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大组组织了“思想碰撞会”,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了解到,他们目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教”而是“教什么”。如果连备课都不知道围绕什么进行时,就大刀阔斧地在讲课形式上下工夫,东学一块儿,西捡一点儿,这样没有方向的“大杂烩”的结果,只能是“盲人摸象”,甚至是“邯郸学步”,不但不会进步,还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陷入更大的苦闷。鉴于此,本着交流的态度,谈一点我对新课标的粗浅解读。
环境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教育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改革,我认为,不管改革如何进行,教书育人的方向不改;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教书育人的宗旨不变,新课标的核心是“守正,出新”。守正,即严守“教书育人”之宗旨,守住“双基”及塑造学生灵魂的情感教育不放松,让知识与灵魂共舞;出新,即创造个性课堂,“小课堂”要能包纳“大世界”。
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两次“课改”,从文本篇目的编排上可以看出:不论课本尺寸如何变化,不论文本篇目如何增删,不论各册重点如何调整,不论读本花样如何翻新,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没变;即使“时移世易”对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评价未变。这就提醒我们,在授课时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应教什么呢?这就属于“守正”部分,包括“语基”和情感陶冶。华东师大范国睿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所以德和才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当今社会,情感、游戏、网络、娱乐等诸多社会不良风气都在考验着学生的良知,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引导,学生一失足将成千古恨。而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青少年自杀、吸毒、暴力犯罪,强烈震撼着成人的内心,学校德育教育备受观注,而我们语文课堂责无旁贷。同时,我们也不必为了情感熏陶而刻意说教,结合课本,顺意拓展即可。如:将《沁园春 长沙》中的毛泽东与《鸿门宴》中的项羽做一对比,得出一结论:性格决定命运。毛泽东志向高远,虽屡遭挫折,痴心不改,终成一代伟人;项羽虽为楚王,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终落得乌江自刎。适时告诫学生:要想有所作为,至少应谦虚、宽容、百折不挠。这样的拓展不宜张开、不宜深化、不宜长篇大论,起到启发、诱导、教育的作用即可。
“教什么”知道了,大方向就明确了,主体框架就有了,这时才需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这属于“创新”方面的内容。
有些教师困惑于学生不配合、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等,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找找原因:
1.教师自身水平。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听、说、读、写,我们自己在“双基”方面的功力如何,直接影响授课水平。不是说语文教师都要是全才,至少你要有一方面突出,要有自己的个性,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进而让学生佩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的思想觉悟。语文,不只是“课本”,整个社会生活都是语文,要有“大语文”教育的认识,应做到“小课堂——大世界”。单纯的课本内容是有限的,甚至是枯燥的,不要说古文,就是夏衍的《包身工》写的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纺织女工的悲惨生活,这么大的时间差,生活环境也迥异,学生从思想上很难把自己融合进去,他们完全就是站在事不关己的客观角度看热闹,不要谈贴心阅读,更不要谈受到什么教育。这时候,教师就要运用学生所了解的社会生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内容,揭示文本的深刻现实意义。如:由“包身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底层劳动者,想当今社会的底层劳动者——农民工,在“包身工”和“农民工”的全面对比中,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人人平等,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做何种工作,都要尊重人权,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如果完全为教课本而教,那么,学生就会成为课本这口“井”中的“蛙”,成为身居闹市,“有知识”的新一代“盲流”,真就应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了。为了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生活的主宰,教师首先要眼中有世界,心中想世界,然后才能口中讲世界,将世界纳入课堂。
3.教师融合知识的能力。教师知道了教什么,心中也有生活,不等于就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人,这里边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知识迁移,知识融合。我们上课时最好是把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领域中的人或事融入进来,这样既有群众基础,又吸引人,不愁学生不积极。教师随自己兴趣爱好选材,自认为既精辟又恰到好处,如果对学生来说属于年龄、智慧、阅历、兴趣、爱好都无法调动的区域,这样的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只能是事倍功半,费劲不讨好了。
4.打造个性课堂。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首先,教师应从自己角度对文章做出个性解读,使文章染上“我”的色彩,与众不同;其次,我们都懂得“千人千面”的道理,文中作者自古至今,浩浩荡荡,俗话说“文如其人”,作者不同,文章自然具有作者个性,我们在授课时应该突出不同作家的个性。如,同是散文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虽文体相同,但因作者所处时代、所处环境、内心感受等的不同,风格迥异:朱自清,描绘的是自由心境下的美景;郁达夫,抒写的是苦闷情绪中的“清、静、悲凉”。如果堂堂有个性,课课有特点,那么,学生极力配合、轻松学习的表现,会让你感觉幸福。
综上所述,一堂课,首先应解决“教什么”,在大方向都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就抓住枝节的形式东西不放,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举。所以,在备课阶段,如能解决好知识点,选择好情感点,抓住作者个性;授课中,贴近生活实际,突出自己风格,彰显个人魅力,即使不刻意考虑形式,在内容的带动下,你的课堂也会让人感觉“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妙趣横生,不能说此课一定成功,至少,没有苦闷。
思考尚不成熟,共勉吧!
环境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教育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改革,我认为,不管改革如何进行,教书育人的方向不改;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教书育人的宗旨不变,新课标的核心是“守正,出新”。守正,即严守“教书育人”之宗旨,守住“双基”及塑造学生灵魂的情感教育不放松,让知识与灵魂共舞;出新,即创造个性课堂,“小课堂”要能包纳“大世界”。
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两次“课改”,从文本篇目的编排上可以看出:不论课本尺寸如何变化,不论文本篇目如何增删,不论各册重点如何调整,不论读本花样如何翻新,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没变;即使“时移世易”对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评价未变。这就提醒我们,在授课时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应教什么呢?这就属于“守正”部分,包括“语基”和情感陶冶。华东师大范国睿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所以德和才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当今社会,情感、游戏、网络、娱乐等诸多社会不良风气都在考验着学生的良知,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引导,学生一失足将成千古恨。而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青少年自杀、吸毒、暴力犯罪,强烈震撼着成人的内心,学校德育教育备受观注,而我们语文课堂责无旁贷。同时,我们也不必为了情感熏陶而刻意说教,结合课本,顺意拓展即可。如:将《沁园春 长沙》中的毛泽东与《鸿门宴》中的项羽做一对比,得出一结论:性格决定命运。毛泽东志向高远,虽屡遭挫折,痴心不改,终成一代伟人;项羽虽为楚王,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终落得乌江自刎。适时告诫学生:要想有所作为,至少应谦虚、宽容、百折不挠。这样的拓展不宜张开、不宜深化、不宜长篇大论,起到启发、诱导、教育的作用即可。
“教什么”知道了,大方向就明确了,主体框架就有了,这时才需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这属于“创新”方面的内容。
有些教师困惑于学生不配合、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等,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找找原因:
1.教师自身水平。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听、说、读、写,我们自己在“双基”方面的功力如何,直接影响授课水平。不是说语文教师都要是全才,至少你要有一方面突出,要有自己的个性,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进而让学生佩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的思想觉悟。语文,不只是“课本”,整个社会生活都是语文,要有“大语文”教育的认识,应做到“小课堂——大世界”。单纯的课本内容是有限的,甚至是枯燥的,不要说古文,就是夏衍的《包身工》写的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纺织女工的悲惨生活,这么大的时间差,生活环境也迥异,学生从思想上很难把自己融合进去,他们完全就是站在事不关己的客观角度看热闹,不要谈贴心阅读,更不要谈受到什么教育。这时候,教师就要运用学生所了解的社会生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内容,揭示文本的深刻现实意义。如:由“包身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底层劳动者,想当今社会的底层劳动者——农民工,在“包身工”和“农民工”的全面对比中,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人人平等,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做何种工作,都要尊重人权,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如果完全为教课本而教,那么,学生就会成为课本这口“井”中的“蛙”,成为身居闹市,“有知识”的新一代“盲流”,真就应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了。为了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生活的主宰,教师首先要眼中有世界,心中想世界,然后才能口中讲世界,将世界纳入课堂。
3.教师融合知识的能力。教师知道了教什么,心中也有生活,不等于就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人,这里边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知识迁移,知识融合。我们上课时最好是把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领域中的人或事融入进来,这样既有群众基础,又吸引人,不愁学生不积极。教师随自己兴趣爱好选材,自认为既精辟又恰到好处,如果对学生来说属于年龄、智慧、阅历、兴趣、爱好都无法调动的区域,这样的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只能是事倍功半,费劲不讨好了。
4.打造个性课堂。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首先,教师应从自己角度对文章做出个性解读,使文章染上“我”的色彩,与众不同;其次,我们都懂得“千人千面”的道理,文中作者自古至今,浩浩荡荡,俗话说“文如其人”,作者不同,文章自然具有作者个性,我们在授课时应该突出不同作家的个性。如,同是散文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虽文体相同,但因作者所处时代、所处环境、内心感受等的不同,风格迥异:朱自清,描绘的是自由心境下的美景;郁达夫,抒写的是苦闷情绪中的“清、静、悲凉”。如果堂堂有个性,课课有特点,那么,学生极力配合、轻松学习的表现,会让你感觉幸福。
综上所述,一堂课,首先应解决“教什么”,在大方向都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就抓住枝节的形式东西不放,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举。所以,在备课阶段,如能解决好知识点,选择好情感点,抓住作者个性;授课中,贴近生活实际,突出自己风格,彰显个人魅力,即使不刻意考虑形式,在内容的带动下,你的课堂也会让人感觉“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妙趣横生,不能说此课一定成功,至少,没有苦闷。
思考尚不成熟,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