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三)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低碳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在新上项目、投资方向、减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协的审批、监督权力和作用。除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低碳经济项目外,在每年两会上都应由政府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
  (五)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石油化工项目不同于其他工程,具有自身特点,属于高危行业。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生产,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作出努力。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还存在着很多漏洞,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明显不足,因此,加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迫在眉睫。但是石油化工建设不单单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还有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着想。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期刊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建筑结构水平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建筑设计近年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建筑设计安全性方面,其形式仍然较为严峻,不容乐观。本文将主要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概述、建筑结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建筑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措施加强建筑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为了使得建筑设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除了对一些新型的设计计算模式进行开发以外,还要将一些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其中,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造型设计的相关要求。其中分形学的应用,它主要是将数学分析思想应用到建筑设计方面,在按照几何图形的方式,来对建筑造型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形 建筑造型设计 应用  中
期刊
摘要:当下,建筑门窗最严重也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漏水现象,这样给住户和门窗加工厂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怎样提高建筑门窗封闭性,预防室外侧雨水渗漏到室内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建筑门窗封闭性的施工要点以及门窗封闭性的措施进行分析。期望能对我国的建筑门窗的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建筑门窗;封闭性;渗漏  中图分类号:TV6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门窗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
期刊
摘要:隨着社会的进步,公路运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路路面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做好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路路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路面是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使的层状构造物,路面直接承受着车辆荷载的作用,其性能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高等级公路路面的要求非常高,它需要保证汽车全天候、稳定地行使。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入手,对如何做好这一监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能为后期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全过程、监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与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电力工程的全过程监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会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的实践中找出其
期刊
摘要:我国现在还处于发展期,进一步加强企业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政工工作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企业政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顺利的展开关系到企业稳定和发展。各个企业的政工队伍建设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变得尤其重要。企业内部的政工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也越来越重视。目标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企业的目标成本进行管理从而不断的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企业的内部经济,从而不断的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文章主要从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实现目标成本作用最大化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而细致的分析了当前市场环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建筑工程的生产方法不断革新,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使建筑施工成本得到降低,会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及将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施工;成本;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在施工中,应该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运行。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安全管理是水利工程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