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既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又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教师普遍认可这一理论,在设计课时都会以某种情感升华活动结束,以求实现人文性目标。但可惜的是,这些活动经常给人牵强、凑合之感,效果适得其反。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不应该浅尝辄止,真正的人文性应该触动人的内心,在此基础上激发思考,并最终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人文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教师需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思维参与,水到渠成实现人文性目标。下面,以两个案例说明笔者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践人文性。
案例一:《最后的演讲》
好的教学素材,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即便只字不语,其情感震荡依旧深入人心,并经久不消。兰迪·鲍许(Randy Pausch)的《最后的演讲》(The Last Lecture)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最后的演讲》一书讲述了大学教授兰迪·鲍许的真实故事。兰迪·鲍许在身患绝症,只能再活几个月的情况下,坚持如约完成最后一次演讲,并完成其最后著作《最后的演讲》。全书满含夫妻之间和父母对子女的爱与不舍,读来令人不胜唏嘘。
笔者在教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模块第二单元的英雄话题(Heroes)时,精选了《最后的演讲》中的六个章节,分别是兰迪·鲍许和本书背景介绍、兰迪·鲍许身患绝症后仍坚持进行最后的演讲、回忆父母的教育对其终生影响、用跟侄子侄女相处的故事阐述教育理念、乐观面对绝症使警察取消对其超速罚单、兰迪·鲍许与妻子一起面对死亡的心路历程。我把上述这六个内容,作为对该单元话题的延伸与拓展。笔者认为该书的主人公在面对不幸时,以极其乐观的人生态度、睿智的观察力和感悟,以及对家人深深的爱谱写了一曲完美的英雄赞歌,足以打动所有读者的内心。笔者所选这些章节具有以下特点:语言朴实无华却发人深省或感人至深,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深情。
譬如,在全书的第一章,作者谈到坚持完成最后的演讲的原因。他用了一个“瓶中信”的比喻,他说他以演讲的名义,试图把自己装进一个瓶子里,有一天,这个瓶子会被冲到沙滩上,他的孩子会收到这封“信”。他还用了三个排比句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孩子们做任何他能做的事:如果他是画家,愿意为孩子作画;如果他是音乐家,愿意为孩子谱曲。但他是演讲者,他要为孩子们做最后的演讲。
无论是“瓶中信”的比喻,还是三个排比句,给读者的感觉是: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联想到兰迪·鲍许将不久于人世,尚在与时间赛跑,努力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留给他深爱的三个孩子。读者对他的欣赏和崇拜感油然而生。
再如,兰迪·鲍许在谈到自己得癌症时,用“lucky”(幸运的)一词来形容自己,原因是癌症给了他临死前跟妻子和孩子进行必要交流的时间,如果他得的是心脏病或遭遇车祸,他就不会这么幸运。面对死神,兰迪·鲍许称自己“幸运”,这是何等坚强、乐观的人啊!
兰迪·鲍和他妻子之间诸多对话和内心独白更是足以让每个读者感伤。他妻子曾说了这样一段话:“I can’t imagine rolling over in bed and you’re not there.”“I can’t picture myself taking the kids on vacation and you not being with us.”(我无法想象翻过身来,你已不在那里!我无法想象带孩子们去度假,你却无法再与我们同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读着读着,眼眶就红了。有什么比彼此深深相爱的亲人或爱人的生离死别更让人揪心呢?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能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从而引起共鸣或思考,这就是语言学科最具魅力的特点。
在《最后的演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未做过多的课堂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分享和感受为主,譬如:大声朗读,感受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情感;分享最打动自己的一句话或一个情景并说明理由;分享从所读的内容中获得的启发。
学生在课上分享时说:“我要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去好好关爱自己的家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下一秒中我们是否还在一起。我不希望拥有‘有时间跟家人说再见’的‘幸运’,我不想有能跟家人在一起却没在一起的遗憾!”可见,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的教学素材必然会触动学生。这才是语言的魅力,才是语言的人文性所在。
案例二:低头族
除了真情实感的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话题,激发学生真正的思考,也能有效实现英语课堂的人文性。在学完北师大版第二模块第四单元网络空间(Cyberspace)话题后,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了一个新话题:低头族(phubbing)。该话题用了三个课时,所选材料有诗歌、短视频、演讲等。这些材料(如下表所示)的共同特点:时代感强,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或思考。
表:低头族(phubbing)话题相关素材
素材 形式 内容
1. Look up 诗歌 介绍手机、Ipad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A love story 短视频 因低头看手机而错失姻缘的虚拟故事
3. A word is born 短视频 介绍phubbing一词创造过程
4. Connected, but alone TED演讲 剖析了现代人迷恋网络交流的原因
在充分研究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笔者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用图片和诗歌(Look up)引导学生思考在技术时代,人们间联系更多还是更少?
2.学生为“低头族”造词,然后观看《A word is born》,了解phubbing一词的来历。
3.学生课外完成家庭调查,调查包括如下问题:父母是否是低头族?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在家里当低头族是否可以接受?人们成为低头族的原因?如何避免成为低头族?课上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4.通过调查结果课堂分享,学生初步了解低头族盛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观看名为“Connected, but alone”的演讲,并回答为什么人们更喜欢网上交流?
5.结合“A love story”的视频继续探讨低头族的代价。该视频在美妙的音乐和朗诵中呈现了一对男女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偶遇、一见钟情、约会、相爱、结婚、生子、相伴老去。之后,笔者告诉学生这一切都只是幻想,故事另有真相,并要求大家结合当天课堂话题猜测。教师最后朗读真相:这一切都未曾发生,因为当机会来临时,你正低头看手机。
在探讨“低头族”的课上,学生的思维前所未有的活跃,时而是会心的笑,时而是安静的思考。这个话题让他们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如何取舍生活方式。
上述两个课例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师没有刻意设计任何说教活动,但许多学生在品读完《最后的演讲》的六个章节后,发自内心地评价主人公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学完“低头族”后,学生在课外继续热烈讨论过分依恋手机的话题。这种思考和反馈正是笔者所追求的“教育”。毋庸置疑,人文性是语言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机械、呆板的情感教育显然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需求。真正的人文性应该“润物细无声”,依托于精选素材和活动,于无形间让学生品味真、善、美,反思言行、陶冶情操。通过精选素材帮助学生获得真触动、真思考,英语课上的人文性将水到渠成。
案例一:《最后的演讲》
好的教学素材,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即便只字不语,其情感震荡依旧深入人心,并经久不消。兰迪·鲍许(Randy Pausch)的《最后的演讲》(The Last Lecture)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最后的演讲》一书讲述了大学教授兰迪·鲍许的真实故事。兰迪·鲍许在身患绝症,只能再活几个月的情况下,坚持如约完成最后一次演讲,并完成其最后著作《最后的演讲》。全书满含夫妻之间和父母对子女的爱与不舍,读来令人不胜唏嘘。
笔者在教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模块第二单元的英雄话题(Heroes)时,精选了《最后的演讲》中的六个章节,分别是兰迪·鲍许和本书背景介绍、兰迪·鲍许身患绝症后仍坚持进行最后的演讲、回忆父母的教育对其终生影响、用跟侄子侄女相处的故事阐述教育理念、乐观面对绝症使警察取消对其超速罚单、兰迪·鲍许与妻子一起面对死亡的心路历程。我把上述这六个内容,作为对该单元话题的延伸与拓展。笔者认为该书的主人公在面对不幸时,以极其乐观的人生态度、睿智的观察力和感悟,以及对家人深深的爱谱写了一曲完美的英雄赞歌,足以打动所有读者的内心。笔者所选这些章节具有以下特点:语言朴实无华却发人深省或感人至深,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深情。
譬如,在全书的第一章,作者谈到坚持完成最后的演讲的原因。他用了一个“瓶中信”的比喻,他说他以演讲的名义,试图把自己装进一个瓶子里,有一天,这个瓶子会被冲到沙滩上,他的孩子会收到这封“信”。他还用了三个排比句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孩子们做任何他能做的事:如果他是画家,愿意为孩子作画;如果他是音乐家,愿意为孩子谱曲。但他是演讲者,他要为孩子们做最后的演讲。
无论是“瓶中信”的比喻,还是三个排比句,给读者的感觉是: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联想到兰迪·鲍许将不久于人世,尚在与时间赛跑,努力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留给他深爱的三个孩子。读者对他的欣赏和崇拜感油然而生。
再如,兰迪·鲍许在谈到自己得癌症时,用“lucky”(幸运的)一词来形容自己,原因是癌症给了他临死前跟妻子和孩子进行必要交流的时间,如果他得的是心脏病或遭遇车祸,他就不会这么幸运。面对死神,兰迪·鲍许称自己“幸运”,这是何等坚强、乐观的人啊!
兰迪·鲍和他妻子之间诸多对话和内心独白更是足以让每个读者感伤。他妻子曾说了这样一段话:“I can’t imagine rolling over in bed and you’re not there.”“I can’t picture myself taking the kids on vacation and you not being with us.”(我无法想象翻过身来,你已不在那里!我无法想象带孩子们去度假,你却无法再与我们同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读着读着,眼眶就红了。有什么比彼此深深相爱的亲人或爱人的生离死别更让人揪心呢?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能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从而引起共鸣或思考,这就是语言学科最具魅力的特点。
在《最后的演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未做过多的课堂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分享和感受为主,譬如:大声朗读,感受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情感;分享最打动自己的一句话或一个情景并说明理由;分享从所读的内容中获得的启发。
学生在课上分享时说:“我要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去好好关爱自己的家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下一秒中我们是否还在一起。我不希望拥有‘有时间跟家人说再见’的‘幸运’,我不想有能跟家人在一起却没在一起的遗憾!”可见,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的教学素材必然会触动学生。这才是语言的魅力,才是语言的人文性所在。
案例二:低头族
除了真情实感的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话题,激发学生真正的思考,也能有效实现英语课堂的人文性。在学完北师大版第二模块第四单元网络空间(Cyberspace)话题后,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了一个新话题:低头族(phubbing)。该话题用了三个课时,所选材料有诗歌、短视频、演讲等。这些材料(如下表所示)的共同特点:时代感强,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或思考。
表:低头族(phubbing)话题相关素材
素材 形式 内容
1. Look up 诗歌 介绍手机、Ipad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A love story 短视频 因低头看手机而错失姻缘的虚拟故事
3. A word is born 短视频 介绍phubbing一词创造过程
4. Connected, but alone TED演讲 剖析了现代人迷恋网络交流的原因
在充分研究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笔者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用图片和诗歌(Look up)引导学生思考在技术时代,人们间联系更多还是更少?
2.学生为“低头族”造词,然后观看《A word is born》,了解phubbing一词的来历。
3.学生课外完成家庭调查,调查包括如下问题:父母是否是低头族?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在家里当低头族是否可以接受?人们成为低头族的原因?如何避免成为低头族?课上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4.通过调查结果课堂分享,学生初步了解低头族盛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观看名为“Connected, but alone”的演讲,并回答为什么人们更喜欢网上交流?
5.结合“A love story”的视频继续探讨低头族的代价。该视频在美妙的音乐和朗诵中呈现了一对男女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偶遇、一见钟情、约会、相爱、结婚、生子、相伴老去。之后,笔者告诉学生这一切都只是幻想,故事另有真相,并要求大家结合当天课堂话题猜测。教师最后朗读真相:这一切都未曾发生,因为当机会来临时,你正低头看手机。
在探讨“低头族”的课上,学生的思维前所未有的活跃,时而是会心的笑,时而是安静的思考。这个话题让他们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如何取舍生活方式。
上述两个课例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师没有刻意设计任何说教活动,但许多学生在品读完《最后的演讲》的六个章节后,发自内心地评价主人公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学完“低头族”后,学生在课外继续热烈讨论过分依恋手机的话题。这种思考和反馈正是笔者所追求的“教育”。毋庸置疑,人文性是语言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机械、呆板的情感教育显然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需求。真正的人文性应该“润物细无声”,依托于精选素材和活动,于无形间让学生品味真、善、美,反思言行、陶冶情操。通过精选素材帮助学生获得真触动、真思考,英语课上的人文性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