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5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4.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7.2%(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儿;酪酸梭菌活菌散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097-01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 ADD)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一是致病菌导致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二是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导致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1]。目前,抗生素使用不当的情况较为常见,使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笔者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在1个月至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0.2)岁。观察组患儿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在2个月至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0.3)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初次就诊时大便外观无异常,在使用抗生素后5~7d发生腹泻。②每日大便次数超过5次。③原发疾病症状改善,腹泻无好转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预防或纠正脱水、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等基础治疗,必要时可给予输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并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治疗,1包/d,温水口服。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温水口服,1包/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1.4 疗效评价 根据《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2]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治疗72h内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稀薄、水样、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72h内,患儿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稀薄、水样、腹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改善,大便次数增加。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由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性疾病也随之增多,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就是其中最为常见之一[3]。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实质是患儿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患儿出现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4]。临床研究发现,微生物制剂具有治疗、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可有效恢复肠道正常菌的生态平衡,抑制患者体内病原菌的侵袭,从而有效改善腹泻症状,而最常用的微生物制剂是酪酸梭菌活菌散[5]。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表明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云飞,张建军,杨慧.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4,4(2):429-431.
  [2] 叶礼燕,陈凤钦.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9(13):1538-1540.
  [3] 杨雯,幸黔鲁.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兒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9):57-58.
  [4] 张慧娟,李同川,林秀珍,等.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2(1):24-26.
  [5] 高雅茹,毕秋华.酪酸梭菌活菌散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5):143.
  (收稿日期:2015.06.2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一期内固定加VSD治疗下肢骨折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折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一期内固定加VSD治疗)与对照組(传统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治疗),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3d伤口渗出量及住院天数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本文认为,现阶段大学俄语专业教学对象与数十年前比大为不同,故不能套用传统课型和老办法,而应参照"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加大"视听说"的课时,并加强训练力度.因为"视听说"课
【摘 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选患
目的:观察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5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胃肠道喂养方式。方法:将126例早产儿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产后24h内开始早期微量、低浓度缓慢加奶喂养;对照组则待其吞咽、
【摘 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实施干预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静息心率、血压、5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早期心衰症状,定时进行心率、血压的测
河北省廊坊市是我国北方三大甜瓜主产区之一,栽培厚皮甜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趋于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