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dg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先进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策略实现了广范围的普及,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以小学美术课程为例,教师已经意识到美术教学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画画以及图形的讲解阶段,而应该以美术课程为载体,以教师引导为支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才是美术课程的最终目的。为了更好地践行该理念,有必要展开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小学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进而结合当下小学教育实际提出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不断增强小学教育实力,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088-01
  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在人类长远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国纷纷加大了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与支持。此种社会背景下,我国同样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出了“双一流高校”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等重要政策,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的养成,仅以小学美术课程而言,美术教育除了能让学生们掌握绘画的技能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们在绘画等相关实践中逐步审美能力,产生对于生活的思考,最终影响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进步。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阶段的特殊课程,虽然不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思想启迪亦具有重要作用。从课程而言,小学美术的加入丰富了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响应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体现;从教师而言,小学美术课程不同于基础课程,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具有天然的喜爱,因此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与满足感;从学生而言,小学美术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色彩的世界当中,对学生是一种放松和娱乐,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综上,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及方法
  (一)想象是创作的源泉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爱玩的天性尚未完全消失,对于世界的想象仍然存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让画笔成为学生释放想象力的工具,让色彩呈现出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学生爱玩的天性不会阻碍美术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反而有所助益,有利于美术教师绘画教育的展开。因为想象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通过设置主题、构筑情境等方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发挥完成作品。整个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内心世界不断呈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启迪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与美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启迪学生發现生活中的力与美。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去发现和欣赏自身周边美好的事物与人物,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将这种美好呈现在画板上。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了解美术的作用和魅力,进而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对绘画实践有了兴趣,小学生情绪自然高涨,上课效果自然就好。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等课外活动
  美术课程是放飞学生想象力的课程,如果美术教育单纯的停留在学校内,难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美术的魅力。因此要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儿童美术展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了解和接触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触动,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此,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便会愈发浓厚,对于美的感知能力也会在一次次的欣赏和比较中得到增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美术课程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以及自然中的美,从而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但要做到这一点,仅靠课堂教育无法满足,需要让学生们走进自然,走进山水,以自然为师,以山水为友,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完成身心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实现从视觉到心灵的升华。如此,学生在大自然的洗礼下定然能够培养出独特的气质与审美能力,进而将这种气质与能力表现在美术课堂上,展示在画布上,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歌颂美的能力,最终达成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学生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做到总结与反思,进而形成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最终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同时,增强内心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提高生命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有必要从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启迪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与美以及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等课外活动等途径来增强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培养复合型现代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庄喜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2]路畅.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
  [3]李力.浅谈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大多数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弊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数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课堂学习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现象也是社会中独生子女现状的影响。这样的教学现状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比较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摘 要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时下语文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中,笔者就此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085-01  随着我国新课改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于中学教学工作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诱导方法将人脐血间充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类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  方法:(1)用
摘 要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道德践行两方面谈了如何进行农村初中政治教学,供广大农村政治教师参考。  关键词自身修养;学习兴趣;爱国情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087-01  搞好农村初中的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上好政治课,并非易事。作为农村初中的政治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多学习新课改理念,关注时事,转变传统教育模
摘 要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的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本文就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089-01  一、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第一点,根据学生自身
摘 要在新时期小学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美育教育。而美术作为重点艺术学科,在美育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十分显著。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美术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气氛合理营造,优化学生美术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学生艺术修养的整体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美术课堂气氛营造与创新意识培养对策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术课堂氛围;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