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浅议如何控制材料成本。材料是生产企业资产中数量最大的流动资金,是企业为销售而耗用的储备资产,对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生产所耗物资的采购成本关系非常密切。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对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防止违纪违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材料成本与企业的利润呈反比关系。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利润的高低,这就是很多企业把降低材料成本作为利润增长点的原因所在。所以企业要强化材料采购管理,把好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成本领先”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市场竞争中的价格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竞争,而实际上是成本高低的较量。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降低材料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认为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生产消耗。其实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其实是有限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潜力大得多,而且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挖潜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二)买方市场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卖方市场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会使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包装等日益多样化。这就为采购行为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进行选择。而企业采购材料活动是一种组织行为,比个人消费复杂得多,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
二、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是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长期以来一些企业领导一味地抓生产、抓产值。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生产,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就忽视了对材料价格的管理,更没有把它提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加以研究和部署,使材料采购管理出现了“真空”。
二是对材料市场缺乏研究,未能把握市场动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部分材料的价格仍然一路走高。其原因不外乎没有建立企业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对市场了解不够。不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和行业市场、国内市场对区域市场和小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市场对企业所需材料价格的影响。对市场的了解肤浅,造成企业的供应商单一,制约了企业的材料供应。
三、强化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在材料采购环节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采购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般来讲材料采购业务的整个流程是:材料采购的起点从采购需求开始,生产使用单位根据生产计划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命令单,采购部门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至少三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定采购合同,对所需材料的材质、数量、单价以及付款方式、运输方式等条款一一加以约定。然后材料到厂进行质量检验,最后入库办理库房登记,以及到财务办理付款结算手续。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是为了经济合理地进行各种采购业务,保证采购的物资及时、足额入库,保证采购物资的安全完整,同时及时支付各项货款,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营。
从采购需求的确定来讲,就需要如何制定采购计划了,首先在制作采购计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现有库存有多少?在途材料有多少,什么时候到?已下达的生产计划未完成的需要用的料是多少及什么时候需要?已纳入计划的采购量是多少?
要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限量采购管理,节约资金使用。从材料采购合同来看,供销合同中必须做到要素齐全,权利与责任划分清晰,避免发生法律纠纷。合同中的基本要素如合同标的、价款、数量、质量、履约期限、地点、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约定,还有根据法律规定或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签定合同时要注意付款方式的约定,涉及大宗采购的项目可以约定部分预付款,余款待材料入库后支付。要加强请购手续,对采购订单、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的审核工作,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财务部门也应加强与供应商往来账的核对工作。
做好市场调查。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波动较大,所以采购人员应经常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与价格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在物价上涨之前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
(二)材料的保管环节应采取的措施
主要指仓库保存阶段。库存阶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降低成本:1.库存呆滞料的控制。2.库存周转率的提高
1、要建立健全验收制度。在材料进厂进行材料质检分析,检验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与采购计划是否相符,合格后方可正式入库。这一工作必须由专门的材料质检部门负责。材料采购进厂时进入库房登记,大批量的购进材料按程序取样,在材料检验部门经过检验合格后开具质检分析报告,物资保管部门签收由采购部门开具的入库单,材料才正式入库登记台账。如果材料检验不合格,就由采购部门办理退货出库手续,并到财务部门办理购进材料退回的结算。另外,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建立健全定期盘点制度。在对库存材料管理中,财务部门应与物资保管部门协作做好材料的盘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尤其是物资保管部门应掌握最新的存货数据,为采购材料提供依据,为生产投料做好准备。
3、仓储与保管控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 ABC 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建立领用审批制度;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
(三)加强物资消耗的管理
制造企业生产活动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加强材料消耗管理,控制材料消耗,是成本最直接、有效的管理途径。在使用阶段材料成本的控制主要是指减少浪费。理论上车间在领用材料时都是按标准用量来领的,但实际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超标准用量的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标准不准确、车间未按计划领等。还有就是直接的浪费,比如丢失和报废。
1、消耗定额管理是材料消耗管理最主要的管理方法。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在制定消耗定额时要本着节约、实事求是、平均先进、综合效果的原则,采取技术计算法和经验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消耗量大、资金额高的材料制订了消耗定额。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订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制订了材料消耗定额,从制度上明确规定了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以保障其有效实施。(1)根据消耗定额和生产计划计算材料需要量,及时组织材料供应,以保证生产并防止材料闲置积压。(2)根据消耗定额编制成本计划,并对各生产单位下达月、季、年材料成本指标,并严格进行控制。(3)材料发放按定额限额发料,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批准。(4)材料的使用上严格按定额标准进行现场控制,基层管理人员要使材料消耗向规定标准靠近。(5)在定额管理工作中,群众管理与专业管理密切结合,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推广各种节约材料的先进经验、处处精打细算。(6)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7)加强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各车间定期向材料供应部门报送《主要材料收、消、存统计报表》,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消耗实际情况与定额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超、降原因。
3、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利用。在某些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这时如果企业材料消耗管理的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利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为了加强回收复用与修旧利废管理工作,企业应制定材料物资回收复用与修旧利废管理的标准,规定哪些物资属于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物资,要求建立、健全回收修旧网点,并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回收和修旧工作,开展群众性“收旧”活动,搞好经常性与集中性回收工作。
四、材料控制的辅助措施
制造企业的材料内部控制是溶于整个企业之中的,因此材料控制不仅仅是采购、保管、生产部门的事情,而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制度,实现降耗增效。
(一)建立现代企业的领导班子。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董事会的建设,董事会与经营班子分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并建立健全好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监控制度。
(二)加强员工的法制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法制学习教育,提高全员法制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企业领导人的约束机制,并防止企业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思想,使企业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加强内部人员考核制度的执行。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考核。定期考核是对目标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行考核,对人员的考核不仅仅是进行工作任务量的考核,还包括采购物资质量,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每月都必须对员工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不定期考核是内部管理人员对详细的内部控制程序或执行工作所用的方法随时进行核查,并及时指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随着企业进入开放的经济时代,新经济、新业务、新的购销方式的不断出现,只有把内部监控寓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各环节,真正发挥好财会人员的监督作用,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才能防微杜渐,确保实现企业的降耗增效之目的。
(作者单位: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计财处)
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材料成本与企业的利润呈反比关系。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利润的高低,这就是很多企业把降低材料成本作为利润增长点的原因所在。所以企业要强化材料采购管理,把好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成本领先”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市场竞争中的价格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竞争,而实际上是成本高低的较量。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降低材料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认为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生产消耗。其实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其实是有限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潜力大得多,而且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挖潜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二)买方市场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卖方市场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会使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包装等日益多样化。这就为采购行为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进行选择。而企业采购材料活动是一种组织行为,比个人消费复杂得多,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
二、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是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长期以来一些企业领导一味地抓生产、抓产值。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生产,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就忽视了对材料价格的管理,更没有把它提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加以研究和部署,使材料采购管理出现了“真空”。
二是对材料市场缺乏研究,未能把握市场动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部分材料的价格仍然一路走高。其原因不外乎没有建立企业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对市场了解不够。不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和行业市场、国内市场对区域市场和小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市场对企业所需材料价格的影响。对市场的了解肤浅,造成企业的供应商单一,制约了企业的材料供应。
三、强化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在材料采购环节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采购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般来讲材料采购业务的整个流程是:材料采购的起点从采购需求开始,生产使用单位根据生产计划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命令单,采购部门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至少三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定采购合同,对所需材料的材质、数量、单价以及付款方式、运输方式等条款一一加以约定。然后材料到厂进行质量检验,最后入库办理库房登记,以及到财务办理付款结算手续。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是为了经济合理地进行各种采购业务,保证采购的物资及时、足额入库,保证采购物资的安全完整,同时及时支付各项货款,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营。
从采购需求的确定来讲,就需要如何制定采购计划了,首先在制作采购计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现有库存有多少?在途材料有多少,什么时候到?已下达的生产计划未完成的需要用的料是多少及什么时候需要?已纳入计划的采购量是多少?
要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限量采购管理,节约资金使用。从材料采购合同来看,供销合同中必须做到要素齐全,权利与责任划分清晰,避免发生法律纠纷。合同中的基本要素如合同标的、价款、数量、质量、履约期限、地点、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约定,还有根据法律规定或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签定合同时要注意付款方式的约定,涉及大宗采购的项目可以约定部分预付款,余款待材料入库后支付。要加强请购手续,对采购订单、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的审核工作,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财务部门也应加强与供应商往来账的核对工作。
做好市场调查。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波动较大,所以采购人员应经常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与价格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在物价上涨之前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
(二)材料的保管环节应采取的措施
主要指仓库保存阶段。库存阶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降低成本:1.库存呆滞料的控制。2.库存周转率的提高
1、要建立健全验收制度。在材料进厂进行材料质检分析,检验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与采购计划是否相符,合格后方可正式入库。这一工作必须由专门的材料质检部门负责。材料采购进厂时进入库房登记,大批量的购进材料按程序取样,在材料检验部门经过检验合格后开具质检分析报告,物资保管部门签收由采购部门开具的入库单,材料才正式入库登记台账。如果材料检验不合格,就由采购部门办理退货出库手续,并到财务部门办理购进材料退回的结算。另外,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建立健全定期盘点制度。在对库存材料管理中,财务部门应与物资保管部门协作做好材料的盘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尤其是物资保管部门应掌握最新的存货数据,为采购材料提供依据,为生产投料做好准备。
3、仓储与保管控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 ABC 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建立领用审批制度;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
(三)加强物资消耗的管理
制造企业生产活动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加强材料消耗管理,控制材料消耗,是成本最直接、有效的管理途径。在使用阶段材料成本的控制主要是指减少浪费。理论上车间在领用材料时都是按标准用量来领的,但实际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超标准用量的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标准不准确、车间未按计划领等。还有就是直接的浪费,比如丢失和报废。
1、消耗定额管理是材料消耗管理最主要的管理方法。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在制定消耗定额时要本着节约、实事求是、平均先进、综合效果的原则,采取技术计算法和经验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消耗量大、资金额高的材料制订了消耗定额。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订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制订了材料消耗定额,从制度上明确规定了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以保障其有效实施。(1)根据消耗定额和生产计划计算材料需要量,及时组织材料供应,以保证生产并防止材料闲置积压。(2)根据消耗定额编制成本计划,并对各生产单位下达月、季、年材料成本指标,并严格进行控制。(3)材料发放按定额限额发料,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批准。(4)材料的使用上严格按定额标准进行现场控制,基层管理人员要使材料消耗向规定标准靠近。(5)在定额管理工作中,群众管理与专业管理密切结合,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推广各种节约材料的先进经验、处处精打细算。(6)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7)加强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各车间定期向材料供应部门报送《主要材料收、消、存统计报表》,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消耗实际情况与定额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超、降原因。
3、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利用。在某些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这时如果企业材料消耗管理的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利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为了加强回收复用与修旧利废管理工作,企业应制定材料物资回收复用与修旧利废管理的标准,规定哪些物资属于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物资,要求建立、健全回收修旧网点,并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回收和修旧工作,开展群众性“收旧”活动,搞好经常性与集中性回收工作。
四、材料控制的辅助措施
制造企业的材料内部控制是溶于整个企业之中的,因此材料控制不仅仅是采购、保管、生产部门的事情,而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制度,实现降耗增效。
(一)建立现代企业的领导班子。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董事会的建设,董事会与经营班子分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并建立健全好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监控制度。
(二)加强员工的法制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法制学习教育,提高全员法制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企业领导人的约束机制,并防止企业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思想,使企业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加强内部人员考核制度的执行。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考核。定期考核是对目标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行考核,对人员的考核不仅仅是进行工作任务量的考核,还包括采购物资质量,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每月都必须对员工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不定期考核是内部管理人员对详细的内部控制程序或执行工作所用的方法随时进行核查,并及时指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随着企业进入开放的经济时代,新经济、新业务、新的购销方式的不断出现,只有把内部监控寓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各环节,真正发挥好财会人员的监督作用,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才能防微杜渐,确保实现企业的降耗增效之目的。
(作者单位: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计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