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数量、种类,有代表性的天主教国保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地位、建筑及特征等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分析。论述天主教的教堂、墓葬、神哲学院、天文仪器、宝塔和主教府的维修与重建、恢复活动与对公众开放、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介绍、宣传、研究工作,科学制定《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设规划纲要》,以充分发挥天主教国保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中外天主教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建议进一步提高天主教国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与天主教国保有关的学术研讨和纪念活动,发展天主教国保专项文化旅游等。
【关键词】天主教;国保;建筑;意义;作用
一、概念、数量、种类
1. 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以下简称天主教国保)指的是文化部(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确定或者直接确定并报国务院同意(核定)公布的属于或与天主教有关的具有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
2. 据统计,截至2012年,天主教国保整处的共有13处。即:1982年第二批的古观象台(编号32,分类号17);1988年第三批的望海楼教堂(编号6,分类号25),徐光启墓(编号254,分类号25);1996年第四批的南堂(编号165,分类号87),圣心大教堂(编号215,分类号17);2006年第六批的十字寺遗址(序号2,编号Ⅰ-2),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序号211,编号Ⅱ-1),大秦寺塔(序号775,编号Ⅲ-478),西什库教堂(序号878,编号V-5),江北天主教堂(序号945,编号V-72),洪家楼天主教堂(序号975,编号V-103),领报修院(序号1039,编号V-166),茨中教堂(序号1054,编号V-181)。这13处天主教国保约占国保总数的0.55%。
而作为其他国保组成部分的天主教文物点共有5个。即:2001年第五批的东交
民巷使馆建筑群(序号474,分类号1)的一个组成部分——东交民巷天主教堂,北海近代建筑(序号504,分类号31)的二个组成部分——涠洲盛塘天主堂和主教府楼旧址;2006年第六批的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序号963,编号V-90)的一个组成部分——鼓浪屿天主堂;汉口近代建筑群(序號994,编号V-121)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口上海路天主教堂。
3. 天主教国保的文物类别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1处),古遗址(1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又5个点)等共计6种。(也可说为4种,因从第四批起,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改名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改名为古建筑)。从天主教国保的时代而言,清最多,有6处;其次为近代,有2处又3个点;明至清有2处;宋、元和明均有1处;而清至民国有2个点。天主教国保的种类可分为教堂(8处又4个点),墓葬(2处),天文仪器(1处),神哲学院(1处),宝塔(1处)和主教府(1个点)。从天主教教堂建筑风格而言,有哥特式(6处又3个点),巴洛克式(1处),不详(1处)和罗马式(1个点)。
二、历史沿革与价值地位、建筑及特征
下面以若干处有代表性的天主教国保为例进行阐述:
1. 北京市东城区古观象台,始设于元代,明正统七年(1442年)重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在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的建议下,深懂天文的意大利熊三拔神父来到中国,并与徐光启及其他中国人一起工作。明崇祯年间(1629—1638年)徐光启等人先后制造了极限大仪、平悬浑仪、平面日咎、候时钟、望远镜和沙漏等仪器。
清代定名为观象台。顺治帝不仅让德意志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继续从及修历工作,还册封他为钦天监监正。康熙帝任命比利时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执掌观象台。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和纪限仪等新的天文仪器;而德意志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并把这些新的仪器安于观象台上,进行观测。清宣统三年(1911年)后观象台改为中央观星台。1981年观象台重新对外开放。现改建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至民国18年(1929年)止,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480多年,并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2. 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教堂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成。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后,望海楼教堂曾被天津市民焚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废墟原址上重建,增建了角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再次被义和团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得到重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殃及。1984年望海楼教堂归还教会,并在年内动工修建。1985年正式复堂,2006年暂停使用。目前正在维修,预计2012年对外开放并恢复宗教活动。
望海楼教堂坐北朝南,哥特式建筑风格。青砖瓦木结构,长47米,宽15米,高22米,建筑面积879.33平方米。正面有三个塔楼,呈笔架形,单侧八角楼为三层,中间塔楼四层。堂内正面呈长方形,纵向两排各为8根柱子,形成了廊大厅。外墙用砖砌柱墩支撑,门窗皆做2圆心尖拱,连同高塔楼,有向上冲的感觉。
3. 上海市徐汇区徐光启墓,最早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营葬。徐光启是中国第一批天主教徒之一,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受洗,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他是利玛窦的学生,两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介绍西方科学的著作,如《几何原本》等。徐光启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崇祯帝于徐光启病逝后次年赐域赐葬于徐家汇。徐光启墓地屡毁屡修。1956年修复后,墓地辟为南丹公园。文革期间遭破坏。1978年重新建墓,1983年修建书法碑廊,立徐光启塑像,改名光启公园;2003年对墓地进一步修缮,恢复原状,并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墓地牌坊为三间四柱。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墓道两侧各有石羊、石虎、石马、翁仲四座。其后是大理石十字架,底座的四面刻有颂词,最后就是由著名教学家苏步青手书的:明徐光启墓的墓碑和高2.2米、占地300平方米、椭圆形的徐光启墓。
4.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大秦寺塔,始建于唐德宗在位期间(780~804年),迟于大秦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8年])。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祸及大秦寺,之后寺塔多有修建,形似宋塔。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白莲教起义军转战周至,大秦寺焚于战火,但寺塔幸存。1999年对寺塔成功地进行了抢险加固和维修。大秦寺塔被誉为“景教遗存三部曲”之一,入选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大秦寺塔为七层八楼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0.90米,内砌圆直径为10.86米。四面错落券门,二层以上有木梯可通塔顶,造型古朴,美观大方。塔内遗存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文刻字多处,还有亚述帝国首都城墙上的约拿书,耶稣降生图。东西方的装饰风格和主题和谐共存。
5. 四川省彭州市领报修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法国传教士、四川代牧区主教洪广化主持,主要用于培养天主教传教士。民国22年(1933年)改为神哲学院,成为当时西南地区培养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民国23年(1934年)领报修院遭泥石流袭击而损毁,之后由于没有得到修复而停止使用。2008年领报修院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坍塌。现筹备重建。
领报修院由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骆书雅和伯历山设计,坐西向东,由正堂、南北耳房和西楼(包括礼拜堂)等组成一组四面围合式欧式建筑,具有独特的罗马式和哥特式混合建筑风格。廊柱高大,拱门拱窗,装饰着栏杆的檐廊,气势恢宏,白色的立柱和灰黑色的屋瓦。正门的门檐镌刻着一排法文和完工的年份——1908。主建筑高大挺拔,共有四层,法式的穹顶、过厅,四周有两层共8间学习用教室和许多单间的修士、学员的卧房。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主教府楼旧址,主教府楼始建于民国23~24年(1934~1935年),是北海天主教區主教的办公楼,法国籍俄永垂神父为北海教区的第一任主教。主教府楼旧址保存尚好,是法国天主教在北海设置教区管理机构的历史见证物。
主教府楼旧址为二层券廊式西洋建筑,总建筑面积1499平方米。主体建筑长42米,宽17.84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南向,四面坡屋顶,地垅高0.6米。各层四周有宽阔的走廊:2.1米,廊外墙有雕饰的数十个拱券和柱子。20世纪60年代使用单位加建了第三层,使原貌有所改变。
三、意义、作用
上述属于或与天主教有关的教堂、墓葬、神哲学院、主教府、天文仪器和宝塔等,涉及我国天主教历史上大多数著名人物和一些重要事件,在国内外天主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价值或影响;这些文物史迹的维修与重建、恢复活动与对公众开放、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她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坚持对外开放方针的结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平反宗教界冤假错案的结果,是遵守施行宪法法律有关宗教条款以及专门法规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保护人权的体现;也是我国政府加强天主教在内的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具体表现和有力措施。
2. 对天主教国保进行介绍、宣传、研究、保护和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和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的精神。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长期保护建设规划纲要》。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目标、步骤、方法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保护、建设、整合;成立天主教国保研究会暨保护建设咨询专家组,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以发挥天主教国保的作用、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中外天主教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3. 拍摄播出电视专题片《从国保看中国天主教史》、《天主教国保》,编撰出版《国保与中国天主教研究》、《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设研究》学术专著。策划设计推出制作精美特色鲜明的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明信片、邮票等,以进一步提高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知名度、影响力,促进其保护建设进程。
4. 在总结过去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举办并办好与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的学术研讨和纪念活动。如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国保与中国天主教历史专题学术研讨会、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举办纪念广州圣心大教堂始建150周年、西什库教堂开堂310周年、徐光启受洗410周年活动暨学术研讨会;2015年举办纪念南堂始建410周年、洪家楼天主教堂建成110周年活动暨学术研讨会等。
5. 推出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旅游项目和线路:既有综合性的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之旅,又有专项性的天主教国保教堂访古,天主教教堂建筑修学考察之旅,拜谒徐光启、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之旅等。并注重和谐性、文化性和朝圣性等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注重天主教国保和其它天主教文化遗产与活动场所、自然、历史、民俗等旅游资源相结合。
作者简介:杨文棋,男(1961.6——)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资源与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天主教;国保;建筑;意义;作用
一、概念、数量、种类
1. 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以下简称天主教国保)指的是文化部(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确定或者直接确定并报国务院同意(核定)公布的属于或与天主教有关的具有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
2. 据统计,截至2012年,天主教国保整处的共有13处。即:1982年第二批的古观象台(编号32,分类号17);1988年第三批的望海楼教堂(编号6,分类号25),徐光启墓(编号254,分类号25);1996年第四批的南堂(编号165,分类号87),圣心大教堂(编号215,分类号17);2006年第六批的十字寺遗址(序号2,编号Ⅰ-2),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序号211,编号Ⅱ-1),大秦寺塔(序号775,编号Ⅲ-478),西什库教堂(序号878,编号V-5),江北天主教堂(序号945,编号V-72),洪家楼天主教堂(序号975,编号V-103),领报修院(序号1039,编号V-166),茨中教堂(序号1054,编号V-181)。这13处天主教国保约占国保总数的0.55%。
而作为其他国保组成部分的天主教文物点共有5个。即:2001年第五批的东交
民巷使馆建筑群(序号474,分类号1)的一个组成部分——东交民巷天主教堂,北海近代建筑(序号504,分类号31)的二个组成部分——涠洲盛塘天主堂和主教府楼旧址;2006年第六批的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序号963,编号V-90)的一个组成部分——鼓浪屿天主堂;汉口近代建筑群(序號994,编号V-121)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口上海路天主教堂。
3. 天主教国保的文物类别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1处),古遗址(1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又5个点)等共计6种。(也可说为4种,因从第四批起,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改名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改名为古建筑)。从天主教国保的时代而言,清最多,有6处;其次为近代,有2处又3个点;明至清有2处;宋、元和明均有1处;而清至民国有2个点。天主教国保的种类可分为教堂(8处又4个点),墓葬(2处),天文仪器(1处),神哲学院(1处),宝塔(1处)和主教府(1个点)。从天主教教堂建筑风格而言,有哥特式(6处又3个点),巴洛克式(1处),不详(1处)和罗马式(1个点)。
二、历史沿革与价值地位、建筑及特征
下面以若干处有代表性的天主教国保为例进行阐述:
1. 北京市东城区古观象台,始设于元代,明正统七年(1442年)重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在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的建议下,深懂天文的意大利熊三拔神父来到中国,并与徐光启及其他中国人一起工作。明崇祯年间(1629—1638年)徐光启等人先后制造了极限大仪、平悬浑仪、平面日咎、候时钟、望远镜和沙漏等仪器。
清代定名为观象台。顺治帝不仅让德意志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继续从及修历工作,还册封他为钦天监监正。康熙帝任命比利时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执掌观象台。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和纪限仪等新的天文仪器;而德意志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并把这些新的仪器安于观象台上,进行观测。清宣统三年(1911年)后观象台改为中央观星台。1981年观象台重新对外开放。现改建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至民国18年(1929年)止,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480多年,并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2. 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教堂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成。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后,望海楼教堂曾被天津市民焚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废墟原址上重建,增建了角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再次被义和团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得到重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殃及。1984年望海楼教堂归还教会,并在年内动工修建。1985年正式复堂,2006年暂停使用。目前正在维修,预计2012年对外开放并恢复宗教活动。
望海楼教堂坐北朝南,哥特式建筑风格。青砖瓦木结构,长47米,宽15米,高22米,建筑面积879.33平方米。正面有三个塔楼,呈笔架形,单侧八角楼为三层,中间塔楼四层。堂内正面呈长方形,纵向两排各为8根柱子,形成了廊大厅。外墙用砖砌柱墩支撑,门窗皆做2圆心尖拱,连同高塔楼,有向上冲的感觉。
3. 上海市徐汇区徐光启墓,最早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营葬。徐光启是中国第一批天主教徒之一,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受洗,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他是利玛窦的学生,两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介绍西方科学的著作,如《几何原本》等。徐光启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崇祯帝于徐光启病逝后次年赐域赐葬于徐家汇。徐光启墓地屡毁屡修。1956年修复后,墓地辟为南丹公园。文革期间遭破坏。1978年重新建墓,1983年修建书法碑廊,立徐光启塑像,改名光启公园;2003年对墓地进一步修缮,恢复原状,并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墓地牌坊为三间四柱。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墓道两侧各有石羊、石虎、石马、翁仲四座。其后是大理石十字架,底座的四面刻有颂词,最后就是由著名教学家苏步青手书的:明徐光启墓的墓碑和高2.2米、占地300平方米、椭圆形的徐光启墓。
4.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大秦寺塔,始建于唐德宗在位期间(780~804年),迟于大秦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8年])。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祸及大秦寺,之后寺塔多有修建,形似宋塔。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白莲教起义军转战周至,大秦寺焚于战火,但寺塔幸存。1999年对寺塔成功地进行了抢险加固和维修。大秦寺塔被誉为“景教遗存三部曲”之一,入选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大秦寺塔为七层八楼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0.90米,内砌圆直径为10.86米。四面错落券门,二层以上有木梯可通塔顶,造型古朴,美观大方。塔内遗存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文刻字多处,还有亚述帝国首都城墙上的约拿书,耶稣降生图。东西方的装饰风格和主题和谐共存。
5. 四川省彭州市领报修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法国传教士、四川代牧区主教洪广化主持,主要用于培养天主教传教士。民国22年(1933年)改为神哲学院,成为当时西南地区培养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民国23年(1934年)领报修院遭泥石流袭击而损毁,之后由于没有得到修复而停止使用。2008年领报修院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坍塌。现筹备重建。
领报修院由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骆书雅和伯历山设计,坐西向东,由正堂、南北耳房和西楼(包括礼拜堂)等组成一组四面围合式欧式建筑,具有独特的罗马式和哥特式混合建筑风格。廊柱高大,拱门拱窗,装饰着栏杆的檐廊,气势恢宏,白色的立柱和灰黑色的屋瓦。正门的门檐镌刻着一排法文和完工的年份——1908。主建筑高大挺拔,共有四层,法式的穹顶、过厅,四周有两层共8间学习用教室和许多单间的修士、学员的卧房。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主教府楼旧址,主教府楼始建于民国23~24年(1934~1935年),是北海天主教區主教的办公楼,法国籍俄永垂神父为北海教区的第一任主教。主教府楼旧址保存尚好,是法国天主教在北海设置教区管理机构的历史见证物。
主教府楼旧址为二层券廊式西洋建筑,总建筑面积1499平方米。主体建筑长42米,宽17.84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南向,四面坡屋顶,地垅高0.6米。各层四周有宽阔的走廊:2.1米,廊外墙有雕饰的数十个拱券和柱子。20世纪60年代使用单位加建了第三层,使原貌有所改变。
三、意义、作用
上述属于或与天主教有关的教堂、墓葬、神哲学院、主教府、天文仪器和宝塔等,涉及我国天主教历史上大多数著名人物和一些重要事件,在国内外天主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价值或影响;这些文物史迹的维修与重建、恢复活动与对公众开放、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她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坚持对外开放方针的结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平反宗教界冤假错案的结果,是遵守施行宪法法律有关宗教条款以及专门法规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保护人权的体现;也是我国政府加强天主教在内的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具体表现和有力措施。
2. 对天主教国保进行介绍、宣传、研究、保护和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和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的精神。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长期保护建设规划纲要》。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目标、步骤、方法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保护、建设、整合;成立天主教国保研究会暨保护建设咨询专家组,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以发挥天主教国保的作用、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中外天主教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3. 拍摄播出电视专题片《从国保看中国天主教史》、《天主教国保》,编撰出版《国保与中国天主教研究》、《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设研究》学术专著。策划设计推出制作精美特色鲜明的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明信片、邮票等,以进一步提高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知名度、影响力,促进其保护建设进程。
4. 在总结过去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举办并办好与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的学术研讨和纪念活动。如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国保与中国天主教历史专题学术研讨会、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举办纪念广州圣心大教堂始建150周年、西什库教堂开堂310周年、徐光启受洗410周年活动暨学术研讨会;2015年举办纪念南堂始建410周年、洪家楼天主教堂建成110周年活动暨学术研讨会等。
5. 推出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旅游项目和线路:既有综合性的天主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之旅,又有专项性的天主教国保教堂访古,天主教教堂建筑修学考察之旅,拜谒徐光启、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之旅等。并注重和谐性、文化性和朝圣性等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注重天主教国保和其它天主教文化遗产与活动场所、自然、历史、民俗等旅游资源相结合。
作者简介:杨文棋,男(1961.6——)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资源与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