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提升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上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要想在数学课堂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多样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由于具有内容丰富,趣味性、操作性很强的特点,能为课堂教学提供逼真的环境、鲜明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从而拓宽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走进数学课堂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信息量大,图文声并茂,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记忆,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例如:在教学上册第64页“10的认识”时,通过课件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依次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这时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这时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10的认识” 的学习上。
  又如:在教学下册第50页“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购物的情景,一个小朋友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2角的气球,应找回多少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2角又是多少角?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这些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化难为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从而提升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上册第32页“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为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制作一组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象什么?如卡车、燕子、房子等。使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在大脑中想象出来并说出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的哪一部分。接下来让他们自己拼,看谁拼得多,拼得好,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再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插图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活动一瞬间或变化的结果。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化为动态画面,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又可以为学生活跃思维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上册第51页“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一年级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利用天鹅的数量来理解,池塘里游着7只天鹅,飞走了3只,静止的图画很容易使学生从加法的角度来考虑,产生“飞走的3只天鹅加上剩下的4只天鹅不就是7只吗?所以算式应该是3+4=7”这样的思维导向错误,学生的理解与教材题意相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利用课件进行导向:屏幕先出现7只天鹅,再动画演示飞走了3只,教师问“池塘里的天鹅现在怎样了?”“飞走的3只天鹅是从几里面飞走的?”通过这一动态过程,使学生很快的理解图意,引导其思维向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
  四、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初步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多是枯燥乏味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把乏味的数学问题变得趣味化,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并从小培养创新意识。一年级在学习简单文字应用题时,通过动态直观的画面,声形并茂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完成了由应用题到算式的转换,然后由学生自己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习容量,又扩大了思维的空间。
  例如:在下册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张能操作的“百数表”,学生用鼠标点击按钮,能利用颜色的变化突显出横排、竖排、斜排上的数,帮助学生发现排列规律;还能提取单数或双数,进行转换格式排列,让学生探究数的特征;学生还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数的排列形式呈现出来,充分挖掘出“百数表”蕴含的奥秘。
  五、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适时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把远方的东西放在学生面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参与、发现、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每一堂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效,真正成为一年级数学课堂的好帮手。
  (责编 阮 妮)
其他文献
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这些学生真粗心啊,‘525’写成‘225’。”“无盖水箱怎么就算成6个面。”“‘广告灯箱的各个面由灯箱布围成’却只算4个面。”……学生是真的不会吗?可是稍加点拨,或要求重新看题,他们会立即动笔改正。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审题。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会审题”却是共同的。那么如何让这些学困生走出“困境”呢?  一、分析原因,教会方法,激活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愿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主要动力。数学学科概念抽象,部分章节推理严密,由于小学生身心特点,难以引起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要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有兴趣主动去学习。  案例:《数的整除》复习  游戏导入:  师生互敬问候,未待学生入座。  师:别着急坐下,我们先做个小游戏,请按老师的要求坐下。  1.请学
[摘要]本文用中国1985~2008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 生产函数 回归方程
建高楼大厦,必有精确设计和规划。一个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有宏伟目标和发展蓝图,否则只能在作坊里蹉跎。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多年宝贵的实战经验,本文放眼国际,总揽全局,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经典诗文的诵读,几乎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积累,每周一考查,每月一比赛,每学期一活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还弘扬民族文化,一举多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真正感兴趣呢?我的体会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原有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调节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功能有弱化的趋势,社会上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不断。本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