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是教育系统的根本职责,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完成这项任务,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课余活动为主阵地、教师为主力军,而课堂教学、课余活动必然是由教师加以组织和实施的。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是决定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一、建设好教师队伍,搞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的性格、品质处于成型期。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入情入理、入心入脑的教诲,以及教师的行为举止都对学生品格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教师的教学、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服务都起着一定的育人作用。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服务人员都是学校思想教育的组成人员,因此,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他们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规范”作用,只有教师本身具备爱国热情;对事业、对学生发出内心的热爱,才会在教育教学中充满激情,而这种热情也能鼓舞和感染学生。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首先应是这方面的模范,且整个教师队伍都能这样,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正确思想的感染,始终处于昂扬向上、正直健康的思想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如果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夸夸其谈、高调满口,而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在生活中追求低级趣味、人格低下,学生不可能接受他的教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任何一所中小学,必须建成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让每位教师真正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变成自觉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品位,才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进学生;才能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提升教师个人的品位,提高思想教育效果。
教师的品位是真挚的博爱和慈善的宽容。很少有教师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把教师当作自己最亲的人,这种纯真的情感一辈子都不能割舍。这种让学生想起就怦然心动的感觉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在校园里所感受到的教师真挚的爱和慈善的心。没有教过调皮学生的教师是不存在的,而让所有调皮的学生都难以忘怀、感激涕零的教师并不多。一个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比任何理论的说教都有效。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无私真诚的品质。
教师的品位是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和为学生负责的奉献精神。有品位的教师,他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于自身生理性与社会性的成长,坚决把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造就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理念,把知识的教授当作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用深邃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去感染、激励学生,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让学生感知人生的酸甜苦辣,了解社会的纷纭复杂。有品位的教师为自己的学生开拓出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路,为他们多样化的选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品位是浓郁的书香和艺术的美韵。如果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讲起课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才华横溢,像一部百科全书,有探索不尽的无穷宝藏,却无丝毫俗儒酸腐的恶习旧气。举手投足都挥洒出艺术的才情,让课堂充满温馨的氛围。因此,不仅为学生开启了探索世界的知识之窗,更培养了学生出校“入世”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这样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才能心悦诚服。
提高教师的品位,需要教师有着恬静的心灵和清淡的情怀。有品位的教师关注人生的功利,更关注幸福的内涵,把工作的忙碌当作生活的充实,把学生的成才作为自己的成功。为实现人生价值,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时时让平静的生活荡起美丽的涟漪;面对物质的诱惑、世俗的刺激,心地坦然,追求丰裕优越的途径是用自己辛勤的工作赢得个人应有的回报。
有品位的教师,像一面镜子,照出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这样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必然是事半功倍,因为其本身就给学生树立榜样。高品位的教师必然能培养出高品位的学生,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
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提高教师主力军作用。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得如何,还取决于选择的教育方法。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人们眼界的扩大,教育内容形式、手段都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完全按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所以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使我们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思想意识既有超前性又有局限性,教师的教育只能因势利导,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凭有据、有理有力,才能乐于接受。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时时把握时代动向和人类最新知识成果,站在较高的位置上洞察学生的心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我们对学生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就不能停留在个别材料上,要从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国际关系、人们的思想差别等方面加以分析,还要排除来自敌对势力的污蔑和影响。对我国的形势政策既要阐明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又要说明产生的背景,在学生中进行讨论和释疑,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愉快的接受。
一、建设好教师队伍,搞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的性格、品质处于成型期。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入情入理、入心入脑的教诲,以及教师的行为举止都对学生品格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教师的教学、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服务都起着一定的育人作用。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服务人员都是学校思想教育的组成人员,因此,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他们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规范”作用,只有教师本身具备爱国热情;对事业、对学生发出内心的热爱,才会在教育教学中充满激情,而这种热情也能鼓舞和感染学生。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首先应是这方面的模范,且整个教师队伍都能这样,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正确思想的感染,始终处于昂扬向上、正直健康的思想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如果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夸夸其谈、高调满口,而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在生活中追求低级趣味、人格低下,学生不可能接受他的教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任何一所中小学,必须建成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让每位教师真正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变成自觉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品位,才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进学生;才能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提升教师个人的品位,提高思想教育效果。
教师的品位是真挚的博爱和慈善的宽容。很少有教师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把教师当作自己最亲的人,这种纯真的情感一辈子都不能割舍。这种让学生想起就怦然心动的感觉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在校园里所感受到的教师真挚的爱和慈善的心。没有教过调皮学生的教师是不存在的,而让所有调皮的学生都难以忘怀、感激涕零的教师并不多。一个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比任何理论的说教都有效。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无私真诚的品质。
教师的品位是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和为学生负责的奉献精神。有品位的教师,他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于自身生理性与社会性的成长,坚决把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造就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理念,把知识的教授当作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用深邃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去感染、激励学生,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让学生感知人生的酸甜苦辣,了解社会的纷纭复杂。有品位的教师为自己的学生开拓出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路,为他们多样化的选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品位是浓郁的书香和艺术的美韵。如果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讲起课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才华横溢,像一部百科全书,有探索不尽的无穷宝藏,却无丝毫俗儒酸腐的恶习旧气。举手投足都挥洒出艺术的才情,让课堂充满温馨的氛围。因此,不仅为学生开启了探索世界的知识之窗,更培养了学生出校“入世”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这样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才能心悦诚服。
提高教师的品位,需要教师有着恬静的心灵和清淡的情怀。有品位的教师关注人生的功利,更关注幸福的内涵,把工作的忙碌当作生活的充实,把学生的成才作为自己的成功。为实现人生价值,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时时让平静的生活荡起美丽的涟漪;面对物质的诱惑、世俗的刺激,心地坦然,追求丰裕优越的途径是用自己辛勤的工作赢得个人应有的回报。
有品位的教师,像一面镜子,照出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这样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必然是事半功倍,因为其本身就给学生树立榜样。高品位的教师必然能培养出高品位的学生,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
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提高教师主力军作用。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得如何,还取决于选择的教育方法。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人们眼界的扩大,教育内容形式、手段都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完全按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所以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使我们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思想意识既有超前性又有局限性,教师的教育只能因势利导,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凭有据、有理有力,才能乐于接受。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时时把握时代动向和人类最新知识成果,站在较高的位置上洞察学生的心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我们对学生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就不能停留在个别材料上,要从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国际关系、人们的思想差别等方面加以分析,还要排除来自敌对势力的污蔑和影响。对我国的形势政策既要阐明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又要说明产生的背景,在学生中进行讨论和释疑,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愉快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