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教育反思的星星之火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机关科员,上传下达似乎就可以略尽本职了。但我却偏要在工作之余将喝茶、聊天的功夫用于思考教育的现实问题,并形成了一些文字。
其他文献
有一件事一直让我难以忘记,因为它改变了我一贯主张以严厉维护教师尊严的想法,而且每当有学生违纪时,它总是提醒我:寻找学生违纪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再去找处理的办法。事
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张好友毕业留言页,这是一个女孩写给我的——前段时间,我跑到班里去主动给毕业班的孩子们留言,想在他们的毕业册上留下我的祝福。不曾想,这个女孩竟也主动写下一张毕业留言送给我。上面写着:校长,虽然和你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你已经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校长,谢谢你平时对我的开导,我很满足;谢谢你那天对我的鼓励,我会加油的!我要毕业了,希望你不会忘记我这棵小“青”草……  读着这些文字,我的眼
在电子技术应用广泛的现代社会,随着工艺尺寸的降低,对电子技术的可靠性要求日益增高。而电子技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集成电路,所以对集成电路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由于集成电路
课堂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有趣的练习题:  从前,有个财主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准备把家里的17匹马当遗产分配,大儿子分得其中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其中的三分之一,三儿子分得其中的九分之一,请问:17匹马应如何分?  题目刚写完毕,很多学生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奇怪,这怎么分啊!”“17匹马的二分之一是8匹半,难道要杀掉一匹马来分肉吗?”“老师,是不是数字写错了?”……片刻,学生不得其解,我拍
同课异构,就是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确定不同切入口和突破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
2010年,我光荣被评为广东佛山市禅城区第二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回顾16年的从教经历,自己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谈不上有何成就,但付出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近几年感觉自己在教学上有一定进步,我想谈谈其中一点体会:做个不看教参的语文老师。  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体会这当中最关键的是一个“学”字。从大的方面说,教育的本质是生长而不是灌输,这句话移用于教育者本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增添了无限可能。以此为背景产生的多种数字人文手段已为国内的人文研究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研究范式。这对于数字人文建设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机遇而言,第一,数字人文研究中所涉及的“数字技术”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承载数据分析工具和内容处理程序的“形式流程化”的手段,而是一个蕴含了多种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多维化”的平台;第二,数字人文的发展为学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