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4名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上采用丹参酮静脉滴注进行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如此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33%,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4.32%,两组的数据较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用丹参酮进行静脉滴注能有效的改善各项心脏治疗,对疗效的提高很明显。
关键词:丹参酮;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在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在逐渐的改变,人口老年化已是大势所趋[1]。老年人口增多也在医疗上有所影响,许多老年性疾病在近几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近几年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范畴,若处理不当,十分容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一定要重视起来[2]。本文就丹参酮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治疗组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0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9.3±4.55)岁,得病时间在4个月到5.3年之间,平均(4.22±1.3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6人,女性患者18人,年龄在60岁到85岁之间,平均(69.4±3.2)岁,得病时间在4个月到5.2年之间,平均(4.32±1.33)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结果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丹参酮注射液的静脉滴注,丹参酮注射液的规格是40毫升加0.9%的生理盐水,滴注速度为每分钟30滴,每天滴注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过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
1.3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的标准,确证所选的患者均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通过(χ±s)的形式来表示,并且采用 t进行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结果又统计学上的差异,且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74.32%,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3%,且治疗组患者的CRP水平也要比对照组的低,说明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更好。详见表1、2。
3 讨论
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劳力型心绞痛,另一类则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又叫缺血性胸痛[3]。主要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内的血液流动不畅通,造成了心脏的血流量减小,导致心脏缺血诱发心绞痛,其致病机理同心肌梗死如出一辙,但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更容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这对患者来说十分危险。我国医学对此病主要的看法是要通心脉、除血瘀,即活血化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
综上,丹参酮注射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对改善心脏供血,提高心脏抗缺氧能力等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资料:
[1]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4(22):57-61.
[2]刘冰.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5(4):295-304.
[3]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 2004: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20-21.
[4]黄卉,权旭东,马越娇.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0(11):19l-192.
[5]梁勇,羊裔明,袁淑兰.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2,31(4):304.
关键词:丹参酮;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在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在逐渐的改变,人口老年化已是大势所趋[1]。老年人口增多也在医疗上有所影响,许多老年性疾病在近几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近几年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范畴,若处理不当,十分容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一定要重视起来[2]。本文就丹参酮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治疗组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0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9.3±4.55)岁,得病时间在4个月到5.3年之间,平均(4.22±1.3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6人,女性患者18人,年龄在60岁到85岁之间,平均(69.4±3.2)岁,得病时间在4个月到5.2年之间,平均(4.32±1.33)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结果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丹参酮注射液的静脉滴注,丹参酮注射液的规格是40毫升加0.9%的生理盐水,滴注速度为每分钟30滴,每天滴注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过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
1.3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的标准,确证所选的患者均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通过(χ±s)的形式来表示,并且采用 t进行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结果又统计学上的差异,且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74.32%,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3%,且治疗组患者的CRP水平也要比对照组的低,说明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更好。详见表1、2。
3 讨论
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劳力型心绞痛,另一类则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又叫缺血性胸痛[3]。主要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内的血液流动不畅通,造成了心脏的血流量减小,导致心脏缺血诱发心绞痛,其致病机理同心肌梗死如出一辙,但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更容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这对患者来说十分危险。我国医学对此病主要的看法是要通心脉、除血瘀,即活血化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
综上,丹参酮注射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对改善心脏供血,提高心脏抗缺氧能力等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资料:
[1]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4(22):57-61.
[2]刘冰.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5(4):295-304.
[3]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 2004: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20-21.
[4]黄卉,权旭东,马越娇.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0(11):19l-192.
[5]梁勇,羊裔明,袁淑兰.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2,31(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