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开头也是如此。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语,力求一鸣惊人,切不可信口开河,草率从事。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联系旧知识,引起注意
  
  这是比较普通又最常用的新课导入法。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人们获取知识总是循序渐进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已知到未知。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是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若不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学到的就会是支离破碎的断简残编,而不是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联系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既检查了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例如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即可联系学生已学习过的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由“左联”五烈士,忆及“三一八”惨案。
  “联系旧知识,引起注意”的课堂导入法,运用得好,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但使用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联系旧知识要难易适度;二是选取的旧知识必须与新知识有联系。
  
  二、创造气氛,唤起情感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劳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劳动对象是有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而语文又是最富有情感的基础学科。因此,通过创造气氛,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不失为语文导入新课的有效方法。
  情感导入,要求教师教学首先要饱含激情,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例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从“3月14日一个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逝世的时刻”说起,通过教师严肃庄重的表情,低沉悲痛的语调,形成一种悼念导师的感情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然后设疑:“马克思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呢?他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建立了哪些丰功伟绩?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历史,再一次缅怀他不平凡的一生吧!”这样,将学生注意力很快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动人春色不须多”。这种新课导入法,有时只需廖廖数语即可完成,但在导语结束时,应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便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学习。
  
  三、巧设悬念,激起兴趣
  
  设置悬念,是文学作品惯用的手法。导入新课时,巧设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例如教学《土地》一文,可以设置这样的悬念:“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学生也许会说“时间”、“生命”、“青春”等,这时便可以推入正题《土地》,学生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新课学习水到渠成。这样的设疑吸引学生注意,又激发学生求知欲,可谓一石双鸟。
  设置悬念应注意几点:1.要与新课紧密联系,不能风马牛不相及;2.应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能离题太远;3.不能喧宾夺主妨碍新课的学习。
  
  四、形象描绘,引起联想
  
  成功的新课导入,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教学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开始即可从形象描绘入手:泰山又名:“岱宗”,为五岳之首,山势险峻,气势磅礴。登泰山可观沧海日出,可欣赏怪石奇松。昔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有历代帝王登岳封禅等。通过教师的形象描绘,学生就会对课文兴趣盎然,欲先睹为快了。
  
  五、讲述故事,由此及彼
  
  教师在开始授课时,通过讲述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巧妙地引入新课。事实上,即使对学习最没兴趣的学生,也会对故事感兴趣。例如讲《毛遂不避嫌疑》,可先从“毛遂自荐”的故事说起。这样的新课导入法,一开始即可扣人心弦,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故事不能过长,要突出其寓意,并与新知识发生联系。
  
  六、释题开始,步步深入
  
  人有名,文有题,题目往往对一篇文章或一部分知识内容起着提纲挈领或画龙点晴的作用。俗语说“题好一半文”,教师若能一开始抓住题目要害,然后步步深入分析,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教学《药》一文,可直接释题:“药”为治病之用,人病而需药医,社会有病亦需用药医治;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无数仁人志士,都在为寻找中国革命的出路,为拯救华夏民族而寻找良“药”,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是为中国革命开出的一剂良方。这样的新课导入,既引人入胜,又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这也有待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坚信语文教学一定能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其他文献
鲁迅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冷峻超拔,意蕴深刻,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遗产。本文仅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中传神的细节描写。    一、通过外貌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是细节描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只要抓住人物外貌上的某一特征进行渲染性的细节描写,就能凸现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穿衣服太模糊了,有
期刊
散文如同天地万物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美,而其最高、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则是自然与平常。从《紫藤萝瀑布》一篇看宗璞散文的特色,具有“自然美”的语言, 咏平凡之物的“形”;其浓郁的人文精神,表现出超越物外的“神”,折射出女作家的“平常心”。  “美文不在词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宗璞的话可谓夫子自道。宗璞散文笔下经常出现:丁香、二月蓝、玉簪、藤萝、木槿等。花和树、石、碑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往往还真能“问”出个新天地来。    一、设疑新颖,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所提问题蕴含的疑问和趣味,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提问
期刊
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要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和梳理。  积累是一个补充营养的过程。语文积累既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的积累,也包括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的积累,同时还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语,可以愉悦学生的耳目,丰富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设计导语才能使其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列举下列几例常用的导语,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
期刊
宋代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语文课堂中运用设疑教学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设疑不当,“导”而无法,亦往往流于形式,误人费时。因此,探讨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一、于导课伊始时设疑——引学生入
期刊
“神”是“宗教及神话中所指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辞海》1999年版)或者说,“具有人格意志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神通广大、变化莫测、长存不灭的超自然体。”(《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  作为超自然体,神显然不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一般被认为是生来就具有神奇的力量,是上天意志的代言人,令无数人信仰崇拜。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举了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穆罕默德、太上老君等例子
期刊
现在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都会运用拓展阅读的方法,希望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往往无视文本的内涵和规律,无目标、无限制地拓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可以拓展阅读:    一、为渲染情境而拓展    文字是一种符号,而文字背后的形象却是丰富的。为了帮助学生体悟文字的丰富内涵,往往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渲染感悟文
期刊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将适合少年儿童的生活现实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进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生命活力。    一、挖掘素材,回归生活    语文教材大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
期刊
翻阅唐宋词,满眼是悲愁的字眼和凄凉的意象:苦、痛、悲、恨、哀、愁,落红、飘絮、冷月、寒烟……抒情主人公的愁容泪眼、悲苦情怀,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据统计,唐宋词中,仅“愁”字就出现了3344次,其他的“忧”、“恨”、“伤”、“哀”等词的使用频率就更加难以计数了。词人似乎个个都有一颗“愁苦心”,无“愁”不成词,无“恨”不成调,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形成了词“以愁见工”的艺术特征。  “愁”是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