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上老师应多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引入生活的活水,让学生“乐”中学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我们的数学课却缺少生活气息,有的简直是枯燥乏味,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过于抽象概括,过于典型规范。
记得有一次学完三步应用题,有一个学生说他听不懂,他的练习题却全做对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但我一看例题就能写出这几道题的答案。”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的数学课竟然在教学生做“八股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从生活实际入手讲数学,把教学内容还原成现实生活。
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从商店门口的八折优惠广告牌讲起,再介绍公园买团体票如何优惠,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
又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以学生的居住情况为例,让学生统计出结果,再用统计图、统计表表示出来。学生既感兴趣,有了解了班级情况,还有了集体归属感。这样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二、留有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猜”中学
课堂上,应减少教师的讲解,放手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空间。经常看到一些课堂上人人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似乎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其实有时这证明教师提问过详、过细,落后于学生的思维,学生不加思索就脱口而出,并且知道一定正确。这时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变,设计或增加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内容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探讨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后,我拿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问:“它的体积是多少?”有些同学会用切、压等方法把它变成长方体、正方体来计算。我再问:“如果不改变它的形状怎么计算?”充分讨论后,我拿出盛满水的玻璃缸让学生演示。
又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出示了一个被遮盖往只露出一个锐角的梯形问学生:“你觉得这里画了一个什么图?”学生顿时兴致勃勃,有的说画了一个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梯形,有的说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学生按捺不住地喊出来:“不一定。”我问:“你的意思是?”学生说:“我认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可能。”“为什么这么想呢?”我问。学生说:“这里露出了一个锐角,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有锐角的,所以是不能确定。”此时其他学生都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以积极的求知状态进入新课学习,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以言语促思考,让学生“问”中学
学贵有疑,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将自己置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
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大胆采用了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提出了以下问题:
1.直径和半径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圆里直径和半径都相等呢?
3.直径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4.怎样画圆?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索提出的,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虽然在课的开始表现出的课堂气氛并不活跃,但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面。当然,在鼓励学生提问的同时,应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问,做到已学过的知识不经复习不问、教师布置的问题不经思考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
四、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动”中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量一量、摆一摆、做一做、数一数等,以合作模式为主,把课堂学习置入一个宽松、自然、充满平等、充满竞争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中。
如教学“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一量桌子、书本、文具盒等物品的长度,实践中明确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又如教学“面积计算”时,我问:“你能估计出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并说说你的想法吗?”一名学生思考后站起来问:“老师,可以下桌吗?”我说:“如果按你的思路需要下桌的话完全可以。”全班学生都很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估计。有的用双臂拓一拓,有的用脚跨一跨,有的在数地上的地砖……都在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求面积。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讲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放开手,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去猜、去问、去动,让学生的小脑筋开动起来,自己掌握知识,才会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中学会自己走路,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扎实。
一、引入生活的活水,让学生“乐”中学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我们的数学课却缺少生活气息,有的简直是枯燥乏味,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过于抽象概括,过于典型规范。
记得有一次学完三步应用题,有一个学生说他听不懂,他的练习题却全做对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但我一看例题就能写出这几道题的答案。”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的数学课竟然在教学生做“八股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从生活实际入手讲数学,把教学内容还原成现实生活。
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从商店门口的八折优惠广告牌讲起,再介绍公园买团体票如何优惠,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
又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以学生的居住情况为例,让学生统计出结果,再用统计图、统计表表示出来。学生既感兴趣,有了解了班级情况,还有了集体归属感。这样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二、留有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猜”中学
课堂上,应减少教师的讲解,放手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空间。经常看到一些课堂上人人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似乎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其实有时这证明教师提问过详、过细,落后于学生的思维,学生不加思索就脱口而出,并且知道一定正确。这时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变,设计或增加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内容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探讨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后,我拿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问:“它的体积是多少?”有些同学会用切、压等方法把它变成长方体、正方体来计算。我再问:“如果不改变它的形状怎么计算?”充分讨论后,我拿出盛满水的玻璃缸让学生演示。
又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出示了一个被遮盖往只露出一个锐角的梯形问学生:“你觉得这里画了一个什么图?”学生顿时兴致勃勃,有的说画了一个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梯形,有的说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学生按捺不住地喊出来:“不一定。”我问:“你的意思是?”学生说:“我认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可能。”“为什么这么想呢?”我问。学生说:“这里露出了一个锐角,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有锐角的,所以是不能确定。”此时其他学生都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以积极的求知状态进入新课学习,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以言语促思考,让学生“问”中学
学贵有疑,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将自己置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
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大胆采用了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提出了以下问题:
1.直径和半径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圆里直径和半径都相等呢?
3.直径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4.怎样画圆?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索提出的,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虽然在课的开始表现出的课堂气氛并不活跃,但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面。当然,在鼓励学生提问的同时,应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问,做到已学过的知识不经复习不问、教师布置的问题不经思考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
四、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动”中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量一量、摆一摆、做一做、数一数等,以合作模式为主,把课堂学习置入一个宽松、自然、充满平等、充满竞争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中。
如教学“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一量桌子、书本、文具盒等物品的长度,实践中明确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又如教学“面积计算”时,我问:“你能估计出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并说说你的想法吗?”一名学生思考后站起来问:“老师,可以下桌吗?”我说:“如果按你的思路需要下桌的话完全可以。”全班学生都很认真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估计。有的用双臂拓一拓,有的用脚跨一跨,有的在数地上的地砖……都在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求面积。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讲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放开手,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去猜、去问、去动,让学生的小脑筋开动起来,自己掌握知识,才会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中学会自己走路,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