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导学案“多元化”尝试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些学校教学模式的推广,使得导学案风靡一时。许多学校在教学中也纷纷效仿,各个学科也都要求使用导学案。这种现象虽已有多时,但状况却不容乐观,因为一味地效仿,就如东施效颦,“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且好多学校都要求每门学科有自己导学案的模式,这就使得导学案内容和标准单一,千篇一律,缺少变通,缺少个性化的设计,没有因文而异。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元化 导学案
  对于导学案,我个人认为:导,即指教师,起引导作用;学,即指学生,求自主学习之方法;而案,乃设计也。多元化是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导学案必须兼顾学习目标的可行性、学习问题的梯度化、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立足学情”和“情景引导”是语文导学案的核心特征,立足学情即编写指导原则不是教师意志的强加,而是对学生思维的顺应和发展,应体现出“适度性”;情景引导即学案应体现出背景性、资料性、方法性,应体现对教材的尊重和整合应用。《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为了进一步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得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成为“活生生的一个人”,高中语文的导学案首先应该进行创新发展。下面试举一些我对高中语文导学案多元化的尝试:
  一、问题意识与语文趣味并存
  导学案的关键是问题探究。李炳亭先生在《高效课堂与导学案设计》中特别强调问题定位意识。很多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以问题设计为主,有的教师甚至将新课上所有的问题设计都打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课前预习思考,这就导致有的教师将课上成了导学案的习题讲解课,毫无语文趣味可言。而语文趣味应在情境的创设、文章的品位鉴赏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等方面体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鉴赏的高素养,而非只会答题的能力培养。
  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可以补充一些趣味小故事,比如《方山子传》的导学案上加“河东狮吼”的故事,补充一些隐士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的不同境界;亦可补充点现代元素,比如《品质》的导学案上,我让学生给格斯拉写个“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学生既有兴趣,也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二、文本内容与知识体系相连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都会对文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而为了节省课上时间,基本上都是安排在课前预习部分完成。导学案的使用基本上也是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阶段,所以在高中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认为课前预习也就仅是基础知识加上把课文读一遍的任务,忽略了语文的知识体系,如课前对作者、文体的相关了解或者文章中某一典故的来源,甚至学完这一专题后对这一专题的研究(例如可让学生对散文中的家园文化进行探究),这些内容的增加必然会增加高中生的知识面,对语文的认识也会更有体系的概念。
  在编制《江南的冬景》这篇导学案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其一,古人眼中的江南,让学生搜集一些诗词句等等,并对其加以分析、理解。其二,郁达夫眼中的江南冬景,扣住国画大师刘海粟:“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句话,让学生关注本文几幅画面的美学价值,学生甚至能用工笔与素描两种画法来描摹画面,体现直观的效果。其三,我眼中的江南,让学生以微作文的形式写写“江南的冬景”或“江南的秋景”,学生在操作中还去参照《济南的冬天》《故都的秋》等文章的写法,收效甚佳。
  三、自主学习与形式多样结合
  导学案的设计就是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既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就目前来看,很多学校都有导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形成学校的校本课程,千篇一律,缺少了各种不同课堂的多样性元素。另外,学生自主学习如讨论、质疑、感悟等,也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文体进行多样化地设计。听说读写要兼顾,以此增强导学案的实效性。
  在教授《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将导学案的问题探究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我想问”,一个是“老师问”,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也要有探究问题的意识,并写在自己导学案的“学生问”部分,在授课时也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比如有学生问“为什么开头四段是将江南冬景与其他地方的冬景进行比较,但写江南的冬景的段落却放在第二段,能否调整顺序呢?”有学生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这些来自学生自己的草根问题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甚至有学生搜集大量资料来了解郁达夫的一生,教师真正在学案上发挥了“导”的作用。
  2014年蘇教版语文进行了变革,编排上突出了文体意识,让语文教师依体而教,让学生对文体特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中,我也设想:我们的导学案是否也可以依体而设、依文而设呢?所以在编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祝福》等文章的导学案时,我就直接以小说的三要素来设置问题,让学生对环境、情节、人物逐层剖析,从而水到渠成,掌握主旨。
其他文献
利用1 kWth串行流化床反应器对钠修饰铁矿石载氧体进行试验研究,考察燃料反应器温度对煤化学链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在820~920℃温度下显著促进了煤气化反应的进行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学习、活动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显得更为
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在高考中,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近几年来,书面表达在英语考试中从来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作为教师,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写作的思维方式,长期坚持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在此浅谈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注重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   1.加强词汇和基本句型训练。单
针对煤粉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为炭黑、飞灰、高浓度CO2和H2O蒸气混合物的辐射换热问题,建立了描述混合物非灰辐射特性的部分光谱k分布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文献中煤
针对具有3个换热器结构的外部热耦合双精馏塔(S-EHIDDiC),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与优化策略。顶部与底部换热器的热负荷能够改变高压精馏塔的回流量和低压精馏塔的上升汽量,因而
低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9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好奇,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探明其中的奥秘。他们生性好动,在其精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