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由于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因此一些学生认为化学难学,内容多、杂、乱。也有学生说化学“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考试时很难得到高分。这些都体现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是很妥当。化学学科既体现了理科重视实验、重思维推理的一面,又体现了文科重视读书、强化记忆的一面。了解了这一特点,只要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化学就会很容易。
一、课前预习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学生掌握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好处:(1)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3)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自学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通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并标上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顺利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二、正确运用记忆方法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1)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必须记住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要进行机械记忆。此外,还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花时少,效果好”的目的。
三、启发学生进行联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有关的知识理成线、织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拓宽思路,然后将这张网列成“谱”,以便记忆和复习。比如把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连成链,再把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分类,各类通性,反应规律穿成串。如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微观粒子与宏观符号,计算求值与化学用语,无机物分类与各类通性,各类物质性质与它们的反应规律(金属活动顺序与置换反应),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等会使几条大链之间形成许多联结点,从而把所学知识理成网络,并逐步养成总结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及时记录疑问
当发现老师所讲的一下子难以被自己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你该如何做呢?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解决,很少有同学认为可以不做记号、不必管它的。选择“宁可不听后面的课,也要将之弄懂的”各组均不超过10%,可见紧跟老师的思路是最重要的。
五、认真做好课后复习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后及时复习,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教师,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有计划地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对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1)实例法,(2)对比法,(3)联想法,(4)归纳法,(5)联系实际法。
六、自主学习
常见的自学方法有:(1)纲要式自学。适合于对一个单元教材或参考资料的自学。用以统观全貌。自学以粗读为主,再精读其中的疑點与难点。通过这种方法可熟悉单元教材的内容,掌握其知识结构。(2)笔记式自学。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化学内容需要去粗取精。通过笔记式自学,可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式自学。(4)总结式自学,即收获式自学。化学知识多而杂,应注意训练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达到知识系统化。(5)对比式自学。化学概念有很多易混淆,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
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只有通过对比式自学,才能真正掌握概念。然而,我们在化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发现问题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
1.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
2.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
3.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等等。
4.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于是,学习过程中,要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果”。
5.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一、课前预习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学生掌握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好处:(1)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3)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自学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通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并标上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顺利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二、正确运用记忆方法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1)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必须记住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要进行机械记忆。此外,还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花时少,效果好”的目的。
三、启发学生进行联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有关的知识理成线、织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拓宽思路,然后将这张网列成“谱”,以便记忆和复习。比如把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连成链,再把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分类,各类通性,反应规律穿成串。如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微观粒子与宏观符号,计算求值与化学用语,无机物分类与各类通性,各类物质性质与它们的反应规律(金属活动顺序与置换反应),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等会使几条大链之间形成许多联结点,从而把所学知识理成网络,并逐步养成总结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及时记录疑问
当发现老师所讲的一下子难以被自己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你该如何做呢?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解决,很少有同学认为可以不做记号、不必管它的。选择“宁可不听后面的课,也要将之弄懂的”各组均不超过10%,可见紧跟老师的思路是最重要的。
五、认真做好课后复习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后及时复习,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教师,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有计划地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对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1)实例法,(2)对比法,(3)联想法,(4)归纳法,(5)联系实际法。
六、自主学习
常见的自学方法有:(1)纲要式自学。适合于对一个单元教材或参考资料的自学。用以统观全貌。自学以粗读为主,再精读其中的疑點与难点。通过这种方法可熟悉单元教材的内容,掌握其知识结构。(2)笔记式自学。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化学内容需要去粗取精。通过笔记式自学,可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式自学。(4)总结式自学,即收获式自学。化学知识多而杂,应注意训练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达到知识系统化。(5)对比式自学。化学概念有很多易混淆,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
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只有通过对比式自学,才能真正掌握概念。然而,我们在化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发现问题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
1.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
2.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
3.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等等。
4.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于是,学习过程中,要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果”。
5.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