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教育基础中的核心内容,文章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就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方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实例教学法 项目法
[作者简介]李鸿(1973- ),女,邢台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邢台0540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150-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成了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被许多院校列入不同专业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及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无论以哪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的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即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教会学生具体的编程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进入大学时,计算机知识相当零碎肤浅,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千差万别。不少高校由于缺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计算机语言课程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进行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时,没能精心地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结束后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没有达到系统化。对编程思路难以掌握,在解决实际编程问题时不知所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也使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产生畏惧心理,对学生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产生了恶性循环。目前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采用“课堂的理论讲解”+“机房中的上机实践”的模式,这一模式短时间内不可能被马上替代。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采用实例法,在上机实践中采用项目法是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教学法
实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实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例教学生动形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通过师生共同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实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实施实例程序教学法的基础是提前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紧扣教学内容的案例程序库,而且每个案例程序都要有明确的知识点或侧重点。案例程序的建立要以“简洁、实用、生动、有趣及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为原则,内容尽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案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程序设计中某一个知识点或几个小的知识点制作的案例程序,这类案例短小精悍而又紧扣相关知识点。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先讲授知识点,然后交代这些知识点在程序中的用途并用案例程序进行演示,最后打开源程序进行剖析。也可以先阐明要开发一个什么功能的程序并进行演示,然后在提出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引出要用到的知识点并进行讲授,最后再对源程序进行剖析。另一类是篇幅稍长的案例程序,主要用于讲解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零散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但这些实例的内容不连贯,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结束时,还要设计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核心实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例的使用如果只是简单地照例宣科,复制临摹,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往往是很肤浅的。如果实例能在书本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和增加条件,由易到难,以一例举多例,那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实验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编程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的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程序设计语言的上机实践并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印证。高级语言的学习从来都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甚至实践重于理论。因为熟练地操作、应用计算机才是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通过采用项目法来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先提出问题,即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探索,容易获得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避免了教师唱“独角戏”,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应以适当的言行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主人翁意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遵循可操作原则,即所设计的教学“项目”应该是从现实世界中抽取出来的,“项目”首先应来源于生活,并可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的简单模块,完成相应的模块便完成了整个任务。这样,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学会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具体做法是从实例引出问题,通过演示让学生们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提出目标任务,再详细讲解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最后再列举实例,完善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程内容的初级阶段,上机实践应从阅读他人程序、调试现有程序、编写小程序入手,逐步进入训练。在一门语言初学阶段,编写、调试小程序,可以尽快熟悉语言环境和特点,构筑在该语言环境下个人程序设计的方法和风格。其次,待课程内容逐步深入之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安排一些要求较高、有实际意义的或有很好演示效果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外综合练习,也可利用一些科研课题项目,就涉及需要用高级语言编程进行某些算法的研究或数据处理,可以把这些方法、技术与要求介绍给学生,将一些辅助性的或通过训练可由学生通过高级语言编程实现的部分,由学生去完成。到最后阶段,就可以进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项目,布置大作业等实践环节。这将是一种综合练习,是一门语言学习的最后集成,要完成一个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程序设计题目,学生要不断翻阅书本,查阅资料或手册,利用网络资源,考虑合适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合理的分工和组织,还要反复上机调试,这些都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上机实践中,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或任务对学生很重要,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作品。在上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给予评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认识、自我进步和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结束语
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它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常说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要紧紧围绕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切忌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索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课和实验课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都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张敏霞.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李晓文,等.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徐秀花,程晓锦.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12).
[4]邓继忠,张泰岭,洪添胜.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2).
[5]张冬云.《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与专业课结合,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郭朝彬,郭永红.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3(3).
[关键词]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实例教学法 项目法
[作者简介]李鸿(1973- ),女,邢台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邢台0540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150-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成了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被许多院校列入不同专业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及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无论以哪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的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即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教会学生具体的编程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进入大学时,计算机知识相当零碎肤浅,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千差万别。不少高校由于缺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计算机语言课程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进行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时,没能精心地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结束后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没有达到系统化。对编程思路难以掌握,在解决实际编程问题时不知所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也使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产生畏惧心理,对学生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产生了恶性循环。目前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采用“课堂的理论讲解”+“机房中的上机实践”的模式,这一模式短时间内不可能被马上替代。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采用实例法,在上机实践中采用项目法是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教学法
实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实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例教学生动形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通过师生共同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实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实施实例程序教学法的基础是提前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紧扣教学内容的案例程序库,而且每个案例程序都要有明确的知识点或侧重点。案例程序的建立要以“简洁、实用、生动、有趣及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为原则,内容尽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案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程序设计中某一个知识点或几个小的知识点制作的案例程序,这类案例短小精悍而又紧扣相关知识点。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先讲授知识点,然后交代这些知识点在程序中的用途并用案例程序进行演示,最后打开源程序进行剖析。也可以先阐明要开发一个什么功能的程序并进行演示,然后在提出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引出要用到的知识点并进行讲授,最后再对源程序进行剖析。另一类是篇幅稍长的案例程序,主要用于讲解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零散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但这些实例的内容不连贯,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结束时,还要设计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核心实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例的使用如果只是简单地照例宣科,复制临摹,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往往是很肤浅的。如果实例能在书本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和增加条件,由易到难,以一例举多例,那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实验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编程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的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程序设计语言的上机实践并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印证。高级语言的学习从来都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甚至实践重于理论。因为熟练地操作、应用计算机才是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通过采用项目法来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先提出问题,即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探索,容易获得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避免了教师唱“独角戏”,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应以适当的言行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主人翁意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遵循可操作原则,即所设计的教学“项目”应该是从现实世界中抽取出来的,“项目”首先应来源于生活,并可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的简单模块,完成相应的模块便完成了整个任务。这样,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学会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具体做法是从实例引出问题,通过演示让学生们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提出目标任务,再详细讲解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最后再列举实例,完善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程内容的初级阶段,上机实践应从阅读他人程序、调试现有程序、编写小程序入手,逐步进入训练。在一门语言初学阶段,编写、调试小程序,可以尽快熟悉语言环境和特点,构筑在该语言环境下个人程序设计的方法和风格。其次,待课程内容逐步深入之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安排一些要求较高、有实际意义的或有很好演示效果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外综合练习,也可利用一些科研课题项目,就涉及需要用高级语言编程进行某些算法的研究或数据处理,可以把这些方法、技术与要求介绍给学生,将一些辅助性的或通过训练可由学生通过高级语言编程实现的部分,由学生去完成。到最后阶段,就可以进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项目,布置大作业等实践环节。这将是一种综合练习,是一门语言学习的最后集成,要完成一个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程序设计题目,学生要不断翻阅书本,查阅资料或手册,利用网络资源,考虑合适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合理的分工和组织,还要反复上机调试,这些都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上机实践中,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或任务对学生很重要,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作品。在上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给予评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认识、自我进步和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结束语
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它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常说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要紧紧围绕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切忌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索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课和实验课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都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张敏霞.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李晓文,等.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徐秀花,程晓锦.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12).
[4]邓继忠,张泰岭,洪添胜.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2).
[5]张冬云.《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与专业课结合,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郭朝彬,郭永红.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