操作,补充完善得到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最终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体验探究曲折与乐趣的目的。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可适当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新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可以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协助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 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定能使学生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玉敏,房慧瑾,熊祥亮.中学生化学自学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化学教育,2005,26,(6):40-42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修订本.九年级.上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