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沧州医专2012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利用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网上平台对2012级大学新生2714名学生进行测试,测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测试结果显示2012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Ⅰ类学生”199人,占施测人数的8.2%。对“Ⅰ类学生”中“轻生意向”23人进行危机干预措施,对Ⅰ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及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危机干预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国家与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自2004年开始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解某校2012级大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于2012年9月19日对学工系统心理管理人员和部分辅导员老师进行大学生心理筛查知识及筛查过程的培训,9月24日至9月28日对该校2012级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普测筛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报告:
1 对象及方法
心理辅导中心运用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网上平台对2012级大学新生2714名学生进行测试,无成绩209人,有成绩2505人,其中有效问卷2438份,无效问卷67份。男生576女生1862平均年龄20 岁。
2 调查方式与处理方法:
本次筛查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十五分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然后进行学生基本信息注册并作答。在筛查系统中,采用的量表是大学生人格问卷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 ,该调查表1966年由日本大学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等,第二部分采用由樊富珉、王建中1993年修订本,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UPI量表的筛选率是指所筛选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包括第Ⅰ、Ⅱ、Ⅲ类筛选率。第Ⅰ类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是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需符合下面3个条件之一:总分≥25分,25题做肯定选择,辅助题中至少有2题作肯定选择,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第Ⅱ类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具有某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需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之一:20≤总分<25;8、16、26三题中至少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辅助题中选择1题。不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者即是第Ⅲ类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没有心理问题的健康者[1]。原始数据输入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包建立的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总分大于等于25分或者第25题(想轻生)作肯定选择者,即被界定为异常,经统计,有效问卷中心理正常学生为2353人(96.5%),异常学生85人(3.5%),第一类(重点关注)筛选标准占施测人数的比率为199人(8.2%),其他为2239人(91.8%)。目前在使用UPI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中,各高校一类学生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有研究发现,各高校一类的筛选率在6.3%~40.8%之间[2],由此可见,该校2012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检出率低于各高校的平均水平,总体状况较好。
3.1 各项目的选择频率
各项目的选择频率见表1,UPI 心理健康症状项目中,有 4 个关键症状项目反映目前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2012级新生中,选择关键项目8:感觉“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有133人,占总人数的5.3%,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庭的不良环境及个体的早期不良体验有密切的关系,在咨询与干预中,需要结合此项做咨询资料收集;选择关键项目16:“常常失眠”的学生有153人,占总人数的6.3%。“常常失眠”往往是诊断神经衰弱的一个重要症状,这些学生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来到大学后又面临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从而引起睡眠障碍。关键项目25:明确表示自己“想轻生”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 1%。这些有轻生想法的人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的苦闷状态,或遭遇外界的不良刺激,更容易选择伤害自己的生命。因此,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重点对筛查出的此类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选择关键项目26 “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的有96人,占总人数的4%,此特征是鉴别抑郁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长期处于萎靡不振郁郁寡欢的心理状态,将会导致其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甚至会萌生自杀念头。这也是在危机干预中除25项“想轻生”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2统计各项目的选择频数,即分别计算在UPI各项目上做肯定选择的人数及其占施测总人数的比率,该统计指标可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特别注意关键项目的频数以及认为自己心理卫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比例和主动提出咨询要求的人数)。由表2可知,其他精神状况方面的重点关注项目主要是反应强迫倾向、人际交往、自信心、自制力、神经衰弱等方面,这反映出部分新生的精神状况在某一方面存在不稳定性,需要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
4 措施:
4.1心理辅导中心于2012年10月10日至10月18日对第一类学生中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的23人(1%)逐一进行了回访。结果表明,有一名学生存在严重轻生意向,经干预仍不能解除危机状况,已转介专科医院治疗。十位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同所在系部及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对其进行心理发展动态观察并进行主动干预。有7位学生存在一般的心理问题,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已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症状已基本排除。其他学生基本排除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存在一般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将作为长期关注对象给以心理咨询与辅导并反馈给所在系部,所在系部领导和辅导员也需耐心对其关注,定期谈话,了解心理发展状况,强调要注意保密原则,因为这些学生心理特别敏感,戒备心理特别强,不愿让别人知道自身存在的状况,所以在做其工作时,要求心理老师及辅导员注意谈话方式,做好谈话记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4]。 4.2 对一类其他学生的回访情况,心理辅导中心在一类学生中,有选择的对部分学生进行回访,结果发现随着大学生活的进一步适应,这些同学基本没有了新入学时的不良身心状况,该校心理辅导中心要求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提高2012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同时要求各系部对筛查出的一类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继续关注该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确保他们顺利度过学校生活。
4.2.1第一类学生中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共23人,排除5人,存在误选或随意作答,7人基本排除轻生意向,但存在其他心理困扰,属一般性心理问题,有11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所在系部在以后的管理中重点关注。。
4.2.2一类学生中,显示心理异常共85人,除23人想轻生外,其他62人为总分大于25分者,心理辅导中心要求辅导员进行积极关注,一旦发现异常,要求按照学校三级预警机制及时与辅导中心联系。筛查中,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学生共199人,虽然对其他176人暂时未作干预,但并不能保证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出现异常心理,要求系部领导和所在班级辅导员积极关注这些学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对于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的的学生,一般要求约请面谈,要求辅导员重点关注。
4.2.3筛查中另有209名学生无成绩,67名学生未通过测谎,答卷属无效问卷,本次筛查没有其心理状况的准确描述,对于这276名学生,要求各系部也予以重视。
4.3运用大学生心理测评软件采集数据,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筛查出存在心理异常的群体,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运用大学生心理测评软件采集数据,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使心理辅导中心工作从繁重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后期的学生辅导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4加强新生适应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素质拓展活动中。
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做了系列讲座,应对新生从中学进入大学面临环境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使他们及时适应这些变化。由于很多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适应有关,因此心理干预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素质拓展活动中,如素质拓展训练、文明修身教育、班级心理活动等[5],让学生有机会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缓解身心压力。
4.5关注学生动态心理变化,做好预警工作。
学生心理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测评结果作为评定正常和异常心理的量化依据,但不是唯一标准,对学生的关注还应考虑个体在生活中实际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老师如发现某学生言谈、行为异常,须及时报告系部领导、心理辅导中心,切实做好心理预警工作,真正做到对心理问题学生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6]
参考文献
[1]王建中.UPI与SCL-90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17-118
[2]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5-46
[3]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
[4]朱双华,刘海雄.基于UPI的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N].学术·理论,2007,(5).
[5]程 婧,段鑫星.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述评[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1):109-110.
[6] 张淑敏,苏艳2010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沧州医教研究[A]2011.10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危机干预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国家与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自2004年开始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解某校2012级大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于2012年9月19日对学工系统心理管理人员和部分辅导员老师进行大学生心理筛查知识及筛查过程的培训,9月24日至9月28日对该校2012级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普测筛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报告:
1 对象及方法
心理辅导中心运用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网上平台对2012级大学新生2714名学生进行测试,无成绩209人,有成绩2505人,其中有效问卷2438份,无效问卷67份。男生576女生1862平均年龄20 岁。
2 调查方式与处理方法:
本次筛查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十五分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然后进行学生基本信息注册并作答。在筛查系统中,采用的量表是大学生人格问卷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 ,该调查表1966年由日本大学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等,第二部分采用由樊富珉、王建中1993年修订本,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UPI量表的筛选率是指所筛选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包括第Ⅰ、Ⅱ、Ⅲ类筛选率。第Ⅰ类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是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需符合下面3个条件之一:总分≥25分,25题做肯定选择,辅助题中至少有2题作肯定选择,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第Ⅱ类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具有某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需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之一:20≤总分<25;8、16、26三题中至少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辅助题中选择1题。不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者即是第Ⅲ类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没有心理问题的健康者[1]。原始数据输入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包建立的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总分大于等于25分或者第25题(想轻生)作肯定选择者,即被界定为异常,经统计,有效问卷中心理正常学生为2353人(96.5%),异常学生85人(3.5%),第一类(重点关注)筛选标准占施测人数的比率为199人(8.2%),其他为2239人(91.8%)。目前在使用UPI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中,各高校一类学生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有研究发现,各高校一类的筛选率在6.3%~40.8%之间[2],由此可见,该校2012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检出率低于各高校的平均水平,总体状况较好。
3.1 各项目的选择频率
各项目的选择频率见表1,UPI 心理健康症状项目中,有 4 个关键症状项目反映目前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2012级新生中,选择关键项目8:感觉“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有133人,占总人数的5.3%,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庭的不良环境及个体的早期不良体验有密切的关系,在咨询与干预中,需要结合此项做咨询资料收集;选择关键项目16:“常常失眠”的学生有153人,占总人数的6.3%。“常常失眠”往往是诊断神经衰弱的一个重要症状,这些学生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来到大学后又面临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从而引起睡眠障碍。关键项目25:明确表示自己“想轻生”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 1%。这些有轻生想法的人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的苦闷状态,或遭遇外界的不良刺激,更容易选择伤害自己的生命。因此,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重点对筛查出的此类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选择关键项目26 “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的有96人,占总人数的4%,此特征是鉴别抑郁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长期处于萎靡不振郁郁寡欢的心理状态,将会导致其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甚至会萌生自杀念头。这也是在危机干预中除25项“想轻生”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2统计各项目的选择频数,即分别计算在UPI各项目上做肯定选择的人数及其占施测总人数的比率,该统计指标可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特别注意关键项目的频数以及认为自己心理卫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比例和主动提出咨询要求的人数)。由表2可知,其他精神状况方面的重点关注项目主要是反应强迫倾向、人际交往、自信心、自制力、神经衰弱等方面,这反映出部分新生的精神状况在某一方面存在不稳定性,需要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
4 措施:
4.1心理辅导中心于2012年10月10日至10月18日对第一类学生中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的23人(1%)逐一进行了回访。结果表明,有一名学生存在严重轻生意向,经干预仍不能解除危机状况,已转介专科医院治疗。十位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同所在系部及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对其进行心理发展动态观察并进行主动干预。有7位学生存在一般的心理问题,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已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症状已基本排除。其他学生基本排除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存在一般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将作为长期关注对象给以心理咨询与辅导并反馈给所在系部,所在系部领导和辅导员也需耐心对其关注,定期谈话,了解心理发展状况,强调要注意保密原则,因为这些学生心理特别敏感,戒备心理特别强,不愿让别人知道自身存在的状况,所以在做其工作时,要求心理老师及辅导员注意谈话方式,做好谈话记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4]。 4.2 对一类其他学生的回访情况,心理辅导中心在一类学生中,有选择的对部分学生进行回访,结果发现随着大学生活的进一步适应,这些同学基本没有了新入学时的不良身心状况,该校心理辅导中心要求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提高2012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同时要求各系部对筛查出的一类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继续关注该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确保他们顺利度过学校生活。
4.2.1第一类学生中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共23人,排除5人,存在误选或随意作答,7人基本排除轻生意向,但存在其他心理困扰,属一般性心理问题,有11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所在系部在以后的管理中重点关注。。
4.2.2一类学生中,显示心理异常共85人,除23人想轻生外,其他62人为总分大于25分者,心理辅导中心要求辅导员进行积极关注,一旦发现异常,要求按照学校三级预警机制及时与辅导中心联系。筛查中,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学生共199人,虽然对其他176人暂时未作干预,但并不能保证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出现异常心理,要求系部领导和所在班级辅导员积极关注这些学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对于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的的学生,一般要求约请面谈,要求辅导员重点关注。
4.2.3筛查中另有209名学生无成绩,67名学生未通过测谎,答卷属无效问卷,本次筛查没有其心理状况的准确描述,对于这276名学生,要求各系部也予以重视。
4.3运用大学生心理测评软件采集数据,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筛查出存在心理异常的群体,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运用大学生心理测评软件采集数据,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使心理辅导中心工作从繁重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后期的学生辅导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4加强新生适应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素质拓展活动中。
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做了系列讲座,应对新生从中学进入大学面临环境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使他们及时适应这些变化。由于很多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适应有关,因此心理干预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素质拓展活动中,如素质拓展训练、文明修身教育、班级心理活动等[5],让学生有机会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缓解身心压力。
4.5关注学生动态心理变化,做好预警工作。
学生心理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测评结果作为评定正常和异常心理的量化依据,但不是唯一标准,对学生的关注还应考虑个体在生活中实际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老师如发现某学生言谈、行为异常,须及时报告系部领导、心理辅导中心,切实做好心理预警工作,真正做到对心理问题学生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6]
参考文献
[1]王建中.UPI与SCL-90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17-118
[2]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5-46
[3]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
[4]朱双华,刘海雄.基于UPI的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N].学术·理论,2007,(5).
[5]程 婧,段鑫星.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述评[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1):109-110.
[6] 张淑敏,苏艳2010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沧州医教研究[A]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