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成熟,而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获取直观体验,是学生对物理知识与原理进行理解和验证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物理实验常常是教师亲手演示实验或者口头说实验,学生很难获取真切的体验,也不会有效掌握物理知识与原理。因此,提高物理实验的有效性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探究的课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实验教学策略,其主要思想是多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過动手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运用实验;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89
引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将复杂、晦涩的物理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究。
一、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授课时往往先将实验的步骤给学生讲解清楚,并且也会提前告知这个实验会获得什么样的物理现象。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实验本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却变成了一种告知的过程,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能动性。因此初中物理老师要创新实验教学,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要善于放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验的结果,并且要让学生反复地进行试验。通过反复实验论证物理结论的正确性。创新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物理实验惊、奇、险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答案。为此,教师可创设物理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惯性现象”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如果运用惯性实验演示仪进行实验,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用鸡蛋进行实验,先提出问题:硬塑料片弹出时,鸡蛋将落到何处?会不会摔破?然后让学生进行演示,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迅速将塑料片弹出,鸡蛋并不随塑料片向前运动,而是落入下面的杯中。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从而有了探究的欲望。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的宗旨是让学生亲手体验与操作,获取物理知识,总结物理规律.如果靠说教讲解是很难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如物理教学中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内容,传统教学多是教师进行演示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操作体验。如让学生向两张平行的纸张中间吹气,吹气前先让学生想一想纸会出现怎样的运动情况,其结果是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在装满水的大试管中放入小试管,使其开口一致,让学生预测一下若将试管倒立,开口处的手拿走以后,小试管会是怎样的运动状态,然后做这个实验,学生会发现小试管起初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学生亲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会比较深刻,之后再总结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四、依学情进行问题引导
课堂探究活动的重点是要让所有学生参与,通过实验观察与探究找出物理规律,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但是探究过程中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游离课堂之外。例如在安排实验环节时,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和提问,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这事实上就是一种教学的失误。在提问问题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为了避免出现满堂灌的情况,就将满堂灌改变成了满堂问,然而这些题目大多都是没有任何诱导性的,学生只能在下面回答是或者不是,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做到和学生进行问题的互动,同时也要提升问题的质量,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全班学生无人回答出来时,教师就需要反思,是否这个问题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范围,或者所提的问题本身有问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有效的提问方式去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
五、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物理实验通常是教师或者学生依据教材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只是单纯的观察一种物理现象,再总结物理规律。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明白蕴含其中的物理原理,但是学生始终处于机械的学习状态.要改变学生这种机械学习状态,就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亲手进行操作实验,这样学生的观察可以更真切,获得的体验会更深刻。如在学习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等实验后,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如何来设计一个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学生可以依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的启发,设计出探究电压关系的实验.整个实验由学生设计并亲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物理这门学科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借助物体的形态来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有关概念,通过总结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帮助学生探寻有关该事物的规律。组织初中物理实验的方式方法也很多,无论什么样的方法,最关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张吉清.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59.
[2]吴青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9-40.
[3]高颖.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N].咸阳日报,2019-11-13(B02).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香屯学校
关键词:初中物理;运用实验;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89
引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将复杂、晦涩的物理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究。
一、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授课时往往先将实验的步骤给学生讲解清楚,并且也会提前告知这个实验会获得什么样的物理现象。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实验本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却变成了一种告知的过程,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能动性。因此初中物理老师要创新实验教学,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要善于放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验的结果,并且要让学生反复地进行试验。通过反复实验论证物理结论的正确性。创新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物理实验惊、奇、险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答案。为此,教师可创设物理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惯性现象”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如果运用惯性实验演示仪进行实验,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用鸡蛋进行实验,先提出问题:硬塑料片弹出时,鸡蛋将落到何处?会不会摔破?然后让学生进行演示,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迅速将塑料片弹出,鸡蛋并不随塑料片向前运动,而是落入下面的杯中。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从而有了探究的欲望。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的宗旨是让学生亲手体验与操作,获取物理知识,总结物理规律.如果靠说教讲解是很难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如物理教学中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内容,传统教学多是教师进行演示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操作体验。如让学生向两张平行的纸张中间吹气,吹气前先让学生想一想纸会出现怎样的运动情况,其结果是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在装满水的大试管中放入小试管,使其开口一致,让学生预测一下若将试管倒立,开口处的手拿走以后,小试管会是怎样的运动状态,然后做这个实验,学生会发现小试管起初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学生亲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会比较深刻,之后再总结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四、依学情进行问题引导
课堂探究活动的重点是要让所有学生参与,通过实验观察与探究找出物理规律,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但是探究过程中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游离课堂之外。例如在安排实验环节时,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和提问,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这事实上就是一种教学的失误。在提问问题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为了避免出现满堂灌的情况,就将满堂灌改变成了满堂问,然而这些题目大多都是没有任何诱导性的,学生只能在下面回答是或者不是,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做到和学生进行问题的互动,同时也要提升问题的质量,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全班学生无人回答出来时,教师就需要反思,是否这个问题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范围,或者所提的问题本身有问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有效的提问方式去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
五、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物理实验通常是教师或者学生依据教材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只是单纯的观察一种物理现象,再总结物理规律。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明白蕴含其中的物理原理,但是学生始终处于机械的学习状态.要改变学生这种机械学习状态,就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亲手进行操作实验,这样学生的观察可以更真切,获得的体验会更深刻。如在学习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等实验后,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如何来设计一个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学生可以依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的启发,设计出探究电压关系的实验.整个实验由学生设计并亲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物理这门学科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借助物体的形态来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有关概念,通过总结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帮助学生探寻有关该事物的规律。组织初中物理实验的方式方法也很多,无论什么样的方法,最关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张吉清.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59.
[2]吴青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9-40.
[3]高颖.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N].咸阳日报,2019-11-13(B02).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香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