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实施多年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社会各界都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模式。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更加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深思:如何把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与新课程紧密有机地整合起来?我认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倡导的“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目标,达标测评”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是相符合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己学、自己要学。而目标教学中,“四个环节”教学模式自始至终贯穿着“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从目标教学前提测评激发学习兴趣,目标教学认定目标、导学目标使学生自己承担学习责任,目标教学达标测评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个方面谈谈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联系。
一、思想品德课前提测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的前提测评,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回忆和巩固,同时也是对新授知识的牵引和沟联。回忆和巩固、牵引和沟联本身就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励和导引,加之在前提测评过程中其形式多样化,如自问自答、设问抢答、合作讨论等,更是使学生在上课时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兴奋心情和宽广活跃的视觉感官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的课堂中来,而学生自答、抢答、讨论更多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很实在的生活性和極浓的趣味性。例如:讲九年级“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西部开发”这一热点、焦点问题,自问、抢答:“西部包括哪些省份?你去过没有?有何感受?为什么要开发西部?开发西部与社会主义本质有何联系?”……经过对这一问题的前提测评,从而引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大大点燃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的前提测评是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
二、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的认定目标、导学目标使学生自主承担学习责任
学习责任就是对学习全过程必须承担的责任。过去,学习责任大都归咎于教师身上:学生想不想学、如何学、学得怎么样,一揽子堆在教师头上。这显然与目标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精神不符。教学包括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综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教师要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促进者,成为思想品德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与学生是在平等地位上共同建构、共同体验、共同讨论、共同对话的关系。
在目标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授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简略地引导给学生,起导向和辅助作用,而不是只充当“执行者”的角色,成为一部教学机器。认定及导学只是前提前奏,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主动介入、努力多少,对问题了解、深思多少,就是学生自己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多少。目标教学认定及导学过程,其要求就是在老师导向的辅助下,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承担学习责任的全过程,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或者“压迫式”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几个问题。例如:讲授八年级“法律侵权”问题,学生自己在阅读非法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时,就会联想到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偷看日记、私拆信件、搜身等侵权现象,一旦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一下子就变成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愈加驱使学生要自己主动学习更多知识,分析、解决更多问题。新课程改革,每课后面都出现了更多探究和活动题目,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主动承担学习责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也就使目标教学更加融入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来。
三、目标教学达标测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达标测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也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标测评的题目形式,有问题解答,有看图说话,有案例分析,有论文等多种形式,其题目内容有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联系生活实际谈道理,其答案有客观题的单一答案,也有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多种答案,这就要求在目标教学达标测评中,题目形式、内容以及答案都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他们谈出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而不是过去形式、内容都单一的测试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更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尊重。因此,只有把目标教学达标测评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目标教学达标测评中真正培养学生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和保证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育人本质。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目标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这就势必更高要求教师在目标教学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在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己学、自己要学。而目标教学中,“四个环节”教学模式自始至终贯穿着“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从目标教学前提测评激发学习兴趣,目标教学认定目标、导学目标使学生自己承担学习责任,目标教学达标测评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个方面谈谈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联系。
一、思想品德课前提测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的前提测评,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回忆和巩固,同时也是对新授知识的牵引和沟联。回忆和巩固、牵引和沟联本身就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励和导引,加之在前提测评过程中其形式多样化,如自问自答、设问抢答、合作讨论等,更是使学生在上课时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兴奋心情和宽广活跃的视觉感官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的课堂中来,而学生自答、抢答、讨论更多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很实在的生活性和極浓的趣味性。例如:讲九年级“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西部开发”这一热点、焦点问题,自问、抢答:“西部包括哪些省份?你去过没有?有何感受?为什么要开发西部?开发西部与社会主义本质有何联系?”……经过对这一问题的前提测评,从而引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大大点燃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的前提测评是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
二、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的认定目标、导学目标使学生自主承担学习责任
学习责任就是对学习全过程必须承担的责任。过去,学习责任大都归咎于教师身上:学生想不想学、如何学、学得怎么样,一揽子堆在教师头上。这显然与目标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精神不符。教学包括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综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教师要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促进者,成为思想品德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与学生是在平等地位上共同建构、共同体验、共同讨论、共同对话的关系。
在目标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授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简略地引导给学生,起导向和辅助作用,而不是只充当“执行者”的角色,成为一部教学机器。认定及导学只是前提前奏,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主动介入、努力多少,对问题了解、深思多少,就是学生自己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多少。目标教学认定及导学过程,其要求就是在老师导向的辅助下,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承担学习责任的全过程,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或者“压迫式”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几个问题。例如:讲授八年级“法律侵权”问题,学生自己在阅读非法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时,就会联想到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偷看日记、私拆信件、搜身等侵权现象,一旦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一下子就变成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愈加驱使学生要自己主动学习更多知识,分析、解决更多问题。新课程改革,每课后面都出现了更多探究和活动题目,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主动承担学习责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也就使目标教学更加融入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来。
三、目标教学达标测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达标测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也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标测评的题目形式,有问题解答,有看图说话,有案例分析,有论文等多种形式,其题目内容有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联系生活实际谈道理,其答案有客观题的单一答案,也有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多种答案,这就要求在目标教学达标测评中,题目形式、内容以及答案都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他们谈出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而不是过去形式、内容都单一的测试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更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尊重。因此,只有把目标教学达标测评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目标教学达标测评中真正培养学生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和保证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育人本质。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目标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这就势必更高要求教师在目标教学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在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中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