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8年,在世界的多个角落均发生了引人注目的事件——2月6日,中国上海首次试行有轨电车;2月11日,爱迪生获得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5月14日,英国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在这一年的12月10日,科学界发生了一件吸引人眼球的“怪事儿”——第8届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一位物理学家,授奖辞是“由于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对原子科学的贡献”,而这位获奖者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
“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1871年7月30日,卢瑟福出生在美丽岛国新西兰的斯普林格洛夫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家人的生活简单甚至有些拮据。但有限度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制约卢瑟福的创造能力。受父亲的影响,卢瑟福从小便具有敢于动手的勇气和超强的动手能力,他经常拆解重组家里的各种小玩意儿并且通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卢瑟福第一次与科学亲密接触是在他的中学时代。他所就读的纳尔逊学院开设了自然科学的选修课,但在当时重文轻工的情况下,报名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卢瑟福。作为任课老师,李特约翰对只有一个学生这件事似乎并不介怀,并且毫无芥蒂地开始了对一个学生的授课。随着课程的深入,两个人由师生变为朋友,李特约翰成为卢瑟福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他让卢瑟福懂得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
在学校校长与老师的鼓励下,1890年,卢瑟福成功地通过了大学奖学金考试,进入新西兰大学的坎特伯雷学院继续深造物理学,成为当时颇有威望的物理学家比克顿教授的弟子。在实验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卢瑟福自主制作实验工具与机器,成功制作了“赫兹检波器”,用它来检测远距离的无线电波,并发出了“越过新西兰上空的第一份无线电报”。
上帝似乎格外垂青于这位才华出众的物理学才子,1895年,卢瑟福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发来的通知书,通知他已被录取为伦敦“国际博览会的奖学金生”。当时,他正在农场挖土豆,收到邮件后他便立刻扔掉挖土豆的锄头喊道:“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是我制造了波浪”
“声音洪亮,总是精力充沛,并且看起来是个不太谦虚的人”,有人如此评价对卢瑟福的第一印象。的确,卢瑟福属于“性格极为外露”的人,总能给见过他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外露的性格,还有他为物理学界带来的一次次波浪。
1895年,进入著名的物理学圣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后,卢瑟福便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毅力以及充沛的精力。不论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他总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此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一定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满意。即使屡换阵地,他都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浅尝辄止。在他被任命为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物理学教授时,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他会请求卡文迪许实验室飞跃大西洋寄来需要的实验用品。
在麦克吉尔大学任教时,经过反复研究,卢瑟福发现并提出“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是可变化、可分割的。原子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蕴藏着不可想象的巨大能量。”言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你太狂妄了,凭你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把前人的观点统统否定了吗?”科学前辈们愤然指责。但卢瑟福坚信科学真理是站得住脚的,并坚定地投入到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值得庆幸的是,卢瑟福挺过了科学界的这场考验。这位勇于担当科学弄潮儿的物理学家,用自己的放射性理论和新原子学说不断冲击着旧的物理世界。
“他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并总是处在科学研究的‘浪尖’上”,他的同事曾这样评价卢瑟福,而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同这一评价。卢瑟福也不惧舆论的冲击:“说的很对,为什么不这样?不管怎么说,是我制造了波浪,难道不是吗?”
“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
卢瑟福在放射性研究中所做的贡献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而最具有戏剧性的就是1908年他所获得的诺贝尔奖项了。获得此项殊荣,是由于他在1903年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即在麦克吉尔大学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的半衰期,命名了α射线、β射线,从而对放射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发表获奖演说时,卢瑟福诙谐地说道,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历过不同的变化,但最快的变化要算这一次了——他竟从物理学家摇身一变成为了化学家,“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虽然是玩笑,但也证明了科学的互通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理与化学的确密不可分。
1919年,由于恩师汤姆逊的推荐,卢瑟福回到了那个物理梦想开始的地方——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实验室主任一职,成为这座世界一流的物理实验室的第四任掌门人。也就是在这里,他创造了“桃李满天下”的神话,先后培育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他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生玻尔,最终成为了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玻尔曾亲切地称卢瑟福为“我的第二个父亲”。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苏联原子能研究的鼻祖”卡皮查,评价卢瑟福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一位伟人,而一位伟大的导师则一定是伟人。”
1937年10月19日,卢瑟福因病去世,享年66岁。他将自己有限的遗产捐给了故乡的母校——纳尔逊学院。而他留给后人的科学遗产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从1895年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开始,到1898年赴麦克吉尔大学任教,并于1907年重返英国担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最终又回归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坚持不懈地践行着自己对科学的坚定信仰:他鉴定铀所放射的不同的射线,并创造了术语α射线、β射线;他发现了镭A、B、C、D、E、F;他进行了著名的“金箔实验”,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即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这项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卢瑟福的卓越贡献为原子物理学的确立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为人类开启了探索原子世界的大门,被后人公认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1871年7月30日,卢瑟福出生在美丽岛国新西兰的斯普林格洛夫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家人的生活简单甚至有些拮据。但有限度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制约卢瑟福的创造能力。受父亲的影响,卢瑟福从小便具有敢于动手的勇气和超强的动手能力,他经常拆解重组家里的各种小玩意儿并且通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卢瑟福第一次与科学亲密接触是在他的中学时代。他所就读的纳尔逊学院开设了自然科学的选修课,但在当时重文轻工的情况下,报名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卢瑟福。作为任课老师,李特约翰对只有一个学生这件事似乎并不介怀,并且毫无芥蒂地开始了对一个学生的授课。随着课程的深入,两个人由师生变为朋友,李特约翰成为卢瑟福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他让卢瑟福懂得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
在学校校长与老师的鼓励下,1890年,卢瑟福成功地通过了大学奖学金考试,进入新西兰大学的坎特伯雷学院继续深造物理学,成为当时颇有威望的物理学家比克顿教授的弟子。在实验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卢瑟福自主制作实验工具与机器,成功制作了“赫兹检波器”,用它来检测远距离的无线电波,并发出了“越过新西兰上空的第一份无线电报”。
上帝似乎格外垂青于这位才华出众的物理学才子,1895年,卢瑟福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发来的通知书,通知他已被录取为伦敦“国际博览会的奖学金生”。当时,他正在农场挖土豆,收到邮件后他便立刻扔掉挖土豆的锄头喊道:“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是我制造了波浪”
“声音洪亮,总是精力充沛,并且看起来是个不太谦虚的人”,有人如此评价对卢瑟福的第一印象。的确,卢瑟福属于“性格极为外露”的人,总能给见过他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外露的性格,还有他为物理学界带来的一次次波浪。
1895年,进入著名的物理学圣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后,卢瑟福便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毅力以及充沛的精力。不论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他总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此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一定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满意。即使屡换阵地,他都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浅尝辄止。在他被任命为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物理学教授时,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他会请求卡文迪许实验室飞跃大西洋寄来需要的实验用品。
在麦克吉尔大学任教时,经过反复研究,卢瑟福发现并提出“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是可变化、可分割的。原子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蕴藏着不可想象的巨大能量。”言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你太狂妄了,凭你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把前人的观点统统否定了吗?”科学前辈们愤然指责。但卢瑟福坚信科学真理是站得住脚的,并坚定地投入到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值得庆幸的是,卢瑟福挺过了科学界的这场考验。这位勇于担当科学弄潮儿的物理学家,用自己的放射性理论和新原子学说不断冲击着旧的物理世界。
“他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并总是处在科学研究的‘浪尖’上”,他的同事曾这样评价卢瑟福,而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同这一评价。卢瑟福也不惧舆论的冲击:“说的很对,为什么不这样?不管怎么说,是我制造了波浪,难道不是吗?”
“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
卢瑟福在放射性研究中所做的贡献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而最具有戏剧性的就是1908年他所获得的诺贝尔奖项了。获得此项殊荣,是由于他在1903年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即在麦克吉尔大学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的半衰期,命名了α射线、β射线,从而对放射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发表获奖演说时,卢瑟福诙谐地说道,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历过不同的变化,但最快的变化要算这一次了——他竟从物理学家摇身一变成为了化学家,“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虽然是玩笑,但也证明了科学的互通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理与化学的确密不可分。
1919年,由于恩师汤姆逊的推荐,卢瑟福回到了那个物理梦想开始的地方——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实验室主任一职,成为这座世界一流的物理实验室的第四任掌门人。也就是在这里,他创造了“桃李满天下”的神话,先后培育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他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生玻尔,最终成为了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玻尔曾亲切地称卢瑟福为“我的第二个父亲”。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苏联原子能研究的鼻祖”卡皮查,评价卢瑟福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一位伟人,而一位伟大的导师则一定是伟人。”
1937年10月19日,卢瑟福因病去世,享年66岁。他将自己有限的遗产捐给了故乡的母校——纳尔逊学院。而他留给后人的科学遗产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从1895年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开始,到1898年赴麦克吉尔大学任教,并于1907年重返英国担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最终又回归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坚持不懈地践行着自己对科学的坚定信仰:他鉴定铀所放射的不同的射线,并创造了术语α射线、β射线;他发现了镭A、B、C、D、E、F;他进行了著名的“金箔实验”,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即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这项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卢瑟福的卓越贡献为原子物理学的确立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为人类开启了探索原子世界的大门,被后人公认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