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深冬,本就是病症多发的季节,加之雾霾时不时地
“骚扰”,让人不小心就会“中招”。生病了要及时就医,这是我们从小就明了的道理。然而,就医却成了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雾霾”:据新浪网报道,位于武汉的同济医院下属的儿童医院,仅排队挂号就需要耗去5小时以上;据光明网报道,一对外地夫妇带孩子去昆明市儿童医院看病,从清晨就开始排队挂号……
在我们的印象里,就医似乎就等同于无止境的排队,挂号需要排队、就诊需要排队、付费更需要排队,让人直呼“看病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信息化技术能否让求医路变得更“顺畅”呢?
来到杭州红十字会医院,记者突发奇想,何不扮演一回病人,亲身体会下排队的感受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记者走入医院大厅,发现人来人往,却并没有找到想象中的“长龙”景象。记者不由得心生疑惑,难道来这里看病不用排队?为了求证猜想,记者赶紧联系了医院副院长邓旻,请他来答疑解惑。
“让老百姓看病更舒心”
“我相信,你进来的时候没有看到排队的景象吧?这都是我们‘智慧医疗’的功劳。”不等提出疑问,邓旻满是自豪地“反问”了记者。“我们建设‘智慧医疗’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看病能更舒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排队。”
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先诊疗后付费”“病人选医生”等一系列思路和措施。2012年,新一届杭州市卫生局领导班子提出了“医学有局限勇攀高峰、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的精神,着力改进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烦”的症结。
作为试点单位的杭州红会医院为了改善老百姓就医环境、就医流程与就医感受,以何革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仔细分析症结所在,对传统就医模式进行了较彻底的改造。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并不乐观。10余年前,何革院长前往福建“取经”,试图将预交费与预约挂号制度带回杭州。无奈当时医院只有内部的信息交流系统,并不足以支撑对外业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化改造具有工程庞大、投入高昂等特点,经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形,一阵风吹过就什么也没剩下。
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同时,结合多功能的杭州市民卡,由杭州市卫生局、医保局、市民卡公司等部门的联合商讨,以市民卡、医保卡预约挂号为突破口的“智慧医疗”初具雏形。
“如同美剧般的建设过程”
从初具雏形到开花结果需要一个过程,凡事都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用邓旻的话来说就是:“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经历了3个阶段,就像美剧一样,分3季‘播出’。”
第1季的“播出时间”为2012年上半年至8月,“播出内容”为实现了门诊全预约、分时段诊疗。门诊全预约是指病人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挂任何一位医生的号子,并在预约时间段内就诊即可。分时段诊疗是指对于CT、磁共振、B超、胃镜等一些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检查项目,病人只要根据预约的时段来做检查,不需要再盲目等待。
第1季成功“播出”之后,确实有效缩短了病人的就医时间。然而,杭州红会医院经过对传统就医模式的研究发现,除排队挂号外,每次付费都需要不短的排队时间。
于是,名为“诊间结算”的第2季正式“开播”。能够边诊疗、边付费的诊间结算主要适用于杭州市民卡,凡持有杭州市民卡就诊的医保病人,只要市民卡账户里有余额,并开通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功能,在医院门诊医生诊间便能实现一次插卡、两次结算,即通过市民卡上的医保功能完成医保部分的结算,同时通过市民卡账户完成自费部分的结算。病人可直接去就诊、检查或药房拿药,彻底告别“排队——就诊——付费——再排队”的烦人流程。
有过就医经验的人肯定对传统就医模式诊间内乱糟糟的环境颇为不满,不仅自己的隐私得不到保护,医生也无法专心于诊疗之中。有鉴于此,杭州红会医院在第1、2季的基础上推出了第3季——诊间挂号报到系统。每个诊间门外都安装有一台设备,病人能够凭市民卡(市医保)、省医保卡、自费卡在这里“插卡挂号”,并在屏幕上“看诊号”栏显示自己的序号;病人遵照医生的嘱咐做完检查后回到诊室,就再刷一次卡以示报到,“其他号”栏就会显示出他的序号,实现了就诊有序、透明、公平,大大改善了就诊环境,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目前,我们只能说小有成绩,未来还有好多季等待‘播出’。”邓旻如是说。
“我们需要做更多”
传统就诊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在杭州红会医院已经得到了有效扼制,邓旻的一句话又引发了记者的深思:“尊重今天的患者,就是尊重明天的我,我们需要做更多。”
是啊,目前杭州红会医院的信息化改造措施主要集中于诊疗、检查环节,在其他环节表现如何呢?功能强大的市民卡,难道只能用于挂号与缴费吗?能否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医疗服务“下沉”,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呢?针对“看病贵”现象,又有什么措施?
所幸,这一切都已在逐步实施之中。据介绍,杭州红会医院将依托市民卡,实现“市民卡全院通”,在医院内的所有消费都能通过市民卡一卡解决。针对住院的病人,医院实施了“出入院床边化”,病人只要整理好个人物品,出入院的结算手续都能在床边完成。最引人关注的医疗资源共享问题,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市级医院检查结果互看互认,实现了对所辖社区医院的远程医疗指导中心。此外,护理电子病历、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合理用药系统都已经得到应用。
“身体健康”是我们最为喜闻乐见的祝福语,我们都期盼着健康长寿。相信,随着“智慧医疗”进程的不断加深,我们的健康将得到更多的保障。
“骚扰”,让人不小心就会“中招”。生病了要及时就医,这是我们从小就明了的道理。然而,就医却成了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雾霾”:据新浪网报道,位于武汉的同济医院下属的儿童医院,仅排队挂号就需要耗去5小时以上;据光明网报道,一对外地夫妇带孩子去昆明市儿童医院看病,从清晨就开始排队挂号……
在我们的印象里,就医似乎就等同于无止境的排队,挂号需要排队、就诊需要排队、付费更需要排队,让人直呼“看病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信息化技术能否让求医路变得更“顺畅”呢?
来到杭州红十字会医院,记者突发奇想,何不扮演一回病人,亲身体会下排队的感受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记者走入医院大厅,发现人来人往,却并没有找到想象中的“长龙”景象。记者不由得心生疑惑,难道来这里看病不用排队?为了求证猜想,记者赶紧联系了医院副院长邓旻,请他来答疑解惑。
“让老百姓看病更舒心”
“我相信,你进来的时候没有看到排队的景象吧?这都是我们‘智慧医疗’的功劳。”不等提出疑问,邓旻满是自豪地“反问”了记者。“我们建设‘智慧医疗’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看病能更舒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排队。”
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先诊疗后付费”“病人选医生”等一系列思路和措施。2012年,新一届杭州市卫生局领导班子提出了“医学有局限勇攀高峰、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的精神,着力改进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烦”的症结。
作为试点单位的杭州红会医院为了改善老百姓就医环境、就医流程与就医感受,以何革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仔细分析症结所在,对传统就医模式进行了较彻底的改造。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并不乐观。10余年前,何革院长前往福建“取经”,试图将预交费与预约挂号制度带回杭州。无奈当时医院只有内部的信息交流系统,并不足以支撑对外业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化改造具有工程庞大、投入高昂等特点,经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形,一阵风吹过就什么也没剩下。
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同时,结合多功能的杭州市民卡,由杭州市卫生局、医保局、市民卡公司等部门的联合商讨,以市民卡、医保卡预约挂号为突破口的“智慧医疗”初具雏形。
“如同美剧般的建设过程”
从初具雏形到开花结果需要一个过程,凡事都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用邓旻的话来说就是:“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经历了3个阶段,就像美剧一样,分3季‘播出’。”
第1季的“播出时间”为2012年上半年至8月,“播出内容”为实现了门诊全预约、分时段诊疗。门诊全预约是指病人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挂任何一位医生的号子,并在预约时间段内就诊即可。分时段诊疗是指对于CT、磁共振、B超、胃镜等一些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检查项目,病人只要根据预约的时段来做检查,不需要再盲目等待。
第1季成功“播出”之后,确实有效缩短了病人的就医时间。然而,杭州红会医院经过对传统就医模式的研究发现,除排队挂号外,每次付费都需要不短的排队时间。
于是,名为“诊间结算”的第2季正式“开播”。能够边诊疗、边付费的诊间结算主要适用于杭州市民卡,凡持有杭州市民卡就诊的医保病人,只要市民卡账户里有余额,并开通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功能,在医院门诊医生诊间便能实现一次插卡、两次结算,即通过市民卡上的医保功能完成医保部分的结算,同时通过市民卡账户完成自费部分的结算。病人可直接去就诊、检查或药房拿药,彻底告别“排队——就诊——付费——再排队”的烦人流程。
有过就医经验的人肯定对传统就医模式诊间内乱糟糟的环境颇为不满,不仅自己的隐私得不到保护,医生也无法专心于诊疗之中。有鉴于此,杭州红会医院在第1、2季的基础上推出了第3季——诊间挂号报到系统。每个诊间门外都安装有一台设备,病人能够凭市民卡(市医保)、省医保卡、自费卡在这里“插卡挂号”,并在屏幕上“看诊号”栏显示自己的序号;病人遵照医生的嘱咐做完检查后回到诊室,就再刷一次卡以示报到,“其他号”栏就会显示出他的序号,实现了就诊有序、透明、公平,大大改善了就诊环境,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目前,我们只能说小有成绩,未来还有好多季等待‘播出’。”邓旻如是说。
“我们需要做更多”
传统就诊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在杭州红会医院已经得到了有效扼制,邓旻的一句话又引发了记者的深思:“尊重今天的患者,就是尊重明天的我,我们需要做更多。”
是啊,目前杭州红会医院的信息化改造措施主要集中于诊疗、检查环节,在其他环节表现如何呢?功能强大的市民卡,难道只能用于挂号与缴费吗?能否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医疗服务“下沉”,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呢?针对“看病贵”现象,又有什么措施?
所幸,这一切都已在逐步实施之中。据介绍,杭州红会医院将依托市民卡,实现“市民卡全院通”,在医院内的所有消费都能通过市民卡一卡解决。针对住院的病人,医院实施了“出入院床边化”,病人只要整理好个人物品,出入院的结算手续都能在床边完成。最引人关注的医疗资源共享问题,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市级医院检查结果互看互认,实现了对所辖社区医院的远程医疗指导中心。此外,护理电子病历、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合理用药系统都已经得到应用。
“身体健康”是我们最为喜闻乐见的祝福语,我们都期盼着健康长寿。相信,随着“智慧医疗”进程的不断加深,我们的健康将得到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