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学习有益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种种不利于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是:英美文化取代了外国文化;异族文化取代了民族文化;文学取代了文化;传统文化取代了现世文化;本土文化取代了区域文化等等。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误区
文化意识是得体使用语言的重要保障,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不了解并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那么,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英语技能的掌握则无从谈起,更遑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同时还在自一级至九级的目标总体描述中详细地明确了各级段学生应达到的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忠实贯彻这些目标,势必能有效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实际教学实践与理想目标并不十分契合,相反却呈现下列不良倾向。
一.英美文化取代了外国文化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里的“语言”当然指的是英语,既然如此,就只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好了;并且,既然英国、美国持续多年保持英语世界的大国地位,那就只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化好了。这种一简再简的做法也不是说没有道理。毕竟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英语科目的学习不可能占用他们过多的精力。然而,这种做法极其片面,不仅与《课程标准》精神相抵牾,而且也无法真正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部分课程实施者过多关注英美文化表明他们没有完全吃透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在鼓励教师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时,特别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换言之,英语国家文化应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关注对象,但适当了解其它国家文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使用英语的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加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策略,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交往的势头猛进,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前些年,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对象多数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士,然而今非昔比,现在更多的则是和把英语作为第二甚至第三语言的人士打交道。例如,中国人和俄国人或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目前,在国际事务往来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非本族语者(即不把英语当作母语使用的人士)人数已大大超过本族语者(即把英语当作母语使用的人士)。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日渐成为操不同母语人士之间的有效交流媒介。据此,更有学者大胆提出“国际英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简称ELF)的概念,来替代先而有之的“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这个提法的科学性姑置不论,但英语作为一种联系不同语言使用者的“中间”语言,无疑越来越扮演着一种桥梁的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其文化也自然相互迥异,因此,不了解他们的语言文化又怎能有效地和他们进行交际。可见,英语教学实践中过分关注英美文化,而忽视甚至忽略其他外国文化,也就是用英美文化取代外国文化,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异族文化取代了民族文化
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华夏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了解已属不易,学习和掌握更其困难。但是,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即将融汇到全球化浪潮中去,不学习民族文化,如何去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如何去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去宣传民族文化?如何去传承民族文化?如何去发展民族文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是以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为前提的,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就无法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性、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因为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个体总是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之上来出入各种异族文化的。面对异彩纷呈的各国文化既不会同化,又不至于异化;既能放眼世界,有能保持自我。换言之,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既具有国际视野,有具有中国眼光。此外,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有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去了解世界和中外文化差异,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还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都必然要求在英语课堂中,要同时渗透异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二者并行互辅,不可畸重畸轻,甚至有所偏废。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介绍外国文化(其实就是英美文化,见上述),对中国文化只字不提。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数种:一,认为中国文化应为其他科目(如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所涵盖;二,讲不清。教师也只是中学的底子,已多年“失修”,不敢随意谈论;三,教师担心语言文化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母语语言文化会形成对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负面干扰。
其实,教师的种种顾虑都是误区。首先,讲中国文化并非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专利,英语科目也要讲。只是科目不同,观察或审视的视角不一罢了,英语课上更侧重中外文化的异质性。因此英语课上不仅可讲,而且必须要讲。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促成他们自我文化身份建构,从而提高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度和宽容度,以便更快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其次,教师自身惰于中国文化的继续教育多是因为我国长期功利教育形成的升学压力所致,只要教师能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教育和功利之间的关系,便能安下心来,先为自己充电,再为学生充电,不折不扣地贯彻课程精神。然后要说到负迁移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者英语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母语的干扰,这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教师若因此就避开中国文化不谈,则无异于掩耳盗铃。课堂上避开了,不等于说学习者思想里没有中国文化的影子,相反,它们无处不在,并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笔者曾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设计过一个题目,以测试他们是否已具备基本的文化差异敏感度。题目如下:一对中国夫妇请几个外国朋友来家吃饭。客人一一落座之后,男主人谦逊地说道:“没有什么好吃的,别见笑,随便吃点……”试将男主人的话译成英语。翻译的结果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逐字译出,“There are nothing delicious here, please take what you like to eat.”只有极少数学生准确地意识到这里的文化差异问题,中国人的谦逊是不能毫不变通地译成英语的,而只能灵活处理,译为简单的一句话即可,“Help yourself, please.” 可见,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缺失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贻害无穷。其实,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化的过程中,穿插中国文化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浸淫在异族文化的氛围中,还能让他们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潜移默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为适应全球化趋势储备必备的人文素养。
三.文学取代了文化、传统文化取代了现世文化、本土文化取代了区域文化
首先,教师对文学知识的介绍和讲解往往比较多,而对其它(如政治、哲学、历史、地理、建筑、美学、音乐、舞蹈等)文化类型的涉猎则相对较少。提到某一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教师往往能提供一些背景材料甚至展开论述,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可是如果遇到诸如西方的某一哲学家或画家等,则常常点到为止,不愿做深入介绍。这种偏颇的做法实际是违背了“文化”这一概念的所指意义。按照萨默瓦(L.A.Samovar)等人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种群的个体或群体经过数代所习得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历史沉淀,它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意思、制度、宗教、时间观念、角色定位、空间关系、宇宙观、物质文明等。不消说,“文化”的意义是极其宽泛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侧重文学类文化知识的推介,则无疑是人为地缩小了文化的范围,其结果就可能是使文化教育徒有其表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其次,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明显关注。无论牵涉到外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教师往往较为重视传统文化,而相比较之下,现世文化却不期然而然地被排斥在外。其实,文化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它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处于发展和变化的动态系统。文化从来都不是恒常不变的,相反它总是变动不居、波澜起伏的。文化最易受到诸如革新(innovation)、传播(diffusion)和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等机制的影响而保持运动状态。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各种形态的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加强,固步自封的文化已日渐成为历史。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文化发展,不应“厚古薄今”,因为学生的所学最终是为了交际,而真实的交际不可能只“谈古”不“论今”,相反,恐怕还是今人今事在交际中所占比重更大。
最后,教师在介绍本土文化时,最容易忽视区域文化。其实,文化具有整体性。霍尔(E.T.Hall)曾说:“你接触了一个地方的文化,你在别个地方了解到的文化也会受到影响。”区域文化看似互相独立,实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笔者所在城市郑州市的中学教师若不介绍代表区域性文化的中原传统文化(如炎黄文化)和现世文化(如中原经济区建设),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其能力势必受到限制。如果在这方面稍稍用力,比如教授学生一些描述区域文化和情景所特有的词汇与表达,学生在向外国人士介绍本土文化时,则会自信的多。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学习有益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时也关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战略决策的顺利实现,而作为为合格外语人才培养打造基础的中学教师,无疑责任重大,若不反思传统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那么中国的教育要想培养出人文素养高,且同时具有中国眼光和世界视野的人才则比之建造空中楼阁而无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3] Alptekin, C. Redefining Multicompetence for Bilingualism and EL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0 (20): 95-110.
[4] Ferguson. G. Issues in Research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 Conceptual Enqui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0 (19): 117-135.
[5] Seidlhofer, B. 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Oxford: OUP, 2011.
[6] 徐锦芬.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7]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 E.T. Hall.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Doubleday, 1976.
[9] 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4)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误区
文化意识是得体使用语言的重要保障,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不了解并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那么,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英语技能的掌握则无从谈起,更遑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同时还在自一级至九级的目标总体描述中详细地明确了各级段学生应达到的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忠实贯彻这些目标,势必能有效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实际教学实践与理想目标并不十分契合,相反却呈现下列不良倾向。
一.英美文化取代了外国文化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里的“语言”当然指的是英语,既然如此,就只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好了;并且,既然英国、美国持续多年保持英语世界的大国地位,那就只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化好了。这种一简再简的做法也不是说没有道理。毕竟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英语科目的学习不可能占用他们过多的精力。然而,这种做法极其片面,不仅与《课程标准》精神相抵牾,而且也无法真正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部分课程实施者过多关注英美文化表明他们没有完全吃透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在鼓励教师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时,特别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换言之,英语国家文化应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关注对象,但适当了解其它国家文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使用英语的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加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策略,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交往的势头猛进,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前些年,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对象多数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士,然而今非昔比,现在更多的则是和把英语作为第二甚至第三语言的人士打交道。例如,中国人和俄国人或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目前,在国际事务往来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非本族语者(即不把英语当作母语使用的人士)人数已大大超过本族语者(即把英语当作母语使用的人士)。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日渐成为操不同母语人士之间的有效交流媒介。据此,更有学者大胆提出“国际英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简称ELF)的概念,来替代先而有之的“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这个提法的科学性姑置不论,但英语作为一种联系不同语言使用者的“中间”语言,无疑越来越扮演着一种桥梁的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其文化也自然相互迥异,因此,不了解他们的语言文化又怎能有效地和他们进行交际。可见,英语教学实践中过分关注英美文化,而忽视甚至忽略其他外国文化,也就是用英美文化取代外国文化,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异族文化取代了民族文化
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华夏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了解已属不易,学习和掌握更其困难。但是,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即将融汇到全球化浪潮中去,不学习民族文化,如何去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如何去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去宣传民族文化?如何去传承民族文化?如何去发展民族文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是以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为前提的,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就无法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性、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因为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个体总是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之上来出入各种异族文化的。面对异彩纷呈的各国文化既不会同化,又不至于异化;既能放眼世界,有能保持自我。换言之,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既具有国际视野,有具有中国眼光。此外,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有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去了解世界和中外文化差异,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还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都必然要求在英语课堂中,要同时渗透异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二者并行互辅,不可畸重畸轻,甚至有所偏废。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介绍外国文化(其实就是英美文化,见上述),对中国文化只字不提。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数种:一,认为中国文化应为其他科目(如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所涵盖;二,讲不清。教师也只是中学的底子,已多年“失修”,不敢随意谈论;三,教师担心语言文化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母语语言文化会形成对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负面干扰。
其实,教师的种种顾虑都是误区。首先,讲中国文化并非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专利,英语科目也要讲。只是科目不同,观察或审视的视角不一罢了,英语课上更侧重中外文化的异质性。因此英语课上不仅可讲,而且必须要讲。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促成他们自我文化身份建构,从而提高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度和宽容度,以便更快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其次,教师自身惰于中国文化的继续教育多是因为我国长期功利教育形成的升学压力所致,只要教师能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教育和功利之间的关系,便能安下心来,先为自己充电,再为学生充电,不折不扣地贯彻课程精神。然后要说到负迁移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者英语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母语的干扰,这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教师若因此就避开中国文化不谈,则无异于掩耳盗铃。课堂上避开了,不等于说学习者思想里没有中国文化的影子,相反,它们无处不在,并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笔者曾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设计过一个题目,以测试他们是否已具备基本的文化差异敏感度。题目如下:一对中国夫妇请几个外国朋友来家吃饭。客人一一落座之后,男主人谦逊地说道:“没有什么好吃的,别见笑,随便吃点……”试将男主人的话译成英语。翻译的结果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逐字译出,“There are nothing delicious here, please take what you like to eat.”只有极少数学生准确地意识到这里的文化差异问题,中国人的谦逊是不能毫不变通地译成英语的,而只能灵活处理,译为简单的一句话即可,“Help yourself, please.” 可见,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缺失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贻害无穷。其实,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化的过程中,穿插中国文化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浸淫在异族文化的氛围中,还能让他们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潜移默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为适应全球化趋势储备必备的人文素养。
三.文学取代了文化、传统文化取代了现世文化、本土文化取代了区域文化
首先,教师对文学知识的介绍和讲解往往比较多,而对其它(如政治、哲学、历史、地理、建筑、美学、音乐、舞蹈等)文化类型的涉猎则相对较少。提到某一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教师往往能提供一些背景材料甚至展开论述,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可是如果遇到诸如西方的某一哲学家或画家等,则常常点到为止,不愿做深入介绍。这种偏颇的做法实际是违背了“文化”这一概念的所指意义。按照萨默瓦(L.A.Samovar)等人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种群的个体或群体经过数代所习得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历史沉淀,它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意思、制度、宗教、时间观念、角色定位、空间关系、宇宙观、物质文明等。不消说,“文化”的意义是极其宽泛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侧重文学类文化知识的推介,则无疑是人为地缩小了文化的范围,其结果就可能是使文化教育徒有其表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其次,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明显关注。无论牵涉到外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教师往往较为重视传统文化,而相比较之下,现世文化却不期然而然地被排斥在外。其实,文化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它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处于发展和变化的动态系统。文化从来都不是恒常不变的,相反它总是变动不居、波澜起伏的。文化最易受到诸如革新(innovation)、传播(diffusion)和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等机制的影响而保持运动状态。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各种形态的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加强,固步自封的文化已日渐成为历史。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文化发展,不应“厚古薄今”,因为学生的所学最终是为了交际,而真实的交际不可能只“谈古”不“论今”,相反,恐怕还是今人今事在交际中所占比重更大。
最后,教师在介绍本土文化时,最容易忽视区域文化。其实,文化具有整体性。霍尔(E.T.Hall)曾说:“你接触了一个地方的文化,你在别个地方了解到的文化也会受到影响。”区域文化看似互相独立,实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笔者所在城市郑州市的中学教师若不介绍代表区域性文化的中原传统文化(如炎黄文化)和现世文化(如中原经济区建设),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其能力势必受到限制。如果在这方面稍稍用力,比如教授学生一些描述区域文化和情景所特有的词汇与表达,学生在向外国人士介绍本土文化时,则会自信的多。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学习有益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时也关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战略决策的顺利实现,而作为为合格外语人才培养打造基础的中学教师,无疑责任重大,若不反思传统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那么中国的教育要想培养出人文素养高,且同时具有中国眼光和世界视野的人才则比之建造空中楼阁而无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3] Alptekin, C. Redefining Multicompetence for Bilingualism and EL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0 (20): 95-110.
[4] Ferguson. G. Issues in Research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 Conceptual Enqui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0 (19): 117-135.
[5] Seidlhofer, B. 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Oxford: OUP, 2011.
[6] 徐锦芬.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7]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 E.T. Hall.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Doubleday, 1976.
[9] 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