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守护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俑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按类型可以分为泥俑、木俑、陶俑等等。
  身披光明甲、脚踏一小鬼,浓眉倒立,双目圆瞪,左臂上举……这个威风凛凛的天王木俑就是新疆博物馆藏的国宝级文物——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这件木俑是1973年考古学家在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206号墓葬中发现的,木俑通高86厘米,由一个彩绘天王和一个素面小鬼组成。
  天王踏鬼木俑采用的是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纹饰描绘一丝不苟,惟妙惟肖。天王全身施彩,头上没有戴战盔,而是将发髻梳到顶部,自然形成一种装饰,发髻中间系有一根红带,显得别具一格。天王身穿铠甲,盘领,左右胸部各佩一块圆形绿色护镜,双肩有护膊,护膊呈虎头状,虎口中吐出桔红色菱格状的内层护膊。铠甲以大红为底色,上面绘有流云纹牡丹花卉,边缘绘有鎏金边饰,使得整副铠甲显得色彩绚丽、富丽堂皇,极富艺术感染力。这些纹饰及色彩与唐代织物相近,所以可推断天王穿的是用于仪仗时的绢甲。天王脚穿黑色彩绘长靴,左脚蹬地,右脚底部有一个圆柱形的榫头,恰好置人小鬼腹部的卯眼中。小鬼的描饰不多,除头绘小红帽、面部用墨线绘出五官外,全身裸露出木质的本色。天王的五官雕刻很有感染力,眉峰上扬,双眼暴突,血盆大口里露出两排结实而有力的雪白牙齿,粉紫色的面部肌肉层次分明,显得非常有力,浑身透出一股凛然正气。而小鬼双手撑地,两腿弯曲,头扭向一侧,露出痛苦挣扎的表情,与天王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令人称奇的是,这件木俑是用三十余块大小不等的木料雕琢后粘合而成,甚至连天王的牙齿这样细小的部分都可以拆卸自如。
  考古发掘中,常把脚下踩踏卧牛、怪兽或昆仑奴的武士俑称之为天王俑。天王俑是唐代墓葬中最常见的镇墓品,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排列,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或四大天王。天王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佛法护卫神逐渐失去原来的姿容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天王俑为唐代所出现的俑类,是在武士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能降魔伏妖,守护佛法,也能驱鬼辟邪,保护墓主的安宁。因此在唐代,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与镇墓兽同为墓葬中的镇邪物。206号的墓主是张雄,其是高昌地区望族,世与高昌王族麴氏互通婚姻,生前张雄位至高昌左卫大将军,其妻出身于高昌王族,可见其身份之显赫,像彩绘天王踏鬼木俑这样的珍品出自于他的墓葬就不奇怪了。全国各地发现的唐代俑类很多,但是木雕天王踏鬼俑目前仅此一例,无论从其雕刻技法、造型,还是用色等方面来看都堪称国宝。
  据考证,张雄死于公元633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西域和中原实在是相距遥远。天王踏鬼木俑却让人们看到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浓重影响,这个人王,如同一身中原“时装”的武将,在制作工艺上却未和中原内地一样采用模具,而只用腹稿,没有用图纸,分段雕刻组合而成,图案精细华美,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体现了西城与中原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考古学家发现,这件天王俑虽然是一身中原武将的服饰,但不经意间露出的裤腿和衲口,却是清晰漂亮的西域特色花纹,两种不同的文化因紊就这样亲密融为一体,显得和谐而又自然,似乎在传递着当时两种义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传递着西域与中原之间唇齿相依的情怀。
其他文献
喜送金蛇迎骏马,神驹更上旖层楼,此刻说马最合时宜。说到“马”,人们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蕴含“马”的吉祥成语,譬如“马到成功”“万马奔腾”“人强马壮”“马不停蹄”“龙马精神”“千军万马”“老马识途”等等。  马是一种比较温顺通人性的动物。在人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马一直被人类视为最友好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马姓在中国是常见的姓氏之一。奔腾不息的龙马精神是中华文化积淀中最宝贵
期刊
近日,笔者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镇十九村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了一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乡饮执照。这份执照的发现对研究清代乡饮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执照保存较好,系白棉纸木版印刷,顶部印有“执照”两字。长38.5厘米、宽36.5厘米,上有文字写到:“乐安县(今广饶县)儒学为发给执照事,现奉藩宪札饬遵例举保宾介以备乡饮等因到学,今经廪增附生员举到蒋荫田年高有德,堪应耆宾容俟,汇案详
期刊
泱泱华夏,精髓贵在“服章之美”。山东博物馆于2013年5月展出的“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中的“锦织明韵”部分,就展出了中国历史最久的第一贵族世家——孔府传世的明代衣冠。尊贵华美的服饰无不体现出了汉家威仪的奇崛魅力,其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红色湖绸斗牛袍尤为光彩夺目。  该件斗牛袍身长120厘米,腰宽59厘米,袖通长213厘米,袖宽63厘米。制作形制为圆领,右衽,大襟,宽袖,左右有摆,腋下有一对红色
期刊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鲜艳夺目的“唐三彩”便是代表之一。“唐三彩”又名“唐代彩色釉陶器”,是在汉代低温铅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三彩”的釉色有黄、绿、褐、蓝、黑、白等,其中以黄、绿、褐三种颜色为基本色调。“三”表示多数之意,故俗称“唐三彩”。三彩器物以瓷土或含瓷土量高的粘土为原料,少部分为陶土作胎,其稳定性、可塑性均高于一般陶器,制作工艺上采用模塑相结合的方法,也有部分刻划、
期刊
1982年,滕州市庄里西村滕国贵族墓地一墓葬中出土了一套青铜编钟,该套编钟共13件,其中编镈4件、钮钟9件,现均收藏于滕州市博物馆(见图1)。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我国从周至清末,对乐器统称八音。按乐器的质地来分类,可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编钟属金类。金类乐器中以钟为贵,在古代青铜编钟是与鼎、簋并列的礼乐重器,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滕州市博物馆藏的这套编
期刊
马——人类再熟悉不过的动物,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谓之午马。从5000万年以前的充满野性、桀骜不驯到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被人类所了解并驯服,马的性格逐渐稳定,它比牛羊更通人性,更善解人意;又能像狗一样忠诚于主人,所以,在古时就被称为“六畜之首”,甚至被尊为神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中就有诗曰“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诗文所描述的是打马球的情景,其时,人与马的
期刊
【摘要】唐寅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诗文书画样样皆精。《秋风纨扇图》是其生平仕女画代表作。本文首先依据作者不同时期笔性特点,对作品创作时期进行分析。继而结合作者创作背景,从作品的创作构思、作品笔墨技法及表达意境等方面对画作加以赏析,以期探寻唐寅精微的艺术世界。  一、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等,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明代著
期刊
苏富比西洋古典油画晚拍中国买家竞得布吕赫尔佳作  7月9日,在伦敦苏富比举行的“西洋古典油画晚拍”上,全场共上拍63件拍品,成交51件,成交率80.95茗,总成交额为58,341,500英镑,为伦敦苏富比该品类拍卖史上最高,共有14位艺术家作品刷新了世界拍卖纪录。中国买家豪掷3,890,500英镑竞得小彼得·布吕赫尔的《冬日的捕鸟陷阱》。
期刊
中贸圣佳2014春拍3.2亿圆满收官  7月6日下午1B时,中贸圣佳201 4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经过两日鏖战,11个专场,携总成交额3.2亿元的佳绩,圆满落下帷幕。在新老客户、海内外藏家的鼎力支持下,为迎接明年中贸圣佳20周年打了一场漂亮的前战。  上海敬华2014春拍以4.15亿元圆满收槌  敬华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于7月1日晚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落幕,总成交额4.15亿元。本次春
期刊
编者按:西王母神话是铜镜常见的装饰题材,阜阳博物馆藏有两枚该题材的铜镜,保存完好、铸工精整、纹饰华美。本刊上期刊登了本文上篇,记述了两枚铜镜的形制与纹饰,并通过分析各地所藏及见于著录的22面西王母禽兽镜的图式物象构成,总结出西王母图像系统的组合特征。本期将刊登本文中篇,分析西王母图像的神话学内涵。  四、几类图像的神话学内涵  汉禽兽镜西王母图像系统的物象组合,看似庞杂、松散而随意配置,实则彼此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