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徐州高级中学省级课程基地及“汉代乐舞”校本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开设的缘起和意义,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舞蹈《相和歌》作品分析等四个方面陈述了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汉画像石;校本课程;汉代乐舞;相和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72-02
【作者简介】丁成梅,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9)教师。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古称“彭城”,有“五省通衢”之称,先秦著作《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和《吕氏春秋》等对徐州已有相关记载。西周时期,彭城属于宋国;公元前573年至前223年,彭城归秦;楚汉时,徐州是项羽管辖之地;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同父异母弟刘交为楚王,建都彭城。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两汉文化在徐州留下了众多遗存,徐州高级中学依托良好的教育资源,在政府﹑教育局和徐州汉画像石馆多方力量的支持下修建了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并在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阶段性验收中获得“优秀”等第。两年来,我校课程基地明确建设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一批广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汉代乐舞”便是其中之一。
一、课程设计理念
1.“汉代乐舞”校本课程开设的缘起。
从周代就开始的礼乐制度,规定舞蹈是贵族少年子弟的必修课,贵族子弟到了十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初级舞蹈教程《六小舞》,到了二十岁开始学习《六大舞》和各种祭礼。楚国崇尚细腰﹑纤细圆融之美,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姬,《西京杂记》记载戚夫人:“善翘袖折腰之舞,长袖飘举,仪态万千。”从帝王将相到王宫贵族﹑直至民间,在舞蹈审美追求上无一不崇尚“翘袖折腰”的轻盈﹑流畅之美。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上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乐舞图像,这些凝固的动态美给了笔者诸多的遐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动态美,是《汉代乐舞》课程开设最初的动因。其次,生源成为开设汉代乐舞最重要的条件,我校是徐州音乐教育的特色学校,每年招收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基础。最后,笔者参与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实践和资源等方面都有一些积累,为课程的成功开设提供了保证。
2.“汉代乐舞”的审美价值。
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长袖舞的“翘袖折腰”舞蹈形象,“翘袖”的两臂酷似中国古典舞的手位“顺风旗”,舞姿优美流畅;“折腰”是在拧腰的基础上移出旁胯或出后臀,尽力将身体趋向于圆形,“折腰”便是以趋近于水的循环往复的形态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并祈求在舞动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汉代傅毅的《舞赋》中指出汉代舞蹈“与志迁化”“明诗表指”的内涵,即舞蹈不仅为了外观和快感,而且是向“质文并茂”发展,揭示汉代人用舞蹈的语汇来表达对永生或永恒的生命追求。因此,“翘袖折腰”的造型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优美的审美意义层面,舞蹈以飘逸、刚劲的长袖飞舞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借以舞蹈的“飞天”象征和“趋向圆形”的意象满足他们对重生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敬畏。
3.“汉代乐舞”校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徐州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近年来,在“办走进生命的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以“赓续优良传统,强化校本管理”为核心竞争力,开设了多种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
当今音乐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中学生受欧美、日韩音乐文化和网络音乐影响较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缺乏应有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这种表现在音乐欣赏口味上的单一化和趋同化,甚至低俗、恶俗化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汉代乐舞”的开设有利于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同时,汉代乐舞的开设也帮助了一批舞蹈特长生提高了基本功水平,为他们的音乐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汉代乐舞”校本课程的实施
1.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需要具备基本的功力,以人体作为表现手段的舞蹈尤为如此,舞蹈以身体动作、手势、姿态等人体语言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以展现人的思想情感,展现时代文化背景为最终目的。汉代乐舞属于中国古典舞的范畴,其基本功离不开“提沉、冲靠、含腆、跳跃、旋转”等一系列技术组合。在教学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从最基础的站位、手位,到托掌、吸腿、抛跳,直至组合。在训练中,我们重点提高学生舞蹈身韵的艺术表现,强调“拧倾、圆曲”的特点,为表现汉代乐舞“翘袖折腰”做好技术准备。
2.舞蹈《相和歌》作品分析。
虽然汉画像石上有许多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舞蹈场面,例如长袖舞﹑建鼓舞﹑盘鼓舞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舞蹈类型都适合中学生去表现,因此,曲目的选择非常重要。最终,我们选择了北京舞蹈学院孙颖老师编导的《相和歌》,该舞蹈为汉代乐舞的经典之作,选自古典舞剧《铜雀伎》,舞蹈要求学生穿着珠屣在平放于地的鼓面上踏歌起舞。这种在鼓上舞蹈的乐舞对学生的踝关节、膝关节要求较高,要求不仅能够发力而且要非常灵活,这样才能边踏边舞,舞蹈配以《诗经·郑风·子衿》歌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表达了少女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因为之前有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功训练,这些动作的稳定性和整齐度得到较好的保证,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含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诗经》经典篇章,充分地把握了作品的风格情绪。
3.相关资源的融合渗透。
我校省级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汉代乐舞”“汉代车马制作”“汉画像石拓片制作”等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了解汉代文化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汉画像石是一项综合多元的艺术,要想让学生充分表达汉代舞蹈的刚柔相济、飘逸端庄的独特魅力仅仅依靠舞蹈技术的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充分利用我校汉画像馆的资料,让学生观摩、体会汉画像石上面的图像内容,特别是表现汉代乐舞的主题,虽然图像是静态的,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舞者飘逸灵动的长袖和刚劲有力的踏鼓。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汉代文学、服饰、礼仪等相关内容,充分体会舞蹈所体现的汉代礼乐文化。目前,“汉代礼仪与汉服展示”校本课程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中,高一7班的8名学生成立了“汉代服饰研究”课题小组,这些资源彼此融合渗透,我们可喜地看到,以汉代礼乐文化为主题的“汉代乐舞”课程积聚了较高的人气,学生成立社团,积极推广汉代舞蹈、汉代服饰、汉代礼仪等等。
4.“汉代乐舞”校本课程的相关成果。
“汉代乐舞”校本课程的成功开设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整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学校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参与课程选修的学生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舞蹈水平和审美能力。2015年6月,由魏姝、褚一聪和丁雨凡三位学生领舞的《相和歌》节目获得徐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她们表演的微电影《汉画惊魂》已经成功录制,此外,在教务处和汉画像石人文课程基地的共同努力下,笔者编写的《汉代乐舞与非遗保护》校本教材也即将付诸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6).
【关键词】汉画像石;校本课程;汉代乐舞;相和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72-02
【作者简介】丁成梅,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9)教师。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古称“彭城”,有“五省通衢”之称,先秦著作《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和《吕氏春秋》等对徐州已有相关记载。西周时期,彭城属于宋国;公元前573年至前223年,彭城归秦;楚汉时,徐州是项羽管辖之地;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同父异母弟刘交为楚王,建都彭城。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两汉文化在徐州留下了众多遗存,徐州高级中学依托良好的教育资源,在政府﹑教育局和徐州汉画像石馆多方力量的支持下修建了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并在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阶段性验收中获得“优秀”等第。两年来,我校课程基地明确建设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一批广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汉代乐舞”便是其中之一。
一、课程设计理念
1.“汉代乐舞”校本课程开设的缘起。
从周代就开始的礼乐制度,规定舞蹈是贵族少年子弟的必修课,贵族子弟到了十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初级舞蹈教程《六小舞》,到了二十岁开始学习《六大舞》和各种祭礼。楚国崇尚细腰﹑纤细圆融之美,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姬,《西京杂记》记载戚夫人:“善翘袖折腰之舞,长袖飘举,仪态万千。”从帝王将相到王宫贵族﹑直至民间,在舞蹈审美追求上无一不崇尚“翘袖折腰”的轻盈﹑流畅之美。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上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乐舞图像,这些凝固的动态美给了笔者诸多的遐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动态美,是《汉代乐舞》课程开设最初的动因。其次,生源成为开设汉代乐舞最重要的条件,我校是徐州音乐教育的特色学校,每年招收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基础。最后,笔者参与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实践和资源等方面都有一些积累,为课程的成功开设提供了保证。
2.“汉代乐舞”的审美价值。
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长袖舞的“翘袖折腰”舞蹈形象,“翘袖”的两臂酷似中国古典舞的手位“顺风旗”,舞姿优美流畅;“折腰”是在拧腰的基础上移出旁胯或出后臀,尽力将身体趋向于圆形,“折腰”便是以趋近于水的循环往复的形态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并祈求在舞动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汉代傅毅的《舞赋》中指出汉代舞蹈“与志迁化”“明诗表指”的内涵,即舞蹈不仅为了外观和快感,而且是向“质文并茂”发展,揭示汉代人用舞蹈的语汇来表达对永生或永恒的生命追求。因此,“翘袖折腰”的造型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优美的审美意义层面,舞蹈以飘逸、刚劲的长袖飞舞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借以舞蹈的“飞天”象征和“趋向圆形”的意象满足他们对重生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敬畏。
3.“汉代乐舞”校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徐州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近年来,在“办走进生命的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以“赓续优良传统,强化校本管理”为核心竞争力,开设了多种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
当今音乐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中学生受欧美、日韩音乐文化和网络音乐影响较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缺乏应有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这种表现在音乐欣赏口味上的单一化和趋同化,甚至低俗、恶俗化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汉代乐舞”的开设有利于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同时,汉代乐舞的开设也帮助了一批舞蹈特长生提高了基本功水平,为他们的音乐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汉代乐舞”校本课程的实施
1.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需要具备基本的功力,以人体作为表现手段的舞蹈尤为如此,舞蹈以身体动作、手势、姿态等人体语言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以展现人的思想情感,展现时代文化背景为最终目的。汉代乐舞属于中国古典舞的范畴,其基本功离不开“提沉、冲靠、含腆、跳跃、旋转”等一系列技术组合。在教学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从最基础的站位、手位,到托掌、吸腿、抛跳,直至组合。在训练中,我们重点提高学生舞蹈身韵的艺术表现,强调“拧倾、圆曲”的特点,为表现汉代乐舞“翘袖折腰”做好技术准备。
2.舞蹈《相和歌》作品分析。
虽然汉画像石上有许多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舞蹈场面,例如长袖舞﹑建鼓舞﹑盘鼓舞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舞蹈类型都适合中学生去表现,因此,曲目的选择非常重要。最终,我们选择了北京舞蹈学院孙颖老师编导的《相和歌》,该舞蹈为汉代乐舞的经典之作,选自古典舞剧《铜雀伎》,舞蹈要求学生穿着珠屣在平放于地的鼓面上踏歌起舞。这种在鼓上舞蹈的乐舞对学生的踝关节、膝关节要求较高,要求不仅能够发力而且要非常灵活,这样才能边踏边舞,舞蹈配以《诗经·郑风·子衿》歌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表达了少女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因为之前有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功训练,这些动作的稳定性和整齐度得到较好的保证,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含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诗经》经典篇章,充分地把握了作品的风格情绪。
3.相关资源的融合渗透。
我校省级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汉代乐舞”“汉代车马制作”“汉画像石拓片制作”等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了解汉代文化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汉画像石是一项综合多元的艺术,要想让学生充分表达汉代舞蹈的刚柔相济、飘逸端庄的独特魅力仅仅依靠舞蹈技术的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充分利用我校汉画像馆的资料,让学生观摩、体会汉画像石上面的图像内容,特别是表现汉代乐舞的主题,虽然图像是静态的,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舞者飘逸灵动的长袖和刚劲有力的踏鼓。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汉代文学、服饰、礼仪等相关内容,充分体会舞蹈所体现的汉代礼乐文化。目前,“汉代礼仪与汉服展示”校本课程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中,高一7班的8名学生成立了“汉代服饰研究”课题小组,这些资源彼此融合渗透,我们可喜地看到,以汉代礼乐文化为主题的“汉代乐舞”课程积聚了较高的人气,学生成立社团,积极推广汉代舞蹈、汉代服饰、汉代礼仪等等。
4.“汉代乐舞”校本课程的相关成果。
“汉代乐舞”校本课程的成功开设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整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学校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参与课程选修的学生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舞蹈水平和审美能力。2015年6月,由魏姝、褚一聪和丁雨凡三位学生领舞的《相和歌》节目获得徐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她们表演的微电影《汉画惊魂》已经成功录制,此外,在教务处和汉画像石人文课程基地的共同努力下,笔者编写的《汉代乐舞与非遗保护》校本教材也即将付诸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