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_yang_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深层次挖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受教个体的层次化引导,激发受教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以概率知识的应用基础为例,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实例分析;应用途径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剖析
  问题教学法是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改革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所谓的问题教学探究方法,就是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用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交流、独立思考,找到有效途径来解决问题并提升自己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一个基本的步骤,即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这一阶段教师是主体,教师在课前需要从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合理设计教学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首先要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与自主探究的兴趣,例如,讲解概率定义时,可以先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可以提问彩票中奖问题、银行卡密码设置问题、天气是否下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大家熟悉,比较感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剩余两个阶段受教个体为主要完成人,这两个阶段要求学生从自身出发,积极地与同学交流、探究,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与课前预习内容,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探讨与解答.在这两个阶段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更易于接受知识,并且大家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都是以后继续学习与深造中非常重要的学术素养.
  从这一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本质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问题的提出具有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摒弃了以前课堂教学中单纯的“满堂灌”模式,趣味性问题的提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其次,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根据授课内容按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分层次提出问题,兼顾班级里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逐步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提出的问题具有研究性,教师创新性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课堂内容精心设计的,每个问题必须与本节课内容息息相关,这些问题大都具有引申含义,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逐步引申到课堂内容中,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综上,问题教学法中问题的提出与研究都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养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真探究、发现与总结规律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模式的建构与革新.
  二、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途径
  (一)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创建教学情境
  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实例作为载体,将知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育者只有选对了与知识相匹配的生活实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生活实例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认知出发去建造合适的教学场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问题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与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受教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需要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做到环环相扣,问题的提出也要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交流,同时从问题的类型、数量与逻辑层面来看,应当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化过程,应当兼顾抽象性、思维性以及逻辑性等特点,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受教个体对课堂知识的由浅入深的层次化理解与数学思维的层次化构建,例如,教师在讲解概率部分的随机事件时,首先应当创建一个合理化的教学情境,让全体同学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从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概率基础的基本理解,教师可准备多个红、黄、白三种不同颜色的球,通过不同学生随机摸取来讲解概率的基本知识,加深受教个体对概率概念的理解.通过理解,教师可进一步设置问题将概率问题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染色体生男生女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概率问题的深层次认识.学生通过课堂中的“三色球事件”和最近所學的“染色体遗传问题”,在具体实例中体会概率知识的存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对“概率”的理解,增进了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程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授课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引导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信息的丰富性和及时性可以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陈旧性,保证知识内容的持续更新;各种资源、工具的综合运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文化知识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多样化发展.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尤其在讲解概率问题时,这类问题常常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大,而高中生缺乏生活经验,在题目的理解阶段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错误频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建议授课教师在授课阶段可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可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播放动画PPT、设置音频、开展游戏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情境引导式”课余作业.在介绍概率的教材中提到了抛硬币的小实验,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堂上随即开展,但若样本数量较低,则得出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且浪费课堂时间,还有在讲解有些抽象知识点时,多媒体的应用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习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时,讲解射击选手击中目标的题目时,我们无法做到实际操练,如果用多媒体模拟,学生在兴趣倍增的同时教学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实验的机会,且得出的样本数量巨大,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同时,也节省了课堂时间,方便教师对学生整体认识的全面把握与引导.善于借用新时代的科技力量提升课堂效果,是对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要求,将“问题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往往能发挥出彼此更好的效果.
  (三)设计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有效探究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是通过设定富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该问题背后所存在的价值,从而加深学生对某一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但是进行问题设定时,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只是对教材上的一些概念以及公式的变形,则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在展开教学探究时,也无法真正地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采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设计,使问题更富有探索价值.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教师可以从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能够对概率这一概念有整体的认识.就拿生活中的抽签来讲,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抽签”去决定生活中的一些顺序问题、名额问题等.在抽签的时候,必然会有第一个人抽和最后一个人抽,其中的公平性应该如何把控看起来是个问题,但是在学习了概率之后,“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抽签时,他们抽到各种签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之后在学习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内容混合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解答,从而检测学生的掌握能力.比如教材上B组练习题中的第三题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鞋柜里有三双完全不同的漂亮靴子,随机拿出两只,然后回答下列四个问题的概率:(1)取出的靴子不是一双;(2)取出的靴子都是左脚上的;(3)取出的靴子是同一只脚上的;(4)两只靴子中,一只靴子恰好是左脚,一只靴子恰好是右脚,并且它们不是同一双靴子.这个问题切合实际,不仅有趣而且也具有较好的探索意义.当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设计时,学生难免会出现概念混淆的问题,这需要教师能够再进一步地向学生解答,不能只一味地下发问题不向学生解释该问题的设置意义,这样难以起到真正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探究,研究问题不同解法
  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得一些题目的解法多种多样.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较高,在对待同一题目时,往往能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式.这些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让组内成员能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解题方式,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有效地选择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也可以多设置一些解法较多的问题,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之后,教师再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方式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解题方式.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也在不断地扩充和完善.比如,在学习古典概型的时候,列举这样一个例题: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后学校又来了15名新同学,其中男同学有12名,女同学有3名,现在将这15名新同学平均分配到3个教室中.(1)每个教室分配到1名女生的概率是多少?(2)3名女生分配到同一个教室里的概率是多少?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要求为:在保证求出正确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出解题方法.学生在充分地独立思考之后,心中都有了自己的一份答案,然后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进行多人讨论交流,每一个人就能学习到更多的解题角度,了解到更多的解题思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维碰撞,丰富每一个知识.就这个问题而言,有的学生想到的可能是列举法,因为题目中的人数很少,完全可以将每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有的同学采取的可能是古典概型的解决方法,而有的同學可能采用条件概率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充分讨论之后,紧接着进行课堂的分享,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将本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的交流分享,再次在全班的水平上进行思维的碰撞.或许有些解题思路很烦琐甚至根本就不对,但教师也不应该批评否定,而是在纠正问题之后进行鼓励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一名引导者帮助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思维水平,加深受教个体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创新思想.这一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实践,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下硬功夫,既要认真研究教材,注重知识点的各个细节,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引导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提高其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常芬.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下),2017(4):73.
  [2]潘伟.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26.
  [3]王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21):110.
  .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越发广泛,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复杂的科目,学生学习效率比较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放映一些视频、图片给学生.这样,数学知识就比较具体化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  数学知识大多是抽象复杂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太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要进行“深度教学”,准确把握学情和深刻解读教材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引导“深度学习”的基点.因此,实现“深度教学”首当其冲的一条就是数学教师要进行“深度学习”.近期,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了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活动,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想法记录下来,希望与数学同仁做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体会与想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教
【摘要】“四点突破”理念指的是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教师重点突破兴趣点、重点、难点以及目标达成点.通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结合具体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从而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家教学目标.本文以“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一课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对“四点突破”理念在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更加广阔的教
【摘要】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和理解相应的数学思想,达到渗透数学思想的目的.直观板书能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合理板书能渗透模型思想,有序板书能渗透归纳推理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板书;数学思想;渗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
【摘要】合作不仅是小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合作行为主要包含合作意识、能力、精神等内容,通过合作行为,可以更好地彰显出合作的本质.因此,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与精神至关重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地位,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生;合作能力;合作精神  【基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简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总目标有了新的阐述,将原先的“双基双能”扩充为“四基四能”.本文以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下面简称“试卷”)为例,分析试卷在题目设置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及师生在复习过程中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关键词】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从“双基双能”到“四基四能”的意义  我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入,使得教师与学生均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掌握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确保数学教学的意义能够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有效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逐渐地显露了出来,因此,制定了新
【摘要】培养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环境下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必须坚持创新教学理念,进行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议,意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中心,在强化初中數学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不断创新初中数学教
【摘要】运算能力不仅是高中数学的考查重点,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高中生的运算能力普遍都不理想,一些学生也未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无法实现对数学原理的透彻理解与灵活掌握.这些都会给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诸多制约,数学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科学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组成与提升;策略探究  一、前言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运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应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等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学习的工具,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本文解读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价值,分析了其应用的原则,探究了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路径.  【关键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