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凝视到再现

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的文学史存在着不同的限度,如何在文脉中把握审美特质,和精神的演化过程,需要清理写作者的惯性思维。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变迁轨迹,也要思考学术思潮对于文学的影响,以及作家与时代之关系。在经典作品与失败文本间,要保持叙述的历史化与对辞章的多样化的耐心。文学史写作始之于凝视,终之于再现,每一次对作品的凝视,与其说是对于陌生他者的发现,不如说是对于自我的再认识。
  关键词:文学史;文脉;现代文学;限度
  米尔斯基的《俄国文学史》,现在是许多人都注意到了的。对于本国丰富的文学现象,如何取材,怎样透视,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最早读这本书,就嗅出别样的气息,发现作者还可以如此面审美学时空,词语间是转动的风景。这与欧洲的审美思潮可能有关,寻觅内在的线索,是有一个理由在的。文学史是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以及作家形影的聚焦,涉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关乎社会的里里外外。米尔斯基写自己的祖国远去的作家群落,也录下时代与作家互动的痕迹,就思想与审美而言,是与此前的文学史著术有颇多差异的。
  有的时候看到域外学者写的文学史,便也想到我国学者的类似著作,比较起来,各自在不同的路上。这固然与学者的修养不同有关,实则是迥异的文学形态决定的吧。近些年来文学史的著作陆续出版了许多,印象最深的是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先生在六十岁时推出这本专著,大有厚积薄发的意味。或可以说,找到了一个中国人理解文学的方式。远不同于古人,近非似于同侪,在审美与思想方面,都有可观可赏的气象。
  洪子诚关注当代文学的变迁,不是就文本而文本,而是能够理出一种文脉的。这既借鉴了域外文学理论,也参照了史学家的心得,但根底属于自己的苦思。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中就说,要了解作品,“第一,须知当时文体之关系。第二,须当知当时文人之关系”。这种研究思路至今依然有着生命的热度,洪子诚于此亦得深意。他讨论当代文学现象,是有意将文本对象化处理的。从不同的角度打量远去的存在 ,不被作家的情绪所囿,历史的景观被冷静地透视着,味道自然不同于常人了。
  中国人善于就事论事,但要贯通古今来说出道理,非大手笔不能为之。从洪子诚的劳作里可以发现,他凝视文学现象,是有一个大的背景的。比如讨论五十年代的文学,就非从作家的文本简单言理,而是看到大的环境里的诗学。因为谙熟苏联文学史,对比中看出文化流脉的交叉,文本深层的复杂性出来,阅之忽然开悟。这个方法,谢无量在民国初年写《大中国文学史》时就运用过。他讨论文学形态时,顾及了哲学与风俗,从多种层面展示文学的面目,文学史不再仅仅是作品的罗列,还有精神史的点化,分量就非同寻常了。相当长的时间里,学者们不太容易处理这些难题,现在终于从惯性中走出, 一个学科成熟与否,看的就是是否有这样的精神摆渡者。
  那些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高强的人,是不太有狭隘的专业积习的。章学诚《文史通义》就批评桐城派的方苞,仅仅从辞章入手看诗文的起落,凌迟了文学也是有的:“夫方氏不过文人,所得本不甚深,况又加以私心胜气,非徒无补于文,而反开后生小子无忌惮之渐也。”章学诚的思想不同于桐城派,乃史学理念的映现。后来章太炎、刘师培都远离桐城遗风而亲魏晋文学,说明离开了固有的士大夫眼光,有一个通透的视野了。鲁迅、胡适那代人的文学史写作,就是在这种新风气中渐渐形成的。
  这也使我想起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问题,因为是后起的一种文学史现象,较之古代文学显得过于稚嫩,尚未被历史化地处理,厘清此领域的经纬并不容易。这个专业在八十年代曾引领过风气,一大批有才华的人聚集于此,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太一样了。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在左翼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初,写实文学与浪漫文学此起彼伏,中间还有一些通俗文学和文言作品行世。如何分析、研究这个文学形态,近来的分歧慢慢出现。有的学者提出了民国文学史的观念,这是思路的重要调整,对于以往研究单一性是一次突破。不过民国文学的提出更多考虑到均衡感和折中性,重要文本如何安放也是一个问题。整理旧的文献资料,怎样兼顾各种思想,深入其中,以立体的方式探讨民国的文脉,不能不思之再思。比如老白话,老戏文,方言,文言文等。新的白话文有的颇为生动,有的流于平庸,白話文作家也有多种文体实验,这些当细细研究。鲁迅先生抄录乡邦文献,就是摸索不同的文学形态。他的魏晋文学研究,不妨说是文脉研究。这个经验对于我们认识“五四”前后的文学,都是可借鉴的。
  新文学是从旧文学中挣脱出来的,背后有某些传统的辐射。最初从事新文学写作的人,多有很好的旧学根底,他们的文本之中,有古老的辞章之影。像刘半农这样的作家,旧小说与新诗都能为之,是有新有旧的。郁达夫的旧诗之好,过于同光时期的文人。钱钟书的文言写作和白话著作各有光泽,这是大家都感受到的。就辞章的多样性而言,翻译文本也是一种文体实验,“五四”前后的翻译家参照了旧式辞章,吸纳域外资源,也刺激了文体的形成。白话文如何受到翻译的影响,它的进化过程也都大可书写,有不小的阐释空间在。由于文脉的背景不同,流派也出现了,比如京派与海派的关系,有分别,也有交叉,彼此的文体碰撞也是有的。民国的地域文化也不都是封闭的,像延安文艺也有外来审美意识影响,土洋结合,也催生了新鲜的作品。东北作家群受域外小说家的冲击也很大,在他们的文本里能嗅出斯拉夫文化的气息。可以说,现代文学是一个面向多种可能性的文学,讨论它,仅有简单的维度恐不得要领。
  我有时也觉得,现代文学史应与现代学术史互为凝视,当能发现更多的话题。大家知道,白话文学的概念,是新式学者们提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有进化论与实验主义的影子。章太炎关于文章学的理念,也冲击了思想界,他的弟子们在晚清批判桐城派和韩愈思想,乃学术观念的革新,这些对于白话文运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进入文坛,也催生了诸多作品,民族化、大众化的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都值得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京派在当时是对立的,我们今天搞文学史研究,在对立中也应当看到其间的对话性,这就从现场语境上升到学术语境,或者说历史化语境。像罗素哲学与列宁主义哲学,都影响过张申府这样的共产党人,不同资源如何被运用到新文化建设中,我们在过去还注意得不够。   这种对话性有时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冲突,有时是学术碰撞与交汇。如何历史地呈现这种思想形态,我们的文学史家可做的工作甚多。像西南联大的左翼人士与非左翼群落的交叉,也说明民国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在非左翼的知识分子那里,是不能以教条的思路简单归纳审美形态的。面对文学遗产的时候,朱自清与闻一多的视角不同,他们对于后人的启发亦不可小视。其实,这些年的钱理群、吴福辉等人的文学史写作,既继承了前人成果,也都突破了旧的藩篱,知识谱系的丰富性与思想的丰富性也随之而出。
  不过,学术思潮对于文学的影响,也不能过分夸大。文学的审美有时候是溢出理性的框架的。比如茅盾的文学创作,在前期有自然主义因素,后期则属于现实主义的了。但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也不能够都涵盖他的小说作品。在《霜叶红于二月花》里,就有心绪的婉转之音,内中古典审美的痕迹依稀可辨。而象征的色彩也未尝没有。茅盾的作品有他自己的理论也说不清的东西。这与瞿秋白的散文一样,我们看他的文学批评观点,和去世前的《多余的话》,仿佛不是一个人所作。概述这样的作家,是要考虑到审美意识与政治意识之间的关系。同样,对于像施蛰存这样的作家,仅仅在海派的视角描述他,可能也会遗漏一些片影。他与京派在理念上的相似,也说明学术思想如何曲折地影响着作家的文本。
  按照纯文学的观念来衡量现代文学,我们会发现许多并不成熟的作品在文学史里占据了很大空间。现代文学是探索中的文学,在面对这段历史片段时,我们既不该妄自菲薄,也不能无限拔高。现代文学失败的经验很多,文学史过去描述得不够。比如感伤主义作品,就有许多是简单、浅陋的,田汉早期剧本,郁达夫、黄庐隐的许多小说,都不成熟,审美上有蹩脚之处。郭沫若的历史剧,丁玲的长篇作品,常常有外在理念生硬的嫁接 ,今天看来,考察其发生的过程,都可以丰富我们的审美经验。
  再比如初期新诗的幼稚形体,是探索的必然。它们在形成过程中,有一种突围的冲动,自然也有诸多不成熟的痕迹。废名曾高度评价初期诗歌的价值,有自己特定考虑,他更多是通过对探索性的肯定来讨论问题的,有很大的意义。但文学史处理这些存在时,不能不放大我们的眼光,当从时间纵向里看出其失败的原因。这在自由主义作家与左派作家那里也存在,思想的锐气,未必能体现在诗意的世界。但生猛与劲健中的粗糙,也记录了历史语境的演进过程。
  新文学的幼稚、粗糙,与旧文学比起来,是成长中的新生形态,虽然嫩小,有时照例不失冲荡之气,因为诞生于忧患之中,便与人生中的难题相遇,引人思考的内容甚多。稚气之美,引人不断沿此探索,积累的经验对后人有不少的启示。文学史写作应当从中发现审美意识与现实情怀复杂的关系,由此总结经典文学诞生的条件与因素。倘若能够在不同经验中建立自己的问题意识,则无疑会拓展文学史表现的空间。
  现在的学界对于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持续的关注 ,说明他们的作品有了经典的价值。而有的作家只作为历史现象而非审美现象被简单掠过,自然有深的原因。我们过去对于有缺陷的作家比较暧昧,没有放到一个多维的空间凝视之,显然弱化了问题的探讨。像激进的作家的观念化书写,问题的结症何在,总结得都不够。文学史不应都是知识的罗列,也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在发生兴趣的同时,能够有问题意识的培养,则就获得了多样性的功能。
  几年前,我曾经出版过一本《民国文学十五讲》,试图寻找一个不同的叙述的框架。但写作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是知识的罗列中,审美如何安置?因为述学文体的单薄,叙述者的美感呈现受到遏制,学生只有知识的吸纳,没有经历感受到冲击,文学史本身的趣味降低。二是文学史写作乃学院派的产物,与作家、普通读者的感受方式,有一些差别。大学老师的言说方式有时属于学科理念的一种,过滤掉读者的初始感受,叙述文本趋于单薄。我试图摆脱这种惯性,寻找属于自己的话语方式,然而感性有时候淹没了思想,也未能找到平衡点。细想一下,可能是依赖于成型的话语,不能寻觅新的视点所致。
  而我们看学院派以外的学者的思考,有时思路是有所差异的。民间的学者有独创性的很多,他们的劳作对于象牙塔里的人构成一种冲击。以张爱玲研究为例,止庵的导读和文献整理,略好于学院派的叙述,影响更大。止庵是批评家,也是小说家,其文学史的感觉就丰富了许多。林贤治描绘当代散文历史,就不人云亦云,体式是从自己的阅读中来,且有思想的缠绕。木心在纽约给青年人讲文学史,是另一风范,体大而精深,一个跳动的心与无数灵魂的对话中,文本也活了起来。对于木心的那本《文学回忆录》,争议很大,专家们也发现了其间的漏洞和短板。但我以为就感知方式和叙述语态而言,学院派的人似乎无法做到他的灵动性。这也让我们想起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它至今魅力不减,是集创作、研究、翻译经验于一体的文本。鲁迅写小说史,有体验,多对比,善总结,在各类文本中穿梭,道辞章隐秘,言意象来源,起死人于灵思之中,唤幽思于字句之间,这样的人才,百年间我们见之不多。
  应当说,现在的文学史是文学教育的产物,而非仅仅文学鉴赏的文本。因为有了教育的理念在,书写者自然也含有布道的倾向。纯粹的审美静观是不易存在的。温儒敏在《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中总结了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三种模式。一是胡适的“以进化的系列构想文学史”,二是梁实秋“把古今文学铺成一个平面”的逻辑,三是周作人的“从文学源流看历史的循环”。他认为这三种模式“看起来互相对立,其实也有彼此的补充与纠偏”。所以,每一种文学史的写作都有一定的限度。他就很反对以思想史代替文學史,这是不考虑文学的特殊性的。由此也可以发现,每一种文学史的写作,都非包罗万象的,只是部分突出了审美的意义,自身的限度也影响了精神的广远性。
  民国时期出版的几部文学史著作, 都颇有特点,谢无量《大中国文学史》与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就不同。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不在一个层面。文学史写作应当说是个性化的,上述的著述至今依然被学界引用,说明了其价值所在。相对于目前出版的各类文学史同质化现象,我们需要冷思的地方很多,一部关于文学生态的书味同嚼蜡,那就离艺术之神很远了。当研究者遗弃了审美感觉的时候,述学文体是苍白的。目前文学史写作最大的问题是写作者很少有集创作、研究、翻译经验于一身的人,对于学术史、艺术史缺乏互动式研究,将文学变成封闭的形态,所以文本显得单薄,流于一般性的描述。这很值得我们警惕,学术一旦被僵硬的文体包围,智慧是不得生长的。
  那么,世间确能有理想的文学史么?想起来也难回答的。博尔赫斯在《永恒史》里谈到文学史的写作中的几个难题,他厌恶那些费解的词语和“夸饰”中的狂热,但书写作家笔底的世界,完全有不同的思路,他自己就想写一部文学的“隐喻史”。这也仅仅是繁杂的文学现象的一种,并不能涵盖存在的全部。龚鹏程在一篇文章里批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忽略了小说与戏剧的互动史,说明前人的写作也难免有自身的盲点。如此看来,文学史的写作,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历史遗迹的一种带有针对性的凝视,在审美的跳跃的空间,史学家捕捉的仅仅是诗文的一个断面,或审美景观的一角,后人完全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建立自己的叙述空间。关于远去的文学的整理和思考,今人做得还远远不够。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与其寻找完美性,不如脚踩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走下去。
  说到底,文学史的写作,大多是始之于凝视,终之于再现。大量复杂的审美现象,如何进入写作者的视野,有一个复杂的考量过程,而呈现这些时光深处的存在,乃认知的一种整合。任何整合都因了先验形式的存在而难以摆脱其间的悖论,它的限度也显而易见。这个过程,是向人的感受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挑战,能否跨越自己的认知藩篱,决定了思考者的行走能有多远。每一次凝视与其说是对于陌生他者的发现,不如说是对于自我的再认识。能够打开自我的人,才能够发现对象世界。所以在文学史里,有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所没有的更为繁复的存在,写作者须有宽容中的严明和严明中的宽容,且有拥抱远去的灵魂的暖意。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学者,惟其如此,我们才对那些被一再阅读的著作敬之又敬。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青年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以童话创作的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的主流童话观念中突围出来,探索了一种“独属于”他自身的诗化哲学的童话观念,再通过对“独属于”自身的童话奇境世界的创造,试图重返童话的“本源”世界和生命的“本源”世界。在此路途上,陈诗哥的童话固然自觉地汲取了外国经典童话的思想养分,但兜兜转转,最终汇入中国儿童文学的思想“本源”。  关键词:陈诗哥;童话观念;童话哲学;奇境世界;“本源”  
期刊
摘要:“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的评价,这个评价也预示了中国经学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则——疏不驳注。疏不驳注不仅仅是注疏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解经法门,更深层的意义是,它确立了对经典接受、吸纳的非批判性态度。在几乎重合的时间里,柏拉图对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诗教”提出了猛烈的批判并最终将诗人逐出理想国。“思无邪”与驱逐诗人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对更古老传统的态度,预示着两种迥异的诗学路径:阶梯断层式诗学和同心
期刊
摘要:由张培忠先生总撰稿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以非虚构的方式讲述了1978—2020年期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曲折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广东经验和广东模式。对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放置在中国百年新文学关于“现代国家想象”的脉络和谱系中去理解和阐释,该书既是中国百年新文学“现代国家叙事”的延续,同时又突破了文学传统的限度,生成了新的审美经验。  关键词:《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
期刊
摘要:侨批是一种伟大的业态。在几百年的传说与记录中,从未有过负面的行业描述。它行规的清正严明,以及对错批、死批的人道关怀,使一项商业活动提升到人性的至高至圣的境界。侨批的设立基础,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侨批的灵魂就是约定。侨批把口诺固化为原则,把个人的委托也即约定纳入公共秩序的法则之中,而成为业内不可规避的产业精神。所以,侨批所形成的江湖,发扬侠客精神,却规避了侠客江湖甚至社会体制的一些弊端,提升了
期刊
摘要:出生于1910年的丘东平,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四代作家,在这四代作家中,丘东平有自己的绝活,那就是描写战争。丘东平在战争文学中,一方面“防备单纯化”,一方面“祛除浪漫化”,取得了异常真实的艺术效果。丘东平写战争,还特别关注战争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影响,探索了一条展示人性、叩问灵魂的道路。因为关注人的精神状况,丘东平还提出了重大的理论问题,为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支援。但也因为与胡风
期刊
摘要:《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是一部社会进程型报告文学,它书写了广东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十二年社会史,并将“人民性”作为“小康史”的重要内涵,着力书写人民奋斗的故事。因此,此书的小康叙事,不仅是见证时代、表现现实,更通过叙事塑造一种信念,传递奋斗的激情和梦想的力量。这部作品对广东小康史的书写,呈现的是一个崛起的国家及其人民的故事、智慧和精神。因而,叙述小康广东,就是讲述崛起中国,也是提炼一个走向
期刊
摘要:《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以一千多个“小人物”为叙事视角,记述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劳动人民为实现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透过六百多个故事,可以看到广东人民四十多年来的生活变迁。这是一部“以小见大”“以个体透视全体”的非虚構文学作品,以真实的劳动者的生活经历,写出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可以看到广东的发展如何推动着全中国的小康建设。  关键词:改革开放;广东;小康叙事;
期刊
摘要:吉狄马加的长诗《迟到的挽歌》是写给自己父亲的,具有个体性、私己性,而同时也具有公共指向和普遍意义。全诗具有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质,也有明显的人类学意味、世界性特征,既是写“一个人”同时也是写“所有人”的。诗歌具有引起人的共情、共鸣的能力,对于人类打破区隔、共享价值、减少分歧、增进理解、慰藉心灵等方面有其独到作用,诗歌在现实层面“无用”但在更高层面确有“大用”。  关键词:吉狄马加;《迟到的挽歌》
期刊
摘要:虚实结合、光影交织是张惠雯小说的一个特色。她的作品充满了温柔的光线和并不可怕的阴影。她早期的作品有现代主义色彩,后来看似转向现实主义,其实是更巧妙地运用象征隐喻等现代手法,揭示人类心灵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这些年,张惠雯已经垦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短篇小说的原野,她的原野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张惠雯;光和影;现代主义  大概是2006年吧,我看到《收获》杂志登出一个短篇小说《水晶孩童》。隔不了多久
期刊
摘要:自金庸小说从通俗读物进入学者研究视野以来,中国学界对它一直呈现出誉之过高和贬之太低的“两极评价”。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并日益演化成一种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界对这一现象和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金庸小说的“两极评价”现象不仅反映了一些研究者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且折射出一些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不足。对金庸小说的评价,既要立足于文本做好文化定位和文类归属,也要深入肌理发掘其历史意义与当下价
期刊