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语文课在此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方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惟有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难以忘怀。”通过品尝,才能体味各种食品的酸甜苦辣,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通过走路,才能掌握交通规则;通过交流,结识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才会知道怎样才能给别人带去快乐;通过观察,看到了大干世界的五彩缤纷,才会懂得去珍爱……语文课对学生思品教育,亦如此。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也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升,通过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道德的体验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塑造学生良好行为品德,让语文课真正走近学生。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实践研究,运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形成社会规范和积极的价值观的内化及至人格的发展。
体验实践法,就是教师根据语文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情感,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场所或材料,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和信念,并以此来指导实践、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也抵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
1.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巧用实例,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中,采用课堂内容辐射课外生活,将课外事例引进课堂教学的方式,(即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灵活、机动的分析社会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在社会中辨别是非的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语文课的实用性,在体验中形成道德认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有时列举的事情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对学生现实指导意义不明显,我在语文课教学时,用发散性的眼光看教材,将身边事情与之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提高了思品教育的实效性。如《陈涉世家》一课中的陈胜、吴广去“卜鬼”之事,教学时,我便让生结合身边求神拜佛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了解了当时陈胜、吴广为何要去“卜鬼”。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了解课文内容,又对生活中的迷信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2)将社会现实引进语文课堂,在体验中激发道德情感。社会是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学生在新事物、新问题面前的辨别是非能力、应对能力呢?把社会现实引进课堂,将社会新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它们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如现在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收集生活中和网上相关的事例,运用辩论的方式,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既学到了语文,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了正确的道德观,使学生在社会面前,心中有底,遇事不慌,形成较好的道德素养。
2.让语文走入大社会,引导学生自主教育,养成道德行为
语文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产生了良好的行为动机,但这并不是表示学生就会有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由中学生对他人、环境依附性强,道德观念的情绪体验不深刻,道德评价不全面等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立体网络,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以道德情感体验为动力,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就能扭转中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尴尬局面。作为教师要把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表演活动中养成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重视课外的延伸,积极開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生活,感悟语文,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及时监督、反馈和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及时交流,促成其道德行为的养成。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自我探索,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学语文,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多种渠道,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开展,自主小结,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活动中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参观、游览、考察、宣传、公益服务等社区活动,把课堂搬进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社会,在真情实感中学语文,并完成自主道德教育。
人才的培养,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少年儿童的成长更为如此。我们的语文要以体验为基点,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与生活相沟通,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感受和接触时代的脉搏,要让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
俗话说“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惟有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难以忘怀。”通过品尝,才能体味各种食品的酸甜苦辣,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通过走路,才能掌握交通规则;通过交流,结识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才会知道怎样才能给别人带去快乐;通过观察,看到了大干世界的五彩缤纷,才会懂得去珍爱……语文课对学生思品教育,亦如此。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也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升,通过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道德的体验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塑造学生良好行为品德,让语文课真正走近学生。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实践研究,运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形成社会规范和积极的价值观的内化及至人格的发展。
体验实践法,就是教师根据语文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情感,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场所或材料,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和信念,并以此来指导实践、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也抵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
1.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巧用实例,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中,采用课堂内容辐射课外生活,将课外事例引进课堂教学的方式,(即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灵活、机动的分析社会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在社会中辨别是非的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语文课的实用性,在体验中形成道德认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有时列举的事情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对学生现实指导意义不明显,我在语文课教学时,用发散性的眼光看教材,将身边事情与之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提高了思品教育的实效性。如《陈涉世家》一课中的陈胜、吴广去“卜鬼”之事,教学时,我便让生结合身边求神拜佛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了解了当时陈胜、吴广为何要去“卜鬼”。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了解课文内容,又对生活中的迷信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2)将社会现实引进语文课堂,在体验中激发道德情感。社会是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学生在新事物、新问题面前的辨别是非能力、应对能力呢?把社会现实引进课堂,将社会新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它们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如现在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收集生活中和网上相关的事例,运用辩论的方式,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既学到了语文,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了正确的道德观,使学生在社会面前,心中有底,遇事不慌,形成较好的道德素养。
2.让语文走入大社会,引导学生自主教育,养成道德行为
语文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产生了良好的行为动机,但这并不是表示学生就会有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由中学生对他人、环境依附性强,道德观念的情绪体验不深刻,道德评价不全面等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立体网络,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以道德情感体验为动力,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就能扭转中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尴尬局面。作为教师要把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表演活动中养成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重视课外的延伸,积极開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生活,感悟语文,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及时监督、反馈和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及时交流,促成其道德行为的养成。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自我探索,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学语文,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多种渠道,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开展,自主小结,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活动中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参观、游览、考察、宣传、公益服务等社区活动,把课堂搬进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社会,在真情实感中学语文,并完成自主道德教育。
人才的培养,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少年儿童的成长更为如此。我们的语文要以体验为基点,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与生活相沟通,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感受和接触时代的脉搏,要让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