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66-01
疾病预防始终是我们医疗方面忠实的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中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促进疾病预防与控制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树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的良好社会形象。
1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从1952年的第1位降到2004年的第10位之后;提前16年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灭天花目标;计划免疫接种使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乙肝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限制在较小的流行范围,碘缺乏病和氟中毒、寄生虫病的暴发和流行都已被有效控制;近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处理和控制及时、有效,有力保障了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病从来就与人类相伴而行,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永远也不会终止。疾病预防控制是一场持久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这场人类与疾病持久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处于不败之地,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必须“断其未然”,做到“发而止之”,然而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1.1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并存传染病作为一类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一些原有传染病明显出现发病上升的趋势,根据黄石市近年的疫情报告:肺结核发病年年持续上升;麻疹出现暴发疫情;狂犬病大幅上升,仅2005年报告19例、死亡率100%;性传播疾病较大幅上升;血吸虫病新发病例时有发现,艾滋病自2000年发现首例以来,截止2006年7月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146例,死亡26例;乙型肝炎和肠道传染病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新发传染病SARS、人禽流感、0157等的威胁仍然存在。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疾病预防控制当前正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压力。
1.2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任重道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改制和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加之黄石作为老重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职业危害问题已十分突出,根据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科的初步调查统计:全市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事业单位809家(未包括乡镇及村办企业)、接触危害工人76345人,现患职业病4325人,其中尘肺职业病3702人,近几年每年尘肺职业病死亡80~120人。由于职业病预防投资较大,职业病治疗对于企业来说包袱沉重,企业普遍不重视、不配合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职业病患病呈逐年上升,每年都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而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度很低,全市每年有害有毒因素检测率不到10%,职业健康体检率低于5%,新、改、扩劳动卫生工程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评价的企业不足10%。从当前职业病预防控制的情况看,仅靠卫生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难以落实。由于职业病的平均潜伏期在10~20年,如果不从现在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职业危害,职业病引发的职工健康损害和社会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2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对策和措施的思考
2.1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强化政府职责,形成多部门共同协作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成功抗击非典之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已经形成共识。但在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中,政府职责常常缺位,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往往得不到落实。因此必须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领导,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纳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职责。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以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2.2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基本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已经确立,但从近年来的运作情况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传染病疫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免疫规划实施、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和指导时,与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及其他涉及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的部门存在职能交叉、推诿扯皮,协调困难、反应迟缓,各自为政、信息不畅,机构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将卫生行政部门中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合并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将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职能赋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之全面履行政府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行政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等工作职能,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2.3建立稳定、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保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的,但由于当前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致使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职能明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其根源主要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和管理职能缺位,只有建立稳定、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保障机制,才能根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职能缺位的问题。建议在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正常运转的财政投入前提下,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保持同步。为了保证政府增加投入后的效能,可进一步改革投入机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如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慢病防治、健康教育與促进等专项工作的经费投入标准。将政府投入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挂钩,促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当前为解决生存问题而追求服务收费的压力和热情转移至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上来,同时制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修缮和维持等经费的投入标准并予以保障,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运转。
2.4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建立精简高效的人才队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前普遍存在人数偏多,人才匮乏的情况,这一状况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职能不清、追求有偿服务开设临床门诊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因素。因此必须严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严禁非专业人员进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高学历、高层次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引进速度,加快现有人员的在职及脱产培训,尽快调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学历和专业结构调整速度,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以求达到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要求
疾病预防始终是我们医疗方面忠实的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中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促进疾病预防与控制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树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的良好社会形象。
1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从1952年的第1位降到2004年的第10位之后;提前16年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灭天花目标;计划免疫接种使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乙肝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限制在较小的流行范围,碘缺乏病和氟中毒、寄生虫病的暴发和流行都已被有效控制;近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处理和控制及时、有效,有力保障了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病从来就与人类相伴而行,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永远也不会终止。疾病预防控制是一场持久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这场人类与疾病持久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处于不败之地,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必须“断其未然”,做到“发而止之”,然而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1.1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并存传染病作为一类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一些原有传染病明显出现发病上升的趋势,根据黄石市近年的疫情报告:肺结核发病年年持续上升;麻疹出现暴发疫情;狂犬病大幅上升,仅2005年报告19例、死亡率100%;性传播疾病较大幅上升;血吸虫病新发病例时有发现,艾滋病自2000年发现首例以来,截止2006年7月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146例,死亡26例;乙型肝炎和肠道传染病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新发传染病SARS、人禽流感、0157等的威胁仍然存在。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疾病预防控制当前正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压力。
1.2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任重道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改制和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加之黄石作为老重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职业危害问题已十分突出,根据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科的初步调查统计:全市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事业单位809家(未包括乡镇及村办企业)、接触危害工人76345人,现患职业病4325人,其中尘肺职业病3702人,近几年每年尘肺职业病死亡80~120人。由于职业病预防投资较大,职业病治疗对于企业来说包袱沉重,企业普遍不重视、不配合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职业病患病呈逐年上升,每年都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而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度很低,全市每年有害有毒因素检测率不到10%,职业健康体检率低于5%,新、改、扩劳动卫生工程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评价的企业不足10%。从当前职业病预防控制的情况看,仅靠卫生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难以落实。由于职业病的平均潜伏期在10~20年,如果不从现在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职业危害,职业病引发的职工健康损害和社会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2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对策和措施的思考
2.1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强化政府职责,形成多部门共同协作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成功抗击非典之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已经形成共识。但在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中,政府职责常常缺位,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往往得不到落实。因此必须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领导,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纳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职责。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以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2.2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基本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已经确立,但从近年来的运作情况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传染病疫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免疫规划实施、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和指导时,与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及其他涉及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的部门存在职能交叉、推诿扯皮,协调困难、反应迟缓,各自为政、信息不畅,机构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将卫生行政部门中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合并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将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职能赋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之全面履行政府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行政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等工作职能,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2.3建立稳定、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保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的,但由于当前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致使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职能明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其根源主要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和管理职能缺位,只有建立稳定、适宜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保障机制,才能根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职能缺位的问题。建议在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正常运转的财政投入前提下,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保持同步。为了保证政府增加投入后的效能,可进一步改革投入机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如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慢病防治、健康教育與促进等专项工作的经费投入标准。将政府投入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挂钩,促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当前为解决生存问题而追求服务收费的压力和热情转移至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上来,同时制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修缮和维持等经费的投入标准并予以保障,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运转。
2.4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建立精简高效的人才队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前普遍存在人数偏多,人才匮乏的情况,这一状况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职能不清、追求有偿服务开设临床门诊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因素。因此必须严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严禁非专业人员进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高学历、高层次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引进速度,加快现有人员的在职及脱产培训,尽快调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学历和专业结构调整速度,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以求达到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